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747发布日期:2020-05-29 13:0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粉尘浓度检测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对空气中颗粒物的检测方法有β射线吸收法、微量振荡天平法、激光散射法。β射线吸收法通过测量射线经过附有颗粒物的滤纸的损耗来计算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微量振荡天平法通过测量振荡频率的变化计算出沉积在滤膜上颗粒物质量的一种方法;激光散射法采用米氏(mie)理论及其近似结论,利用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实现对颗粒物粒径测量。激光散射法因其非接触、在线实时性、结构简单、成本适当而成为当前市场主流技术应用于粉尘传感器。钢铁、焦化、火电、水泥、港口、建筑、建材、矿山、铸造、物流、砖瓦窑、炭素、玻璃、陶瓷等行业的尘源多、粉尘浓度高,无组织排放,如何控制这种无组织粉尘颗粒物向厂区外扩散倍受政府和企业关注。在这些行业,如何测量粉尘浓度与有效抑制粉尘扩散成为了关键环节。有效抑尘的前提是准确测量粉尘浓度,抑尘设备即时响应,将粉尘扩散控制在可控区域内,传统的粉尘传感器应用于高浓度粉尘场景中采样、测量通道出现积尘严重、堵塞、粉尘结板,导致传感器的准确度快速降低,甚至失效。缩短了传感器的维护间隔周期,造成抑尘设备不能及时启动或除尘等级匹配,抑尘效率不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克服了粉尘采样测量通道的积尘、堵塞、结板与雾粒的进入造成传感系统的背景噪声大、容易造成颗粒物检测误判的技术问题,极大提高粉尘传感系统测量的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传感系统维护保养周期、减少维护保养频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包括:除湿模块,用于清除空气中的水气,得到干燥含粉尘的空气;过滤模块,与除湿模块相连,用于过滤干燥空气中的粉尘,得到干净空气;储气模块,与过滤模块相连,用于压缩干净的空气,并存储;检测模块,与除湿模块相连,用于检测干燥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清洁模块,与储气模块、检测模块相连,用于利用储气模块中的干净的压缩空气清洁检测模块中在粉尘浓度检测过程中滞留的粉尘。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湿模块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设在第一壳体上的干燥组件、发热组件与通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通气管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容纳腔,所述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均位于第一壳体外;所述通气管位于容纳腔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所述发热组件固定设在第一壳体内且环绕在通气管的周围,以用于通过高温蒸发通气管中湿润空气中的水分;所述干燥组件固定设在第一壳体内且环绕在发热组件的周围,以用于吸收经过高温蒸发后通气管中湿润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容纳腔内的发热组件外围设有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围成干燥腔,所述封闭结构上设有若干连通容纳腔与干燥腔的第二通气孔,所述干燥组件设在所述干燥腔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在第二壳体内的激光发射组件、激光吸收组件、激光反射组件与激光接收组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之间设有检测腔,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激光发射组件的出光端与激光吸收组件的入光端相对,所述激光发射组件的出光端与激光吸收组件的入光端之间设有光路,所述光路位于检测腔内,所述激光反射组件的反射面与激光接收组件的入光端分别位于光路的两侧;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包括光敏元件,以用于根据经过检测腔中的气流中的粉尘散射后的激光束检测气流中的粉尘数量或浓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包括激光发射器与第一透光镜,所述第一透光镜为光学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一透光镜的小端上设有入射球面,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光珠嵌入连接在第一透光镜的入射球面内;所述第一透光镜的大端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第一透光镜的大端即为激光发射组件的出光端。