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63287发布日期:2020-11-25 17:4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容感应技术改变了用户与设备的交互方式,使用户不再使用设备按钮或开关,通过在触摸屏上触摸、轻击、缩放、拖曳的方式与设备其进行交互,从而减少人机交互过程对外部按钮的依赖。例如,在针对汽车的功能操控过程中,采用基于电容感应的触摸按钮和触摸滑条对车载显示界面进行触控操作,以此取代基于机械按钮和旋钮的操作,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系统成本。

电容感应可通过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的方式实现接近感应,在该过程中,传感器和用户身体无需实质接触。如图1-a所示,在用户手指靠近屏幕内的多个电容感应电极时(手指与电容感应电极之间通过塑胶薄膜相隔),通过比较多个电容感应电极所感应到的电容量的大小,可确定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触摸位置(感应位置),该感应位置的轨迹可表征用户手指在屏幕上触摸滑动的方向。

然而,现有的基于电容感应技术获取位置信息的方式仅为针对导体对象相对于感应电极所处平面的位置信息的检测,例如,基于电容感应确定手指触摸位置的方式仅为针对手指相对于感应电极所处平面的位置信息的检测,该种方式无法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相对于感应电极的空间位置信息,例如,在外卖配送场景中,需针对配送人员的头盔佩戴状况进行检测,该过程需要获知配送人员头部与感应头盔(设置有感应电极的头盔)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以此监控配送人员是否佩戴头盔、或者佩戴头盔的方式是否合规,而现有的基于电容感应技术获取位置信息的方式无法满足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实现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检测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可选的,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电容量;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一表面平行于第二表面;对应的,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将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一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二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大于第二目标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一表面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二表面相近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一表面;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二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

可选的,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可选的,还包括:将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另外提供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接收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获得的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变化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可选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

可选的,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包括:电容相关数据获得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空间方位信息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上述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上述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可选的,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电容量;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一表面平行于第二表面;对应的,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将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一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二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大于第二目标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一表面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二表面相近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一表面;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二表面。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距离变化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用于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可选的,还包括: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可选的,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另外提供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包括:电容相关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接收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其中,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获得的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空间方位信息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可选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变化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可选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距离变化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

可选的,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并基于所述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该方法可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电容相关数据,并根据该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可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容感应确定手指触碰位置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容感应确定头盔佩戴状况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的单元框图;

图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的单元框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针对基于电容感应的位置信息获取场景,为了多方位确定出导体对象的位置信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与该方法相对应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下提供实施例对所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主体可以为用于获取导体对象空间方位信息的计算设备应用。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流程图,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以下描述所涉及的实施例是用来解释说明方法原理,不是实际使用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目标导体对象可以是指与电容感应极板达到预定位置关系后能够相应产生感应电容的导体对象,例如,在外卖配送场景中,为了针对配送人员的头盔佩戴状况(配送人员是否佩戴头盔、或者佩戴头盔的方式是否合规)进行检测,可将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于感应头盔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如图1-b中所示),在该场景下,目标导体对象可以为配送人员的手部或头部。

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可以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也可以为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如果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动态变化中,则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即为动态变化的距离变化数据,如果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则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即为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静态距离。在目标导体对象靠近或远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时,其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相应变化,该距离的变化导致该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所产生的电容量随之发生变化,例如,配送人员在佩戴感应头盔的过程中,随着该配送人员的头部与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的第一电容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逐步靠近,其头部与第一感应电极所产生的电容量随之发生变化;当头盔佩戴完成之后,该配送人员的头部与第一电容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其头部与第一感应电极所产生的电容量随之保持稳定。同理,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可以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也可以为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

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或第二电容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上述差异,所获得的电容相关数据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即,在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以及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动态变化时,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均为电容量变化数据;在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以及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时,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均为电容量。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获得上述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

方式一: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该过程中,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关系均可等同为变极距型平行板电容器中的两个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目标导体对象靠近或远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时间段内,在初始时间点,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初始距离为d1,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初始距离为d2,在该时间段内的任一时间点,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为d1’,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为d2’,基于电容计算公式:

