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田景观图形快速标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509发布日期:2020-07-17 15:3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田景观图形快速标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景观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田景观图形快速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育种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大田作物生产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单一产出模式,与第三产业进行融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彩色作物与普通大田作物进行搭配,在较大空间上形成巨幅景观画,发展出一种集观赏性、粮食安全保障性为一体的作物景观农业模式,与我国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相适应。

大田景观图形须根据制图数据在大田中进行坐标系的扩放标定。现有标定方法仍采用逐点测绘、人工放线的方法绘制坐标网格,测绘和放线工作量极大,且需要多人配合完成,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田景观图形快速标定装置,解决了现有农田景观制作中坐标标定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田景观图形快速标定装置,包括:标尺单元,包括矩形外框和采用矩形阵列规则分布于外框中的若干相同尺寸的镂空的正方形网格;插杆筒,固定设置于标尺单元上表面;标杆,活动插接于插杆筒中;其中,插杆筒设置于相邻四个正方形网格的交点处及两条相邻外框与正方形网格顶角交点处。

通过标尺单元中规则排列的正方形网格尺寸标定景观图形制作中的最小单位长度,通过标尺单元外框集成上述最小单位长度为一小规模的坐标系,通过标尺单元在大田中的组装,即可快速完成任意规模坐标系的建立。由于标尺单元的组装极为简便,在确定坐标系原点后,单人即可快速完成、并保证坐标系的准确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拉绳放线标定坐标系时,须逐点标定、多人配合放线而导致的操作繁琐、耗时,人力投入大等问题。进一步地,由标尺单元提供的局部小规模坐标系与景观制图软件相匹配,配合标杆与插杆筒的快速活动插接,可有效提高景观图形位点的标定效率。

进一步地,标尺单元还包括:若干扣条,固定设置于设有插杆筒的两相邻外框下表面;若干扣孔,与扣条相匹配、开设于另两条相邻外框处;其中,一标尺单元的扣条自上而下地插入另一标尺单元的扣孔中,将两标尺单元活动连接在一起。扣条与扣孔的匹配连接极为快捷、简便。

进一步地,标尺单元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其下表面的若干地钉。地钉靠近插杆筒底部。地钉有助于标尺单元在大田中的固定,且设置于插杆筒附近,有利于保持插接标杆后该处位点保持竖直状态以提高标杆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标尺单元为正方形。便于组合。

进一步地,标尺单元采用柔性耐磨材料。优选为abs塑料材质,其柔性便于卷制以减小存储空间,其耐磨性能与其使用方式相匹配,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插杆筒与标尺单元活动固定连接。插杆筒可根据需要在标尺单元的框架中滑动调整,有利于提高图形定位点的灵活性,使景观更富美感。

本实用新型通过标尺单元中规则排列的正方形网格尺寸标定景观图形制作中的最小单位长度,通过标尺单元外框集成上述最小单位长度为一小规模的坐标系,通过标尺单元在大田中的组装,即可快速完成任意规模坐标系的建立。由于标尺单元的组装极为简便,在确定坐标系原点后,单人即可快速完成、并保证坐标系的准确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拉绳放线标定坐标系时,须逐点标定、多人配合放线而导致的操作繁琐、耗时,人力投入大等问题。进一步地,由标尺单元提供的局部小规模坐标系与景观制图软件相匹配,配合标杆与插杆筒的快速活动插接,可有效提高景观图形位点的标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插杆筒位置对景观图形轮廓的影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插杆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标尺单元,111.上外框,112.左外框,113.下外框,114.右外框,121.第一正方形网格,122.第二正方形网格,123.第三正方形网格,124.第四正方形网格,125.第五正方形网格,126.第六正方形网格,127.第七正方形网格,128.第八正方形网格,2.插杆筒,21.插槽,3.标杆,4.扣条,5.扣孔,6.地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田景观图形快速标定装置,包括:由矩形外框和16个采用矩形阵列规则分布于外框中的、具有相同尺寸镂空的正方形网格组成的正方形的标尺单元1。标尺单元1中相邻四个正方形网格,如第一正方形网格121、第二正方形网格122、第三正方形网格123和第四正方形网格124的交点处及两条相邻外框,如上外框111和左外框112与第五正方形网格125、第六正方形网格126、第七正方形网格127和第八正方形网格128的顶角交点处设有插杆筒2。用于标定景观图形框架的标杆3活动插接于相应插杆筒中。上外框111和左外框11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扣条13,下外框113和右外框114处则开设有与扣条4相匹配的若干扣孔5。正方形网格所形成的的网格框架的下表面设有地钉6。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使用的标尺单元的扣孔开设于下外框113和右外框114处,因此,将大田景观图形制图的左上角设置为制作原点o。将第一标尺单元的左上角与原点o重合,并使该标尺单元的上外框111与横向坐标轴重合、左外框112与纵向坐标轴重合。校正好第一标尺单元的位置后,通过脚踩压其表面,将之固定于大田中。随后,将第二标尺单元的扣条与第一标尺单元的扣孔进行插设,依次沿横向和纵向扩展坐标系至目标位置后,填充该坐标系即可。根据景观图形制图数据,在各标尺单元中找到相应的插杆筒,并将标杆插入。完成所有标杆固定后,在各标杆处拉绳构建图形轮廓线。将有色作物种植于位于轮廓线内的正方形网格镂空区域中,而在轮廓线外的区域中种植普通作物。完成种植后,依次拆除标杆和标尺单元即可。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可采用不同颜色的标尺单元进行拼接,更便于辨认局部坐标系而提高标杆定位效率。

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在标杆拉绳构建图形轮廓线时,可根据图形轮廓线性质,调整相应位点插杆筒的位置,从而使轮廓线的弧度更加圆滑而提升美感。

如图5所示,插杆筒2底部具有十字形的插槽21和若干地钉6,插槽21由上至下套设于外框和/或网格框架的任意位置处,该位置可由地钉6与大田地面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优选方案,可预制由若干标尺单元依次相连的长条状标尺,使用时,将其展开于大田相应位置,脚踩固定后,沿横向或纵向成排/列铺设、连接、固定即可。使用完毕后,可将其卷制收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