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4758发布日期:2020-08-11 22:2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



背景技术:

水表是一种常见于小区住宅、办公楼等用水量监测的仪表,装在水管上,用户使用自来水时,表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计量。在寒冷的冬季,水表容易被冻住,但是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往往无法及时地发现与解决。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始将低温防冻作为研究课题,并研究了多种防冻措施与手段,应用于水表防冻上,但是目前现有的水表通常防冻技术措施单一,无法综合角度地监督管理和应用多措施进行防冻或解冻,其次,有的水表内部结构极为复杂,需要严格的物理机械条件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操作难度大,所以亟待有综合房防冻功能更强、更好用的设备出现。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水表内部冻裂多与水表内部水气压变大有关系,如果能在对水表保温的同时,再考虑上对水表内部气压进行泄压,则势必会产生更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水表防冻效果单一、防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该水表结构简单优化,建立了多重保护机制,大大提升了抗低温防冻能力,高效防冻且节省水资源,实用性极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包括水表内壳体、分设于水表内壳体左右两端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设置于水表内壳体上端的表盘、位于表盘下方的控制器以及设置于水表内壳体内部的叶轮,在水表内壳体外表面立体地包裹式设置水表中壳体,所述水表中壳体左端上方向外伸出应急进液口同时右端下方向外伸出应急出液口,所述水表中壳体与水表内壳体在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相接处密闭连接进而水表中壳体与水表内壳体之间形成流通空腔,水表中壳体外部设置水表保温外壳体且进水管口、出水管口、应急进液口、应急出液口均伸出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所述水表内壳体还包括右端下方中部向外伸出的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经由流通空腔向外穿过水表中壳体和水表外壳体进而与泄压机构的泄压接口连接,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顶端与表盘上方对应位置预置观察空间,所述观察空间由有机玻璃盖覆盖,所述进水管口上设置电磁阀门,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和若干电加热片,所述电磁阀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若干电加热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泄压机构包括泄压接口、可变容积的储气瓶、储气瓶外壳、储气瓶底壳、密封塞,所述储气瓶外壳外侧面与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瓶外壳与储气瓶底壳连接形成容纳储气瓶的内腔且所述储气瓶底壳上开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储气瓶上端与储气瓶外壳内壳上表面密闭连接同时所述泄压接口经密封塞穿入储气瓶内部且泄压接口末端封装有防水透气膜。

