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5126发布日期:2020-08-25 18: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硬度检测设备,设于机器人的手爪本体(1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杆(1),所述拉杆(1)设于所述手爪本体(100)的一侧,所述拉杆(1)能够相对所述手爪本体(100)沿所述拉杆(1)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

架体(2),所述架体(2)钩挂于所述拉杆(1)上,所述架体(2)上安装有第一气缸(210)和第二气缸(220);

里氏硬度计(3),所述第一气缸(210)用于推动所述里氏硬度计(3)上的加载套(31),所述第二气缸(220)用于按动所述里氏硬度计(3)上的释放按钮(32);

其中,所述里氏硬度计(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拉杆(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气缸(210)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加载套(31),所述第二气缸(220)的活塞杆正对所述释放按钮(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包括第一架体(21)和第二架体(22),所述第一气缸(210)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21)上,所述第二气缸(220)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21)通过第一弹簧(11)钩挂于所述拉杆(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22)套设于所述里氏硬度计(3)外,且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21)背离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220)的活塞杆伸入所述第二架体(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21)朝背离所述拉杆(1)的一侧延伸有悬板(211),所述第一气缸(210)挂设于所述悬板(211)上,且所述第一气缸(210)位于所述第二架体(22)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210)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悬座(212),所述悬座(212)伸入所述第二架体(22)内并套在所述加载套(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22)的侧部开设有导向槽(221),所述悬座(212)穿过所述导向槽(221),所述第一气缸(210)的活塞杆和所述里氏硬度计(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导向槽(221)的长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22)背离所述第一架体(21)的一侧安装有滑动座(23),所述里氏硬度计(3)上的压头(33)穿过所述滑动座(23);

所述滑动座(23)与所述手爪本体(100)一侧的导轨(101)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座(23)能够沿所述导轨(101)移动,所述导轨(10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拉杆(1)的长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活动穿设于所述手爪本体(100)一侧的基座(102),所述拉杆(1)背离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座(23),所述拉杆(1)上套设有夹设于所述基座(102)和所述滑动座(23)之间的第二弹簧(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3)上设有限位杆(230),所述手爪本体(100)的一侧设有沿所述导轨(101)的延伸方向布置的上限位件(231)和下限位件(232),所述限位杆(230)设于所述上限位件(231)和所述下限位件(232)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硬度检测设备。硬度检测设备设于机器人的手爪本体上,包括:拉杆,设于手爪本体的一侧,能够相对手爪本体沿拉杆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架体,钩挂于拉杆上,架体上安装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里氏硬度计,第一气缸用于推动里氏硬度计上的加载套,第二气缸用于按动里氏硬度计上的释放按钮。里氏硬度计和拉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加载套,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正对释放按钮。通过气缸对里氏硬度计的加载套和释放按钮进行操纵以代替人工,从而提高效率。检测时,里氏硬度计的压头需要抵靠于试样表面,由压头与试样表面的接触位置,拉杆能够适应性地移动,会使压头与试样表面稳定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程炽成;彭勇超;郑中庆;胡贤;钟叶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协鸿工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