一种基于微流控定量检测过敏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7920发布日期:2020-04-21 16:58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微流控定量检测过敏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敏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定量检测过敏原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过敏原测试是指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找到引发过敏的真生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在临床上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接触了过敏原有关。过敏原检测对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目前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定量检测技术已成为过敏原检测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微流控技术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尤其特指亚微米结构的技术;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两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是临床诊断仪器和体外仿生模型。

而微流控芯片采用类似半导体的微机电加工技术在芯片上构建微流路系统,将实验与分析过程转载到由彼此联系的路径和液相小室组成的芯片结构上,加载生物样品和反应液后,采用微机械泵、电水力泵和电渗流等方法驱动芯片中缓冲液的流动,形成微流路,于芯片上进行一种或连续多种的反应。可以大量平行处理样品,具有高通量的特点,分析样品所需要的试剂量仅几微升至几十个微升,被分析的物质的体积甚至在纳升级或皮升级。

目前,试验分析时,通常是将微流控芯片直接放置在工作台的玻璃片上,然后通过显微镜对微流控芯片进行观察分析;在实际试验时,为保证观察更精确,需要先移动显微镜或微流控芯片的位置,以使显微镜的物镜处于微流控芯片的正上方。

但是,实际操作时,对于经验不足的试验人员,很难快速使显微镜与微流控芯片正对,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校准,导致检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定量检测过敏原的装置,具有快速校准,提高检测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微流控定量检测过敏原的装置,包括基座和显微镜,所述基座上水平固定设置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中部设有微流控芯片,所述基座上位于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光源,所述玻璃板上位于微流控芯片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可与微流控芯片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同步驱使两抵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所述显微镜固定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微流控芯片的正上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微流控芯片放置在玻璃板上,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抵接部运动,直到两抵接部与微流控芯片抵紧即可,因两抵接部同步运动,待两抵接部均与微流控芯片抵接时,此时微流控芯片正好位于显微镜的正下方,即可开始检测,校准快速,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抵接部使微流控芯片的位置更稳定,提高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部包括抵接块和卡块,所述卡块沿抵接部的运动方向滑动设置于抵接块上,所述抵接块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卡块与微流控芯片抵紧的弹性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与微流控芯片抵接时,弹性件驱使卡块与微流控芯片保持抵紧的状态,同时弹性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微流控芯片受力过大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块靠近微流控芯片的侧壁沿抵接块滑动的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槽远离微流控芯片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滑块靠近微流控芯片的侧壁固定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与滑块配合,起到对卡块导向的作用,使得卡块与微流控芯片正对,同时弹簧与滑块固定连接,防止卡块脱离抵接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上固定设置有与微流控芯片的顶壁抵接的压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压块与微流控芯片的顶壁抵接,起到压紧微流控芯片的目的,提高微流控芯片的稳定性,增加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块靠近微流控芯片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玻璃板倾斜。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斜面的设置,在卡块与微流控芯片抵接的过程中,起到对微流控芯片导向的作用,便于微流控芯片顺利插入卡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基座上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设置两根,位于抵接块的两端,所述导向杆与抵接块运动方向平行,所述抵接块的端部滑动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向丝杆、驱动块和手持部,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设置于基座上,双向丝杆与导向杆平行,所述驱动块套设于双向丝杆上且与驱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手持部固定设置于双向丝杆的一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手持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驱动块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同步运动,进而带动两抵接块以及卡块运动,进而实现抵紧微流控芯片的目的,便于微流控芯片对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显微镜铰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显微镜与限位块抵接时显微镜正对微流控芯片,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显微镜位置的限位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转动显微镜,直到显微镜与限位块抵接,此时通过限位件固定显微镜位置,即可使用;而在需要放置或取出微流控芯片时,可将显微镜旋转到其他位置处,以防止显微镜干涉微流控芯片的取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贯穿至显微镜的螺纹孔,所述限位件为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用于与显微镜抵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转动限位螺栓,使得限位螺栓与显微镜抵紧即可,实现限定显微镜位置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使用时,先将微流控芯片放置在玻璃板上,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抵接部运动,直到两抵接部与微流控芯片抵紧即可,因两抵接部同步运动,待两抵接部均与微流控芯片抵接时,此时微流控芯片正好位于显微镜的正下方,即可开始检测,校准快速,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

二、当卡块与微流控芯片抵接时,弹性件驱使卡块与微流控芯片保持抵紧的状态,同时弹性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微流控芯片受力过大而损坏;

