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氧管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0746发布日期:2020-08-25 18:4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氧管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鼻氧管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氧管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很多紧急情况下,病人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输氧,而鼻氧管则是其中难以避免的需要使用的设备。鼻氧管是与供氧设备连接的用来供人体吸氧的软管,通常选用无生物学、化学危害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因为鼻氧管需要给很多情况较为紧急的病人进行供氧,而且鼻氧管大多也比较柔软,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尽可能避免鼻氧管弯折并且需要在鼻氧管弯折之后能够继续进行供氧。因此鼻氧管的气流阻力、抗扁瘪性、耐压强度、防泄露等物理性能都成为鼻氧管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因此保证流入医院的鼻氧管都是合格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却没有对应的装置或系统对鼻氧管的这些重要指标进行统一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鼻氧管检测系统,所述鼻氧管检测系统结构简单,解决了无法对鼻氧管重要指标统一进行检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鼻氧管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气路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的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一气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气源,所述第一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第一气路的气压和气流流速;第二气路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气路上的第二调节模块,所述第二气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气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作为鼻氧管检测口,所述第二调节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气路的通断;第三气路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气路上的第三调节模块,所述第三气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气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鼻氧管检测口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模块用于控制第三气路的通断;传感器组,用于采集第一气路的气压和气流流速、第二气路的气压;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模块、第二调节模块、第三调节模块、传感器组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组采集的数据并输出控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氧管检测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第一调节模块可以实现对第一气路的气压、第一气路的气流流速进行自动调节,可以通过第二调节模块、第三调节模块实现对第二气路和第三气路的自动控制。同时,再结合传感器组,可以实现对三个气路进行完全自动化的控制。此外,通过采用第二气路和第三气路并联的设计,可以在一个鼻氧管检测口上完成四项重要指标的检测,无需再中途更换检测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电子比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用于调节第一气路的气压;电子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并位于所述电子比例阀后,用于调节第一气路的气流流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节流阀采用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控制阀门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气路上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共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路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调节模块包括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用于控制第三气路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气路的气压;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用于检测第一气路的气流速度;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气路的气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鼻氧管检测系统还包括显控器,所述显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显示和存储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数据、用于修改所述控制单元中预设的控制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控器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数据中心进行交互的通讯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模块与所述气源之间还设置有油水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鼻氧管检测系统还包括所述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气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提供稳定的气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气路连接图。

附图标记:

第一调节模块100、电子比例阀110、电子节流阀120、

第二调节模块200、第一电磁阀210、第二电磁阀220、

第三调节模块300、

控制单元400、

第一压力传感器510、流量传感器520、第二压力传感器530、

显控器600、

油水分离器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氧管检测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氧管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气路和设置在第一气路上的第一调节模块100,第一气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气源,第一调节模块100用于调节第一气路的气压和气流流速;第二气路和设置在第二气路上的第二调节模块200,第二气路的输入端与第一气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作为鼻氧管检测口,第二调节模块200用于控制第二气路的通断;第三气路和设置在第三气路上的第三调节模块300,第三气路的输入端与第一气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鼻氧管检测口连接,第三调节模块300用于控制第三气路的通断;传感器组,用于采集第一气路的气压和气流流速、第二气路的气压;控制单元400,分别与第一调节模块100、第二调节模块200、第三调节模块300、传感器组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组采集的数据并输出控制信号。

参考图1,传感器组可以检测第一气路的气压和气流流速、第二气路的气压。第一调节模块100连接外部气源,并输出气流,通过第一调节模块100输出的气流可以实现气压、气流流速的调节。第一调节模块100输出的气流传输到第二调节模块200和第三调节模块300。第二调节模块200和第三调节模块300分别可以实现对第二气路和第三气路的通断控制。同时,通过传感器组采集第二气路的气压可以完成对小压力需求的控制。在鼻氧管的行业标准中,对鼻氧管的主要指标做出了要求:鼻氧管在100kpa压力作用下,应无泄漏;在200kpa的最大工作压力下或两倍制造商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下,两者中区较大值,鼻氧管应不破裂;针对鼻氧管的气流阻力,每米长度管道的压力增量应不超过2.0kpa;针对鼻氧管的抗扁瘪性,鼻氧管的流量下降应不超过初始流量的25%。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0核心采用了西门子200系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0可以采用控制器和驱动板的模式,控制器负责计算,驱动板负责驱动,相对于单独采用核心控制器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增加系统中各部件的适配范围;例如,原本只能采用220v电机或阀门,现在通过驱动板的形式,可以实现驱动24v、5v等电压的电机或阀门,对于降压的处理也可以直接采用电源模块。传感器组对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进行气压检测的精度不一致,第二气路的检测精度远高于第一气路,可满足气流阻力检测时精度的要求。

下面将简单描述如何实现检测过程:

a.系统自检:接通气源,将第二气路、第三气路关闭,通过第一调节模块100将气压调至200kpa,通过传感器组检测第一气路压力是否达到200kp、流速是否小于0.05lpm,如果都能达到,则气源及第一气路检测通过;保持上述压力,通过第二调节模块200断开第二气路,并通过第三调节模块300接通第三气路,让气流从第三气路流通并从鼻氧管检测口输出,此时,通过传感器组检测流量是否为5lpm,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第二气路检测通过;保持上述压力和流量,通过第二调节模块200接通第二气路,并通过第三调节模块300断开第三气路,让气流从第二气路流通并从鼻氧管检测口输出,通过传感器组检测第三气路压力是否在0.3kpa至2kpa,如果在范围内,则通过检测。所有检测需在10s内完成,若完成则开始后续鼻氧管检测,反之则说明气源压力不足、管路密闭性低于范围或检测口被堵塞,需要进行检查。