优选地,所述应急进液口和应急出液口伸出水表保温外壳体的端头外部分别设置防冻密封盖。

优选地,所述应急出液口直径尺寸略大于所述应急进液口。

优选地,所述水表中壳体与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相接面均匀涂覆绝缘导热涂层。

优选地,上述抗低温防冻水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叶轮上的若干个水质感测器。

优选地,所述有机玻璃盖采用防冻系列有机玻璃材质。

优选地,所述储气瓶采用软塑材料或橡胶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采用生物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分子筛结构材料、gore-tex涂层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对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且结构简单易懂,除在水表通用结构基础上,本次设计在水表内壳体外表面立体地包裹式设置水表中壳体,并设置应急进液口和应急出液口,利用所述水表中壳体与水表内壳体在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相接处密闭连接进而水表中壳体与水表内壳体之间形成流通空腔,利用此空腔增加防冻密封盖以盛放防冻液保护水表或者在水表被冻住后反复注入热水流出热水对水表解冻,由此形成可以形成第一防冻保护层或称解冻保护层;所述水表内壳体还包括右端下方中部向外伸出的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经由流通空腔向外穿过水表中壳体和水表外壳体进而与泄压机构的泄压接口连接,通过此结构,保证水表内部的的大气压始终保持在合适值范围,避免其因压强过大而爆裂的情况进而实现第二层保护机制;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顶端与表盘上方对应位置预置观察空间,所述观察空间由优选采用防冻功能的有机玻璃盖覆盖,既直观可视化,又能防冻和保护表盘不被外力破坏;还在水表中壳体外部合理地设置水表保温外壳体,在其内部设置加热结构(主要包括加若干电加热片和温度感应器),利用控制器预先给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定低温温度阈值和高温温度阈值,当温度感应器测量的温度达到低温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片工作,进行加热升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当温度感应器测量的温度达到高温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片停止工作,不再加热,由此保证水表保温外壳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而保证水表内壳体和水表中壳体及其内部均不会产生冻结现象,有效地实现第三层保护机制;此外所述进水管口上设置电磁阀门,在控制器根据叶轮工作情况或者自来水公司管理收费情况判断出应该停水时,所述电磁阀门接收控制器的指令关闭进而停止自来水流进,同时电磁阀门优选地还可以与水质感测器配合工作,例如将若干个水质感测器优选地设置于所述叶轮叶片上,就能充分检测当前自来水的水质是否达标,当水质不达标时,控制器一方面通过控制电磁阀门关闭实现停水操作,另一方面也想用户和自来水管理处发出通讯警报(具体地可以通过报警器或者信息通讯器实现),即本实用新型的抗低温防冻水表,实现了多功能、全方位综合防冻作用,大大提升了水表功效、降低了水表坏换引起的成本支出,还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水表内壳体;2—进水管口;3—出水管口;4—表盘;5—叶轮;6—控制器;7—应急进液口;8—应急出液口;9—防冻密封盖;10—有机玻璃盖;11—水表保温外壳体;12—温度感应器;13—电加热片;14—电磁阀门;15—泄压机构;16—水表中壳体;17—水质感测器;

151—泄压接口;152—防水透气膜;153—储气瓶;154—储气瓶外壳;155—储气瓶底壳;156—通气孔;157—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国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抗低温防冻水表,对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且结构简单易懂,如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所示,该水表包括水表内壳体1、分设于水表内壳体1左右两端的进水管口2和出水管口3、设置于水表内壳体1上端的表盘4、位于表盘4下方的控制器6以及设置于水表内壳体1内部的叶轮5,本次设计在水表内壳体1外表面立体地包裹式设置水表中壳体16,所述水表中壳体16左端上方向外伸出应急进液口7同时右端下方向外伸出应急出液口8,所述水表中壳体16与水表内壳体1在进水管口2和出水管口3相接处密闭连接进而水表中壳体16与水表内壳体1之间形成流通空腔,由此形成可以形成第一防冻保护层或称解冻保护层,优选地可以在所述应急进液口7和应急出液口8伸出水表保温外壳体11的端头外部分别设置防冻密封盖9,由此内部的流通空腔真正密闭,在水表投入使用前,可以通过应急进液口7向流通空腔内注入防冻液以保护水表内壳体1不被低温环境冻伤,倘若水表内壳体1因为温度过低而突破防冻液的保护而内部冻住的时候,用户可以首先打开应急出液口8的防冻密封盖9,将内部的防冻液释放流出,然后打开应急进液口7的防冻密封盖9,借助工具向应急进液口7注入热水,并经应急出液口8流出,反复多次以使水表内壳体1内部解冻,即使提前没有防冻密封盖9和提前注入的防冻液,还可以防堵塞塞住应急进液口7和应急出液口8,而在需要解冻时拿掉防堵塞进而灌入热水使水表解冻,水表中壳体16外部设置水表保温外壳体11且进水管口2、出水管口3、应急进液口7、应急出液口8均伸出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11,任何相接处均有相应的密封处理或绝缘处理,所述水表内壳体1还包括右端下方中部向外伸出的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泄压管道优选与泄压接口一体成型设计)经由流通空腔向外穿过水表中壳体16和水表外壳体进而与泄压机构15的泄压接口151连接,通过此结构,当水表内部的气压大于一定范围时,水表内部的水气就会通过泄压管道和泄压接口151排泄到泄压机构15内,减小水表内部的压力值,避免其因压强过大而爆裂的情况进而实现第二层保护机制,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11顶端与表盘4上方对应位置预置观察空间,所述观察空间由有机玻璃盖10覆盖,优选地,所述有机玻璃盖10采用防冻系列有机玻璃材质,由此既防冻又能留有相应的可视化窗口,使得表盘4示数直观地展现给广大用户,且有机玻璃材质还能有效防止恶意破坏,抗破坏能力远远大于普通玻璃或透明塑料,进一步保护水表表盘4,所述进水管口2上设置电磁阀门14,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11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和若干电加热片13,所述电磁阀门14、所述温度传感器和若干电加热片13均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在控制器6根据叶轮5工作情况或者自来水公司管理收费情况判断出应该停水时,所述电磁阀门14接收控制器6的指令关闭进而停止自来水流进,同时电磁阀门14优选地还可以与水质感测器17配合工作,例如将若干个水质感测器17优选地设置于所述叶轮5叶片上,就能充分检测当前自来水的水质是否达标,当水质不达标时,控制器6一方面通过控制电磁阀门14关闭实现停水操作,另一方面也想用户和自来水管理处发出通讯警报(具体地可以通过报警器或者信息通讯器实现),重要结构还有水表保温外壳体11内部的加热结构,首先水表中壳体16和水表内壳体1固定安装于水表保温外壳体11内部,实现一个稳固状态,然后在水表保温外壳体11内表面上向内有序地设置了若干个电加热片13,当然还可以采用电阻丝、电加热层等结构,并设置了温度感应器12,所述控制器6预先给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定低温温度阈值和高温温度阈值,当温度感应器12测量的温度达到低温温度阈值时,控制器6控制电加热片13工作,进行加热升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当温度感应器12测量的温度达到高温温度阈值时,控制器6控制电加热片13停止工作,不再加热,由此保证水表保温外壳体11内部的环境温度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而保证水表内壳体1和水表中壳体16及其内部均不会产生冻结现象,有效地实现第三层保护机制;

