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转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1706发布日期:2020-11-10 11:5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雷达转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安装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转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雷达转台一般包括直流电机、减速箱、末级齿轮传动机构、壳体、轴承、主轴、汇流环、编码器、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pcb板等部分。由于其零部件较多,当出现故障时,需要将转台全部拆开,维修步骤多,维修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雷达转台在出现故障时,维修步骤多,维修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维修的雷达转台结构。

一种雷达转台结构,包括:

壳体;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驱动控制组件,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控制组件中的控制器与所述传动机构中的电机电连接。

上述雷达转台结构,由于传动机构和驱动控制组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因此,当雷达转台在出现故障时,只需要拆卸相应机构或组件上的零部件对其更换,而不需要将全体零部件都进行拆卸后再进行更换,进而缩短了维修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安装盒和盖板,所述安装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盒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偏心套、齿轮轴、第一齿轮、主轴、旋转盘和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支撑板;

所述偏心套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齿轮轴贯穿的腔体,且所述偏心套周向上的偏心套外壁的中心偏离所述腔体的中心;

所述偏心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齿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偏心套上的腔体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套的周向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中心与所述偏心套外壁的中心重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偏心套安装孔,所述偏心套通过所述法兰与所述偏心套安装孔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角接触轴承、第二角接触轴承和油封;所述腔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贯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齿轮轴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轴通过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与所述第一腔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通过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与所述第二腔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轴通过所述油封与所述第三腔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联轴器和减速器,所述齿轮轴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轴固定连接的第四轴,所述齿轮轴上的第四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主轴穿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套接在所述中心孔上的中心孔外壁上,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齿轮孔内,所述主轴通过所述转盘轴承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主轴角度变化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主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接口组件,所述电源接口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电源接口组件上的电源输入线与所述电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雷达转台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偏心套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偏心套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支撑板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齿轮轴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盒体和盖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雷达转台结构,包括壳体10、传动机构20和驱动控制组件30,其中传动机构20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0上,驱动控制组件30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0上,且驱动控制组件30中的控制器与传动机构20中的电机电连接,该控制器可为mam-100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启动或关闭,从而可以方便控制整体结构的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传动机构和驱动控制组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因此,当雷达转台在出现故障时,只需要拆卸相应机构或组件上的零部件对其更换,而不需要将全体零部件都进行拆卸后再进行更换,进而缩短了维修时间。

具体地,如图3-8所示,驱动控制组件30包括安装盒301和盖板302,安装盒301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0的侧壁上,控制器设置在安装盒301内,盖板302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盒301上。

为了方便将安装盒301安装到壳体10的侧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口102,安装盒301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口102上。

传动机构20包括支撑板201、偏心套202、齿轮轴203、第一齿轮210、主轴212以及旋转盘213;其中壳体10为圆柱型无盖结构,壳体10的下端口与底盖50通过螺栓连接,壳体10的上端口与支撑板201通过螺栓连接,偏心套202安装在支撑板201的底面上,同时偏心套202上设置有用于齿轮轴203贯穿的腔体,且偏心套202周向上的偏心套外壁2021的中心偏离腔体的中心,齿轮轴203的一端穿过偏心套202上的腔体与壳体10内的减速器207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齿轮210啮合,第一齿轮210套设在主轴212上,主轴212的一端穿过支撑板201设置在壳体10内,另一端与旋转盘213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3-7所示,壳体10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口101,支撑板201上设置有中心孔2011、偏心套安装孔2012,且支撑板201的周边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013,支撑板201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2013与第一安装孔口101上的螺纹孔(图中未指示)连接,偏心套202的一端穿过偏心套安装孔2012安装在支撑板201上,另一端位于支撑板201的下方,齿轮轴203的一端穿过偏心套202上的腔体与壳体10内的减速器207连接,减速器207与壳体10内的电机(图中未指示)连接,齿轮轴203另一端上的第二齿轮2031与第一齿轮210啮合,第一齿轮210安装在主轴212上,主轴212的一端穿过支撑板201上的中心孔2011设置在壳体10内,另一端与旋转盘21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偏心套,偏心套带动腔体内的齿轮轴转动,由于偏心套周向上的偏心套外壁的中心偏离腔体的中心,因此,在旋转偏心套的同时,就会改变腔体中心的位置,进一步会改变腔体内齿轮轴的中心位置,进而就可以调节齿轮轴与第一齿轮之间的中心距,从而方便了中心距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板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偏心套与支撑板的连接结构仅为示例,在其他可替代的方案中,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例如支撑板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关系安装在壳体上,偏心套通过锁扣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板上。本申请对支撑板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偏心套与支撑板的连接结构不作特殊限制,只要上述连接结构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便可。

