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度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4896发布日期:2020-06-09 21: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度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塑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度测量器。



背景技术: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又称xps挤塑板,是经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材料,其表面形成的硬膜均匀平整,内部完全闭孔发泡连续均匀,成蜂窝状结构,因此具有高抗压,轻质,不吸水,不透气耐磨,不降解的特性,是当今建筑业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之一。xps挤塑板具有高热阻、低线性、膨胀比低的特点,其结构的闭孔率达到了99%以上,形成真空层,避免空气流动散热,确保其保温性能的持久和稳定,相对于发泡聚氨酯80%的闭孔率,领先优势不言而喻。

挤塑板生产线中,挤塑板在挤出成型并通过传送架时,需要根据出厂的尺寸要求进行裁切,所以需要对挤塑板的长度进行测量,现有技术中用于对挤塑板进行测度测量的仪器包括固定在传送架上的安装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的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的检测器和安装于检测器的检测轴上的滚轮,在使用时,通过将滚轮抵接于挤塑板的顶面,并检测滚轮转动的圈数,从而测量出挤塑板的长度。

但上述方案中,由于滚轮与挤塑板接触的面积有限,若滚轮与挤塑板之间的压力过大,则会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影响挤塑板的生产质量,若滚轮与挤塑板之间的压力过小,则会造成滚轮与挤塑板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长度测量器,以减少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的情况,且减少出现滚轮与挤塑板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长度测量器,包括安装架、检测器和固定杆,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固定杆上且均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滚轮组件,所述固定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底端和第二连接杆底端的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套设于所述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上的转动带,所述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其检测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底端分别朝向挤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抵接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抵接轮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均沿挤塑板宽度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和转动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挤塑板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通过将转动带底面抵接在挤塑板的上表面,使转动带带动第一抵紧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于第一抵接轮的检测器对挤塑板的长度进行检测,且通过将转动带的下表面抵接在挤塑板上,增加与挤塑板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减少与挤塑板之间的压强,以减少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的情况,且减少出现滚轮与挤塑板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的张紧轮,所述转动带套设于所述张紧轮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张紧轮,以增加转动带与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之间的压力,增加转动带与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出现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轮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滚轮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杆沿挤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检测器的检测轴分别连接于两组滚轮组件中的两个第一抵接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滚轮组件对称设置两组,以增加与挤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转动带与挤塑板支架内的压强,从而减少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顶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插接套,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插接于所述插接套内的插接杆,且所述插接套和插接杆均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转动路径延伸,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插接套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接套、插接杆和张紧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从而增加转动带与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之间的压力,增加转动带与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出现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贯穿所述安装架的螺纹孔和导向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顶端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的调节螺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顶端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孔内的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杆、导向杆之间的配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挤塑板进行测量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使固定杆在导向杆和调节螺杆的作用下朝向挤塑板的方向移动,并使转动带抵接在挤塑板表面,以使长度测量器能够适用于厚度不同的挤塑板,增加实用性,且便于调节转动带对挤塑板施加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螺杆顶端伸出所述螺纹孔且固定连接有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钮,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调节螺杆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钮侧壁绕所述旋钮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旋钮上开设凹槽,减少工作人员在持握旋钮对调节螺杆进行转动时出现手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环,以便于对检测器的电源线进行固定,减少电源线拖在挤塑板表面对挤塑板造成损伤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和转动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加与挤塑板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减少与挤塑板之间的压强,以减少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的情况,且减少出现滚轮与挤塑板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2.通过将滚轮组件对称设置两组,以进一步增加与挤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转动带与挤塑板支架内的压强,从而减少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的情况。

3.通过设置插接套、插接杆和张紧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加转动带与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之间的压力,增加转动带与第一抵接轮和第二抵接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出现打滑的现象。

4.通过调节螺杆、导向杆之间的配合,以使长度测量器能够适用于厚度不同的挤塑板,增加实用性,且便于调节转动带对挤塑板施加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1、安装架;2、检测器;3、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滚轮组件;7、固定环;8、第一抵接轮;9、第二抵接轮;10、张紧轮;11、转动带;12、插接套;13、插接杆;14、张紧弹簧;15、调节机构;16、螺纹孔;17、导向孔;18、调节螺杆;19、导向杆;20、旋钮;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长度测量器,包括安装架1、检测器2和固定杆3,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固定杆3上且均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和滚轮组件6,安装架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环7,固定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连接于安装架1,滚轮组件6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滚轮组件6分别设置在固定杆3沿挤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

滚轮组件6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4底端和第二连接杆5底端的第一抵接轮8和第二抵接轮9、转动连接于固定杆3上的张紧轮10、套设于第一抵接轮8和第二抵接轮9以及张紧轮10上的转动带11,检测器2设置于第一连接杆4上,且检测器2的检测轴分别连接于两组滚轮组件6中的两个第一抵接轮8,第一连接杆4底端和第二连接杆5底端分别朝向挤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倾斜设置,且第一抵接轮8的轴线和第二抵接轮9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均沿挤塑板宽度方向延伸。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挤塑板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通过将转动带11底面抵接在挤塑板的上表面,使转动带11带动第一抵紧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于第一抵接轮8的检测器2对挤塑板的长度进行检测,且通过将转动带11的下表面抵接在挤塑板上,增加与挤塑板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减少与挤塑板之间的压强,以减少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的情况,且减少出现滚轮与挤塑板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为增加转动带11的张力,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顶端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杆3,且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一连接杆4上固定连接有插接套12,第二连接杆5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插接于插接套12内的插接杆13,且插接套12和插接杆13均沿第一连接杆4的转动路径延伸,插接杆13与插接套1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14。

为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杆3的高度进行调节,固定杆3和安装架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15,调节机构15包括分别贯穿安装架1的螺纹孔16和导向孔17、转动连接于固定杆3顶端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6的调节螺杆18、固定连接于固定杆3顶端且滑动连接于导向孔17内的导向杆19,调节螺杆18顶端伸出螺纹孔16且固定连接有旋钮20,且旋钮20侧壁绕旋钮20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2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挤塑板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8,使固定杆3在导向杆19和调节螺杆18的作用下朝向挤塑板的方向移动,并使两个转动带11抵接在挤塑板表面,并适当调节转动带11与挤塑板之间的压力,从而使挤塑板在传动的过程中转动带11带动第一抵紧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于第一抵接轮8的检测器2对挤塑板的长度进行检测,且通过将转动带11的下表面抵接在挤塑板上,增加与挤塑板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减少与挤塑板之间的压强,以减少造成挤塑板发生变形的情况,且减少出现滚轮与挤塑板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