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9786发布日期:2020-08-07 18:5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流量计在线校准工作需要对圆形管道外直径进行较精确测量,传统方法需要将管道整体暴露,并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还需要对管道外侧环形区域进行附着物清除,之后使用皮尺测量管道外周长,计算得出管道外直径。在工作实践中,许多管道深埋于淤泥或积水之中,或无法对管道外侧附着物进行细致的清理,导致无法测量外直径或测量结果不准确。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量方便性及准确性的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包括用以紧贴所述圆形管道的测量器,所述测量器包括通过旋转轴连接成一体的测量臂和辅助臂,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测量臂和所述辅助臂的交接处,所述辅助臂上靠近所述旋转轴一端设有分别位于所述辅助臂两侧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测量臂通过所述上挡块和所述下挡块与所述辅助臂固定成126°~128°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臂上设有分度值为1mm的长度标记尺,所述长度标记尺的测量基准点位于所述下挡块一侧且在所述测量臂与所述辅助臂之间的交点处,所述长度标记尺的末端位于所述测量臂远离所述旋转轴一端,所述长度标记尺紧贴所述圆形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臂上远离所述旋转轴一端设有用以开合所述测量臂的测量臂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臂上设有凹槽,所述测量臂可旋转收拢纳入至所述辅助臂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器的测量范围为所述外直径0~880mm的范围,所述测量工具还包括两组延长测量臂和延长辅助臂,所述延长测量臂与所述测量臂连接,所述延长辅助臂与所述辅助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臂远离所述旋转轴一端设有辅助臂承口和位于所述辅助臂承口一侧的辅助臂定位圆孔,所述延长辅助臂的首端设有与所述辅助臂承口对应设置的延长辅助臂插口和与所述辅助臂定位圆孔卡接的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所述延长辅助臂与所述辅助臂通过所述延长辅助臂插口与所述辅助臂承口相互连接,通过所述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与辅助臂定位圆孔契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延长辅助臂末端设有用以与所述延长辅助臂首端的延长辅助臂插口对应设置的延长辅助臂承口和位于所述延长辅助臂承口一侧且用以卡接所述延长辅助臂首端的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的延长辅助臂定位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臂远离所述旋转轴一端设有测量臂承口和位于所述测量臂承口一侧的测量臂定位圆孔,所述延长测量臂首端设有与所述测量臂承口对应设置的延长测量臂插口和与所述测量臂定位圆孔卡接的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所述延长测量臂与所述测量臂通过所述延长测量臂插口与所述测量臂承口相互连接,通过所述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与测量臂定位圆孔契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延长测量臂末端设有用以与所述延长测量臂首端的延长测量臂插口对应设置的延长测量臂承口和位于所述延长测量臂承口一侧且用以卡接所述延长测量臂首端的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的延长测量臂定位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延长测量臂上设有分度值为1mm的延长测量臂长度标记尺,所述延长测量臂长度标记尺的测量基准点位于所述延长测量臂首端的延长测量臂插口处且在所述插口靠近所述延长测量臂末端的一侧,所述延长测量臂长度标记尺的末端位于所述延长测量臂末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通过将测量臂与辅助臂固定成126°~128°的角度,在测量圆形管道外直径时,可以将对圆形管道暴露面积的要求减少至原方法的25%,同时将基本不需要对管道外表面专门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测量方便性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测量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测量器收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测量器收紧时左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测量器收紧时右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测量器测量圆形管道外直径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延长辅助臂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延长辅助臂右视图。

图8为图1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延长测量臂主视图。

图9为图8所示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延长测量臂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包括用以紧贴圆形管道4的测量器1、两组延长测量臂2和延长辅助臂3。本实施例中,测量器1的测量范围为圆形管道4外直径0~880mm的范围。延长测量臂2和延长辅助臂3与测量器1相连接,以便增大圆形管道4外直径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增加第一组延长测量臂2和延长辅助臂3的测量范围在测量器1的测量范围基础上增加800mm,即最大可测量圆形管道4外直径达到1680mm。再增加第二组延长测量臂2和延长辅助臂3的测量范围在第一组延长测量臂2和延长辅助臂3的测量范围基础上增加800mm,即最大可测量圆形管道4外直径范围达到2480mm。则在本实施例中,此测量工具最大能够测量外直径为2480mm的圆形管道4。

如图1所示,测量器1包括通过旋转轴5连接成一体的测量臂11和辅助臂12。旋转轴5位于测量臂11和辅助臂12的交接处。本实施例中,旋转轴5为螺栓,使用螺栓可以使测量臂11和辅助臂12更加紧固牢靠,并且螺栓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轴5还可为其他连接杆。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辅助臂12长度为305mm,宽度为30mm,便于辅助测量臂11进行测量。辅助臂12上设有凹槽121、且在靠近旋转轴5一端设有上挡块122和下挡块123、在远离旋转轴5一端设有辅助臂承口124和的辅助臂定位圆孔125。辅助臂定位圆孔125位于辅助臂承口124一侧。上挡块122和下挡块123分别位于辅助臂12两侧,便于固定测量臂11。

如图1至图4所示,测量臂11上设有分度值为1mm的长度标记尺111,且在远离旋转轴5一端设有测量臂拉手112、测量臂承口113和位于测量臂承口113一侧的测量臂定位圆孔114。本实施例中,测量臂拉手112用以开合测量臂11,方便用手捏拿测量臂11。本实施例中,长度标记尺111的总长为220mm,以便测量。长度标记尺111的测量基准点a在测量臂11与辅助臂12之间的交点处,且位于下挡块123一侧。长度标记尺111的末端位于测量臂11远离旋转轴5一端,能够使测量臂11的长度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长度标记尺111紧贴圆形管道4,以便测量圆形管道4外直径。

