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连接副紧固力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6096发布日期:2020-06-23 23:0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栓连接副紧固力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栓连接副紧固力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螺栓连接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基础性机械连接结构,为了保障其所连接的结构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现有技术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要求测试其扭矩系数以及紧固轴力,现有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轴向测试仪通过对螺栓连接的螺母施加一定的扭矩,经螺栓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反应出所受的轴向力,然后计算出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

现有技术对螺母施加扭矩的结构为电动扭矩扳手,电动扭矩扳手对螺母施加扭矩时,工作人员首先手动对螺栓和螺母进行初紧,然后手持电动扭矩扳手的转动部与螺母外周壁卡接,通过电动扭矩扳手对螺母进行终紧。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电动扭矩扳手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需要手持电动扭矩扳手,而电动扭矩扳手的重量较重,使得工作人员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螺栓连接副紧固力检测辅助装置,实现了拧紧螺母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始终手持电动扭矩扳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螺栓连接副紧固力检测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机架和卡接组件,卡接组件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板、卡接槽和弹性抵紧组件,卡接板连接在机架上方,卡接槽固定连接在卡接板的两端并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弹性抵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抵接板、第一弹簧、第一抵接杆和挡板,挡板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卡接板上,第一抵接杆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二杆平行于卡接板并且与挡板插接配合,第一杆连接在第二杆远离挡板的一端,第一杆沿远离第二杆的方向自下而上倾斜设置,第一抵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杆的端部,第一弹性组件对称设置在两个卡接槽所在直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扭矩扳手拧紧螺母时,将电动扭矩扳手与螺母插接配合后,放置于两个卡接槽上,卡接槽对电动扭矩扳手的两端起到支撑作用,电动扭矩扳手与卡接槽内侧壁插接抵接,因此使得电动扭矩扳手被初步定位;同时,电动扭矩扳手与两个第一抵接板同时抵接,第一抵接板带动第一抵接杆移动并且将第一弹簧压缩,第一抵接板受到第一弹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与电动扭矩扳手抵紧,因此实现了通过第一弹性组件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作用,因此实现了在电动扭矩扳手对螺母施加扭矩时,电动扭矩扳手被卡接组件限位固定,实现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持电动扭矩扳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抵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抵接板和弹性装置,两个挡板相对的竖直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贯穿挡板侧壁,第一槽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杆,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挡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抵接板固定连接,弹性装置具有弹力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带动电动扭矩扳手放置于卡接槽内前,将弹性装置绕挡杆转动,第二抵接板随挡杆转动,使得第二抵接板不影响电动扭矩扳手放置于卡接槽上,当卡接槽和第一抵接板对电动扭矩扳手进行初步抵紧后,转动弹性装置,使得第二抵接板与电动扭矩扳手抵接,第二抵接板在弹性装置的弹力作用下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因此实现了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转动杆、插接杆和第二弹簧,转动杆内开设有空腔,插接杆与转动杆插接配合,插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位于空腔内,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和转动杆端部内侧壁抵接,转动杆一端与挡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挡壁,转动杆挡壁对第二滑块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抵接板固定连接在插接杆远离第二滑块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电动扭矩扳手放置于卡接槽内时,将插接杆向靠近第二滑块的方向推动,然后将转动杆以挡杆为转动中心转动,使得插接杆带动第二抵接板不会对电动扭矩扳手的放置造成干涉;当需要通过第二抵接板将电动扭矩扳手抵紧时,通过插接杆将第二弹簧进一步压缩,然后将第二抵接板转动至与电动扭矩扳手相对,然后松开插接杆,使得插接杆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因此实现了通过弹性装置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过转动杆外周壁并且与转动杆螺纹连接,锁紧螺栓的端部与插接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插接杆限位于转动杆上的相应位置时,转动锁紧螺栓,使得其将插接杆抵紧,因此使得插接杆被限位于转动杆上的相应位置;当需要使插接杆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电动扭矩扳手抵紧时,转动螺栓使其远离插接杆,因此实现了将插接杆锁紧限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连接在机架上方,卡接板连接在升降装置上方,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两个连接杆和升降驱动,机架包括底板,两个连接杆呈x形结构,两个连接杆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一个连接杆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板下侧铰接设置,另一个连接杆的上端通过滑动块与升降板下侧滑动连接,连接杆与滑动块铰接设置,两个连接杆的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滑块并且均第一滑块铰接设置,上述铰接方向均垂直于两个连接杆所在的平面,升降驱动能够带动两个第一滑块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驱动第一滑块运动时,两个连接杆下端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滑动块沿升降板滑动,因此使得两个连接杆上端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使得升降板的高度发生变化,因此实现了能够调节升降板上卡接组件的高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微调组件,微调组件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在升降板上方,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卡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气缸带动卡接板运动,因此可以对限位于卡接槽内的电动扭矩扳手的位置进行微调,实现了提高卡接组件适应性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驱动包括驱动丝杠和驱动电机,在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驱动丝杠位于第一滑槽内并且沿平行于第一滑槽长度方向设置,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一端的竖直外侧壁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滑槽竖直侧壁与驱动丝杠固定连接,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内并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驱动丝杠穿过两个第一滑块并且均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驱动丝杠以其中心处为对称中心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反向螺纹,驱动丝杠的两端与第一滑槽竖至直侧壁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两个第一滑块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丝杠以其中心处为对称中心的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反向螺纹,因此转动驱动电机时,两个第一滑块同时向相互靠近或者是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实现了使得两个连接杆的下端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实现了使连接板能够带动升降板竖直升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辅助件,所述升降辅助件包括两个辅助升降杆、辅助块和第二滑杆,在底板上固定开设有第二滑槽,辅助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第二滑槽平行于底板第一滑槽,两个辅助升降杆呈x形结构,一个辅助升降杆的上端与升降板下侧铰接设置,另一个辅助升降杆的下端通过滑动块与升降板下侧滑动连接,辅助升降杆与滑动块铰接设置,两个辅助升降杆下端分别与两个辅助块铰接设置,两个辅助升降杆与两个连接杆等长,两个辅助升降杆分别平行于两个连接杆,第二滑杆沿水平方向穿过两个辅助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两个第一滑块带动两个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升降板上升或者下降,由于两个辅助升降杆分别平行于两个连接杆,因此升降板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辅助升降杆转动,两个辅助升降杆带动辅助块滑动,第二滑杆对辅助块起到了导向作用,同时辅助升降杆对升降板起到支撑作用,因此使得升降板的升降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卡槽和第一弹性组件的结构,实现了将电动扭矩扳手限位于卡接板上方的功能;

