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停车称重检测装置的地感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6602发布日期:2020-04-03 13:34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停车称重检测装置的地感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地感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停车称重检测装置的地感线圈。



背景技术:

地感线圈是一个振荡电路,目前主要用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们可以对车辆进行称重检测。地感线圈在安装时,首先需要在地面上先造出一个圆形或矩形的面积相同的沟槽,然后在这个沟槽中埋入两到三匝导线,以构成一个埋于地表的电感线圈。这个线圈是振荡电路的一部分,由它和电容组成振荡电路,其原理在于金属物(车辆)经过地感线圈上方时会引发线圈的电感量变化,这个电感量变化值被车辆检测器检测到后,经过数据处理后可以判断通行车辆的状态。并且,一般地,会在每个车道上设置车重测量装置,当车辆在单一车道上行驶时,结合地感线圈,可以实现对车辆的重量进行记载。

目前的地感线圈通过直接埋设在路面下方,当路体变形或破损后地感线圈会发生断裂变形,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不停车称重检测装置的地感线圈,可以对地感线圈进行进一步地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不停车称重检测装置的地感线圈,包括设置在车道行车方向地面内的地感线圈,所述地感线圈盘绕成矩形状或环形状,并在所述地感线圈的首尾端部连接有车辆检测器;所述地感线圈通过规则或不规则弯曲的线缆盘绕构成,且所述地感线圈的外侧套接有橡胶伸缩套。

进一步地,所述地感线圈盘绕成矩形时,所述地感线圈的边角处套接有弧形护管,并在两两所述弧形护管之间套接有所述橡胶伸缩套。

进一步地,所述地感线圈呈行列状排布在所述车道地面下方。

进一步地,每一车道内分布至少两个并列且对称分布的地感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车道的宽度至少为2.5米。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地感线圈本身通过规则或不规则弯曲的线缆盘绕构成,当路面变形受损时,由于弯曲的线缆为地感线圈提供了可拉伸的余裕,因此避免了路体变形后地感线圈直接断裂的现象发生,并且在地感线圈外侧设置橡胶伸缩套,可以进一步地对地感线圈进行外在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感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地感线圈;2-橡胶伸缩套;3-弧形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2,一种用于不停车称重检测装置的地感线圈,包括设置在车道行车方向地面内的地感线圈1,地感线圈1盘绕成矩形状或环形状,并在地感线圈1的首尾端部连接有车辆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地感线圈1通过规则或不规则弯曲的线缆盘绕构成,且地感线圈1的外侧套接有橡胶伸缩套2。

地感线圈1本身通过规则或不规则弯曲的线缆盘绕构成,当路面变形受损时,由于弯曲的线缆为地感线圈1提供了可拉伸的余裕,因此避免了路体变形后地感线圈1直接断裂的现象反生,并且在地感线圈1外侧设置橡胶伸缩套2,可以进一步地对地感线圈1进行外在的保护。

优选地,地感线圈1盘绕成矩形时,地感线圈1的边角处套接有弧形护管3,并在两两弧形护管3之间套接有橡胶伸缩套2。由于地感线圈1需要弯折,一般性地在弯折处的磨损较多,因此在边角处套接弧形护管3,降低地感线圈1线缆的磨损。

优选地,为了全面掌握车道上通行的车辆的信息,地感线圈1呈行列状排布在车道地面下方。

优选地,每一车道内分布至少两个并列且对称分布的地感线圈1。一般性地,现有车道上仅会设置一个地感线圈1,但是当车辆跨越两个车道行驶时,则不能很好地掌握车辆的信息。因此在每个车道内部设置至少两个并列分地感线圈1,车辆正常行驶在单各车道上时,车道上的;两个地感线圈1能够同时检测车辆的通行,当车辆有变道、超车等交叉车道的情况时,两个车道被触及并发生感应的地感线圈1综合性的将感应信号交给车辆检测器,以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

优选地,车道的宽度至少为2.5米。当车道过窄时,在车道内并排设置两个地感线圈1会受到影响。

至此,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