如图6、图7所示,延长辅助臂3的首端设有延长辅助臂插口31和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32。本实施例中,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32位于延长辅助臂插口31一侧,便于与辅助臂12固定。延长辅助臂3的末端设有延长辅助臂承口33和延长辅助臂定位圆孔34。本实施例中,延长辅助臂承口33用以与延长辅助臂3首端的延长辅助臂插口31对应设置。延长辅助臂定位圆孔34位于延长辅助臂承口33一侧,且用以卡接延长辅助臂3首端的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32。本实施例中,延长辅助臂3的总长度为200mm(注:此处总长度不包含延长辅助臂插口的长度),便于与延长测量臂2配套使用。

如图8、图9所示,延长测量臂2上设有分度值为1mm的延长测量臂长度标记尺(未标记)。延长测量臂2首端设有延长测量臂插口22和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23。延长测量臂2末端设有延长测量臂承口24和延长测量臂定位圆孔25。延长测量臂长度标记尺的测量基准点位于延长测量臂2首端的延长测量臂插口22处且在插口靠近延长测量臂2末端的一侧,延长测量臂长度标记尺的末端位于延长测量臂2末端,能够使得延长测量臂2的长度得到最大化利用。本实施例中,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23位于延长测量臂插口22一侧,便于与测量臂固定。延长测量臂长度标记尺紧贴圆形管道4,以便测量圆形管道4外直径。本实施例中,延长测量臂承口24用以与延长测量臂2首端的延长测量臂插口22对应设置。延长测量臂定位圆孔25位于延长测量臂承口24一侧,且用以卡接延长测量臂2首端的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23。本实施例中,延长测量臂2的总长度为200mm(注:此处总长度不包含延长测量臂插口的长度),便于携带。

本实施例中,延长辅助臂3与辅助臂12连接。延长辅助臂插口31与辅助臂承口124对应设置,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32与辅助臂定位圆孔125卡接。延长辅助臂3与辅助臂12通过延长辅助臂插口31与辅助臂承口124相互连接,使延长辅助臂3首端收容于辅助臂12末端。通过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32与辅助臂定位圆孔125契合固定,确保延长辅助臂3与辅助臂12之间连接牢固可靠,且拆卸方便。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延长辅助臂3与第二组延长辅助臂3之间通过第一组延长辅助臂3的延长辅助臂承口33与第二组延长辅助臂3的延长辅助臂插口31相互承接,通过第一组延长辅助臂3的延长辅助臂定位圆孔34与第二组的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32相互卡接契合,确保两组延长辅助臂3之间吻合连接、限位牢靠。

本实施例中,延长测量臂2与测量臂11连接。延长测量臂插口22与测量臂承口113对应设置,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23与测量臂定位圆孔114卡接。延长测量臂2与测量臂11通过延长测量臂插口22与测量臂承口113相互连接,使延长测量臂2首端收容于测量臂11末端。通过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23与测量臂定位圆孔114契合固定,确保延长测量臂2与测量臂11之间连接牢固,同时便于拆卸。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延长测量臂2与第二组延长测量臂2之间通过第一组延长测量臂2的延长测量臂承口24与第二组延长测量臂2的延长测量臂插口22相互承接,通过第一组延长测量臂2的延长测量臂定位圆孔25与第二组的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23相互卡接契合,确保两组延长测量臂2之间限位牢靠。

如图1、图5所示,测量臂11通过上挡块122和下挡块123与辅助臂12固定成126°~128°的角度,使得测量方便,并且可以将对圆形管道4暴露面积的要求减少至原方法的25%,同时将基本不需要对管道外表面专门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测量方便性及准确性。本实施例中,下面以测量臂11与辅助臂12固定成126.88°的角度θ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主要应用的几何学原理为:当圆的外切角为126.88°时,此时圆直径为4倍外切角顶点与两个相切点的距离。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圆形管道外直径测量工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测量器1时,用手捏着测量臂拉手112,拉动测量臂11绕旋转轴5旋转,通过上挡块122和下挡块123将测量臂11与辅助臂12固定在126.88°的角度θ。

将测量器1紧贴圆形管道4,令辅助臂12的30mm宽度完全紧贴圆形管道4壁,保障测量臂11与圆形管道4横切面平行。

再压下测量器1,使测量臂11紧贴圆形管道4,读取长度标记尺111上与圆形管道4接触的刻度数据,即长度标记尺111与圆形管道4的相切点b处的刻度数据。测量效果如图5所示。

根据几何学原理,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出圆形管道4外直径:外半径外直径d=2r=4lab。

如果待测件直径超过880mm,则增加一组200mm延长测量臂2和延长辅助臂3;如果待测件直径超过1680mm,则再增加一组200mm延长测量臂2和延长辅助臂3,以此类推。

如图1至图4所示,当不使用测量工具时,延长测量臂2以及延长辅助臂3由于分别设置了延长测量臂插口22、延长测量臂弹性钢珠23及延长辅助臂插口31、延长辅助臂弹性钢珠32,从而可较方便地从测量器1中拆卸。同时当不使用时,测量臂11可旋转收拢纳入至辅助臂凹槽121内,便于携带且节省空间。本实施例中,收拢后测量器1的长度为305mm,宽度为30mm,厚度为10mm。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