b.泄露检测:通过第一调节模块100将气压调至100kpa、流量调至5lpm;通过第二调节模块200断开第二气路,并通过第三调节模块300接通第三气路,让气流从第三气路流通并从鼻氧管检测口输出。将鼻氧管一端与鼻氧管检测口连接,并堵塞鼻氧管的其他气孔,让鼻氧管处于封闭加压的状态。此时通过传感器组检测气路的流量是否小于0.05lpm,如果小于则鼻氧管泄露检测合格,否则不合格。对于流量的判断因为存在检测误差值,所以不会直接取0lpm,对于0.05lpm这个阈值的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传感器类型和检测精度进行适当调整。

c.耐压检测:通过第一调节模块100将气压调至200kpa、流量调至5lpm;通过第二调节模块200断开第二气路,并通过第三调节模块300接通第三气路,让气流从第三气路流通并从鼻氧管检测口输出。将鼻氧管一端与鼻氧管检测口连接,并堵塞鼻氧管的其他气孔,让鼻氧管处于封闭加压的状态。此时通过传感器组检测气路的流量是否小于0.05lpm,如果小于则鼻氧管泄露检测合格,否则不合格。对于流量的判断因为存在检测误差值,所以不会直接取0lpm,对于0.05lpm这个阈值的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传感器类型和检测精度进行适当调整。

d.气流阻力检测:通过第一调节模块100将气压调至200kpa、流量调至5lpm;通过第二调节模块200接通第二气路,并通过第三调节模块300断开第三气路,让气流从第二气路流通并从鼻氧管检测口输出。通过传感器组检测第二气路的气压,并记录气压值p1,再将鼻氧管一端与鼻氧管检测口连接,继续通过传感器组继续检测第二气路的气压,并记录气压值p2,当p2与p1的压力差小于2kpa/m时,鼻氧管气流阻力合格,否则不合格。

e.抗扁瘪性检测:通过第一调节模块100将气压调至200kpa、流量调至10lpm,通过第二调节模块200断开第二气路,并通过第三调节模块300接通第三气路,让气流从第三气路流通并从鼻氧管检测口输出。通过传感器组检测气路的流量,并记录流量值q1,取鼻氧管截断为0.5m,然后用抗扁瘪性夹具将鼻氧管弯成国标中所规定的形状等待10分钟,然后再次检测气路的流量,并记录流量值q2,当q2不小于q1的75%时,鼻氧管抗扁瘪性合格,否则不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氧管检测系统,在控制单元400的控制下,通过第一调节模块100可以实现对第一气路的气压、第一气路的气流流速进行自动调节,可以通过第二调节模块200、第三调节模块300实现对第二气路和第三气路的自动控制。同时,再结合传感器组,可以实现对三个气路进行完全自动化的控制。此外,通过采用第二气路和第三气路并联的设计,可以在一个鼻氧管检测口上完成四项重要指标的检测,无需再中途更换检测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块100包括:电子比例阀110,设置在第一气路上,用于调节第一气路的气压;电子节流阀120,设置在第一气路上并位于电子比例阀110后,用于调节第一气路的气流流速。电子比例阀110可以高效的调节第一气路的压力,电子节流阀120可以高效的调节气路的流量,并且精度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节流阀120采用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控制阀门调节。通过采用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可以实现对电子节流阀120阀门的高精度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方波或脉冲控制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的高精度运转,可以实现对流量的精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模块200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二气路上的第一电磁阀210和第二电磁阀220,第一电磁阀210和第二电磁阀220共同用于控制第二气路的通断。第一电磁阀210、第二电磁阀220除用于控制第二气路通断的控制外,第二电磁阀220还可以用于防止第三气路或鼻氧管检测口气流的倒灌,避免因为气流超压对传感器组中检测第二气路压力的传感器造成损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调节模块300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受控制单元400控制用于控制第三气路的通断。采用电磁阀可以无需通过手动,即可实现通断控制。配合控制单元400可以实现自动化的通断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510、流量传感器520、第二压力传感器530。第一压力传感器510,用于检测第一气路的气压;流量传感器520,设置在第一气路上,用于检测第一气路的气流速度;第二压力传感器530,用于检测第二气路的气压。第一压力传感器510通常用于检测电子比例阀110出口处的压力。流量传感器520通常用于检测电子节流阀120出口的流量。第二压力传感器530通常用于检测第二气路的气压。因为第二气路需要参与气流阻力检测,所以对于第二压力传感器530的精度要求就十分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鼻氧管检测系统还包括显控器600,显控器600与控制单元400连接,用于显示和存储控制单元400接收的数据、用于修改控制单元400中预设的控制参数。通过显控器600可以实时监测到系统检测的状况,便于后续人工实时的了解系统检测的状态的是否正常。同时,也可对控制单元400的操作参数进行修改,以便满足更多性能指标的检测要求。此外,可以通过显控器600存储检测数据,便于后续对检测结果进行抽查,也便于发现故障。显控器600通常可以采用液晶触摸屏,也可以采用按键加屏幕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显控器600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数据中心进行交互的通讯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可以实现远端对近端数据的监控。特别是在有多个系统都进行检测时,通过外部数据中心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和对比,可以实时的发现问题或后续进行问题排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块100与气源之间还设置有油水分离器700。气源输出的气体通过油水分离器700可以分离出其中的水分和油分,保证进入到主气管中的气体更为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鼻氧管检测系统还包括气源,气源与第一气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提供稳定的气压。通过系统自身携带气源,可以满足一部分没有气源的用户的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