2、通过采用第二弹性组件的结构,实现了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功能;

3、通过采用升降装置的结构,实现了能够调节卡接组件高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是突出卡接组件结构的局部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3是突出弹性装置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底板;111、第一滑槽;112、第二滑槽;2、升降装置;21、连接杆;211、第一滑块;22、升降驱动;221、驱动丝杠;222、驱动电机;23、升降板;24、升降辅助件;241、辅助升降杆;242、第二滑杆;243、辅助块;3、卡接组件;31、卡接板;32、卡接槽;33、第一弹性组件;331、第一抵接板;332、第一弹簧;333、第一抵接杆;3331、第一杆;3332、第二杆;3333、挡块;334、挡板;3341、第一槽;3342、挡杆;34、第二弹性组件;341、弹性装置;342、第二抵接板;343、锁紧件;3431、锁紧螺栓;3411、转动杆;34111、转动杆挡壁;3412、插接杆;34121、第二滑块;3413、第二弹簧;35、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螺栓连接副紧固力检测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机包括机架1、升降装置2和卡接组件3,升降装置2连接在机架1上,卡接组件3连接在升降装置2上端,升降装置2能够带动卡接组件3沿竖直方向升降,卡接组件3对电动扭矩扳手起到抵接限位的作用。通过电动扭矩扳手拧紧螺母时,将电动扭矩扳手与螺母插接配合后,将电动扭矩扳手放置于卡接组件3上,卡接组件3对电动扭矩扳手起到抵紧限位作用,因此在电动扭矩扳手转动螺母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始终手持电动扭矩扳手。

