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动触点的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5326发布日期:2021-05-11 14:5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动触点的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属于电容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可动触点的电容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电器中最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不同的电容器规格存在差异,导致端子之间的间距不一,在电容器出厂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保证其质量。但是常规检测装置及的触点是固定的,而交流电容规格繁杂,端子间距不一,使检测工序变得异常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基于可动触点的电容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基于可动触点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电容器水平直线平动的输送台和设置在输送台正上方的触点架,所述触点架上设置有沿电容器平动方向设置的条形槽,且条形槽沿电容器平动方向延伸至触点架的端部形成开口,所述触点架顶部设置有位于条形槽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触点盒,所述触点盒内设置有成对的触点,且所述侧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从触点盒向外沿电容器平动方向延伸的下滑道,所述下滑道的末端与条形槽的上沿平齐,所述触点架远离条形槽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上扬部以露出条形槽的入口便于电容器的端子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触点为“v”形。

进一步的,所述触点的顶部还设置有对称设置且向内部延伸的翼片,翼片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上滑道,所述上滑道设置在下滑道与条形槽的开口之间,所述上滑道靠近下滑道一端与条形槽的上沿平齐,且上滑道沿电容器平动方向逐渐上扬。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台的两侧设置有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台为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点具有可动性,触点是受电容器的端子接触并带离触点盒而完成与电容器的端子的电性导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端子间距不同的电容器的性能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电容器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触点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触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触点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基于可动触点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电容器1水平直线平动的输送台10和设置在输送台10正上方的触点架20,所述触点架20上设置有沿电容器1平动方向设置的条形槽21,且条形槽21沿电容器1平动方向延伸至触点架20的端部形成开口,所述触点架20顶部设置有位于条形槽21两侧的侧板24,所述侧板24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触点盒22,所述触点盒22内设置有成对的触点23,且所述侧板24的侧壁上设置有从触点盒22向外沿电容器1平动方向延伸的下滑道25,所述下滑道25的末端与条形槽21的上沿平齐,所述触点架20远离条形槽21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上扬部26以露出条形槽21的入口便于电容器1的端子进入。

在进行电容器1检测的时候,电容器1由输送台10进行输送,使电容器1从触点架20的上扬部26一端进入,触点架20悬空设置在输送台10上方,且触点架20与输送台10之间的距离设置满足电容器1的主体通过,同时电容器1的端子上端穿过条形槽21延伸至触点架20上方,当电容器1的端子进入触点盒22中,接触到触点盒22中最下方的触点23,随着电容器1平动,触点盒22中与电容器1端子接触的触点23被电容器1端子从触点盒22中带出,此时触点盒22中成对的触点23中另一只便落下到触点盒22底部,直至电容器1的另一个端子与其接触并将其带出,与电容器1端子接触的成对的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检测系统电性连接,这样便可以检测电容器的性能。由于触点23具有可动性,触点23是受电容器1的端子接触并带离触点盒22而完成与电容器1的端子的电性导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端子间距不同的电容器的性能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触点架20上除触点23以外均为现有技术的绝缘材料制成,如陶瓷、塑料或橡胶等;两侧的侧板24上的下滑道25之间也设有间隙,间隙与条形槽21的宽度一致以便电容器1的端子通过;且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系统也为现有技术中的检测系统,由于电容器1的性能检测有多项,且检测系统的技术方案为独立的技术方案,不是本申请所要保护的内容,因此检测系统的具体内容在此不进行进一步公开说明。

上述技术方案中,触点23为“v”形,这种结构便于与电容器1的端子接触,且“v”形的结构在触点架20上形成的支撑面为三角形,能够提高触点23在滑动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触点23与电容器1的端子的电性导通。

所述触点23的顶部还设置有对称设置且向内部延伸的翼片231,翼片231之间设有间隙以便电容器1的端子进入接触触点23的尖角部。由于触点23是成对叠放在触点盒22中的,在触点23的顶部设置翼片231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积,便于触点23的叠放。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输送台10为传送带。

所述侧板24的侧壁上设置有上滑道27,所述上滑道27设置在下滑道25与条形槽21的开口之间,所述上滑道27靠近下滑道25一端与条形槽21的上沿平齐,且上滑道27沿电容器1平动方向呈上扬趋势。

两侧的侧板24上的上滑道27之间也设有间隙,间隙与条形槽21的宽度一致以便电容器1的端子通过;上滑道27与下滑道25之间为部分条形槽21的平道以便完成电容器1的检测,这样当电容器1经过上滑道27的下方时,触点23在上滑道27的作用下逐渐上升直至脱离电容器1的端子,这样便可以在检测完成后实现触点23与电容器1的端子的自动分离。

所述输送台10的两侧设置有护板11,用于限位防止电容器滑出输送台10。

上述实施例中,触点23由提升器30提升回至触点盒22中,上滑道27上设置有提升器30,提升器30的顶部设置有复位滑道31,复位滑道31的下端设置在触点盒22的顶部开口处。触点23在进入上滑道27后,进入提升器30,由提升器30提升至顶部后通过复位滑道31滑行后进入触点盒22中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