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硬度取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2263发布日期:2020-11-13 12:3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硬度取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硬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硬度取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硬度、强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硬度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硬度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有定滑轮,定滑轮上套有升降绳索,升降绳索一端连接有固定重量的重物,另一端捆绑固定;通过收放绳索将重物移动至一定高度,将待测混凝土试件放置在重物正下方,然后松开绳索,让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敲击到混凝土上,通过更换重物的重量,直至将混凝土试件敲碎,根据重物的重量及悬空高度以此反向推导混凝土试件的硬度。

上述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敲碎的混凝土渣块飞溅砸伤操作人员,会在放置混凝土的放置板的四周设置挡板,避免渣块伤人的问题,但是设置了挡板就不利于对多个挡板围成的空间内混凝土碎渣块的清理,特别是对短时间频繁使用硬度检测装置的时候,所以现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清除渣块的建筑工地混凝土硬度取样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硬度取样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敲碎之后的混凝土渣块清洁不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硬度取样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试件的放置箱及用于敲碎试件的敲击块,所述放置箱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矩形空腔结构,所述放置箱内设有清渣机构;

所述清渣机构包括开设在放置箱底部的条形的卸料槽及与卸料槽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推料板,所述卸料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靠近放置箱的任意侧壁,卸料槽的两端分别靠近与该侧壁相接的另一相对侧壁;

所述推料板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贴合放置箱该内侧壁的相对侧壁或朝向该侧壁移动,并且推料板与放置箱另一相对侧壁滑动设置。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放置箱外的伺服气缸,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料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卸料槽连接有碎渣组件,所述碎渣组件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碎渣箱及碎渣箱内两相对滚动的碎渣滚刀,碎渣箱上端通过导料通道与卸料槽相通设置,碎渣箱下部通过连接通道连接有用于盛装物料的接料框。

进一步,所述接料框通过夯实机构夯实其盛装的物料,所述夯实机构包括支撑座及罩设在支撑座上与支撑座滑动设置的活动槽,接料框放置在活动槽上,所述活动槽通过往复运动组件驱动沿支撑座往复滑动。

进一步,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弹性件与驱动件,其中支撑座位于弹性件与驱动件之间,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在活动槽内侧壁与支撑座之间的多个弹簧;所述驱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轴及凸轮,其中转动轴与支撑座上设置的连接杆转动连接,凸轮与活动槽内侧壁相接触设置。

进一步,所述活动槽与接料框接触面设有防滑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混凝土试件硬度检测时,将待测试件放入放置箱内,此时推料板在驱动组件的作用在贴合放置箱内侧壁设置,然后用敲击块自由落体敲击试件直至试件敲碎,敲碎的试件渣块散落在放置槽内,再控制驱动组件作用沿卸料槽方向移动,将放置箱内的渣块导出放置箱,进行试件渣块的清渣处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放置箱用于放置待测试件,放置箱呈上端开口的空腔结构,能有效放置敲碎之后的渣块飞溅,而放置箱内设置的清渣组件又能有效将敲碎后的渣块移出放置箱内,减少操作人员对放置箱内部的清理工作,适用于短时间高频率的混凝土试件的硬度检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箱、敲击块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碎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碎渣组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夯实机构与集料框盘配合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放置箱;21、推料板;22、伺服气缸;23、卸料槽;24、敲击块;25、推料槽;26、支架;27、定滑轮;28、绳索;29、固定杆;210、导料通道;3、碎渣箱;31、碎渣滚刀;32、轴芯;33、连接通道;34、第二驱动齿轮;35、伺服电机;36、第一驱动齿轮;4、接料框;5、夯实机构;51、防滑橡胶层;52、凸轮;53、活动槽;54、转动轴;55、驱动电机;56、连接杆;57、支撑座;58、弹簧;59、滑槽;51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硬度取样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及支撑架1上设置的放置箱2,放置箱2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矩形空腔结构,在放置箱2上设有通过合页连接的透明材质的柜门,柜门通过门栓与放置箱2开合设置(其中,柜门图中未显示,透明材质如:透明塑料);在放置箱2上方设有敲击块24,敲击块24通过绳索28控制其升降。具体的,在放置箱2上方设置有大致呈门形的支架26,在支架26的横梁上设有两并排设置的定滑轮27,绳索28穿过两定滑轮27设置,在绳索28的一端设有挂钩,在敲击块24上设有与挂钩配合使用的挂环,绳索28另一端捆绑固定杆29上。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敲击块24为不同重量的多个,每次试验时,绳索28连接一个敲击块24。