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1,底板11下侧连接有万向轮和刹车片,升降装置2连接在底板11上方,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板23、两个连接杆21和升降驱动22,机架1包括底板11,两个连接杆21呈x形结构,两个连接杆21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一个连接杆21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板23下侧铰接设置,另一个连接杆21的上端通过滑动块与升降板23下侧滑动连接,连接杆21与滑动块铰接设置,两个连接杆21的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滑块211并且均第一滑块211铰接设置,上述铰接方向均垂直于两个连接杆21所在的平面,升降驱动22能够带动两个第一滑块211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当升降驱动22第一滑块211运动时,两个连接杆21下端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滑动块沿升降板23滑动,因此使得两个连接杆21上端与底板1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使得升降板23的高度发生变化,因此实现了能够调节升降板23上卡接组件3的高度的功能。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驱动22包括驱动丝杠221和驱动电机222,在底板1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1,驱动丝杠221位于第一滑槽111内并且沿平行于第一滑槽111长度方向设置,驱动电机222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111一端的竖直外侧壁上,驱动电机222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滑槽111竖直侧壁与驱动丝杠221固定连接,第一滑块211位于第一滑槽111内并且与第一滑槽111滑动连接,驱动丝杠221穿过两个第一滑块211并且均与第一滑块211螺纹连接,驱动丝杠221以其中心处为对称中心的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反向螺纹,驱动丝杠221的两端与第一滑槽111竖至直侧壁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21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两个第一滑块211铰接。由于驱动丝杠221以其中心处为对称中心的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反向螺纹,因此驱动驱动电机222工作时,两个第一滑块211同时向相互靠近或者是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实现了使得两个连接杆21的下端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实现了使连接板能够带动升降板23竖直升降的效果。

为了提高升降板23的升降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升降辅助件24。如图1所示,

所述升降辅助件24包括两个辅助升降杆241、辅助块243和第二滑杆242,在底板11上固定开设有第二滑槽112,辅助块243与第二滑槽112滑动配合,第二滑槽112平行于底板11第一滑槽111,两个辅助升降杆241呈x形结构,一个辅助升降杆241的上端与升降板23下侧铰接设置,另一个辅助升降杆241的下端通过滑动块与升降板23下侧滑动连接,辅助升降杆241与滑动块铰接设置,两个辅助升降杆241下端分别与两个辅助块243铰接设置,两个辅助升降杆241与两个连接杆21等长,两个辅助升降杆241分别平行于两个连接杆21,第二滑杆242沿水平方向穿过两个辅助块243。在驱动电机222的驱动作用下,两个第一滑块211带动两个连接杆21转动,连接杆21带动升降板23上升或者下降,由于两个辅助升降杆241分别平行于两个连接杆21,因此升降板23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辅助升降杆241转动,两个辅助升降杆241带动辅助块243滑动,第二滑杆242对辅助块243起到了导向作用,同时辅助升降杆241对升降板23起到支撑作用,因此使得升降板23的升降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所述卡接组件3包括卡接板31、卡接槽32和弹性抵紧组件,弹性抵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33和第一弹性组件34,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3和第二弹性组件34均对电动扭矩扳手起到弹性抵紧作用。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组件33包括第一抵接板331、第一弹簧332、第一抵接杆333和挡板334,挡板334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卡接板31上方,第一抵接杆333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杆3331和第二杆3332,第二杆3332平行于卡接板31并且与挡板334插接配合,第一杆3331连接在第二杆3332远离挡板334的一端,第一杆3331沿远离第二杆3332的方向自下而上倾斜设置,第一抵接板331固定连接在第一杆3331的端部,第一弹性组件33位于两个卡槽之间并且对称设置在两个卡接槽32所在直线的两侧。通过电动扭矩扳手拧紧螺母时,将电动扭矩扳手与螺母插接配合后放置于两个卡接槽32上,卡接槽32对电动扭矩扳手的两端起到支撑作用,电动扭矩扳手与卡接槽32内侧壁插接抵接,因此使得电动扭矩扳手被初步定位;同时,电动扭矩扳手与两个第一抵接板331抵接,第一抵接板331带动第一抵接杆333移动并且将第一弹簧332压缩,第一抵接板331受到第一弹簧332的恢复力的作用与电动扭矩扳手抵紧,因此实现了通过第一弹性组件33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作用,因此实现了在电动扭矩扳手对螺母施加扭矩时,电动扭矩扳手被卡接组件3限位固定,实现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持电动扭矩扳手的功能。为了防止第二杆3332从挡板334内滑出,本实用新型在在第二杆3332远离第二杆3332的端部增设有挡块3333,挡块3333能够防止第二杆3332的端部从挡板334内滑出。

