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8868发布日期:2020-09-11 20:5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涉及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颗粒状饲料一般利用成形机具加工成预定形状的颗粒,再将饲料定量包装。在现有颗粒状饲料制造领域中,若颗粒状饲料过于松软,袋装后的饲料在运输过程中易因外力作用而破碎成细小的碎块,不便于动物食用。

现有技术中对颗粒饲料的硬度检测使用较为不便,如申请号为201710181581.7的发明专利申请,其采用玻璃盖板下压饲料颗粒,用砝码增加重量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每次所能放的样品较少,代表性交差,如需较大的采样量时,就需要多次试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使用较为不便,单次试验的采样量较少的问题。

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包括:

壳体,具有一空心结构的握持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上端的弹射管和设置在所述弹射管一端的撞击管,所述弹射管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撞击管与所述弹射管垂直设置,所述撞击管的一端设置有泄压网;

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内,包括第一电机、不完全齿轮、齿条、弹簧和冲击块,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不完全齿轮转动;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配合,所述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齿条用,所述弹射管上开设有同步滑槽,所述冲击块位于所述弹射管内,所述齿条通过一连接块连接至所述冲击块,所述连接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同步滑槽内。

更优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撞击管底部的分离装置,其包括第二电机和分离板,所述撞击管内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和所述撞击管的底壁和侧壁合围成安装腔,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离板连接至所述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外轮廓与所述撞击管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分离板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分离孔,所述分离孔的直径小于饲料颗粒的最小外径。

更优地,所述撞击管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腔。

更优地,所述收集腔的底壁与所述分离板的上端面相持平。

更优地,所述收集腔的底壁铰接在所述收集腔的侧壁上。

更优地,所述分离板的上端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部。

本发明提供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通过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进而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借助弹簧实现往复运动,带动冲击块往复冲击,每次可添加较大数据量的饲料颗粒,无需复杂的人工操作,降低了实验难度和实验时间,单次采样量高,代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冲击块与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把手,12、进料口,13、弹射管,131、同步滑槽,14、撞击管,141、安装腔,142、碎料腔,143、收集腔,144、隔离板,15、泄压网,20、第一电机,21、不完全齿轮,211、部分齿,22、齿条,23、弹簧,24、冲击块,30、第二电机,31、分离板,311、弧形部,312、分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颗粒饲料硬度检测仪,包括:

壳体10,具有一空心结构的握持部11、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1上端的弹射管13和设置在所述弹射管13一端的撞击管14,握持部11用于手部握持,其为空腔结构,用于安装其他部件,弹射管13安装在握持部11上端,其呈一长筒形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弹射管13上开设有进料口12,进料口12上连接一进料器,进料器呈上部开口较大底部开口较小的锥筒形结构,进料器的底部贯通至弹射管13,加料时将饲料颗粒放入进料器,饲料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弹射管13内,所述撞击管14与所述弹射管13垂直设置,所述撞击管14的一端设置有泄压网15,泄压网15可以将冲击块24造成的气压向外泄出,避免气压对饲料颗粒的轨迹产生影响;

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1内,包括第一电机20、不完全齿轮21、齿条22、弹簧23和冲击块24,所述第一电机20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用于驱动所述不完全齿轮21转动,不完全齿轮21为一轮状结构,其上设置有部分齿211,所述不完全齿轮21与所述齿条22相配合,不完全齿轮21转动时,部分齿211与齿条22啮合时,带动齿条22移动,当不完全齿轮21转动至没有齿的部分时,齿条22和部分齿211相脱离,齿条22在弹簧23的作用下复位,所述齿条2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壳体10上设置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的延伸方向和弹射管1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齿条22上设置有定位滑块,定位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定位滑槽内,从而保证齿条22可以沿定位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而不会产生脱离,所述弹簧23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齿条22用,用于带动齿条22复位,所述弹射管13上开设有同步滑槽131,所述冲击块24位于所述弹射管13内,冲击块24为圆柱状,冲击块24的外径与弹射管13的内径相同或略小于弹射管13的内径,所述齿条22通过一连接块连接至所述冲击块24,所述连接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同步滑槽131内。

第一电机20转动时带动不完全齿轮21转动,不完全齿轮21上的部分齿211与齿条22啮合,带动齿条22后移,齿条22通过连接块同步带动冲击块24后移,当部分齿211与齿条22脱离时,齿条22在弹簧23的作用下产生复位,并通过连接块带动冲击块24快速移动,对饲料颗粒产生撞击,饲料颗粒被冲击块24撞击产生动能,朝向撞击管14冲击,饲料颗粒撞击到撞击管14上时,硬度较低的饲料颗粒会被撞碎,而后收集饲料颗粒,通过撞击后的完整饲料颗粒的数量a与初始饲料颗粒的数量b的比值,即可得到饲料颗粒硬度参数。

在握持部1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机20的转动与否。

实施例二:

由于撞击后的饲料颗粒碎料和完整的料混合在一起,需要将两者分离之后才能方便的数清撞击后的完整的饲料颗粒的数量,较为麻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撞击管14底部的分离装置,其包括第二电机30和分离板31,所述撞击管14内设置有隔离板144,所述隔离板144和所述撞击管14的底壁和侧壁合围成安装腔141,所述第二电机3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41内,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离板144连接至所述分离板31,分离板31与隔离板144及撞击管14的侧壁合围成碎料腔142,第二电机30的输出轴与隔离板144动密封连接,以防止粉碎的物料进入安装腔141,分离板31呈圆饼形,撞击管14呈筒状结构,所述分离板31的外径与所述撞击管14的内径相同,所述分离板31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分离孔312,所述分离孔312的直径小于饲料颗粒的最小外径。

撞击后的饲料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分离板31上,握持部11设置有控制第二电机30转动与否的开关,第二电机30转动时带动分离板31转动,粉碎的饲料颗粒通过分离孔312进入碎料腔142,而完整的饲料颗粒由于直径比分离孔312的直径大,因此不会落至碎料腔142,实现了碎料与完整饲料颗粒的自动分离。

为了方便收集完整的饲料颗粒,分离板31转动时,饲料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被甩向周侧,因此,在所述撞击管14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腔143,收集腔143的底壁与所述分离板31的上端面相持平,饲料颗粒撞击到撞击管14的侧壁上时依然与分离板31相接触,会持续被分离板31带动,当运动至收集腔143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运动至收集腔143内,收集腔143的底壁铰接在所述收集腔143的侧壁上,可以向下打开,方便将完整的饲料颗粒取出。

由于分离板31转动时,容易将部分粉碎的饲料颗粒一同甩至收集腔143,因此在所述分离板31的上端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部311,完整的饲料颗粒的质量较大,所受到的离心力也较大,向下凹陷的弧形部311使得饲料颗粒需要足够大的质量才能够被甩出,可以使破碎后的饲料颗粒不足以被甩出,因此破碎的饲料颗粒会通过分离孔312落至碎料腔142,而完整的饲料颗粒因为质量较大,离心力足够将其甩落至收集腔143,因此可以避免碎料被一同甩入收集腔143。

为了方便碎料的取出,在碎料腔14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出口,排出口处设置有挡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