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2812发布日期:2020-10-20 17:1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负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那样提出了进行发电机的负载试验的负载试验装置,负载试验装置由多个冷却装置和多个电阻单元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153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电阻单元等各部的组装、配线很复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配线的负载试验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负载试验装置具有:第一电阻单元,其具有多个第一电阻器、以及对多个第一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一保持部;第一冷却部,其包括朝多个第一电阻器送入冷却风的冷却装置;控制部,其包括与试验对象电源连接的电源端子部、以及操作部;以及继电器部,其包括与电源端子部和第一电阻单元连接的开关装置。第一冷却部中的冷却装置与第一保持部的1个第一开口对置,第一冷却部和第一电阻单元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排列,多个第一电阻器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多个第一电阻器沿该第二方向排列。包括第一电阻单元和第一冷却部在内的第一负载试验部、继电器部以及控制部沿第一方向排列。

另外,通过上述配置,能够在狭窄的空间内高效地排列负载试验装置的部件,能够容易地进行各部的组装、从控制部朝电阻单元的配线、从控制部朝冷却部的配线。

优选,负载试验装置还具备:第二电阻单元,其具有多个第二电阻器、以及对多个第二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二保持部;以及第二冷却部,其包括朝多个第二电阻器送入冷却风的冷却装置。第一保持部借助第一绝缘体而配置于对第一电阻单元进行保持的壳体之上。第二保持部借助第二绝缘体而配置于第一保持部之上。第二冷却部中的冷却装置与第二保持部的1个第二开口对置。第一绝缘体安装于从第一保持部的下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一下突起部和壳体之间。第二绝缘体安装于从第一保持部的上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一上突起部和从第二保持部的下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二下突起部之间。

能够使用上突起部的下部以及下突起部的上部的空闲空间来利用螺钉紧固绝缘体,所以,与安装于保持部的下部的方式相比,能够容易地安装绝缘体。

进一步优选,负载试验装置还具备第三电阻单元,其具有多个第三电阻器、以及对多个第三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三保持部;以及第三冷却部,其包括朝多个第三电阻器送入冷却风的冷却装置。第三保持部借助第三绝缘体而配置于第二保持部之上,第三冷却部中的冷却装置与第三保持部的1个第三开口对置。第一电阻单元的下表面和侧面、第二电阻单元的侧面、以及第三电阻单元的上表面和侧面由壳体覆盖。第三绝缘体安装于从第二保持部的上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二上突起部和从第三保持部的下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三下突起部之间。

另外,优选,在第一冷却部和第一电阻单元之间设置有使冷却风扩散的扩散部。扩散部由通过施力而将第一冷却部的排气口关闭的开闭门来构成,开闭门利用从第一冷却部排出的冷却风而打开。

通过将扩散部设置于冷却部和电阻单元之间,能够使冷却风朝第一方向等扩散,能够使冷却风大致均匀地接触电阻器整体。

另外,优选,在第一冷却部的吸气口和排气口以及第一电阻单元的排气口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开闭门,该开闭门通过施力而关闭并利用第一冷却部的冷却风而打开。

在不使用时,风不会流向电阻单元30,所以尘埃等难以从外部侵入。

另外,优选,设置有多组的电阻组和继电器部的组,该电阻组具有包括第一电阻单元的电阻单元、以及包括第一冷却部的冷却部。多组的电阻组与控制部连接,多组的电阻组沿第三方向排列。

据此,与仅设置有第一电阻组的方式相比,能够共用控制部并且进行负载量较大的负载试验。

进一步优选,多组的电阻组具有第一电阻组和第二电阻组。进行朝第一电阻组中的第一电阻单元的电力供给控制的、第一电阻组中的继电器部的开关装置的数量多于进行朝第二电阻组中的第一电阻单元的电力供给控制的、第二电阻组中的继电器部的开关装置。

能够在进行负载电阻值的切换幅度较小的负载试验时,主要使用第一电阻组,在进行负载电阻值的切换幅度较大的负载试验时,主要使用第二电阻组,在进行负载电阻值较大的负载试验时,使用第一电阻组和第二电阻组这双方。

另外,优选,设置有多组电阻组,该电阻组具有包括第一电阻单元的电阻单元、以及包括第一冷却部的冷却部。多组电阻组之中的至少1个电阻组经由继电器部而与控制部连接,多组电阻组之中的其余电阻组不经由继电器部而与控制部连接,或者经由设置于多组电阻组之中的其余电阻组的电阻单元的vcs而与控制部连接。

另外,优选,在第一电阻单元的排气口设置有排气口用罩,排气口用罩通过被施力而成为关闭状态,并利用来自第一冷却部的冷却风而成为打开状态。

能够不使用电能而自动地进行排气口用罩的开闭。

另外,优选,在第一电阻单元的排气口设置有排气口用罩,在第一冷却部的吸气口设置有吸气口用罩。负载试验装置还具备:顶部,其覆盖壳体的上部,该壳体对第一电阻单元、冷却部、控制部以及继电器部进行覆盖;以及基部,其设置于壳体的下部。顶部是四坡屋顶。

在负载试验装置设置于屋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雨、雪直接碰抵到壳体的上部。另外,即便在雪堆积到顶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倾斜面也能够使雪容易地掉落到下方。

另外,优选,在第一电阻单元的排气口设置有朝上方或斜上方呈开口的排气口用罩。在第一冷却部的吸气口设置有朝上方或斜上方呈开口的吸气口用罩。负载试验装置还具备顶部,该顶部对壳体、排气口用罩以及吸气口用罩的上部进行覆盖,该壳体对第一电阻单元、冷却部、控制部以及继电器部进行覆盖。

通过顶部能够使雨、雪难以浸入到第二排气口用罩的开口、第二吸气口用罩的开口。

即便在负载试验装置设置于屋外且雪堆积到负载试验装置的周围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雪、雪溶解而成的水接触到构成负载试验装置1的电气部件的可能性。

