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拉进式键盘辉度检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3718发布日期:2020-07-17 15:4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自动拉进式键盘辉度检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生产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拉进式键盘辉度检治具。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822103348.x的用于键盘检测的相机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放置台、位移调节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位移调节装置底部固设在放置台上一侧,所述夹持装置可旋转的固定在位移调节装置上;使得相机在放置台上方能够沿xyz轴线上移动,方便调节拍摄区域的大小,也方便照相,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由于放置台、位移调节装置和夹持装置等都是安装在检测箱内,在检测箱底部安装有用于放置键盘的承载盘,承载盘能相对检测箱移动,承载盘能从检测箱内拉出,但是现在是人工推拉承载盘,导致操作麻烦,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自动拉进式键盘辉度检治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推拉承载盘而导致操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拉进式键盘辉度检治具,包括:检测箱,其内开设有空腔;相机检测装置,其安装在空腔顶部,相机检测装置用于通过照相检测键盘上电路完整性;承载盘,其安装在空腔底部,承载盘能相对检测箱移动,承载盘用于放置待检测键盘;以及盘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检测箱底部,盘驱动装置与承载盘连接,盘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承载盘移动。

优选的是,盘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安装在检测箱底部,气缸活塞杆与承载盘连接。

优选的是,检测箱一侧开设有门口,门口供承载盘穿出,在检测箱上安装有用于开闭门口的开闭装置。

优选的是,开闭装置包括:门帘,其用于开闭门口,门帘顶部与检测箱顶部相连;以及帘驱动组件,其安装在检测箱上,帘驱动组件与门帘连接,帘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门帘开闭门口。

优选的是,帘驱动组件包括:重杆,其与门帘底部边缘相连,重杆采用大密度材料制成,重杆位于水平方向上;以及两拉动机构,每一拉动机构均与重杆一端相连,每一拉动机构安装在空腔内,每一拉动机构均用于拉动重杆升降。

优选的是,每一拉动机构均包括:钢丝绳,其一端与承载盘连接,其另一端与重杆一端连接;以及至少两导向轮,钢丝绳中部与导向轮相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盘驱动装置,实现了承载盘缩入伸出的驱动,避免需要人工推动承载盘而导致检测效率降低,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劳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拉进式键盘辉度检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导向轮安装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第一滑槽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检测箱1、承载盘2、盘驱动装置3、门帘4、帘驱动组件5、重杆51、拉动机构52、钢丝绳521、导向轮522、安装装置6、旋转轴61、限位板62、按动杆63、插块64、第一弹簧65、限位销66、第二弹簧67、限脱机构68、第一齿条681、第二齿条682、滑轮683、第三弹簧684、楔块685、第一滑槽610、第二滑槽611、插孔6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拉进式键盘辉度检治具,包括:检测箱,其内开设有空腔;相机检测装置,其安装在空腔顶部,相机检测装置用于通过照相检测键盘上电路完整性;承载盘,其安装在空腔底部,承载盘能相对检测箱移动,承载盘用于放置待检测键盘;以及盘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检测箱底部,盘驱动装置与承载盘连接,盘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承载盘移动。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盘驱动装置,盘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安装在检测箱底部,气缸活塞杆与承载盘连接。

为了避免外界光源照射对相机检测装置检测精度的影响,因此需要使用开闭装置将门口在检测时关住,以避免外界光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检测箱一侧开设有门口,门口供承载盘穿出,在检测箱上安装有用于开闭门口的开闭装置。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开闭装置,开闭装置包括:门帘,其用于开闭门口,门帘顶部与检测箱顶部相连;以及帘驱动组件,其安装在检测箱上,帘驱动组件与门帘连接,帘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门帘开闭门口。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帘驱动组件,实现在盘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帘驱动组件也能带动门帘的运动,门帘很多时候采用帘布制成,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帘驱动组件包括:重杆,其与门帘底部边缘相连,重杆采用大密度材料制成,以保证在关闭时重杆足够大的重力将门帘拉直,使得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的门帘能够确保门口被关住,重杆位于水平方向上;以及两拉动机构,每一拉动机构均与重杆一端相连,每一拉动机构安装在空腔内,每一拉动机构均用于拉动重杆升降。

为了设计结构简答的拉动机构,每一拉动机构均包括:钢丝绳,其一端与承载盘连接,其另一端与重杆一端连接;以及至少两导向轮,钢丝绳中部与导向轮相切。

在相机检测装置处设置有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检测键盘是否已经放在承载盘上,待检测键盘是胶膜上印有电路,胶膜反光性能好,因此将待检测键盘放到承载盘上后,光学传感器中红外线发射传感器发出红外线,光学传感器中红外线传感接收器检测到待检测键盘反射回来的红外线,通过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度判断是否有待检测键盘,光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箱,控制箱连接至盘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检测装置,实现了自动检测待检测键盘到位后自动启动相机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工作,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放置键盘时,首先,命令盘驱动装置伸长,将承载盘从检测箱内推出,此时,导向轮与承载盘之间的钢丝绳长度增长,导向轮与重杆之间的钢丝绳长度变短,重杆带动门帘底部边缘升高,将门口打开,允许承载盘被推出来;然后,将待检测键盘放置在承载盘上;再后,命令盘驱动装置缩短,将承载盘和待检测键盘一起拉动至检测箱内,此过程中,承载盘与导向轮之间钢丝绳变松,在重杆重力作用下,门帘底部边缘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重杆拉动钢丝绳,使得钢丝绳在导向轮与重杆之间的长度边长,当承载盘和待检测键盘进入到检测箱内后,门帘自动关闭门口,避免外界光线进入。