所述储气模块包括加压泵、储气罐,以及相连接的管路,用以形成压缩空气,所述加压泵通过管路与过滤模块相连接,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与清洁模块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清洁模块包括腔内部分与腔外部分;所述腔内部分设在第二壳体内,以用于清扫落在激光发射组件的出光端、激光吸收组件的入光端、激光反射组件的反射面与激光接收组件的入光端上的粉尘;所述腔外部分设在第二壳体外,以用于提升腔内部分的清扫性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腔内部分包括第三壳体以及设在第三壳体上的清扫刷、传动杆、弹簧与清扫刷驱动;所述第三壳体内设有驱动腔、转盘腔与连杆腔,清扫刷驱动通过弹簧支撑设在驱动腔内,驱动腔的内壁上且位于清扫刷驱动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清扫刷驱动电性相连的触点开关;传动杆的一端与清扫刷驱动的输出端相连,传动杆的另一端穿过传动腔后位于转盘腔内,传动杆上位于转盘腔的端部设有转盘,清扫刷设置在转盘上;所述第三壳体上对应驱动腔的一端位于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三壳体上对应转盘腔内的一端位于检测腔内;所述第三壳体上还设置有与连杆腔连通的高压进气口,所述高压进气口与储气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相连,以使得高压洁净气体从高压进气口进入第三壳体,克服弹簧的弹力,推动清扫刷进入检测腔,同时使清扫刷驱动接触到触点开关开始工作,通过传动杆及转盘,带动清扫刷转动,同时使高压空气通过转盘及转盘上孔隙喷射到检测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上与第二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腔外部分包括振动驱动与振动支架;所述振动支架为由第一横板、竖板、第二横板组成的z形结构,所述第二横板位于第一横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以用于将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装置安装在所需位置,所述振动驱动固定设在第二横板的顶面上,所述壳体固定设在第二横板的底面上。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首先利用除湿模块用于清除空气中的水气,得到干燥空气;另外通过过滤模块过滤干燥空气中的粉尘,得到干净空气后,经压缩后存储至储气模块;并在后续的浓度检测过程中,利用检测模块检测干燥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后,通过清洁模块利用储气模块中的干净压缩空气清洁检测模块中在粉尘浓度检测过程中滞留的粉尘,克服了粉尘采样测量通道的积尘、堵塞、结板与雾粒的进入造成传感系统的背景噪声大、容易造成颗粒物检测误判的技术问题,极大提高粉尘传感系统测量的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传感系统维护保养周期、减少维护保养频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除湿模块的正向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除湿模块的侧向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模块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清洁模块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模块与腔外部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除湿模块1、第一壳体11、容纳腔111、封闭结构112、第二通气孔1121、水气出口113、温度探测组件114、干燥组件12、发热组件13、通气管14、第一进气口141、第一出气口142、第一通气孔143、过滤模块2、加压泵31、储气罐32、检测模块4、第二壳体41、第二出气口411、检测腔412、激光发射组件42、第一透光镜421、激光吸收组件43、锥形槽431、激光反射组件44、激光接收组件45、第二透光镜451、清洁模块5、第三壳体511、驱动腔5111、连杆腔5112、转盘腔5113、触点开关5114、清扫刷512、传动杆513、弹簧514、清扫刷驱动515、转盘516、高压进气口517、振动驱动521、振动支架522、控制阀6、计量泵7、负压泵8。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6所示的一种自清扫清洁的粉尘传感系统(以下简称“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包括除湿模块1、过滤模块2、储气模块、检测模块4与清洁模块5,具体模块功能如下:除湿模块1,用于清除空气中的水气,得到干燥含粉尘的空气;过滤模块2,与除湿模块1相连,用于过滤干燥空气中的粉尘,得到干净空气;储气模块,与过滤模块2相连,用于压缩干净的空气,并存储;检测模块4,与除湿模块1相连,用于检测干燥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清洁模块5,与储气模块、检测模块4相连,用于利用储气模块中的干净压缩空气清洁检测模块4中在粉尘浓度检测过程中滞留的粉尘。