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8553发布日期:2021-04-20 23:1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


背景技术:

2.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目前电能表因体积小巧、精度高、可靠性好、安装方便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
3.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能表结构》,其专利号为zl201720859561.6(授权公告号为cn207263805u)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结构,包括罩壳和底壳,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设置有上连接部,所述底壳在上连接部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设置有适合超声波焊接和螺钉连接兼用的连接结构,并通过该连接结构将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底壳上。采用螺钉连接,增加了拆装的繁琐性。
4.又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单相窃电电表》,其专利号为zl201721459948.9(授权公告号为cn207488343u)公开了一种单相窃电电表包括表盖和底座,所述表盖与底座转动连接,还包括设于表盖上的至少2个卡钩、设于表盖上的至少2个安装耳、设于底座内壁上与卡钩位置相对应的至少2个卡扣、设于底座上与安装耳位置相对应的至少2个安装槽;所述安装耳与安装槽转动连接。采用卡钩和卡扣的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无螺钉设计,但是当恶意撬表窃电时,存在撬表的可能性,并且当防盗窃报警电路无法工作而实际存在撬表窃电情况时,用户很难意识到已经存在窃电的情况。
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表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降低电表被撬可能性的电能表。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恶意撬表时表盖易损坏的电能表。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包括有底座,其前侧具有敞口;
9.表盖,盖设在所述敞口处且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敞口;
10.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盖的下壁板与所述底座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相插接配合的凸部和容置口,所述底座和表盖之间在位于所述凸部上方的位置上具有间隔,所述底座和表盖之间在位于间隔的上方的位置上具有缝隙,所述间隔内设置有阻挡所述缝隙的挡筋。
11.凸部可以设置在底座上,也可以设置在表盖上,优选地,所述凸部设置在所述表盖的下壁板上且邻近所述表盖的边沿布置并向后延伸,所述容置口开设在所述底座上。
12.为了更好地阻挡外置工具伸入到缝隙内,降低窃电发生的可能性,所述挡筋设置
在所述底座与表盖相对接的接合面上,所述挡筋呈弧形,在所述底座和表盖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所述挡筋位于所述凸部的外围。
13.优选地,所述凸部有两个,且左右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凸部均对应有一个所述的挡筋。
14.为了限制伸入到缝隙内的外置工具进一步往上运动,所述底座和表盖之间的接合面上设置有相插接配合的凸台和凹陷部,在所述底座和表盖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挡筋的上方。
15.凸台可以设置在表盖上,也可以设置在底座上,但是优选地,所述表盖的周边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环壁,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壁的后表面上,且向后延伸,所述底座的周沿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环壁,所述凹陷部开设在所述第二环壁的前表面上。
16.实现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但是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壁的后表面和第二环壁的前表面之间至少局部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点胶固定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表盖邻近凸部的相对两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侧壁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有多个,且沿着对应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18.为了实现底座和表盖的连接,所述表盖的上侧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表盖的下侧卡接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19.具体地,所述表盖的上侧设置有卡勾,所述表盖的下侧具有向后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底座在对应卡勾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勾转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底座在对应开口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卡入所述开口内的卡入部。
20.为了在强制撬表时,拉动表盖朝远离底座方向运动时,将表盖破坏,所述表盖的前壁板局部为薄壁区,所述延伸板设置在所述薄壁区上,且位于所述凸部的上方。如此,在电能表被强制撬表时,表盖易被损坏,用户容易通过表盖即可获知是否被窃电。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能表的凸部的设置,当通过外置工具对电能表进行强制撬表时,外置工具将凸部撬掉,外置工具继续向上运动进行撬表时,挡筋将阻止外置工具继续向上运动,降低了继续进行撬表的可能性;当恶意将挡筋翘掉时,外置工具继续向上运动时,由于凸台的存在,限制外置工具继续向上运动而撬表,当继续撬表时,由于表壳上凹槽的存在,则表壳易断裂而损坏,从而使得用户通过表壳即可获知已被窃电。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4.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25.图4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26.图5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27.图6为1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28.图7为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1中的表盖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2.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能表包括有自前向后依次布置的表盖2和底座1,底座1的前侧具有敞口1a,表盖2盖设在敞口1a处,用来打开或关闭敞口1a,且表盖2与底座1之间围合形成有容腔。
33.在本实施例中,电能表竖向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表盖2的周边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环壁22,底座1的周沿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环壁13,第一环壁22的下壁板21与底座1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相插接配合的凸部211和容置口11,具体地,凸部211设置在表盖2的下壁板21上且邻近表盖2的边沿布置并向后延伸,凸部211有两个,且左右间隔1b布置,对应地,容置口11开设在底座1上,且容置口11也有两个,且左右间隔布置。
34.如图3所示,底座1和表盖2之间在位于凸部211上方的位置上具有间隔1b,底座1和表盖2之间在位于间隔1b的上方的位置上具有缝隙1c,间隔1b内设置有阻挡缝隙1c的挡筋12,挡筋12设置在底座1与表盖2相对接的接合面上,挡筋12呈弧形,每个凸部211均对应有一个挡筋12,如图6所示,在底座1和表盖2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挡筋12位于凸部211的外围。如此,外置工具继续向上运动进行撬表时,挡筋将阻止外置工具继续向上运动,降低了继续进行撬表的可能性。
35.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环壁22的后表面和第二环壁13的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相插接配合的凸台221和凹陷部131,如图2和图3所示,凸台221设置在第一环壁22的后表面上,且向后延伸,凹陷部131开设在第二环壁13的前表面上,在底座1和表盖2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凸台221位于挡筋12的上方。如此,能够限制外置工具进一步向上伸入到底座和表盖之间的缝隙。此外,第一环壁22的后表面上凸出有超声波焊接筋222,超声波焊接筋222沿周向延伸,第一环壁22的后表面通过超声波焊接筋222焊接在第二环壁13的前表面上,具体地,第一环壁22的上壁板及左右两壁板的后表面焊接在第二环壁13的对应位置上。此外,第一环壁22的后表面和第二环壁13的前表面之间还可以采用点胶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6.如图8所示,表盖2的上侧设置有卡勾24,卡勾24有两个且左右间隔布置,如图7所示,底座1在对应卡勾24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卡勾24转动配合的连接部14,表盖2的上侧通过卡勾24的c形缺口241与连接部14的转动配合而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如图8和图9所示,表盖2的前壁板2a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一个薄壁区26,每个薄壁区26上均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板25,延伸板25有两个且左右间隔布置,延伸板25位于对应凸部211的上方,每个卡勾24对应一个延伸板25,延伸板25上开设有开口251,底座1在对应开口251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卡入开口251内的卡入部15,具体参见图4所示,如此,表盖2的下侧通过卡入部15与开口251的卡接配合而卡固在底座1上。由于延伸板25连接在薄壁区26,而延伸板25上的开口251与底座上的卡入部15相限位,在恶意拉动表盖时,延伸板25拉动薄壁区26,则表盖容易在薄壁区26处断裂。
37.为了在强制撬表时,表盖能够破损,以使用户发现表被撬,如图5和图8所示,表盖2的左右两侧壁的内表面上均开设有凹槽23,每个侧壁上的凹槽23均有多个,且沿着各自侧
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如此,在强制撬表时,表盖容易在凹槽23处断裂。
38.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