三、在需要放置或取出微流控芯片时,可将显微镜旋转到其他位置处,以防止显微镜干涉微流控芯片的取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基座;11、玻璃板;111、微流控芯片;12、光源;2、显微镜;3、抵接部;31、抵接块;311、滑槽;3111、弹簧;312、滑块;32、卡块;321、压块;3211、导向斜面;4、驱动组件;41、双向丝杆;42、驱动块;43、手持部;5、导向杆;6、支架;61、竖直臂;62、水平臂;621、限位块;622、固定片;6221、螺纹孔;7、限位螺栓;71、橡胶抵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微流控定量检测过敏原的装置,包括基座1和显微镜2,基座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玻璃板11,玻璃板11的中部设有微流控芯片111,微流控芯片111整体呈矩形,基座1上位于玻璃板11的下方设置有光源12,光源12位于玻璃板11的正下方,且与电源电连接。

如图2、3所示,玻璃板11上位于微流控芯片111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可与微流控芯片111抵接的抵接部3,抵接部3包括抵接块31和卡块32,卡块32与微流控芯片111的侧壁接触的侧壁为平面。

如图2、3所示,卡块32沿抵接部3的运动方向滑动设置于抵接块31上,其中,抵接块31靠近微流控芯片111的侧壁沿抵接块31滑动的方向开设有滑槽311,每块抵接块31上均设置两个滑槽311,滑槽31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312,滑块312与滑槽311的侧壁贴合。抵接块3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卡块32与微流控芯片111抵紧的弹性件,弹性件为弹簧3111。弹簧3111的一端与滑槽311远离微流控芯片11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312固定连接,卡块32与滑块312靠近微流控芯片111的侧壁固定连接。

当卡块32与微流控芯片111抵接时,弹簧3111驱使卡块32与微流控芯片111保持抵紧的状态,同时弹簧3111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微流控芯片111受力过大而损坏。

其中,如图2、3所示,卡块32上固定设置有与微流控芯片111的顶壁抵接的压块321,压块321靠近微流控芯片111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3211,导向斜面3211朝向玻璃板11倾斜,压块321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层(图中未标示)。压块321与微流控芯片111的顶壁抵接,起到压紧微流控芯片111的目的,提高微流控芯片111的稳定性,增加检测精度;而导向斜面3211的设置,在卡块32与微流控芯片111抵接的过程中,起到对微流控芯片111导向的作用,便于微流控芯片111顺利插入卡块32。

如图1、2所示,基座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杆5,导向杆5设置两根,位于抵接块31的两端,导向杆5与抵接块31运动方向平行,抵接块31的端部滑动套设于导向杆5上。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同步驱使两抵接部3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双向丝杆41、驱动块42和手持部43;双向丝杆41转动设置于基座1上,双向丝杆41与导向杆5平行,驱动块42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杆41上且与驱动块42固定连接,双向丝杆41包括左右两段,且两段的螺纹线的方向相反,使得驱动块42手持部43固定设置于双向丝杆41的一端,手持部43为圆台状。

使用时,通过旋转手持部43,带动双向丝杆41转动,双向丝杆41带动两驱动块4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同步运动,进而带动两抵接块31以及卡块32运动,进而实现抵紧微流控芯片111的目的,便于微流控芯片111对中。

如图2、4所示,基座1上位于微流控芯片111的正上方设置有显微镜2,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支架6,支架6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基座1上的竖直臂61和水平设置的水平臂62,显微镜2铰接在水平臂62的一端。水平臂62的底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21,显微镜2与限位块621抵接时显微镜2正对微流控芯片111。

如图2、4所示,水平臂62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片622,固定片622上开设有贯穿至显微镜2的螺纹孔6221,限位件为限位螺栓7,限位螺栓7螺纹连接于螺纹孔6221内用于与显微镜2抵紧,限位螺栓7与靠近显微镜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橡胶抵接片71,以减小对显微镜2的损伤。

使用时,转动显微镜2,直到显微镜2与限位块621抵接,并通过限位螺栓7固定显微镜2位置,此时显微镜2正好处于微流控芯片111的正上方;而需要放置或取出微流控芯片111时,可将显微镜2旋转到其他位置处,以防止显微镜2干涉微流控芯片111的取放。

具体工作过程:使用时,先将微流控芯片111放置在玻璃板11上,旋转手持部43,带动双向丝杆41转动,双向丝杆41带动两驱动块4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同步运动,进而带动两抵接块31以及卡块32运动,直到两抵接部3与微流控芯片111抵紧即可;因两抵接部3同步运动,待两抵接部3均与微流控芯片111抵接时,此时微流控芯片111正好位于显微镜2的正下方,即可开始检测,校准快速,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抵接部3使微流控芯片111的位置更稳定,提高检测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