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首先利用除湿模块1用于清除空气中的水气,得到干燥空气;随后通过过滤模块2过滤干燥空气中的粉尘,得到干净空气后存储至储气模块;并在后续的浓度检测过程中,利用检测模块4检测干燥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后,通过清洁模块5利用储气模块中的干净压缩空气清洁检测模块4中在粉尘浓度检测过程中滞留的粉尘,克服了粉尘采样测量通道的积尘、堵塞、结板与雾粒的进入造成传感系统的背景噪声大、容易造成颗粒物检测误判的技术问题,极大提高粉尘传感系统测量的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传感系统维护保养周期、减少维护保养频次。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除湿模块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设在第一壳体11上的干燥组件12、发热组件13与通气管14;第一壳体11内设有容纳腔111,通气管14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141,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气口142,通气管14贯穿第一壳体11的容纳腔111,第一进气口141、第一出气口142均位于第一壳体11外;通气管14位于容纳腔111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43,发热组件13固定设在第一壳体11内且环绕在通气管14的周围,以用于通过高温蒸发通气管14中湿润空气中的水分;干燥组件12固定设在第一壳体11内且环绕在发热组件13的周围,以用于吸收经过高温蒸发后通气管14中湿润空气中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除湿模块1在湿润空气经由通气管14穿过第一壳体11时,利用发热组件13发热蒸发湿润空气中的水分,并使得水分经由第一通气孔143渗出通气管14后被干燥组件12吸收,其不仅结构简单,且除湿效果好、速度快,能够有效的应用于粉尘传感系统中待检测空气的除湿。需要注意的是,发热组件13优选为若干电热管,若干电热管环绕在通气管14的周围,电热管可以是通过胶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架空式设在容纳腔111内。其中,电热管的结构以及通电发热的电路原理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同时,发热组件13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其它加热装置,比如电阻丝、电热管等。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除湿模块1的容纳腔111内的发热组件外围设有封闭结构112,封闭结构112与第一壳体11的内壁之间围成干燥腔,封闭结构112上设有若干连通容纳腔111与干燥腔的第二通气孔1121,干燥组件12设在干燥腔内。通过封闭结构112完成对干燥组件12的支撑作用,发热组件13发热蒸发湿润空气中的水分,并使得水分经由第一通气孔143渗出通气管14再穿过第二通气孔1121后被干燥组件12吸收。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除湿模块1的干燥组件12为填充在干燥腔内的干燥剂。干燥剂不仅能够吸收水分,同时也能在受热后蒸发水分,完成干燥剂的再生。本实施例中的干燥剂可以采用下表中的任意一种,但是优选硫酸镁和熔融过的氯化钙:名称化学式吸水能力干燥速度酸碱性再生方式硫酸钙caso4小快中性163℃烘干再生氯化钙(熔融过)cacl2大快中性200℃烘干再生高氯酸镁mg(clo4)2大快中性烘干再生(251℃分解)氧化铝al2o3大快中性110~300℃烘干再生硅胶sio2大快酸性120℃烘干再生活性无水硫酸铜cuso4大-弱酸性150℃烘干再生硫酸镁mgso4大快弱酸性200℃烘干再生碳酸钾k2co3中慢碱性100℃烘干再生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除湿模块1的第一壳体11上设有能够与负压泵8连通的水气出口113,水气出口113与干燥腔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水气出口113通过四通管与负压泵8连通。而第一进气口141、第一出气口142上设有能够封堵第一进气口141、第一出气口142的进气口堵头与出气口堵头。同时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探测组件114,温度探测组件114位于容纳腔111内。上述结构设置均是用于干燥剂的再生,干燥剂的再生过程为:通过温度探测组件114获取容纳腔111内的温度,当容纳腔111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通过进气口堵头与出气口堵头关闭第一进气口141与第一出气口142,由四通管、负压泵8将干燥剂蒸发的水气经由水气出口113排出。其中,进气口堵头、出气口堵头与温度探测组件114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检测模块4包括第二壳体41以及设在第二壳体41内的激光发射组件42、激光吸收组件43、激光反射组件44与激光接收组件45,第二壳体41上设有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411,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411之间设有检测腔412,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142通过第一管路连通,带有粉尘的干燥空气由第二进气口进入检测腔412后在计量泵7提供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出气口411被抽出,其中,第二进气口并未图示。