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5013发布日期:2020-05-29 13:24阅读:10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反激光侦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语音侦听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远距离语音拾取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麦克风拾音,激光语音侦听技术通过激光散斑成像或激光相干探测技术,将音源对附近侦听目标的声压所引所起的目标表面的振动转化为音频信号,在远距离实现无接触的语音侦听。

侦听过程中通常选择被侦听人附近的纸巾盒、包装袋、饮料瓶、纸杯等轻薄材料作为侦听目标,这些目标都是无源材料,不需要单独供电,也不向外发射电磁波,因此具有非常高的隐蔽性;因此为了应对这样的隐蔽性高的侦听手段,需要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反激光侦听手段不够完善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包括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和激光侦听定位设备,所述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和所述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均包括高精度红外相机、高精度扫描器和控制中心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架设:在防控区域的对面架设激光侦听识别设备,激光侦听定位设备与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对向架设;s2、扫描路径:激光侦听识别设备的高精度扫描器以栅格形式自上而下进行全视场扫描,全视场扫描时间小于60秒;s3、激光侦听识别:当发现可疑激光光斑后,激光侦听识别设备的控制中心服务器将自动保存激光侦听识别设备的高精度红外相机记录的现场的视频和图片,并进行示警,供操作人员进行决策;s4、激光侦听定位:激光侦听定位设备的高精度扫描器反向扫描可疑区域,对激光侦听识别设备进行定位,时间小于1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s1中,所述防控区域与所述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安装位置的关系满足:方位角视野范围换算为:w=2*tan(α/2)*d;俯仰角视野范围换算为:h=2*tan(β/2)*d;防控区域面积为:s=w*h=4*tan(α/2)*tan(β/2)*d2;其中,方位角α=120°,俯仰角β=90°;即:s=w*h≈7*d2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所述扫描路径可设置重点区域并通过所述高精度扫描器进行自动巡视扫描。

进一步的,所述s3中,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对示警信息均有存档,可随时调用、查看示警时间、报警详情。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和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内置控制识别软件,所述内置控制识别软件基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及运动控制技术,根据不同波长及功率的激光特点,快速扫描建筑物外立面,检测楼体表面各个位置所有可能出现的激光光斑。

进一步的,所述反激光侦听系统还包括测试方法,其步骤包括:s11、选择可以全面观察到防控区域的位置架设激光侦听识别设备,距离楼面5-100m范围内均可;s12、打开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对防控区域进行扫描;s13、在能够观察到防控区域的位置架设激光侦听定位设备,设置激光功率150-300mw,并由功率检测设备测量合格,对监控区域发射侦听激光,移动激光光斑位置,模拟实际使用中搜索合适侦听目标;s14、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可疑激光光斑后发出识别警报,并与激光侦听定位设备的实际攻击位置对比是否一致,一致则测试成功;s15、激光侦听识别设备扫描过程应小于60秒,并自动记录侦听激光光斑信息;s16、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反向扫描可疑区域,对激光侦听设备进行定位,时间小于10分钟,自可疑光斑识别后开始计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利用散射光探测原理,通过探测、定位激光侦听散射光斑的位置,实现重点保护区域的反激光侦听实时监控,确保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精度扫描器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5是高精度扫描器扫描轨迹示意图;

图6是高精度扫描器终端区域扫描示意图;

图7是高精度扫描器定点扫描示意图;

图8是监控软件实时定位、预警激光侦听。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反激光侦听系统,包括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和激光侦听定位设备,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和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均包括高精度红外相机、高精度扫描器和控制中心服务器;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和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内置控制识别软件,内置控制识别软件基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及运动控制技术,根据不同波长及功率的激光特点,快速扫描建筑物外立面,检测楼体表面各个位置所有可能出现的激光光斑;系统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可靠等优点。

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备架设:在防控区域的对面架设激光侦听识别设备,激光侦听定位设备与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对向架设;

防控区域与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安装位置的关系满足:方位角视野范围换算为:w=2*tan(α/2)*d;俯仰角视野范围换算为:h=2*tan(β/2)*d;防控区域面积为:s=w*h=4*tan(α/2)*tan(β/2)*d2;其中,方位角α=120°,俯仰角β=90°;即:s=w*h≈7*d2。即:以安装距离为10米为例,可覆盖的防控区域面积约为700㎡;

另外,越靠近视角的边界,其探测准确性越低(误报、漏报风险加大)。建议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反窃听设备的数量,分摊监控区域的视角,提高探测精准度。