另外,优选,负载试验装置还具备:第二电阻单元,其具有多个第二电阻器、以及对多个第二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借助第一绝缘体而配置于对第一电阻单元进行保持的壳体之上。第二保持部借助第二绝缘体而配置于第一保持部之上。第一绝缘体安装于从第一保持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区域的下部和壳体之间,第二绝缘体安装于第一突出区域的上部和从第二保持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区域的下部之间。

与上突起部相当的部分以及与下突起部相当的部分作为突出区域而一体地形成,所以,与上突起部和下突起部分开构成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安装绝缘体的部分的强度。

进一步优选,负载试验装置还具备第三电阻单元,该第三电阻单元具有多个第三电阻器、以及对多个第三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三保持部。第三保持部借助第三绝缘体而配置于第二保持部之上。第一电阻单元的下表面和侧面、第二电阻单元的侧面、以及第三电阻单元的上表面和侧面由壳体覆盖,第三绝缘体安装于第二突出区域的上部和从第三保持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三突出区域的下部之间。

另外,优选,第一突出区域由从水平方向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框来构成。第二突出区域由从水平方向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框来构成。

在突出区域以框状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强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配线的负载试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包括冷却部和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立体图。

图3是包括冷却部和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包括冷却部、第一壳体、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以及第三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负载试验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负载试验装置的电阻器群、开关装置的配线的图。

图7是设置有第一排气口用罩和第一吸气口用罩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设置有顶部、基部、第一排气口用罩以及第一吸气口用罩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包括:具有扩散部的冷却部;第一壳体;具有突起部的第一电阻单元、第二电阻单元及第三电阻单元;以及绝缘体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包括具有扩散部的冷却部、以及具有突起部的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包括具有由开闭门构成的扩散部的冷却部、以及具有突起部的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设置有第二排气口用罩和第二吸气口用罩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设置有顶部、第二排气口用罩以及第二吸气口用罩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包括第一电阻组、以及具有继电器部的第二电阻组在内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包括第一电阻组、以及不具有继电器部的第二电阻组在内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包括第一电阻组、以及不具有继电器部的第二电阻组在内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示意图,且是详细地示出具有第一电阻组的部分的图。

图17是是包括第一电阻组、以及不具有继电器部的第二电阻组在内的负载试验装置的示意图,且是详细地示出具有第二电阻组的部分的图。

图18是包括具有狭窄部的冷却部、以及具有突起部的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包括具有设置有扩散部的狭窄部的冷却部、以及具有突起部的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包括具有扩散部的冷却部、以及具有棒状突出区域的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包括具有扩散部的冷却部、以及具有框状突出区域的电阻单元在内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一个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原则上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另外,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能够进行适当的组合。

本实施方式的干式负载试验装置1具备电阻单元30、冷却部50、控制部70以及继电器部90(参照图1~图6)。

电阻单元30具有第一壳体2a、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二电阻单元30b以及第三电阻单元30c。

第一壳体2a对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二电阻单元30b以及第三电阻单元30c进行覆盖。

冷却部50具有第二壳体2b、第一冷却部50a、第二冷却部50b以及第三冷却部50c。

第二壳体2b对第一冷却部50a、第二冷却部50b以及第三冷却部50c进行覆盖。

此外,将第一电阻单元30a和第一冷却部50a作为第一负载试验部1a进行说明,将第二电阻单元30b和第一冷却部50b作为第二负载试验部1b进行说明,将第三电阻单元30c和第三冷却部50c作为第三负载试验部1c进行说明。

为了对方向进行说明,将水平方向的一方作为x方向(左右方向、第一方向)、将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y方向(铅垂方向、第二方向)、将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作为z方向(前后方向、第三方向)进行说明。

控制部70、继电器部90以及负载试验部沿x方向排列。

第一负载试验部1a、第二负载试验部1b以及第三负载试验部1c沿y方向排列。

负载试验部中的冷却部50和电阻单元30沿z方向排列。

通过上述配置能够高效地将负载试验装置1的部件排列在狭窄的空间内,能够容易地进行各部的组装、从控制部70朝电阻单元30的配线、从控制部70朝冷却部50的配线。

在图1、图7、图12、图14、图15中省略了无法从外部看到的地方的图示。

另外,为了表示控制部70和继电器部90之间的边界而在第三壳体2c和第四壳体2d之间示出实线,但是,第三壳体2c和第四壳体2d可以一体地构成。

图2中,省略电阻器的图示,用虚线表示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以及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轮廓部分且是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

图3中,除了继电器部90侧的端子(从第一保持部31a~第三保持部31c朝x方向突出的区域)以外,还省略了电阻器中的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的图示,用虚线表示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以及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轮廓部分且是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

图4和图9中,关于第一电阻单元30a和第二电阻单元30b,省略了电阻器中的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的图示,关于第三电阻单元30c,用虚线表示电阻器中的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

另外,图4和图9中,用虚线表示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轮廓部分且是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

另外,图3、图4及图9中,为了表示冷却部50和电阻单元30的位置关系而示出了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二电阻单元30b及第三电阻单元30c的壳体(第一壳体2a)、和第一冷却部50a、第二冷却部50b及第三冷却部50c的壳体(第二壳体2b)分离的状态,但是,在组装后,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被固定。

另外,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可以是一体构成的方式。

图8和图13中,用虚线表示由顶部2e隐藏起来的第一壳体2a等的轮廓部分,并省略除此以外的无法从外部看到的地方的图示。

另外,图10、图11、图18、图20以及图21中,为了能够看到内部构造而省略第一壳体2a的近前侧的侧面部,除了继电器部90侧的端子(从第一保持部31a~第三保持部31c朝x方向突出的区域)以外,省略了电阻器中的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的图示,用虚线表示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以及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轮廓部分且是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