其中,激光发射组件42的出光端与激光吸收组件43的入光端相对,激光发射组件42的出光端与激光吸收组件43的入光端之间设有光路,光路位于检测腔412内,激光反射组件44的反射面与激光接收组件45的入光端分别位于光路的两侧,即激光发射组件42的出光端、激光吸收组件43的入光端、激光反射组件44的反射面与激光接收组件45的入光端四个部分成十字结构分布在检测腔412内。激光接收组件45包括光敏元件,光敏元件用于根据经过检测腔412中的气流中的粉尘散射后的激光束检测气流中的粉尘数量或浓度;具体工作时,激光发射组件42发射的激光光束与检测腔412内带有粉尘的气流交互,激光束遇到气流中的粉尘后被散射,所产生的散射光束直接射在或通过光反射组件反射后射在激光吸收组件45上,光敏元件则根据散射光束的强度、脉冲频率等,输出电信号,该电信号用于计算单位流量内的粉尘数量,以此确定气流中的粉尘浓度或个数,结合计量泵7计量得到的空气总量,即能得到粉尘浓度。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光敏元件为激光接收二极管,光敏元件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检测模块4的激光发射组件42包括激光发射器与第一透光镜421,第一透光镜421为光学凸透镜结构,本实施例中为非标的圆台结构;第一透光镜421的小端上设有入射球面,激光发射器的光珠嵌入连接在第一透光镜421的入射球面内;第一透光镜421的大端为内凹的弧形面,以使得激光在第一透光镜421内匀光后由大端面折射出一束均匀的、收缩的激光,第一透光镜421的大端即为激光发射组件42的出光端。激光发射器射出的激光经第一透光镜421的小端上设有入射球面导光并由第一透光镜421的大端透射出一束均匀的收缩的激光束,激光束经过检测腔412,最终全部汇聚到激光吸收组件43后被吸收。第一透光镜421的小端与大端保持光轴对称,光轴对称的圆台形柱状的第一透光镜421集光学吸收、匀光、汇聚于一体,使检测模块4无需其它透镜,简化了安装、生产调试工艺,易于检测模块4的光路径调试,使激光损耗最小,利于检测模块4的功耗优化,利于检测模块4成本的优化。本实施例中的激光发射器为激光二极管,第一透光镜421的小端上的入射球面与激光二极管灯形状相同,确保激光二极管的灯珠能放入入射球面内,使激光二极管光源尽可能射入圆台柱状体。其中,激光二极管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检测模块4的激光吸收组件43包括正对于激光发射组件42的光陷阱,光陷阱的入射端上设有锥形槽431,锥形槽正对于激光发射组件42的出光端,以使得射入光吸收组件的激光不发生发射或折射,避免影响传感组件的粉尘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激光吸收组件45还包括第二透光镜451,第二透光镜451为平面镜,第二透光镜451设在光敏元件的入光口上。第二透光镜451不仅能够避免粉尘进入光敏元件内部,还能起到一定的聚光作用,使得散射光束能够更加全面的射入光敏元件。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检测模块4的激光反射组件44的反射面为内凹的弧形面,第二透光镜451正对于激光反射组件44的反射面的中心位置。使得射向其它方向的散射光束能够经由激光反射组件44后全部射向激光吸收组件45。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清洁模块5包括腔内部分与腔外部分,其具体的:腔内部分设在第二壳体41内,以用于清扫落在激光发射组件42的出光端、激光吸收组件43的入光端、激光反射组件44的反射面与激光接收组件45的入光端上的粉尘;通过腔内部分清扫落在激光发射组件42的出光端、激光吸收组件43的入光端、激光反射组件44的反射面与激光接收组件45的入光端上的粉尘,克服了粉尘采样测量通道的积尘、堵塞、结板与雾粒的进入造成检测模块4的背景噪声大、容易造成颗粒物检测误判的技术问题,极大提高粉尘检测模块4测量的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检测模块4维护保养周期、减少维护保养频次。腔外部分设在第二壳体41外,以用于提升腔内部分的清扫性能。进一步具体的,腔内部分包括第三壳体511以及设在第三壳体511上的清扫刷512、传动杆513、弹簧514与清扫刷驱动515;第三壳体511内设有驱动腔5111、连杆腔5112与转盘腔5113,清扫刷驱动515通过弹簧514支撑设在驱动腔5111内,驱动腔5111的内壁上且位于清扫刷驱动515下方的位置设有与清扫刷驱动515电性相连的触点开关5114;传动杆513的一端与清扫刷驱动515的输出端相连,传动杆513的另一端穿过传动腔后位于转盘腔5113内,传动杆513上位于转盘腔5113的端部设有转盘516,清扫刷512设置在转盘516上;第三壳体511上对应驱动腔5111的一端位于第二壳体41外,第三壳体511上对应转盘腔5113内的一端位于检测腔412内;第三壳体511上还设置有与连杆腔5112连通的高压进气口517,高压进气口517与储气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相连,以使得高压洁净气体从高压进气口517进入第三壳体511,克服弹簧514的弹力,推动转盘516及清扫刷驱动515下降,进而使清扫刷512进入检测腔412,同时使清扫刷驱动515接触到触点开关5114开始工作,通过传动杆513及转盘516,带动清扫刷512转动,使清扫刷512接触到第一透光镜421、第二透光镜451及激光反射组件44,另高压空气通过转盘516及转盘516