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混合配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6533发布日期:2021-02-09 12:2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混合配比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造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混合配比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塌落度筒,是常见的用于混凝土配比制造时侧视塌落度的设备,使用方法是,将固定规格的筒体放置在地上,分三次灌入混凝土,抹平,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筒体高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得出塌落度数值;
[0003]
但在测试时,地面无法保证是绝对光滑的,筒体底部与凹凸不整的地面之间存在间隙,添加了一些粘稠度低含水量较大的混凝土原料时,底部因添加时间较长,容易从筒体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中流失水份,造成底部混凝土成分比例与顶端的不同,并且水份的流走使得底部的混凝土容易结硬,造成混凝土的塌落度测试存在的较大误差,影响混凝土的配比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混合配比设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混合配比设备,其结构包括:筒体、把手、脚踩板、封气机构,所述筒体呈圆台状,所述把手固定在筒体的两侧,所述封气机构卡合在筒体的底端,所述脚踩板固定在封气机构两侧,所述筒体底端设有驼峰圈,所述封气机构由移动圈和限位钉所组成,所述限位钉设有四根且均匀固定在筒体底段四周,所述限位钉与筒体底段的外壁相垂直,所述移动圈嵌套在限位钉上进而与筒体底端旋转卡合。
[0006]
优选的,所述移动圈上设有封气胶圈、导向槽、限制块,所述封气胶圈固定在移动圈的底部,所述导向槽设有四个且均匀固定在移动圈的四周,所述导向槽对应着限位钉的位置并与限位钉卡合,所述限制块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槽一端的内壁上而另一端与限位钉相抵,通过限制块顶在限位钉上从而带动移动圈整体呈悬浮的状态,为后续使用操作做准备。
[0007]
优选的,所述驼峰圈上设有凸起的驼峰结构且在驼峰圈下紧密排布,所述驼峰圈的驼峰结构呈竖直向下的状态,所述驼峰圈的外部向外倾斜且与封气机构的封气胶圈相贴合,通过驼峰圈上端额驼峰结构使得驼峰圈在受压时不能达到完全的封闭,为平衡筒体内外压强而做准备。
[0008]
优选的,所述驼峰圈在承受极限压力时驼峰圈的形变到达极限,且驼峰圈的驼峰结构之间依然存在间隙,所述筒体和把手的重量和等于使驼峰圈发生极限形变的重量,通过驼峰圈先对筒体内的水进行大部分的阻断,然后再通过驼峰圈发生极限形变时依然存在间隙,使得筒体的内外气压可以通过间隙进行互通。
[0009]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呈倾斜状,所述导向槽在移动圈上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槽的长度等于移动圈的竖向长度,所述限位钉卡合在限位钉倾斜端的底部,所述限制块的顶端固定在导向槽的顶端而限制块的底端与限位钉相抵,所述限制块的厚度小于导向槽的
窄度,通过采用倾斜状的导向槽,使得操作人员脚踩脚踩板带动移动圈下压时是呈螺旋方式下落的,通过设置限制块的厚度小于导向槽的窄度,使得限制块有足够的形变空间。
[0010]
优选的,所述脚踩板设有两个且设在相邻的导向槽的中间的移动圈上,所述脚踩板在移动圈上对称分布,所述脚踩板的底端与移动圈的底端持平。
[0011]
优选的,所述驼峰圈外部与封气胶圈的内侧贴合且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驼峰圈外部与封气胶圈内侧的接触面为光滑状态,通过封气胶圈的旋转下落与驼峰圈配合,对驼峰圈受压后存在的间隙进行封闭,进一步防止了筒体的水流出,同时通过旋转上升和下落的方式,使得封气胶圈能够更好的与驼峰圈脱离贴合。
[0012]
优选的,所述驼峰圈采用硬质的橡胶,通过采用硬质的橡胶,使得驼峰圈在受到筒体和人体的压力后依然保持形变的极限状态,使得驼峰圈的驼峰结构之间能继续保持有间隙。
[0013]
有益效果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1、本发明通过在筒体的底端设有驼峰圈,在将筒体放置在地面上时,受到压力的驼峰圈对筒体底端的与地面接触的间隙进行填充,先阻挡了大部分的水分流失,然后通过踩着脚踩板下压移动圈,带动封气胶圈与驼峰圈紧密贴合,对驼峰圈受压后存在的间隙进行封闭,进一步防止了筒体的水流出,最终完成阻止筒体内混凝土水份流失的操作,避免造成底部混凝土成分比例与顶端的不同,还防止水份的流走使得底部的混凝土容易结硬;
[0016]
2、本发明通过设置驼峰圈发生极限形变时依然存在间隙,使得筒体内随着混凝土的灌入变得密封时底部的内外气压可以通过间隙进行互通,防止筒体底部完全密封而产生极大的压强,减少拔起时产生的阻力;
[0017]
3、本发明通过在移动圈上采用倾斜状的导向槽,使得操作人员脚踩脚踩板带动移动圈下压时,移动圈是呈螺旋方式下落的,不仅可以使封气胶圈与驼峰圈的贴合更加紧密,同时在使用结束时,移动圈通过倾斜状导向槽而螺旋上升的方式,使得封气胶圈能更好卸掉驼峰圈间隙处产生的压强,从而更好地与驼峰圈脱离贴合;
[0018]