反激光侦听系统通过对重点防控区域进行扫描式成像监控,可扩大监控范围,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扫描方位角度:120°;扫描俯仰角度:90°;扫描时间:<60秒;反定位时间:<10分钟;识别/定位距离:10-50m;激光光谱范围:950nm-1650nm;能探测侦听激光功率:>100mw。

s2、扫描路径:激光侦听识别设备的高精度扫描器以栅格形式自上而下进行全视场扫描,全视场扫描时间小于60秒;扫描路径可设置重点区域并通过高精度扫描器进行自动巡视扫描。

高精度红外相机视场角通常为0-10°量级,实际防控需求远超过相机视场角,针对超出激光侦听识别设备镜头视场的区域,通过控制软件将监控区域分割成多个小区域以扫描方式实现监控,并在60s内完成防控区域扫描,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重点区域的反激光侦听防控区域,控制系统将自动在设置的重点区域监控内自动巡视,其他非重点区域将不进行激光识别、示警,可以提高判别速度,减少虚警。

如图7所示,用户还可以设置以“凝视”状态监控某个特定的重点防控区域,这种状态下,扫描器到达防控区域后,红外相机将以凝视状态实时监控该区域,具有最高的实时性。

s3、激光侦听识别:当发现可疑激光光斑后,激光侦听识别设备的控制中心服务器将自动保存激光侦听识别设备的高精度红外相机记录的现场的视频和图片,并进行示警,供操作人员进行决策;控制中心服务器对示警信息均有存档,可随时调用、查看示警时间、报警详情。

如图8所述,分别展示的是侦听激光透过玻璃表面的散射光和激光照射到墙面的散射光实时定位、预警过程。左侧图像中白点为激光光斑位置,右侧图像为软件识别结果,其中,可疑激光光斑位置用红色加强,并用绿色框重点标记预警。

s4、激光侦听定位:激光侦听定位设备的高精度扫描器反向扫描可疑区域,对激光侦听识别设备进行定位,时间小于10分钟。

激光侦听定位原理:侦听激光透过玻璃对现场进行侦听时,会分别在玻璃表面和侦听目标表面上各形成一个激光光斑,由于两个光斑点与侦听设备发出的激光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反向延长目标点到玻璃上的光斑点,即可定位侦听设备所在大致方向。

理想条件下,将激光侦听定位设备架设到被侦听目标位置附近,并将玻璃上光斑成像到红外相机视场中间,即可在相机视场中定位发现激光侦听设备。但这种架设方式非常容易被激光侦听人员发现,考虑到反侦听定位隐蔽性,需要将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尽量远离被侦听区域,可以采用移动方式将其架设到被侦听房间的隔壁或以固定方式架设到视野开阔区域,通过扫描方式定位激光侦听设备。

另外,由于激光透过玻璃后会引起较大的功率衰减,一般情况下激光侦听设备架设后会打开所在位置的窗户,或是架设在楼顶无遮挡区域,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可以把这些区域作为重点扫描监控区域。

如图3所示,反激光侦听系统还包括测试方法,其步骤包括:

s11、选择可以全面观察到防控区域的位置架设激光侦听识别设备,距离楼面5-100m范围内均可;

s12、打开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对防控区域进行扫描;

s13、在能够观察到防控区域的位置架设激光侦听定位设备,设置激光功率150-300mw,并由功率检测设备测量合格,对监控区域发射侦听激光,移动激光光斑位置,模拟实际使用中搜索合适侦听目标;

s14、激光侦听识别设备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可疑激光光斑后发出识别警报,并与激光侦听定位设备的实际攻击位置对比是否一致,一致则测试成功;

s15、激光侦听识别设备扫描过程应小于60秒,并自动记录侦听激光光斑信息;

s16、激光侦听定位设备反向扫描可疑区域,对激光侦听设备进行定位,时间小于10分钟,自可疑光斑识别后开始计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基本原理为:

红外相机视场角通常为0-10°量级,实际防控需求远超过相机视场角,针对超出激光侦听识别设备镜头视场的区域,通过控制软件将监控区域分割成多个小区域以扫描方式实现监控,并在60s内完成防控区域扫描。由于侦听激光亮度远超天空背景光,因此会在相机探测器上形成较为明亮的光斑,扫描过程中软件将自动实时识别可疑激光光斑,如发现可疑目标,软件预警模块自动记录、标记所在可疑区域,并发出示警供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置。由于阳光中也存在与激光波长相同的光谱,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阳光恰好以某个特定的角度被玻璃窗反射到相机视场中,可能导致部分虚警,操作员可对虚警情况进行人为判断。激光侦听定位设备面向可能架设激光侦听设备的区域进行扫描,发现可疑激光光斑,反向定位激光侦听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