具体地,泄压结构及泄压原理同样如图1所示,所述泄压机构15包括泄压接口151、可变容积的储气瓶153、储气瓶外壳154、储气瓶底壳155、密封塞157,所述储气瓶外壳154外侧面与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11外侧面固定连接,以便于移动和安装,所述储气瓶外壳154与储气瓶底壳155连接形成容纳储气瓶153的内腔且所述储气瓶底壳155上开有若干通气孔156,所述储气瓶153上端与储气瓶外壳154内壳上表面密闭连接同时所述泄压接口151经密封塞157穿入储气瓶153内部且泄压接口151末端封装有防水透气膜152,优选地所述储气瓶153采用软塑材料或橡胶材料制作,容纳储气瓶153的内腔通过通气孔156能够与外界交换空气,使得储气瓶153可以自由地收缩变换体积,有效地实现储气和排气,同时储气瓶153内部也实现密封仅保留泄压接口151末端经防水透气膜152留下的空气流通通道,从而有效针对水表内部空间的空气泄压,在水表内部的气压大于一定压力值时,水表内部的气体就会通过泄压管道和泄压接口151排泄到储气瓶153内部,储气瓶153体积增大,水表内部的空气压力减小,从而避免了水表因压强过大而爆裂的情况,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结构、安装、环境、内部压力、解冻情况多种影响因子进行实现综合全方位防冻,提升水表的抗低温性能和防冻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应急出液口直径尺寸略大于所述应急进液口,如此设置使得使用水表中壳体流通内腔进行解冻或者释放液体时,保证流出的速度快于流进的速度,增大水流速度从而避免小范围结冰。

优选地,所述水表内部壳体优先设置为立体斗形,所述水表中壳体同样为斗形,进而将所述应急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水表中壳体的斗尖部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水表中壳体流通内腔内的液体流速,当然还可以优选在水表内部壳体斗尖部位向外设置余水口,所述余水口上设置余水排水阀且所述余水口与所述应急出液口相匹配,当水表内壳体内部的水流无法全部通过出水管口流出而导致水表内壳体内部存有余水时,利用控制器打开余水排水阀,从而余水经余水口和应急出液口流出,进而避免水表内壳体内部残余水的滞留,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表冻住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水表中壳体与所述水表保温外壳体相接面均匀涂覆绝缘导热涂层,当电加热片、温度感应器等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漏电情况时,绝缘导热涂层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此能够保护此时接触水表的用户的生命安全。

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采用生物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分子筛结构材料、gore-tex涂层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保证在泄压的同时不影响水表流向用户的水量,避免水资源浪费。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创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创造。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总之,一切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