另外,图19中,为了能够看到内部而省略了第一壳体2a的近前侧的侧面部,除了继电器部90侧的端子(从第一保持部31a~第三保持部31c朝x方向突出的区域)以外,省略了电阻器中的无法从外部看到的部分的图示,用虚线表示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仅用实线表示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轮廓部分且是能够从外部看到的部分。

对第一负载试验部1a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负载试验部1a用于进行试验对象电源(三相交流发电机)的3相中的1相(在本实施方式中为t相)的负载试验,并具有第一电阻单元30a和第一冷却部50a(第一冷却装置53a和第二冷却装置53b)。

以第一电阻单元30a的吸气口(第一保持部31a的第一开口31a1)和第一冷却部50a(第一冷却装置53a和第二冷却装置53b)的排气口对置的方式,将第一冷却部50a和第一电阻单元30a沿z方向排列。

对第二负载试验部1b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负载试验部1b用于进行试验对象电源(三相交流发电机)的3相中的1相(在本实施方式中为s相)的负载试验,载置于第一负载试验部1a之上,并具有第二电阻单元30b和第二冷却部50b(第三冷却装置53c和第四冷却装置53d)。

以第二电阻单元30b的吸气口(第二保持部31b的第二开口31b1)和第二冷却部50b(第三冷却装置53c和第四冷却装置53d)的排气口对置的方式,将第二冷却部50b和第二电阻单元30b沿z方向排列。

对第三负载试验部1c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三负载试验部1c用于进行试验对象电源(三相交流发电机)的3相中的1相(在本实施方式中为r相)的负载试验,载置于第二负载试验部1b之上,并具有第三电阻单元30c和第三冷却部50c(第五冷却装置53e和第六冷却装置53f)。

以第三电阻单元30c的吸气口(第三保持部31c的第三开口31c1)和第三冷却部50c(第五冷却装置53e和第六冷却装置53f)的排气口对置的方式,将第三冷却部50c和第三电阻单元30c沿z方向排列。

使用来自控制部70的电源端子部73的线缆、连接杆等连接部件3,来进行与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电阻器群(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第三w相电阻器群rw3)、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电阻器群(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第三v相电阻器群rv3)以及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阻器群(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第三u相电阻器群ru3)相关的电连接(参照图5、图6)。

使用来自控制部70的控制端子部75的线缆(控制线4),来进行第一电阻单元30a的开关装置(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二电阻单元30b的开关装置(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第三电阻单元30c的开关装置(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的控制。

控制线4是:用于由控制部70对设置于继电器部90的开关装置(su1~su3、sv1~sv3、sw1~sw3)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线缆(图1~图4、图7~图15的立体图中省略图示)。

对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电阻单元30a具有多个电阻器(第一电阻器)、对多个第一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一保持部31a、以及第一绝缘体33a。

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电阻器保持在由前表面和背面呈开口的框体构成的第一保持部31a的侧面。

第一保持部31a的前表面开口作为排气口发挥功能,背面开口(第一开口31a1、与第一冷却部50a对置的面)作为吸气口发挥功能。

在第一保持部31a的下表面的四个角设置有绝缘体(第一绝缘体33a)。

第一保持部31a借助第一绝缘体33a而载置于第一壳体21的底面之上。

关于第一电阻单元30a所包括的多个电阻器(第一电阻器),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z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多个而得到的电阻器列沿y方向排列1层以上,并用于进行经由控制部70的电源端子部73而连接的三相交流发电机等试验对象电源的t相的负载试验。

第一电阻单元30a所包括的多个电阻器(第一电阻器)之中的、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的1个以上的电阻器形成电阻器群,电阻器群和其他电阻器群并联连接,针对每个电阻器群而设置进行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

一边改变从试验对象电源的t相进行电压施加的电阻器群的数量,一边进行负载试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电阻单元30a,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z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8个而得到的电阻器列沿y方向排列6层。

另外,包括上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包括中间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二w相电阻器群rw2,包括下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三w相电阻器群rw3。

另外,作为进行朝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作为进行朝第二w相电阻器群rw2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二w相开关装置sw2,作为进行朝第三w相电阻器群rw3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

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收纳于继电器部90,并经由控制线4而与控制部70的控制端子部75连接,对应于控制部70的操作部71的接通断开操作而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对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电阻单元30b具有多个电阻器(第二电阻器)、对多个第二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二保持部31b;以及第二绝缘体33b。

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电阻器保持在由前表面和背面呈开口的框体构成的第二保持部31b的侧面。

第二保持部31b的前表面开口作为排气口发挥功能,背面开口(第二开口31b1、与第二冷却部50b对置的面)作为吸气口发挥功能。

在第二保持部31b的下表面的四个角设置有绝缘体(第二绝缘体33b)。

第二保持部31b借助第二绝缘体33b而载置于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第一保持部31a的上表面之上。

关于第二电阻单元30b所包括的多个电阻器(第二电阻器),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z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多个而得到的电阻器列沿y方向排列1层以上,并用于进行经由控制部70的电源端子部73而连接的三相交流发电机等试验对象电源的s相的负载试验。

第二电阻单元30b所包括的多个电阻器(第二电阻器)之中的、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的1个以上的电阻器形成电阻器群,电阻器群和其他电阻器群并联连接,针对每个电阻器群而设置进行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

一边改变从试验对象电源的s相进行电压施加的电阻器群的数量,一边进行负载试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二电阻单元30b,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z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8个而得到的电阻器列沿y方向排列6层。

另外,包括上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包括中间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二v相电阻器群rv2,包括下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三v相电阻器群rv3。

另外,作为进行朝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作为进行朝第二v相电阻器群rv2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二v相开关装置sv2,作为进行朝第三v相电阻器群rv3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

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收纳于继电器部90,并经由控制线4而与控制部70的控制端子部75连接,对应于控制部70的操作部71的接通断开操作而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对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三电阻单元30c具有多个电阻器(第三电阻器)、对多个第三电阻器进行保持的第三保持部31c;以及第三绝缘体33c。

