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2955发布日期:2020-08-11 20:3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

环境监测通常需要对空气、水质和土壤进行监测,现有的监测采样装置通常只具备单一的监测功能,若需要同时对水质和土壤进行监测,则需要同时携带两种监测用采样装置,当携带物品较多时,容易发生采样装置遗失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时携带多个采样装置时可能发生采样装置遗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箱体的左侧且位于一个螺纹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质连接管,所述箱体的右侧且位于另一个螺纹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土质连接管,所述水质连接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汲水管,所述汲水管的左端连通有胶头,所述土质连接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采样框,所述采样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贯穿隔板且延伸至隔板的左侧,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隔板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所述螺纹套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所述采样框内壁底部的左侧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通过一个螺纹环螺纹连接有左保护罩,所述箱体的右侧通过另一个螺纹环螺纹连接有右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隔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停止开关,所述螺纹套杆表面左侧的顶部且位于停止开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触头。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盒体。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左侧设置有门锁。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壁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电池开关,所述盒体内壁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反转开关。

优选的,所述水质连接管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汲水管相适配。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通过水质连接管和土质连接管,将水质采样装置和土质采样装置同时固定在箱体上呈一个整体,仅需携带者一个采样装置,即可以同时对水质和土壤进行监测,解决了携带物品较多时,发生采样装置遗失的问题,当汲水管与橡胶垫接触时,橡胶垫的一部分会被挤入汲水管的内部,从而堵塞汲水管,这样即使在运输过程中左保护罩不慎脱落导致胶头被挤压,也不会将汲水管内的水质样本挤出汲水管,螺纹杆和螺纹套杆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对土壤进行采样时,需要工人手动将螺旋叶压入土壤中,降低了人工力量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螺纹套杆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采样框从土质连接管内转出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中标号:1、箱体,2、水质连接管,3、土质连接管,4、螺纹环,5、汲水管,6、胶头,7、采样框,8、隔板,9、螺纹杆,10、螺纹套杆,11、螺旋叶,12、驱动电机,13、左保护罩,14、右保护罩,15、停止开关,16、触头,17、限位板,18、蓄电池,19、盒体,20、门板,21、门锁,22、电池开关,23、反转开关,2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螺纹套杆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采样框从土质连接管内转出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5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示意主视图。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环4,箱体1的左侧且位于一个螺纹环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质连接管2,水质连接管2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方槽,水质连接管2的左端没有封闭,管道内部的右侧为实心状,水质连接管2贯穿箱体1左侧的螺纹环4且延伸至螺纹环4的外部,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另一个螺纹环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土质连接管3,土质连接管3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方槽,土质连接管3的右端没有封闭,管道内部的左侧为实心状,土质连接管3贯穿箱体1右侧的螺纹环4且延伸至螺纹环4的外部,水质连接管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汲水管5,汲水管5的左端贯穿水质连接管2且延伸至水质连接管2的外部,汲水管5最多只能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如图4所示,汲水管5的左端连通有胶头6,土质连接管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采样框7,采样框7的右端贯穿土质连接管3且延伸至土质连接管3的外部,采样框7最多只能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如图4所示,采样框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8,隔板8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螺纹杆9的左端贯穿隔板8且延伸至隔板8的左侧,隔板8上开设有与螺纹杆9相适配的圆槽,螺纹杆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螺纹杆9的表面且位于隔板8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10,螺纹套杆10的左端开设有与螺纹杆9相适配的圆槽,螺纹套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11,采样框7内壁底部的左侧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为三相异步电机,可以正反转,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螺纹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

箱体1的左侧通过一个螺纹环4螺纹连接有左保护罩13,箱体1左侧的螺纹环4位于左保护罩13的内部,箱体1的右侧通过另一个螺纹环4螺纹连接有右保护罩14,箱体1右侧的螺纹环4位于右保护罩14的内部。

隔板8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停止开关15,螺纹套杆10表面左侧的顶部且位于停止开关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触头16,当驱动电机12正转时,螺纹套杆10延螺纹杆9向右滑动,当驱动电机12反转时,螺纹套杆10延螺纹杆9向左滑动,当停止开关15和触头16接触时,驱动电机12停止转动。

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8,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盒体19,蓄电池可以为驱动电机12的转动提供动力,解决了在户外进行采样时找不到外接电源为驱动电机12提供动力。

盒体19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门板20,门板20的左侧设置有门锁21,通过门锁21可以将门板20和盒体19锁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门板20打开后误触盒体19内的两个开关,导致蓄电池18耗电和设备的损坏。

盒体19内壁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电池开关22,电池开关22控制蓄电池18的开启和关闭,盒体19内壁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反转开关23,反转开关23控制驱动电机12反转。

水质连接管2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4,橡胶垫24质地偏软,当汲水管5与橡胶垫24接触时,橡胶垫24的一部分会被挤入汲水管5的内部,从而堵塞汲水管5,这样即使在运输过程中左保护罩13不慎脱落导致胶头6被挤压,也不会将汲水管5内的水质样本挤出汲水管5,橡胶垫24与汲水管5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对水质进行取样时,将左保护罩13从箱体1左侧的螺纹环4上拧下,将汲水管5顺时针转动九十度从水质连接管2内转出,挤压胶头6,将胶头6内和汲水管5内的空气从汲水管5挤出,汲水管5内呈负压状态,接着将汲水管5插入水源内,松开胶头6水受到汲水管5的压力影响从水源处被吸进汲水管5内,将汲水管5从水源内拔出,逆时针转动汲水管5,将汲水管5逆时针转动九十度转回水质连接管2内呈初始状态,橡胶垫24受汲水管5右端的影响,中间处被挤入汲水管5内,对汲水管5起到堵塞作用,将左保护罩13通过箱体1左侧的螺纹环4与箱体1螺纹连接,对土质进行监测时,将右保护罩14从箱体1右侧的螺纹环4上拧下,将采样框7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将采样框7的底端与需要采样的土壤相接触,通过门锁21打开门板20,通过电池开关22启动蓄电池18,蓄电池18时驱动电机12启动并正转,驱动电机12带动螺纹杆9正转,螺纹杆9带动螺纹套杆10转动,同时螺纹套杆10向下滑动,螺纹套杆10带动螺旋叶11向下滑动,螺旋叶11逐渐钻入土壤中,直至限位板17限制螺纹套杆10持续下移,一段时间后通过反转开关23使驱动电机12反转,驱动电机12带动螺纹杆9反转,螺纹杆9带动螺纹套杆10反转,螺纹套杆10延螺纹杆9向上滑动,螺旋叶11随螺纹套杆10上移并将土壤逐渐带入采样框7内,当停止开关15和触头16接触时,驱动电机12停止转动,且蓄电池18关闭,将采样框7逆时针转动九十度转回土质连接管3内呈初始状态,将右保护罩14通过箱体1右侧的螺纹环4与箱体1螺纹连接,接着通过门锁21将门板20与盒体19锁住。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水质连接管2和土质连接管3,将水质采样装置和土质采样装置同时固定在箱体1上呈一个整体,仅需携带者一个采样装置,即可以同时对水质和土壤进行监测,解决了携带物品较多时,发生采样装置遗失的问题,当汲水管5与橡胶垫24接触时,橡胶垫24的一部分会被挤入汲水管5的内部,从而堵塞汲水管5,这样即使在运输过程中左保护罩13不慎脱落导致胶头6被挤压,也不会将汲水管5内的水质样本挤出汲水管5,螺纹杆9和螺纹套杆10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对土壤进行采样时,需要工人手动将螺旋叶压入土壤中,降低了人工力量的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