进一步地,如图5-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偏心套202上的腔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贯通的第一腔体2023、第二腔体2024和第三腔体2025,其中第一腔体2023的内径大于第二腔体2024内径,第二腔体2024内径大于第三腔体2025内径,且第一腔体2023、第二腔体2024以及第三腔体2025上的中心点重合;齿轮轴203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2031、第一轴2032、第二轴2033、第三轴2034和第四轴2035,齿轮轴203在穿过偏心套202上的腔体时,第一轴2032通过第一角接触轴承204与第一腔体2023转动连接,第二轴2033通过第二角接触轴承205与第二腔体2024转动连接,第三轴2034通过油封206与第三腔体2025连接,第四轴2034与壳体10内的减速器207连接。

由于加工和装配的误差,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器207的输出轴与齿轮轴203上的第四轴2034之间的同轴度必然存在误差,若直接将齿轮轴203上的第四轴2034与减速器207上的输出轴连接,就会造成电机上的输出轴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降低电机的可靠性,甚至导致电机卡死,为了补偿两者之间的同轴度误差,消除两者之间的传动误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齿轮轴203上的第四轴2034通过联轴器208与减速器207的输出轴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齿轮轴203上的第四轴2034上设置有键槽,减速器207上的输出轴上也设置有键槽,平键209的一端卡在第四轴2034上的键槽内,另一端卡在减速器207上的输出轴上的键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转动偏心套202,如图5所示,在偏心套202的周向上设置有法兰2022,法兰2022的中心与偏心套外壁2021的中心重合,当需要调节第一齿轮210和第二齿轮2031之间的中心距时,只需要将偏心套202从支撑板201上拆下,完后转动法兰2022,法兰2022带动腔体内的齿轮轴203转动,由于偏心套202周向上的偏心套外壁2021的中心偏离腔体的中心,故法兰2022的中心也偏离腔体的中心,因此,在旋转法兰2022的同时,就会改变腔体中心的位置,进一步会改变腔体内齿轮轴203的中心位置,进而就可以调节齿轮轴203上的第二齿轮2031与第一齿轮210之间的中心距。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拆卸偏心套202,如图5所示,在偏心套202上的法兰202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0221,偏心套202通过螺栓穿过第二螺纹孔20221安装在支撑板201的底面。当需要拆卸偏心套202时,只需将连接两者之间的螺栓拆卸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主轴212和第一齿轮210之间还设置有转盘轴承211,该转盘轴承211的内圈安装在中心孔2011上的中心孔外壁20111上,转盘轴承211的外圈设置在第一齿轮210上的齿轮孔内,并采用螺钉轴向紧固,第一齿轮210的上方安装有旋转盘213,主轴212通过转盘轴承211与第一齿轮210连接,主轴212的上端穿过转盘轴承211与旋转盘213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测量主轴212的角度变化,如图3所示,在主轴212的下端上设置有编码器214,例如型号为ec11bhs-d3-24coopc-15kqb的编码器,该编码器214可以把主轴212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就可以表示位移的大小,从而方便了主轴212的角度的测量。

为了方便给壳体10内的电机提供电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电源接口组件40,该电源接口组件40包括接口板401和插线口(图中未指示),其中接口板401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10侧壁上的第三安装孔口103处,插线口设置在接口板401上,插线口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机连接。当需要启动电机时,通过外部电源线插接到插线口上,再启动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