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阻器保持在由前表面和背面呈开口的框体构成的第一保持部31a的侧面。

第三保持部31c的前表面开口作为排气口发挥功能,背面开口(第三开口31c1、与第三冷却部50c对置的面)作为吸气口发挥功能。

在第三保持部31c的下表面的四个角设置有绝缘体(第三绝缘体33c)。

第三保持部31c借助第三绝缘体33c而载置于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第二保持部31b的上表面之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绝缘体33a~第三绝缘体33c以长方体形状示出,但是绝缘体的形状并不限定于长方体形状,也可以是大致圆柱形状等其他形状。

关于第三电阻单元30c所包括的多个电阻器(第三电阻器),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z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多个而得到的电阻器列沿y方向排列1层以上,并用于进行经由控制部70的电源端子部73而连接的三相交流发电机等试验对象电源的r相的负载试验。

第三电阻单元30c所包括的多个电阻器(第三电阻器)之中的、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的1个以上的电阻器形成电阻器群,电阻器群和其他电阻器群并联连接,针对每个电阻器群而设置进行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

一边改变从试验对象电源的r相进行电压施加的电阻器群的数量,一边进行负载试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三电阻单元30c,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z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8个而得的电阻器列沿y方向排列6层。

另外,包括上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包括中间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二u相电阻器群ru2,包括下2层的16个电阻器在内的电阻器群构成第三u相电阻器群ru3。

另外,作为进行朝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作为进行朝第二u相电阻器群ru2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二u相开关装置su2,作为进行朝第三u相电阻器群ru3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设置有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

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收纳于继电器部90,并经由控制线4而与控制部70的控制端子部75连接,对应于控制部70的操作部71的接通断开操作而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为了进行中性点连接,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第二u相电阻器群ru2、第二v相电阻器群rv2、第二w相电阻器群rw2、第三u相电阻器群ru3、第三v相电阻器群rv3以及第三w相电阻器群rw3被短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例子,说明了如下方式: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分别具有3个电阻器群(rw1~rw3、rv1~rv3、ru1~ru3)、以及进行朝各电阻器群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装置(sw1~sw3、sv1~sv3、su1~su3),但是,电阻器群、开关装置的数量不限于3个。

另外,关于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中的电阻器列,说明了与x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y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多个的方式,但是,也可以是与y方向平行的棒状的电阻器沿x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多个的方式。

对第一冷却部50a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冷却部50a具有第一冷却装置53a和第二冷却装置53b。

第一冷却部50a的前表面(与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第一保持部31a的第一开口31a1对置的面)作为排气口而呈开口,背面作为吸气口而呈开口。

第一冷却装置53a和第二冷却装置53b是冷却风扇等朝水平方向(z方向)排出风(参照图2的虚线箭头)的装置,并将从吸气口导入的空气经由排气口送入到第一电阻单元30a。

第一冷却装置53a和第二冷却装置53b沿x方向排列配置。

第一冷却装置53a对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电阻器的靠近继电器部90这一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第二冷却装置53b对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电阻器的远离继电器部90那一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为了使来自第一冷却部50a的多个冷却装置的冷却风碰抵到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第一保持部31a的第一开口31a1的大致整个区域,而以如下方式决定各部件的尺寸:第一冷却部50a的2个以上的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53a、第二冷却装置53b)各自的排出冷却风的区域的x方向上的宽度(该区域的直径)w1,短于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电阻器的被第一保持部31a覆盖的区域的x方向上的宽度w2的2/3(参照图4,w1<w2×2/3)。

对第二冷却部50b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冷却部50b具有第三冷却装置53c和第四冷却装置53d。

第二冷却部50b的前表面(与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第二保持部31b的第二开口31b1对置的面)作为排气口而呈开口,背面作为吸气口而呈开口。

第三冷却装置53c和第四冷却装置53d是冷却风扇等朝水平方向(z方向)排出风(参照图2的虚线箭头)的装置,并将从吸气口导入的空气经由排气口送入到第二电阻单元30b。

第三冷却装置53c和第四冷却装置53d沿x方向排列配置。

第三冷却装置53c对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电阻器的靠近继电器部90这一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第四冷却装置53d对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电阻器的远离继电器部90那一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为了使来自第二冷却部50b的多个冷却装置的冷却风碰抵到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第二保持部31b的第二开口31b1的大致整个区域,而以如下方式决定各部件的尺寸:第二冷却部50a的2个以上的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53c、第四冷却装置53d)各自的排出冷却风的区域的x方向上的宽度(该区域的直径)w1,短于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电阻器的被第二保持部31b覆盖的区域的x方向上的宽度w2的2/3(参照图4,w1<w2×2/3)。

第二冷却部50b设置于第一冷却部50a之上。

对第三冷却部50c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三冷却部50c具有第五冷却装置53e和第六冷却装置53f。

第三冷却部50c的前表面(与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第三保持部31c的第三开口31c1对置的面)作为排气口而呈开口,背面作为吸气口而呈开口。

第五冷却装置53e和第六冷却装置53f是冷却风扇等朝水平方向(z方向)排出风(参照图2的虚线箭头)的装置,并将从吸气口导入的空气经由排气口送入到第三电阻单元30c。

第五冷却装置53e和第六冷却装置53f沿x方向排列配置。

第五冷却装置53e对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阻器的靠近继电器部90这一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第六冷却装置53f对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阻器的远离继电器部90那一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为了使来自第三冷却部50c的多个冷却装置的冷却风碰抵到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第三保持部31c的第三开口31c1的大致整个区域,而以如下方式决定各部件的尺寸:第三冷却部50c的2个以上的冷却装置(第五冷却装置53e、第六冷却装置53f)各自的排出冷却风的区域的x方向上的宽度(该区域的直径)w1,短于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阻器的被第三保持部31c覆盖的区域的x方向上的宽度w2的2/3(参照图4,w1<w2×2/3)。