本实施例的设计思路:首先,为了实现自动拉动承载盘缩入或者伸出检测箱,因此设计了盘驱动装置;然后,为了避免忘记关闭门口而导致外界光线影响检测结果,提高检测精度,因此设计了开闭装置;再后,为了实现开闭装置的动力源,同时减少动力源的使用,因此产生了开闭装置公用盘驱动装置第一动力源的想法,实现了在盘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同时驱动开闭装置的运动,且保证了开闭装置开闭门口工作的稳定运行,减少了动力源的使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环保。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结构不变,仅仅对安装导向轮的结构安装装置进行了改进,方便了安装。

如图2至图5所示,每一导向轮均通过安装装置与空腔内壁可拆卸安装。

每一安装装置均包括:旋转轴、限位板、按动杆、插块、第一弹簧、限位销、第二弹簧,在空腔内壁上开设有供旋转轴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壁凹陷形成供按动杆、插块以及第一弹簧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壁凹陷形成至少三个插孔,相邻两插孔相互间隔,旋转轴穿过导向轮,旋转轴不插入至第一滑槽内的一端凸出形成有限位板,旋转轴被按动杆穿过,按动杆能在旋转轴中心线上运动,按动杆靠近第二滑槽的一端固定有插块,插块固定至第一弹簧一端,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至旋转轴,第一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的端部,旋转轴一端面与第一滑槽内壁紧贴,旋转轴开设有供按动杆穿过的穿孔,穿孔内壁凹陷形成伸缩孔,伸缩孔内壁连接至第二弹簧一端,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至限位销一端,限位销另一端用于伸入至按动杆上开设的限位孔,在第一弹簧弹力下能保持按动杆从旋转轴连接有限位板的端部伸出且此时限位孔位于限位销靠近限位板一侧,当限位销伸入至限位孔时插块伸入至插孔内,当限位销伸入至限位孔后插块能继续向插孔内移动。

每一安装装置还包括:限脱机构,限脱机构用于限制旋转轴与第一滑槽脱离,由于仅仅靠着插块插入至插孔内不足以有力量限制旋转轴与第一滑槽脱离,为了避免存在旋转轴等仍然有脱离的风险,因此设计了限脱机构。

限脱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滑轮、第三弹簧以及楔块,第一滑槽内壁上固定有位于竖直方向上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足够长,第一齿条能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轮能移动地安装在旋转轴上,第二齿条能在旋转轴径向上运动,第二齿条相对第三弹簧一端固定,第三弹簧另一端连接至旋转轴开设的安装腔内,在按动杆上安装有位于安装腔内的楔块,楔块与滑轮相切,滑轮能转动地安装在第二齿条上,在第三弹簧弹力下能保持第二齿条缩入至旋转轴内,楔块大端位于楔块小端靠近限位板一侧,当插块位于插孔内时滑轮与楔块不脱离,避免插块不能从楔块大端跃上,当限位销伸入至限位孔时楔块大端保持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安装时,首先,将旋转轴插入至第一滑槽内,保持限位孔位于限位销靠近限位板一侧,保持旋转轴一端面与第一滑槽内壁紧贴;然后,将钢丝绳绕过导向轮,滑动旋转轴,直至门帘能够将门口全部遮挡,避免了钢丝绳长度不够而导致门帘不能完全将门口封闭的现象,方便了安装,保证了多个长度的钢丝绳能够被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此时刚好使得插块与一插孔对准;最后,挤压按动杆,使得插块被压入至插孔内,避免了因导向轮受力而导致旋转轴撬动后与第一滑槽内,由于要克服第一弹簧弹力,因此限位孔到达限位销时速度慢,有足够时间将限位销插入至限位孔内,与此同时,楔块大端与滑轮相切,将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限制旋转轴与第一滑槽脱离,由于第一齿条安装处已经在第一滑槽的凹陷处,因此第二齿条不能跨出凹陷处,更加限制旋转轴与第一滑槽脱离,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也对旋转轴在水平方向上有承载力,实现了旋转轴的支撑,避免了松动。

拆卸时,首先,挤压按动杆,按动杆继续向着插孔移动,插块在插孔内移动,旋转轴不移动,第一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限位孔越过限位销,限位孔位于限位销背离限位板一侧,安装腔有足够的空间供楔块移动,楔块大端与滑轮不脱离;然后,松开按动杆,在第一弹簧弹力下,限位孔到达限位销速度较大,限位销来不及插入至限位孔内,限位孔已经越过限位销,最终保持限位孔位于限位销靠近限位板一侧,楔块不与滑轮接触,在第三弹簧弹力下第二齿条缩入至旋转轴内,避免第二齿条限制旋转轴拔出;最后,将旋转轴从导向轮内拔出,实现拆卸。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