(c表示电容量,ε表示介电常数,s表示目标导体对象与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面积,d表示目标导体对象与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可分别计算获得初始距离d1下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初始电容量c1、初始距离d2下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初始电容量c2、距离d1’下第一电容感应电极对应的电容量c1’,距离d2’下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c2’,c1与c1’的差值即为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该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是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d1→d1’)而产生的;同理,c2与c2’的差值即为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该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d2→d2’)而获得。

方式二: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计算获得第一电容量;以及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计算获得第二电容量。具体可基于电容计算公式计算获得该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

s102,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在上述步骤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之后,本步骤可基于该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该空间方位信息可以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与上述步骤s101的方式一中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以及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相对应,本步骤中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可以是指:根据上述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该过程具体为: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其原理为:电容感应极板的电容感应敏感度与其相对于导体对象之间的距离负相关,即,电容感应极板与目标导体对象的距离(该距离可为初始距离)越小,则因导体对象的靠近或远离所引起的电容量的变化值越大,对于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当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其板面方向上移动相同距离时(靠近或远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电容量变化值越大,表明该电容感应极板的电容感应敏感度越强,进而确定该电容感应极板与目标导体对象之间的距离越小。

如图1-b所示,在针对头盔佩戴状况进行检测的场景中,目标导体对象可以为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如果检测到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则表明用户的头部更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即,更靠近感应头盔内表面),由此可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目标导体对象也可以为用户的手部,即,如果上述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用户的手部位于感应头盔外部,由此可确定感应头盔为未佩戴状态。

在该种情况下,还可根据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或电容量减小数据来进一步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或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的增大或缩小,即,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第一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可进一步确定感应头盔正处于被佩戴的状态或被脱卸状态。

与上述步骤s101中所获得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量、以及所获得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量相对应,本步骤中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还可以是指: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该过程具体可以为: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例如,在上述针对头盔佩戴状况进行检测的场景中,如果检测到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大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则基于电容量计算公式中电容量c与距离d的关系可确定用户的头部更靠近感应头盔的内表面,表明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由此可确定感应头盔处于已佩戴状态;如果检测到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小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则表明用户的手部位于感应头盔的外部,由此可确定感应头盔处于未佩戴状态。

在某些针对目标导体对象的位置信息要求较为精确的场景中,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还可设置于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即,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为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电容感应极板中、与目标导体对象产生感应电容的电容感应极板;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为第二表面设置的多个电容感应极板中、与目标导体对象产生感应电容的电容感应极板,第一表面平行于第二表面;对应的,上述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所获得的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可以是指: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以及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获得该空间方位信息的过程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a、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当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时,上述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指:根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一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当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时,上述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指:根据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二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上述获取位置信息的方式为现有的基于电容感应技术获取导体对象相对于感应电极所处平面的位置信息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b、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该过程具体为:

当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且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时,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大于第二目标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上位于距离第一表面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上位于距离第二表面相近的一侧。

当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时,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一表面;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上靠近第二表面。在该种情况下,还可根据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或电容量减小数据进一步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增大或缩小,即,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第一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

c、将上述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之后,还可输出该空间方位信息(例如,可将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作为头盔佩戴状态的提示信息,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进行输出),或者将该空间方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例如,将配送人员的头部相对于感应头盔的空间方位信息(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或外部)发送给配送服务网络平台的服务器,以供该配送服务网络平台对配送人员的头盔佩戴情况进行监控。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该方法可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电容相关数据,并根据该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可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另外提供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主体可以为用于获取导体对象空间方位信息的计算设备应用,该计算设备应用可运行于服务器(例如,运行于配送服务网络平台的服务器中),也可运行于用户终端。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接收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上述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获得的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

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可以为距离变化数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可以是指: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可以是指: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

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还可以为距离数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可以是指: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可以是指: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

有关上述内容可参见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具体可以是指:接收来自电容感应微处理器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感应电容极板分别与其对应的电容感应微控制器电性连接,上述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的过程均可基于该电容感应微控制器的检测而实现,并且,该电容感应微控制器可将其检测获得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发送给用户终端或服务器。

s202,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与上述步骤s201中所接收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以及所接收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相对应,本步骤中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可以是指: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其原理为:电容感应极板的电容感应敏感度与其相对于导体对象之间的距离负相关,即,电容感应极板与目标导体对象的距离(该距离可为初始距离)越小,则因导体对象的靠近或远离所引起的电容量的变化值越大,因此,对于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当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其板面方向上移动相同距离时(靠近或远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电容量变化值越大,表明该电容感应极板的电容感应敏感度越强,进而确定该电容感应极板与目标导体对象之间的距离越小。