第三冷却部50c设置于第二冷却部50b之上。

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可以是安装于对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进行覆盖的壳体(第二壳体2b)的方式,也可以是安装于第一壳体2a的方式。

对控制部70的结构进行说明。

控制部70具有第三壳体2c、操作部71、电源端子部73、控制端子部75以及电力供给控制部77。

操作部71、电源端子部73、控制端子部75以及电力供给控制部77收纳于第三壳体2c(控制部70的壳体)。

第三壳体2c覆盖操作部71、电源端子部73、控制端子部75以及电力供给控制部77。

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的开关装置(sw1~sw3、sv1~sv3、su1~su3)、第一冷却装置53a~第五冷却装置53e、电力供给控制部77由与试验对象电源不同的电源(负载试验装置驱动用电源)来驱动(参照图5)。

操作部71的操作、操作部71和负载试验装置驱动用电源之间的线缆连接、电源端子部73和试验对象电源之间的线缆连接在将设置于第三壳体2c的门打开了的状态下进行。

操作部71具有模式开关ms、风扇开关fs、第一操作开关s1~第三操作开关s3(未图示)。

模式开关ms是旋转式或滑动式(或拨动式或按钮式)的操作开关,用于选择负载试验装置1的接通断开,但是也可以是还用于进一步选择试验对象的电源的种类等(进行模式切换)的形式。

在进行负载试验的情况下,将模式开关ms调整到接通的操作位置。在使负载试验装置1断开的情况下,将模式开关ms调整到断开的操作位置。

风扇开关fs是滑动式(或拨动式或按钮式)的操作开关,且是在模式开关ms处于接通的状态下用于进行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也可以是如下方式:省略风扇开关fs,在将模式开关ms调整到接通的操作位置时,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进行动作。

第一操作开关s1~第三操作开关s3是滑动式(或拨动式或按钮式)的操作开关,且是用于进行第一电阻单元30a的电阻器群(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第三w相电阻器群rw3)的开关装置(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二电阻单元30b的电阻器群(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第三v相电阻器群rv3)的开关装置(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阻器群(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第三u相电阻器群ru3)的开关装置(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

若在模式开关ms处于接通的状态下使第一操作开关s1处于接通状态,则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以及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处于接通状态(导通状态),由此成为来自经由w相端子wt而与负载试验装置1连接的试验对象电源的t相的电流能够流过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的状态,且成为来自经由v相端子vt而与负载试验装置1连接的试验对象电源的s相的电流能够流过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的状态,并成为来自经由u相端子ut而与负载试验装置1连接的试验对象电源的r相的电流能够流过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的状态。

第二操作开关s2~第三操作开关s3也一样,若在模式开关ms处于接通的状态使之处于接通状态,则对应的电阻器群的开关装置成为接通状态(导通状态),从而成为来自经由w相端子wt、v相端子vt以及u相端子ut而与负载试验装置1连接的试验对象电源的电流能够流过该电阻器群的状态。

在将模式开关ms调整到接通的操作位置并将风扇开关fs调整到接通的操作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被驱动,基于第一操作开关s1~第三操作开关s3的操作状态而进行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阻器群各自的开关装置的接通断开控制。

电源端子部73是用于连接试验对象的电源的端子,具有用于和三相交流发电机连接的u相端子ut、v相端子vt以及w相端子wt。

在进行三相交流发电机的负载试验的情况下,来自三相交流发电机的r相、s相、t相的线缆分别连接于u相端子ut、v相端子vt、w相端子wt。

控制端子部75具有端子,该端子经由控制线4而与继电器部90的开关装置(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进行连接。

在控制端子部75经由控制线4而与继电器部90的开关装置(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连接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操作开关s1~第三操作开关s3的接通断开状态,进行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以及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的接通断开控制。

例如,在将模式开关ms、风扇开关fs调整到接通的操作位置,且第二操作开关s2处于接通状态,第一操作开关s1、第三操作开关s3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w相开关装置sw2、第二v相开关装置sv2、以及第二u相开关装置su2处于接通状态,其他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

此时,若将来自三相交流发电机的r相、s相、t相的线缆分别连接于u相端子ut、v相端子vt、w相端子wt,则成为来自三相交流发电机的r相的电流能够流过第二u相电阻器群ru2的电阻器的状态,且成为来自三相交流发电机的s相的电流能够流过第二v相电阻器群rv2的电阻器的状态,并成为来自三相交流发电机的t相的电流能够流过第二w相电阻器群rw2的电阻器的状态。

电力供给控制部77是真空断路器等装置,其根据控制模式开关ms、风扇开关fs的接通断开状态而对从试验对象电源朝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在模式开关ms和风扇开关fs中的至少一方断开时,切断电力供给)。

具体而言,电力供给控制部77配置于:从u相端子ut朝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第三u相电阻器群ru3的电阻器延伸的线、从v相端子vt朝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第三v相电阻器群rv3的电阻器延伸的线、以及从w相端子wt朝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第三w相电阻器群rw3的电阻器延伸的线,在借助继电器(未图示)而模式开关ms和风扇开关fs中的至少一方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切断上述3条线。

对继电器部90的结构进行说明。

继电器部90具有第四壳体2d、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以及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

第四壳体2d覆盖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以及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之间,第二u相开关装置su2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二u相电阻器群ru2之间,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三u相电阻器群ru3之间(参照图6)。

另外,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之间,第二v相开关装置sv2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二v相电阻器群rv2之间,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三v相电阻器群rv3之间。

另外,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之间,第二w相开关装置sw2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二w相电阻器群rw2之间,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配置于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第三w相电阻器群rw3之间。

不过,各开关装置也可以是配置于电阻器群的短路点和该电阻器群之间的方式。

例如,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配置于:第一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第一v相电阻器群rv1以及第一w相电阻器群rw1短路的部位与第一u相电阻器群ru1之间。