4、通过采用硬质的橡胶来制成驼峰圈,使得驼峰圈在受到筒体和人体的压力后依然保持形变的极限状态,不会进一步发生形变崩坏,同时也使得驼峰圈的驼峰结构之间能继续保持有间隙,不会因为压力变大而使间隙堵塞。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封气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驼峰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封气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封气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筒体-1、把手-2、脚踩板-3、封气机构-4、驼峰圈-11、移动圈-41、限位钉-42、封气胶圈-411、导向槽-412、限制块-4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0027]
实施例
[0028]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混合配比设备,其结构包括:筒体1、把手2、脚踩板3、封气机构4,所述筒体1呈圆台状,所述把手2固定在筒体1的两侧,所述封气机构4卡合在筒体1的底端,所述脚踩板3固定在封气机构4两侧,所述筒体1底端设有驼峰圈11,所述封气机构4由移动圈41和限位钉42所组成,所述限位钉42设有四根且均匀固定在筒体1底段四周,所述限位钉42与筒体1底段的外壁相垂直,所述移动圈41嵌套在限位钉42上进而与筒体1底端旋转卡合。
[0029]
所述移动圈41上设有封气胶圈411、导向槽412、限制块413,所述封气胶圈411固定在移动圈41的底部,所述导向槽412设有四个且均匀固定在移动圈41的四周,所述导向槽412对应着限位钉42的位置并与限位钉42卡合,所述限制块413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槽412一端的内壁上而另一端与限位钉42相抵,通过限制块413顶在限位钉42上从而带动移动圈41整体呈悬浮的状态,为后续使用操作做准备。
[0030]
所述驼峰圈11上设有凸起的驼峰结构且在驼峰圈11下紧密排布,所述驼峰圈11的驼峰结构呈竖直向下的状态,所述驼峰圈11的外部向外倾斜且与封气机构4的封气胶圈411相贴合,通过驼峰圈11上端额驼峰结构使得驼峰圈11在受压时不能达到完全的封闭,为平衡筒体1内外压强而做准备。
[0031]
所述驼峰圈11在承受极限压力时驼峰圈11的形变到达极限,且驼峰圈11的驼峰结构之间依然存在间隙,所述筒体1和把手2的重量和等于使驼峰圈11发生极限形变的重量,通过驼峰圈11先对筒体1内的水进行大部分的阻断,然后再通过驼峰圈11发生极限形变时依然存在间隙,使得筒体1的内外气压可以通过间隙进行互通。
[0032]
所述导向槽412呈倾斜状,所述导向槽412在移动圈41上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槽412的长度等于移动圈41的竖向长度,所述限位钉42卡合在限位钉42倾斜端的底部,所述限制块413的顶端固定在导向槽412的顶端而限制块413的底端与限位钉42相抵,所述限制块413的厚度小于导向槽412的窄度,通过采用倾斜状的导向槽412,使得操作人员脚踩脚踩板3带动移动圈41下压时是呈螺旋方式下落的,通过设置限制块413的厚度小于导向槽412的窄度,使得限制块413有足够的形变空间。
[0033]
所述脚踩板3设有两个且设在相邻的导向槽412的中间的移动圈41上,所述脚踩板3在移动圈41上对称分布,所述脚踩板3的底端与移动圈41的底端持平。
[0034]
所述驼峰圈11外部与封气胶圈411的内侧贴合且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驼峰圈11外部与封气胶圈411内侧的接触面为光滑状态,通过封气胶圈411的旋转下落与驼峰圈11配合,对驼峰圈11受压后存在的间隙进行封闭,进一步防止了筒体1的水流出,同时通过旋转上升和下落的方式,使得封气胶圈411能够更好的与驼峰圈11脱离贴合。
[0035]
所述驼峰圈11采用硬质的橡胶,通过采用硬质的橡胶,使得驼峰圈11在受到筒体1和人体的压力后依然保持形变的极限状态,使得驼峰圈11的驼峰结构之间能继续保持有间隙。
[0036]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
[0037]
设备在使用时,将筒体1放置在底面上,通过筒体1的重量将驼峰圈11下压,受到压力的驼峰圈11对筒体1底端的与地面接触的间隙进行填充,让筒体1底部接近密封的状态,但驼峰圈11的驼峰结构之间依然保持有间隙,然后使用者脚踩脚踩板3,带动移动圈41下降,移动圈41下降时通过限位钉42与倾斜状的导向槽412相卡合,从而进行螺旋下降,带动封气胶圈411与驼峰圈11相贴合,对驼峰圈11受压后存在的间隙进行封闭,进一步防止了筒体1的水流出,然后由另一个使用者对筒体1内添加混凝土,此时筒体1底部的混凝土的水份会一直保存在筒体1内;
[0038]
待到添加满了之后,筒体1内随着混凝土的灌入变得密封,筒体1底部呈密封真空状,松开脚踩板3,移动圈41会通过导向槽412内的限制块413提供弹力,将导向槽412与限位钉42撑开,从而使移动圈41螺旋上升,使得封气胶圈411能更好卸掉驼峰圈11间隙处产生的压强,此时驼峰圈11的间隙打通,便可将筒体1通过拔出,让混凝土自然坍落,用筒体1的高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得出塌落度数值;
[0039]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0]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