上孔隙喷射到第二透光镜451、第一透光镜421与激光反射组件44,使第二透光镜451、第一透光镜421与激光反射组件44上的微尘在物理碰触及高压气流作用下被清理,清扫结束时,清扫刷驱动515、转盘516及柔性材料通过弹簧514力回位,其中,清扫刷驱动515可以采用电机或气泵,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它的驱动装置,由于电机或气泵均为所属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在第一管路上与第二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6,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共用一个控制阀6,起到控制干燥空气进入检测模块4与控制干净空气进入清洁模块5的作用,其中,控制阀6的结构的电路原理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进一步具体的,腔外部分包括振动驱动521与振动支架522,其中,振动驱动521同样可以采用电机或气泵,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它的驱动装置,由于电机或气泵均为所属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振动支架522为由第一横板、竖板、第二横板组成的z形结构,第二横板位于第一横板的上方;第一横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第一横板作为安装面,在第一横板上设置安装孔以用于将检测模块4安装在所需位置,振动驱动521固定设在第二横板的顶面上,第二壳体41固定设在第二横板的底面上。粘附于透镜表面的粉尘一般为微尘,因其吸湿性、粘附性、电荷性,如果不及时清理,长时间将会造成粉尘结板,影响透镜透光度,甚至无法透光,使检测模块4失效。根据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计算公式:其中,f为物体振动频率,k为物体的振动方向的刚度,m为物体质量,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物体质量越小,固有振动频率越大。本实施例中将振动驱动521和第二壳体41外壳通过z字形振动支架522组装成一体,z字形固定支架中间垂直部分镂空,增加支构的弹性,减小振动力传递到第一横板。振动检测模块4形成固有频率的阻尼振动。根据z字形固定支架设计得出k值,根据微尘颗粒计量单位,控制检测模块4腔体内粉尘不堆积、不结板,取得振动驱动521采用合适的转速,检测模块4能获得恰当的粉尘振动频率,使粉尘从镜面脱离。对于微尘,粒径小,大振幅度并不能使其获得动能,高的振动频率才能使其获得较大的动能。因此,振动驱动521的功率小,转速高,偏心结构体积和重量小,有利于检测模块4的功耗优化。当检测模块4需要清扫清洁时,振动驱动521工作,清扫刷驱动515与高压气泵打开,振落的粉尘通过外接的四通管与负压泵8将粉尘吸出检测模块4内的检测腔412。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储气模块包括加压泵31与储气罐32,加压泵31对储气罐32储存高压气体加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储气罐内的压力开关输出信号,这时将负压泵8打开,同时控制阀6以脉冲方式瞬时工作,清洁模块5形成瞬间的高压气流对第二透光镜451、第一透光镜421与激光反射组件44进行喷吹,脱落的粉尘被负压泵8抽吸出检测腔412。其中,压力泵、负压泵8与储气罐32的结构与电路工作原理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因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的过滤模块2采用市面上常规结构的空气过滤器,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赘述。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所有粉尘经过路径上均设置有防粘连结构,其中,粉尘经过路径具体包括传感系统中的管路与型腔,例如第一管路、检测腔412等;为了实现防粘连,将本实施例粉尘传感系统中所有的管路均通过防粘连材料制成,或在所有的管路内壁上设置防粘连涂覆层,同时在包括检测腔412在内的型腔内壁上也设置防粘连涂覆层,其中,防粘连涂覆层由防粘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的防粘连材料为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材料,其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能够有效的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中,防粘连材料不局限于ptfe材料,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具有防粘连效果的材料,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它等效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而非由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所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