关于第四壳体2d,从x方向观察的侧面呈开口,经由所开口的区域而进行电阻单元30、冷却部50、控制部70以及继电器部90所包括的电气部件的线缆连接。

因此,在第一壳体2a的与第四壳体2d接触这一侧的面上至少设置有用于使线缆通过的第一开口2a1。

另外,第二壳体2b的与第四壳体2d接触这一侧的面上至少设置有用于使线缆通过的第二开口2b1。

另外,第三壳体2c的与第四壳体2d接触这一侧的面上至少设置有用于使线缆通过的开口。

在第四壳体2d中收纳有开关装置(第一w相开关装置sw1~第三w相开关装置sw3、第一v相开关装置sv1~第三v相开关装置sv3、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第三u相开关装置su3)。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对1个电阻单元进行冷却的(朝1个电阻单元的开口送入冷却风)冷却装置。

因此,与由1个冷却装置冷却1个电阻单元的方式相比,能够使用尺寸、额定容量较小的冷却装置。

由于能够减小冷却装置的尺寸、额定容量,因此,即便使用多个冷却装置,与使用较大的1个冷却装置的方式相比,也能够减小由冷却装置引起的噪音。

另外,由于能够使冷却风直接碰抵到电阻器群的大多区域,所以,与由1个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的方式相比,能够抑制电阻器群的温度上升。

另外,由于能够使用尺寸较小的冷却装置,所以,能够抑制厚度方向(冷却风扇的轴向)的尺寸,从而也能够有助于负载试验装置1的小型化。

特别是,在沿电阻器延伸的方向(x方向)排列多个冷却装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x方向较长的电阻器来构成电阻单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冷却1个电阻单元的多个冷却装置沿电阻器延伸的方向(x方向)排列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该电阻单元在铅垂方向(y方向)上较长的情况下等,可以是该多个冷却装置沿电阻器所排列的方向(y方向)进行排列的方式。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不是沿电阻器延伸的方向(x方向)和电阻器排列的方向(y方向)中的任一方,而是沿两方排列多个冷却装置。

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如下例子:在x方向是4个且在y方向是3个而合计4×3=12个冷却装置以与电阻单元的1个保持部的开口对置的方式进行排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冷却装置沿水平方向排出冷却风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是冷却装置沿铅垂方向排出冷却风的方式。

在该情况下,在包括多个冷却装置的冷却部的上方配置有作为冷却对象的电阻单元。

另外,也可以在电阻单元30的排气口设置有第一排气口用罩35a,在冷却部50的吸气口设置有第一吸气口用罩55a(参照图7)。

第一排气口用罩35a具有第一上表面部35a1和第一侧面部35a2。

第一排气口用罩35a从电阻单元30的排气口朝z方向突出,并朝下方或斜下方呈开口。

第一吸气口用罩55a具有第二上表面部55a1和第二侧面部55a2。

第一吸气口用罩55a从冷却部50的吸气内朝z方向突出,并朝下方或斜下方呈开口。

冷却部50经由第一吸气口用罩55a而吸入来自下方或斜下方的空气,所吸入的空气经由电阻单元30和第一排气口用罩35a而朝下方或斜下方排出。

第一排气口用罩35a可以是始终维持从电阻单元30朝z方向突出的状态的方式,但是,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在不使用时,第一上表面部35a1和第一侧面部35a2被收纳于电阻单元30,或者第一上表面部35a1和第一侧面部35a2中的至少一部分折叠起来。

在该情况下,能够成为如下状态:在不使用时,第一排气口用罩35a不从电阻单元30朝z方向突出。

第一排气口用罩35a的开闭可以以手动方式来进行,但是,也可以经由未图示的致动器而以电动方式来进行。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第一排气口用罩35a被施力而成为关闭状态,利用来自冷却部50的冷却风而成为打开状态。

在该情况下,能够不使用电能而自动地进行第一排气口用罩35a的开闭。

第一吸气口用罩55a可以是始终维持从冷却部50朝z方向突出的状态的方式,但是,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在不使用时,第二上表面部55a1和第二侧面部55a2被收纳于冷却部50,或者第二上表面部55a1和第二侧面部55a2中的至少一部分折叠起来。

在该情况下,能够成为如下状态:在不使用时,第一吸气口用罩55a不从冷却部50朝z方向突出。

第一吸气口用罩55a的开闭可以以手动方式来进行,但是,也可以经由未图示的致动器而以电动方式来进行。

另外,可以设置有对第一壳体2a~第四壳体2d的上部进行覆盖的顶部2e(参照图8)。

顶部2e是四坡屋顶等,且具有在上部设置有倾斜面的形状。

据此,在负载试验装置1设置于屋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雨、雪直接碰抵到第一壳体2a~第四壳体2d的上部。另外,即便在雪堆积到顶部2e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倾斜面也能够使雪容易地掉落到下方。

另外,可以在第一壳体2a~第四壳体2d的下部设置有对它们进行支承的基部2f。

第一壳体2a~第四壳体2d所包括的电气部件配置于高出与基部2f的高度相对应的量的较高位置。

因此,即便在负载试验装置1设置于屋外且雪堆积到负载试验装置1的周围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雪、雪溶解而成的水接触到构成负载试验装置1的电气部件的可能性。

另外,在冷却部50的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与电阻单元30(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之间设置有扩散部57。

扩散部57使从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朝电阻单元散发出的冷却风朝xy方向(特别是x方向)扩散,例如,由沿y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构成(参照图9、图10)。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扩散部57由沿y方向延伸的12个棒状部件构成,但是,棒状部件的数量不限定于12个。