混凝土试件检测时:1、打开柜门,将试件放入放置箱2内适当位置,关闭柜门;2、通过绳索28将敲击块24移动至固定高度;3、然后松开绳索28让敲击块24做自由运动,下落敲击混凝土试件。如果该重量下的敲击块24不能将试件砸碎,则更换重量更大的敲击块24,通过挂环与挂钩的配合将敲击块24与绳索28连接。然后重复步骤2、3,直至达到一定重量的敲击块24将试件砸碎,停止试验,通过砸碎试件的敲击块24的重量及其下降高度反向推导试件的硬度参数。(具体操作可参照专利号为cn206891884u的专利中记载的工作原理)。

由于散碎在放置箱2内的试件渣块不便清洁,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放置箱2内设有清渣机构;所述清渣机构包括开设在放置箱2底部的条形的卸料槽23及与卸料槽23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推料板21,所述卸料槽23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靠近放置箱2的任意侧壁,卸料槽23的两端分别靠近与该侧壁相接的另一相对侧壁;所述推料板21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贴合放置箱2该内侧壁的相对侧壁或朝向该侧壁移动,并且推料板21与放置箱2另一相对侧壁滑动设置。由于推料板21只需要在放置箱2内往复移动,所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放置箱2外的伺服气缸22,所述伺服气缸22的活塞杆与推料板21连接。为保证敲击块24在敲击试件时,试件粉碎不会飞溅至推料板21与放置箱2侧壁围成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在放置箱2侧壁上开设有推料槽25,进行试件硬度测试时,推料板21位于推料槽25内,推料板21靠近卸料槽23的一侧与开设推料槽25的放置箱2侧壁齐平设置。

清渣组件进行清渣时:伺服气缸22工作带动推料板21朝向卸料槽23移动,将放置箱2内的试件渣块移动至卸料槽23导出放置箱2,便于试件渣块的清理工作,减少操作人员对放置箱2内部的清理工作,适用于短时间高频率的混凝土试件的硬度检测操作。

测试之后的试件渣块属于建筑固废,会用于填埋处理,由于碎裂之后的试件渣块的大小不一,不便于后续处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卸料槽23连接有碎渣组件,所述碎渣组件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碎渣箱3及碎渣箱3内两相对滚动的碎渣滚刀31,碎渣箱3上端通过导料通道210与卸料槽23相通设置,碎渣箱3下部通过连接通道33连接有用于盛装物料的接料框4。其中两个碎渣滚刀31的轴芯32均与碎渣箱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碎渣滚刀31的轴芯32上连接有伺服电机35及第一驱动齿轮36,在另一个碎渣滚刀31的轴芯32上设有与第一驱动齿轮36配合使用的第二驱动齿轮34。从卸料槽23导出的试件渣块通过导料通道210进入碎渣箱3,通过两碎渣滚刀31进一步进行粉碎,粉碎之后的试件物料通过连接通道33导入接料框4内进行收集,为便于试件物料从碎渣箱3内导出,碎渣箱3内底面倾斜设置,连接通道33位于碎渣箱3内底面倾斜下端。

为增加接料框4的使用时间,减少倾倒次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接料框4通过夯实机构5夯实其盛装的物料,所述夯实机构5包括支撑座57及罩设在支撑座57上与支撑座57滑动设置的活动槽53,接料框4放置在活动槽53上,在活动槽53内侧顶部设有滑块510,在支撑座57上还有滑槽59;滑槽59与滑块510滑动配合,使得活动槽53能在往复运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在支撑座57上往复滑动。具体的,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弹性件与驱动件,其中支撑座57位于弹性件与驱动件之间,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在活动槽53内侧壁与支撑座57之间的多个弹簧58;所述驱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55、转动轴54及凸轮52,其中转动轴54与支撑座57上设置的连接杆5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凸轮52与活动槽53内侧壁相接触设置。凸轮52在驱动电机55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活动槽53在多个弹簧58的作用下沿支撑座57往复移动,将接料框4内的物料进行振荡夯实。

为避免接料框4在活动槽53往复移动过程中与活动槽53分离,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活动槽53与接料框4接触面设有防滑橡胶层5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