如图2所示,第二弹性组件34包括第二抵接板342和弹性装置341,两个挡板334相对的竖直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槽3341,第一槽3341贯穿挡板334侧壁,第一槽3341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杆3342,弹性装置341的一端与挡杆334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抵接板34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341可以采用弹簧或者其他弹性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装置341包括转动杆3411、插接杆3412和第二弹簧3413,转动杆3411内开设有空腔,插接杆3412与转动杆3411插接配合,插接杆34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34121,第二滑块34121位于空腔内,第二弹簧34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34121和转动杆3411端部内侧壁抵接,转动杆3411一端与挡杆3342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挡壁34111,转动杆挡壁34111对第二滑块34121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抵接板342固定连接在插接杆3412远离第二滑块34121的端部。当需要将电动扭矩扳手放置于卡接槽32内时,将插接杆3412向靠近第二滑块34121的方向推动,然后将转动杆3411以挡杆3342为转动中心转动,使得插接杆3412带动第二抵接板342不会对电动扭矩扳手的放置造成干涉;当需要通过第二抵接板342将电动扭矩扳手抵紧时,通过插接杆3412将第二弹簧3413进一步压缩,然后将第二抵接板342转动至与电动扭矩扳手相对,然后松开插接杆3412,使得插接杆3412在第二弹簧3413的弹力作用下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因此实现了通过弹性装置341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功能。

放置电动扭矩扳手前,为了避免第二抵接板342对电动扭矩扳手造成干涉,或者是第二抵接板342距挡杆3342之间的距离较长,使得第二抵接板342的转动不便,因此需要调节转动杆3411与插接杆3412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增设了锁紧件343。如图2所示,锁紧件343为锁紧螺栓3431,锁紧螺栓3431穿过转动杆3411外周壁并且与转动杆3411螺纹连接,锁紧螺栓3431的端部与插接杆3412抵接。当需要将插接杆3412限位于转动杆3411上的相应位置时,转动锁紧螺栓3431,使得其将插接杆3412抵紧,因此使得插接杆3412被限位于转动杆3411上的相应位置;当需要使插接杆3412在第二弹簧3413的弹力作用下将电动扭矩扳手抵紧时,转动螺栓使其远离插接杆3412,因此实现了将插接杆3412锁紧限位的功能。

当电动扭矩扳手被限位于卡接槽32内后,为了方便调节电动扭矩扳手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微调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微调组件为驱动气缸35,驱动气缸35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3上方,驱动气缸35的活塞杆与卡接板31固定连接,通过驱动气缸35带动卡接板31运动,因此可以对限位于卡接槽32内的电动扭矩扳手的位置进行微调,实现了提高卡接组件3适应性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电动扭矩扳手拧紧螺母时,首先将电动扭矩扳手与螺母插接,然后驱动驱动电机222工作,使两个第一滑块211同时向相互靠近或者是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升降板23提升或者下降至使得电动扭矩扳手能够放置于卡接板31上方,升降板23高度调节完毕后,首先将将插接杆3412向靠近第二滑块34121的方向推动,转动锁紧螺栓3431,使得锁紧螺栓3431将插接杆3412抵紧限位,然后将转动杆3411以挡杆3342为转动中心转动,使得插接杆3412带动第二抵接板342不会对电动扭矩扳手的放置造成干涉,然后将电动扭矩扳手放置于两个卡接槽32上,卡接槽32对电动扭矩扳手的两端起到支撑作用,电动扭矩扳手与卡接槽32内侧壁插接抵接,因此使得电动扭矩扳手被初步定位,与此同时,电动扭矩扳手与两个第一抵接板331同时抵接,第一抵接板331带动第一抵接杆333移动并且将第一弹簧332压缩,第一抵接板331受到第一弹簧332的恢复力的作用与电动扭矩扳手抵紧,因此实现了通过第一弹性组件33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作用,最后通过插接杆3412将第二弹簧3413进一步压缩,然后将第二抵接板342转动至与电动扭矩扳手相对,然后松开插接杆3412,使得插接杆3412在第二弹簧3413的弹力作用下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因此实现了通过弹性装置341将电动扭矩扳手进一步抵紧限位的功能,电动扭矩扳手被抵紧限位,在电动扭矩扳手对螺母施加扭矩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工作始终手持电动扭矩扳手的功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