另外,扩散部57也可以是针对每个冷却装置而分别设置的方式。

其中,扩散部57的xz截面也可以由冷却部50侧尖细的大致v字形状等构成。

通过将扩散部57设置于冷却部50和电阻单元30之间,能够使得冷却风朝x方向等扩散,从而能够使冷却风大致均匀地与电阻器的整体接触。

另外,扩散部57可以由对冷却部50的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排气口进行关闭的开闭门来构成(参照图11)。

在该情况下,在不使用时,通过施力而扩散部57将冷却部50的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排气口关闭,在使用时,利用冷却风按压该开闭门使之打开,扩散部57将冷却部50的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的排气口打开。

据此,在不使用时,风不会流到电阻单元30,所以,尘埃等难以从外部侵入。

优选,在该开闭门设置有止动件57a(参照图11),该止动件57a在冷却部50的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处于断开状态时,抑制该开闭门打开,在处于接通状态时,解除上述抑制状态(图11参照)。

止动件57a与第一冷却装置53a等的接通断开状态连动地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具体而言,在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接通状态时,解除利用止动件57a抑制开闭门打开的状态,开闭门由于冷却风而打开。

另外,当第一冷却装置53a~第六冷却装置53f全部都处于断开状态时,在开闭门关闭后,止动件57a抑制开闭门打开,维持开闭门关闭的状态。

据此,能够防止在不使用冷却装置时开闭门由于风而打开。

此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与该开闭门一样,通过施力而关闭且基于冷却风所产生的负压而打开的开闭门设置于冷却部50的吸气口。

在该情况下,与设置有吸气口用罩的方式相比,按照不从冷却部50朝z方向突出的方式,能够在不使用时关闭冷却部50的吸气口,在使用时打开冷却部50的吸气口。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与该开闭门一样,通过施力而关闭且利用冷却风推压而打开的开闭门设置于电阻单元30的排气口。

在该情况下,与设置有吸气口用罩的方式相比,按照不从电阻单元30朝z方向突出的方式,能够在不使用时关闭电阻单元30的排气口,在使用时打开电阻单元30的排气口。

另外,对将第一电阻单元30a和第一壳体2a相连的第一绝缘体33a安装于第一保持部31a的下部的方式进行了说明。

同样地,对将第二电阻单元30b和第一电阻单元30a相连的第二绝缘体33b安装于第二保持部31b的下部的方式进行了说明。

同样地,对将第三电阻单元30c和第二电阻单元30b相连的第三绝缘体33c安装于第三保持部31c的下部的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是,也可以是如下方式:设置有从构成各电阻单元的外形的长方体(保持部)的上部和下部朝水平方向(x方向、z方向等)突出的突起部,在该突起部之间安装有绝缘体(参照图9、图10)。

具体而言,在第一保持部31a的上部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一上突起部32a。

在第二保持部31b的上部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二上突起部32b。

在第三保持部31c的上部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三上突起部32c。

在第一保持部31a的下部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一下突起部32d。

在第二保持部31b的下部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二下突起部32e。

在第三保持部31c的下部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三下突起部32f。

第一上突起部32a~第三上突起部32c具有从x方向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的形状,并具有与xz面平行的第一面、和从该第一面朝y方向下方延伸并与xy平面平行的第二面。

第一下突起部32d~第三下突起部32f具有从x方向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的形状,并具有与xz面平行的第三面、和从该第三面朝y方向上方延伸并与xy平面平行的第四面。

第一绝缘体33a安装于第一下突起部32d的第三面和第一壳体2a之间。

第二绝缘体33b安装于第二下突起部32e的第三面和第一上突起部32a的第一面之间。

第三绝缘体33c安装于第三下突起部32f的第三面和第二上突起部32b的第一面之间。

能够使用上突起部的下部以及下突起部的上部的空闲空间来利用螺钉紧固绝缘体,所以,与安装于保持部的下部的方式相比,能够容易地安装绝缘体。

此外,1个保持部的朝x方向突出的上突起部和下突起部可以如图9~图11所示的那样是分体的,也可以如图20和图21所示的那样一体地构成。

在与上突起部相当的部分以及与下突起部相当的部分一体地构成的情况下,在第一保持部31a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区域32ad。

在第二保持部31b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区域32be。

在第三保持部31c设置有朝x方向突出的第三突出区域32cf。

第一突出区域32ad、第二突出区域32be以及第三突出区域32cf具有从x方向观察时呈大致コ字的形状(参照图20)、或大致矩形形状(参照图21),具有与xz面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将该上表面和下表面相连的侧面。

第一绝缘体33a安装于第一突出区域32ad的下部(下表面)和第一壳体2a之间。

第二绝缘体33b安装于第二突出区域32be的下部(下表面)和第一突出区域32ad的上部(上表面)之间。

第三绝缘体33c安装于第三突出区域32cf的下部(下表面)和第二突出区域32be的上部(上表面)之间。

与上突起部相当的部分以及与下突起部相当的部分作为突出区域而一体地形成,所以,与上突起部和下突起部分开构成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安装绝缘体的部分的强度。

特别是,在如图21所示的那样突出区域以框状构成的情况下,与如图20所示的那样突出区域以棒状构成的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强度。

另外,在电阻单元30的排气口设置有第二排气口用罩35b,在冷却部50的吸气口设置有第二吸气口用罩55b(参照图12)。

第二排气口用罩35b具有第一下表面部35b1和第三侧面部35b2。

第二排气口用罩35b从电阻单元30的排气口朝z方向突出,并朝上方或斜上方呈开口。

第二吸气口用罩55b具有第二下表面部55b1和第四侧面部55b2。

第二吸气口用罩55b从冷却部50的吸气内朝z方向突出,并朝上方或斜上方呈开口。

冷却部50经由第二吸气口用罩55b而吸入来自上方或斜上方的空气,所吸入的空气经由电阻单元30和第二排气口用罩35b而朝上方或斜上方排出。

在该情况下,经由第二排气口用罩35b排出的热风就会难以碰抵到位于第二排气口用罩35b附近的作业者等。

不过,雨、雪有可能浸入朝上方或斜上方呈开口的开口部,所以,优选设置有对第一壳体2a~第四壳体2d、第二排气口用罩35b、第二吸气口用罩55b的上部进行覆盖的顶部2e(参照图13)。

