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6885发布日期:2020-09-15 18:1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人体体温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项表现特征,异常的体温往往与某些细菌、病毒感染或其他炎症疾病有关,因此体温检测常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判断。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体温计或测温枪对人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得知其体温是否出现异常。

但是,体温异常的人,如果不主动声明,别人是无法知道的,特别是当这种异常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时,极易导致周围人员出现接触传染,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医院、学校、公共场合等,极易造成感染扩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直观得知他人体温是否异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包括:

封装固定结构,所述封装固定结构用于贴设于人体的额头;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封装固定结构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供电模块、体温传感器模块、温度指示模块以及温度采集计算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体温传感器模块以及温度指示模块均与所述温度采集计算模块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温度指示模块为温度区间指示灯,所说封装固定结构具有透明指示窗,所述温度区间指示灯与所述封装固定结构的透明指示窗相对布置。

可选的,所述体温传感器模块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体温传感器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中部,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温度采集计算模块位于所述体温传感器模块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供电模块采用充电式纽扣电池。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封装固定结构为柔性保护套,所述封装固定结构内具有容腔,所述电路板嵌设于所述容腔内。

可选的,所述封装固定结构的上侧开设有纳入口,所述纳入口与所述容腔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封装固定结构的两侧连接有头带,所述头带与所述封装固定结构围合形成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套设于人体的头部。

可选的,所述头带为弹性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通过将该封装固定结构佩戴于人体的额头,并通过体温传感器模块对人体的额温进行实时采集,然后通过温度指示模块将所采集的温度进行显示,直观的显示佩戴者实时的体温情况,其他人进而可清晰的得知佩戴者的健康状况,增强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信任,形成接触安全区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观得知他人体温是否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能够直观的显示人体的额头温度,以及时告知他人佩戴者的健康状况。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头戴式额温测量与指示装置,包括:

封装固定结构11,封装固定结构11用于贴设于人体的额头;

电路板12,电路板12设于封装固定结构11内,电路板12上设有供电模块121、体温传感器模块122、温度指示模块124以及温度采集计算模块123,供电模块121、体温传感器模块122以及温度指示模块124均与温度采集计算模块123电性连接。

此处所说的封装固定结构11为用于容纳电路板12的结构,并可贴设于人体的额头。

上述供电模块121用于对其他各模块进行供电,体温传感器模块122则用于测量体温,温度采集计算模块123则用于分析计算所采集的额温,并将数据传递给温度指示模块124,供温度指示模块124直观的显示。

这样,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该封装固定结构1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并通过体温传感器模块122对人体的额温进行实时采集,然后通过温度指示模块124将所采集的温度进行显示,直观的显示佩戴者实时的体温情况,其他人进而可清晰的得知佩戴者的健康状况,增强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信任,形成接触安全区域。

请结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温度指示模块124为温度区间指示灯,所说封装固定结构具有透明指示窗111,所述温度区间指示灯114与所述封装固定结构的透明指示窗111相对布置。

此处所说的温度区间指示灯为多个led灯的组合,并且给出的温度区间指示灯具有不同的显示区域,本实施例中为三个显示区域,且三个显示区域分别显示绿、黄以及红三种颜色,从左至右排列布置,显示绿色的区域为正常体温,显示黄色的区域为低烧体温,而红色的区域则为高烧体温,这样,能更为直观的显示人体的健康状态。进一步的,每一显示区域也具有多个区间,且从左至右为体温低至高的状态,进而更精确的显示人体实时的温度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也可自下而上进行排列并显示体温低至高的状态,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温度指示模块124也可以为单个指示灯,通过绿、黄以及红三种颜色显示正常体温、低烧体温以及高烧体温,显示直观。

并且,当上述温度指示模块124显示红灯时,进行闪烁,以提醒他人注意,并提醒佩戴者及时进一步检查或就医。

请结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体温传感器模块122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该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可选但不限于tm117,精度高,使用方便。

这样,为了避免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法接触到额头致使检测不准确,该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凸出于封装固定结构11的背面,且为了稳定该体温传感器模块122,在封装固定结构11的背面设有一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抵持于体温传感器模块1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封装固定结构11的背面设一薄膜结构,以减少封装固定结构11对温度采集的影响。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体温传感器模块122也可以为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的型号可选但不限于smtir9902sil,无需接触即可测得额头温度。

另外,体温传感器模块122位于电路板12的中部,供电模块121和温度采集计算模块123位于体温传感器模块122的两侧。

这样,保证体温传感器模块122准确测得额头温度,且将供电模块121和温度采集计算模块123设于两侧,以合理化布置,减少体积。

并且,上述温度指示模块124即横设在体温传感器模块122的上侧,各个模块间隔布置,以避免各个模块的发热对体温传感器模块122的温度检测造成影响。

此外,请结合参阅图1,本实施例给出的温度采集计算模块123用于分析计算所采集的额温,分析采集的额温所在的温度区间,并根据温度区间指示温度指示模块124相应的led进行显示,本实施例中,该温度采集计算模块123为单片机,其型号可选但不限于stm32,功能可选附加蓝牙数据传输功能。

请结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供电模块121采用充电式纽扣电池。

该充电式纽扣电池可拆卸更换,且可进行充电,以保证该装置长久的运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掌,该供电模块121也可采用蓄电池或超级电容。

在一实施例中,可在电路板12侧边设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凸出于封装固定结构11,充电接口与该供电模块121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在封装固定结构11的正面设微型薄膜太阳能板,微型薄膜太阳能板与供电模块121电性连接,这样,可随时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

请结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给出的电路板12为柔性电路板12。

这样,以便于该装置能够贴设于人体的额头,且不对其内部结构造成影响。

并且,封装固定结构11为柔性保护套,封装固定结构11内具有容腔,电路板12嵌设于容腔内。

具体的,该封装固定结构11为硅胶保护套,这样,可以紧贴于人体的额头,保证所测得的温度准确。

另外,封装固定结构11设置有透明指示窗111,用于供温度指示模块124显示。

并且,封装固定结构11的上侧开设有纳入孔,纳入孔与容腔相连通。

通过该纳入孔可以随时将内部的电路板12取出或安放,且由于纳入孔位于上侧,不易掉落,此外,该纳入孔呈细长条状,这样,常态下,该纳入孔呈封闭状态,保证内部的电路板12稳定安放。

请结合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封装固定结构11的两侧连接有头带13,头带13与封装固定结构11围合形成有一通孔,通孔用于套设于人体的头部。

通过该头带13可以快速进行佩戴,以使封装固定结构11贴设于人体的额头,不易掉落。

具体的,该头带13的两端缝合于封装固定结构11的两侧,以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头带13为弹性带。

以保证封装固定结构11紧贴于人体额头,且可适应不同人群的头部,使用范围广。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头带13也可以为卡扣带,通过卡扣带的卡扣实现头带13的紧缩与张弛,以合适的佩戴于人体的额头,并且,根据需要可对头带13与封装固定结构11围合的通孔大小进行改变,适应不同人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