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回弹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2416发布日期:2020-10-09 18:2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回弹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回弹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回弹仪仅仅作用于混凝土表面的一点,因此,弹击点附近混凝土的性能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如果弹击点刚好位于一个硬度较大的骨料之上,测得的回弹值就会较大。同样,如果弹击点刚好打在一个空穴之上,由于该点的硬度较低,因此回弹值就会较小。如果弹击点刚好打在钢筋之上且混凝土保护层较薄,此点的硬度会较大,测得的回弹值也会较大。由此可见,单次测量的误差可能很大。因此常常需要在不同区域进行多次多组实验来进行测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回弹仪,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一体式回弹仪,包括:壳体、指针轴、弹簧结构组、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所述指针轴设于壳体内壁侧,所述弹簧结构组与指针轴连接,所述处理系统与弹簧结构组邻接,所述显示系统设于壳体外壁上,所述显示系统与处理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弹簧结构组数量为3组,所述弹簧结构组包括:弹簧管、弹簧管插孔、回弹固定扣、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滑圈,所述弹簧管与指针轴连接,所述弹簧管分为左管和右管,所述第一弹簧设于左管,所述第二弹簧设于右管,所述弹簧管插孔设于弹簧管中段,所述回弹固定扣工作时与弹簧管插孔插入式连接,所述回弹固定扣工作时与滑圈连接,所述滑圈设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顶端。

进一步,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所述红外接收器设于弹簧管内侧,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壳体内壁,所述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与红外接收器连接,所述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与显示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针对回弹仪测量误差的问题,采用多组独立记录的方式,使结果更加精确,减少操作负担;采用双弹簧结构,每次测量得到两组数据进行校对,提高单次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结构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和指针轴200。

弹簧结构组300、弹簧管310、左管311和右管312。

弹簧管插孔320、回弹固定扣330、第一弹簧340、第二弹簧350和滑圈360。

处理系统400、红外接收器410、红外发射器420、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430和显示系统5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簧结构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一体式回弹仪,包括:壳体100、指针轴200、弹簧结构组300、处理系统400和显示系统500,指针轴200设于壳体100内壁侧,弹簧结构组300与指针轴200连接,处理系统400与弹簧结构组300邻接,显示系统500设于壳体100外壁上,显示系统500与处理系统400连接;

其中,弹簧结构组300数量为3组,弹簧结构组300包括:弹簧管310、弹簧管插孔320、回弹固定扣330、第一弹簧340、第二弹簧350和滑圈360,弹簧管310与指针轴200连接,弹簧管310分为左管311和右管312,第一弹簧340设于左管311,第二弹簧350设于右管312,弹簧管插孔320设于弹簧管310中段,回弹固定扣330工作时与弹簧管插孔320插入式连接,回弹固定扣330工作时与滑圈360连接,滑圈360设于第一弹簧340和第二弹簧350顶端。

处理系统400包括:红外接收器410、红外发射器420和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430,红外接收器410设于弹簧管310内侧,红外发射器420设于壳体100内壁,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430与红外接收器410连接,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430与显示系统50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与传统的回弹仪一样。利用指针轴200去触碰待测墙体,然后通过瞬间的弹簧受力反馈的位移距离进行数据测量,最后将数据通过处理系统400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创新主要体现在,采用了弹簧结构组,而不是弹簧片。这样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而回弹仪是无法更换的。但是弹簧的问题就是它的效果会有细微的偏差。因此我们采用的是双弹簧结构,也就是一次获得2个数据。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单次测量的误差可能很大的问题。一般会采用数据剔除法和加权算法进行重新计算。本实用新型采用3组弹簧结构组300,避免了传统的电子回弹仪将不同区域的测算时,数据混淆的问题,每一组弹簧结构组的数据都是独立的,只能在一定小范围区域内进行捕捉。其实现原理主要体现在:如何进行分批测算和如何获得距离数据。

如何进行分批测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保证3组弹簧结构组300在其他弹簧工作时候,不进行测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让不工作的弹簧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不进行回弹。弹簧管310上设置弹簧管插孔320,将弹簧压缩后,直接通过回弹固定扣330固定在弹簧管插孔320的水平位置上,让他不参与回弹,滑圈360上有片状对应回弹固定扣330的槽口,在固定时和回弹固定扣330卡槽连接进行固定。

如何获得距离数据。由于弹簧有3组2对,总共6根。因此传统的测量方式并不合适。我们采用了红外线进行测算。利用红外发射器420向弹簧方向发射红外,然后通过捕捉到弹簧背后的红外接收器410。通过对应的红外接收器410接收点计算位置信息。一方面他的捕捉精确度更高,另一方面可以适用于所有弹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回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指针轴(200)、弹簧结构组(300)、处理系统(400)和显示系统(500),所述指针轴(200)设于壳体(100)内壁侧,所述弹簧结构组(300)与指针轴(200)连接,所述处理系统(400)与弹簧结构组(300)邻接,所述显示系统(500)设于壳体(100)外壁上,所述显示系统(500)与处理系统(400)连接;

其中,所述弹簧结构组(300)数量为3组,所述弹簧结构组(300)包括:弹簧管(310)、弹簧管插孔(320)、回弹固定扣(330)、第一弹簧(340)、第二弹簧(350)和滑圈(360),所述弹簧管(310)与指针轴(200)连接,所述弹簧管(310)分为左管(311)和右管(312),所述第一弹簧(340)设于左管(311),所述第二弹簧(350)设于右管(312),所述弹簧管插孔(320)设于弹簧管(310)中段,所述回弹固定扣(330)工作时与弹簧管插孔(320)插入式连接,所述回弹固定扣(330)工作时与滑圈(360)连接,所述滑圈(360)设于第一弹簧(340)和第二弹簧(350)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回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400)包括:红外接收器(410)、红外发射器(420)和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430),所述红外接收器(410)设于弹簧管(310)内侧,所述红外发射器(420)设于壳体(100)内壁,所述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430)与红外接收器(410)连接,所述红外信息接收处理系统(430)与显示系统(500)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一体式回弹仪,包括:壳体、指针轴、弹簧结构组、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指针轴设于壳体内壁侧,弹簧结构组与指针轴连接,处理系统与弹簧结构组邻接,显示系统设于壳体外壁上,显示系统与处理系统连接。其中,弹簧结构组数量为3组,弹簧结构组包括:弹簧管、弹簧管插孔、回弹固定扣、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滑圈。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针对回弹仪测量误差的问题,采用多组独立记录的方式,使结果更加精确,减少操作负担;采用双弹簧结构,每次测量得到两组数据进行校对,提高单次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港惠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