另外,在图1~图13所示的方式中,对仅设置有1组电阻单元30、冷却部50以及继电器部90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如下方式:设置有多组,使用1个控制部70,并使用多组电阻单元30、冷却部50以及继电器部90来进行负载试验(参照图14)。

图14例示出:负载试验装置1具有包括与控制部70在x方向上邻接的继电器部90在内的第一电阻组g1、以及与该第一电阻组g1在x方向上邻接的第二电阻组g2。

在该情况下,优选,在第一电阻组g1的第一壳体2a以及第二壳体2b中的与第二电阻组g2接触这一侧的面上至少设置有使线缆通过的开口。

据此,能够在壳体的外侧几乎看不到线缆的状态下组装负载试验装置1。

另外,也可以是还设置有与第二电阻组g2在x方向上邻接的第三电阻组(未图示)。

控制部70的各部(操作部71、控制端子部75、电力供给控制部77)连接于第一电阻组g1的冷却风扇等,并且连接于第二电阻组g2的冷却风扇等。

此外,在第二电阻组g2的各电阻单元30分别设置的电阻器群的数量可以与在第一电阻组g1的各电阻单元30分别设置的电阻器群的数量相同,也可以少于在第一电阻组g1的各电阻单元30分别设置的电阻器群的数量。

亦即,进行朝第一电阻组g1中的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的各电阻器群的电力供给控制的、第一电阻组g1中的继电器部90的开关装置(第一u相开关装置su1等)的数量可以多于进行朝第二电阻组g2中的第一电阻单元30a~第三电阻单元30c的各电阻器群的电力供给控制的、第二电阻组g2中的继电器部90的开关装置的数量。

在该情况下,在进行负载电阻值的切换幅度较小的负载试验时,主要使用第一电阻组g1,在进行负载电阻值的切换幅度较大的负载试验时,主要使用第二电阻组g2,在进行负载电阻值较大的负载试验时,使用第一电阻组g1和第二电阻组g2这双方。

据此,与仅设置有第一电阻组g1的情况相比,能够共用控制部70并且能够进行负载量较大的负载试验。

当在第二电阻组g2的各电阻单元30分别设置的电阻器群是1个时,不在第二电阻组g2中设置继电器部90,不经由继电器部90,而是经由vcs(真空开闭器)来连接控制部70的电力供给控制部77和在第二电阻组g2的各电阻单元30分别设置的电阻器群(参照图15、图16)。

图15示出负载试验装置1之中的第一电阻组g1和控制部70之间的连接关系,省略了第二电阻组g2的详情。

图16示出负载试验装置1之中的第二电阻组g2和控制部70之间的连接关系,省略了第一电阻组g1的详情。

vcs可以是设置于第二电阻组g2的电阻单元30的方式,也可以是设置于控制部70的方式。

另外,也可以在冷却部50和电阻单元30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冷却风集中于电阻单元30中的具有电阻器的部分的狭窄构造的罩(狭窄部58)(参照图18)。

关于狭窄部58,冷却部50侧是较宽的下底(下底开口),电阻单元30侧是较窄的上底(上底开口),具有大致四棱锥台形状的外形,且下底和上底呈开口。

下层的狭窄部58的上底以不与第一保持部31a接触的状态配置于第一保持部31a的内侧。

中层的狭窄部58的上底以不与第二保持部31b接触的状态配置于第二保持部31b的内侧。

上层的狭窄部58的上底以不与第三保持部31c接触的状态配置于第三保持部31c的内侧。

通过设置狭窄部58,能够使来自冷却部50的冷却风集中于第一保持部31a~第三保持部31c的内侧。

可以在狭窄部58进一步设置扩散部57(参照图19)。

图19例示出在狭窄部58的上底开口设置有棒状的扩散部57。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给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同样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负载试验装置

1a~1c第一负载试验部~第三负载试验部

2a第一壳体(电阻单元的壳体)

2a1第一开口

2b第二壳体(冷却部的壳体)

2b1第二开口

2c第三壳体(控制部的壳体)

2d第四壳体(继电器部的壳体)

2e顶部

2f基部

3连接部件

4控制线

30电阻单元

30a~30c第一电阻单元~第三电阻单元

31a~31c第一保持部~第三保持部

31a1~31c1第一开口~第三开口

32a~32c第一上突起部~第三上突起部

32d~32f第一下突起部~第三下突起部

32ad第一突出区域

32be第二突出区域

32cf第三突出区域

33a~33c第一绝缘体~第三绝缘体

35a第一排气口用罩

35a1第一上表面部

35a2第一侧面部

35b第二排气口用罩

35b1第一下表面部

35b2第三侧面部

50冷却部

50a~50c第一冷却部~第三冷却部

53a~53f第一冷却装置~第六冷却装置

55a第一吸气口用罩

55a1第二上表面部

55a2第二侧面部

55b第二吸气口用罩

55b1第二下表面部

55b2第四侧面部

57扩散部

57a止动件

58狭窄部

70控制部

71操作部

73电源端子部

75控制端子部

77电力供给控制部

90继电器部

fs风扇开关

g1第一电阻组

g2第二电阻组

ms模式开关

ru1~ru3第一u相电阻器群~第三u相电阻器群

rv1~rv3第一v相电阻器群~第三v相电阻器群

rw1~rw3第一w相电阻器群~第三w相电阻器群

s1~s3第一操作开关~第三操作开关

su1~su3第一u相开关装置~第三u相开关装置

sv1~sv3第一v相开关装置~第三v相开关装置

sw1~sw3第一w相开关装置~第三w相开关装置

utu相端子

vtv相端子

wtw相端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