在针对头盔佩戴状况进行检测的场景中,目标导体对象可以为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如果检测到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则表明用户的头部更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即,更靠近感应头盔内表面),由此可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目标导体对象也可以为用户的手部,即,如果上述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用户的手部位于感应头盔外部,由此可确定感应头盔为未佩戴状态。

在该种情况下,还可根据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或电容量减小数据来进一步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或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的增大或缩小,即,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第一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可进一步确定感应头盔正处于被佩戴的状态或被脱卸状态。

与上述步骤s201中所接收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量、以及所接收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量相对应,本步骤中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还可以是指: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上)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例如,在上述针对头盔佩戴状况进行检测的场景中,如果检测到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大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则基于电容量计算公式中电容量c与距离d的关系可确定用户的头部更靠近感应头盔的内表面,表明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由此可确定感应头盔处于已佩戴状态;如果检测到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小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则表明用户的手部位于感应头盔的外部,由此可确定感应头盔处于未佩戴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接收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其中,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获得的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通过使用该方法,能够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可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技术特征的细节部分请参见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对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考图3理解该实施例,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单元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包括:电容相关数据获得单元301,用于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空间方位信息获得单元302,用于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电容量;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该过程具体可以为: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一表面平行于第二表面;对应的,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将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一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

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二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大于第二目标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一表面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二表面相近的一侧。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一表面;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二表面。

该装置还包括:距离变化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用于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该装置还包括: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电容相关数据,并根据该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能够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以及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此外,本申请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由于电子设备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技术特征的细节部分请参见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对电子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示意性的。该电子设备实施例如下:请参考图4理解本实施例,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该存储器402用于存储确定导体对象方位的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401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电容量;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一表面平行于第二表面;对应的,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将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一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

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二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大于第二目标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一表面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二表面相近的一侧。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一表面;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二表面。

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

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还包括:将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电容相关数据,并根据该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能够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此外,本申请第五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部分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距离变化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和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电容量;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量和第二电容量,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第一表面平行于第二表面;对应的,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将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一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信息。

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获得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在第二表面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二表面的位置信息。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第二电容感应极板所对应的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大于第二目标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一表面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位于距离第二表面相近的一侧。

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目标时间段内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方向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一表面;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第二表面。

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

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还包括:将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通过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可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获得电容相关数据,并根据该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的空间方位信息,能够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上述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第六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技术特征的细节部分请参见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对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考图5理解该实施例,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单元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包括:电容相关数据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接收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其中,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获得的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空间方位信息获得单元502,用于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变化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还包括:距离变化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用于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时,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

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可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以及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此外,本申请第七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由于电子设备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技术特征的细节部分请参见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对电子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示意性的。该电子设备实施例如下:请参考图6理解本实施例,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该存储器602用于存储确定导体对象方位的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601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接收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其中,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获得的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变化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

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可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一种导体对象方位确定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此外,本申请第八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导体对象方位确定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部分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以及接收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其中,第一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所获得的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为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获得的数据,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对平行设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

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变化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大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小于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靠近第二电容感应极板。

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包括距离数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一电容量;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包括:基于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获得的第二电容量;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大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如果第一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量,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在垂直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或者在垂直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板面方向,位于距离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相近的一侧。

还包括: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一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的,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增大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如果第二电容量变化数据为电容量减小数据,则确定目标导体对象与第二电容感应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

目标导体对象为目标用户的头部,第一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外表面,第二电容感应极板设置于感应头盔内表面;根据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相关数据,获得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包括:如果第二电容相关数据大于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则确定用户的头部位于感应头盔内部。

通过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指令,能够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一电容相关数据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对应的第二电容相关数据,确定出目标导体对象相对于第一电容感应极板和第二电容感应极板的空间方位信息,可解决现有的无法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检测获得导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1、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