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2747发布日期:2020-12-08 13:2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裂缝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裂缝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裂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钢结构是楼房、桥梁、隧道等建筑物的主要材料。现在的楼房越来越高,桥梁越来越长、结构越来越复杂,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混凝土或钢结构或其它材料可能会逐渐老化,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其中,裂缝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能否及时准确的了解建筑物的重点部位的裂缝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对建筑物上的裂缝进行的测量,主要采用刻度尺测量或采用相机拍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方便也不安全。在一些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来对裂缝的宽度进行连续检测,克服了上述检测方法的缺陷。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位置,比如建筑物的拐角处,对于横贯建筑物拐角的两个面的裂缝,则难以进行装置的安装以及裂缝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裂缝检测装置,以便于检测建筑物拐角处的裂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裂缝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一感光芯片,所述第一框架具有用于与第一待测位置配合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感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感光芯片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框架和第二感光芯片,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用于与第二待测位置配合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感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二感光芯片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钝角或直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通过所述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框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感光芯片沿预设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感光芯片沿预设方向排列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或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安装台用于与待检测的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第一透光板和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光板沿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之间;所述第二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的第二透光板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光板沿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二透光板和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裂缝检测装置,裂缝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一感光芯片,第一框架具有用于与第一待测位置配合的第一表面,第一感光芯片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第一感光芯片朝向第一表面;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框架和第二感光芯片,第二框架具有用于与第二待测位置配合的第二表面,第二感光芯片设置在第二框架上,第二感光芯片朝向第二表面;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具有夹角。采用该方案,由于第一检测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检测部的第二表面具有夹角,因此可将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安装到与夹角匹配的建筑物拐角位置,从而对拐角的两个面上的裂缝进行检测。因此,采用该方案便于在拐角处安装裂缝检测装置并对裂缝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裂缝检测装置的另一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提供的裂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第一框架;111、定位凸台;12、第一感光芯片;13、第一透光板;14、第一透镜;15、第一电路板;16、第一光源;

21、第二框架;22、第二感光芯片;23、第二透光板;24、第二透镜;25、第二电路板;26、第二光源;

31、转轴;32、支撑结构;33、安装台;34、第一连接件;35、第二连接件;36、固定件;37、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缝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框架11和第一感光芯片12,第一框架11具有用于与第一待测位置配合的第一表面,第一感光芯片12设置在第一框架11上,第一感光芯片12朝向第一表面;第二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框架21和第二感光芯片22,第二框架21具有用于与第二待测位置配合的第二表面,第二感光芯片22设置在第二框架21上,第二感光芯片22朝向第二表面;其中,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具有夹角。

采用该方案,由于第一检测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检测部的第二表面具有夹角,因此可将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安装到与夹角匹配的建筑物拐角位置,从而对拐角的两个面上的裂缝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拐角的两个面上分别安装裂缝检测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便于操作。并且,在工作环境中往往因为空间限制而不能安装两个裂缝检测装置,无法对拐角的裂缝进行检测。因此,采用该方案便于在拐角处安装裂缝检测装置并对裂缝进行检测。

可选地,第一框架11具有第一倒角,第二框架21具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相对设置,这样在将裂缝检测装置安装到拐角处时,可以避免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干涉。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建筑为了美观或结构需要,拐角都不一定是直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钝角或直角。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可根据要检测的拐角的角度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的检测位置需要,并且保证检测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结构可以提高装置的整体强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活动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可调节。由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可调节,这样可以适配不同角度的拐角,提高了裂缝检测装置的通用性。因此,可以任意改变两个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夹角,既可以满足拐角为锐角、也可以满足拐角为钝角的情形,从而使产品的适应性更广,使用更灵活,也更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转轴31,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通过转轴31连接。这样第一框架11或第二框架21可相对转轴31转动,从而方便地调节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之间的角度。

可选地,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4和第二连接件35,第一连接件34设置在第一框架11上,第二连接件35设置在第二框架21上,转轴31穿过第一连接件34和第二连接件35。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34和第二连接件35,便于实现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的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沿转轴3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和/或,第二框架21沿转轴3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这样可以调整第一框架11或第二框架21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感光芯片12或第二感光芯片22与裂缝对应,提高了裂缝检测装置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32,支撑结构32的一端与第一框架11连接,支撑结构32的另一端与第二框架21连接。通过支撑结构32可对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进行支撑和固定,便于安装,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支撑结构32可以为压缩弹簧或螺杆或连杆等结构。

由于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21是可以相对旋转的,所以,安装时需要将两部分都进行固定,才能保证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焦点在墙面附近,保证安装的位置精度,但是,有些建筑部位可能不容易安装,或者空间不足等原因,无法双侧固定。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该支撑结构32可以采用压缩弹簧,也可以采用螺杆、连杆等支撑结构,安装时,一侧固定后,调节支撑结构,即可以将另一侧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调到预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光芯片12为多个,多个第一感光芯片12沿预设方向排列设置,第二感光芯片22为多个,多个第二感光芯片22沿预设方向排列设置,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与预设方向平行。这样可使得第一感光芯片12或第二感光芯片22跨越裂缝的宽度,以检测裂缝的宽度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台33,安装台33设置在第一框架11和/或第二框架21上,安装台33用于与待检测的结构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台33,便于将裂缝检测装置固定到待检测的建筑物处。安装台33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件36,固定件设置在安装台33上,固定件36可以是螺栓或磁铁等结构。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为了避免因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与墙体拐角的角度偏差造成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扭曲变形,破坏产品,影响性能,裂缝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垫37,弹性垫37设置在安装台33上,该弹性垫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如弹簧垫圈,也可以是非金属的,如硅胶等。当建筑材料为磁性材料时,如钢结构,我们可以采用磁铁进行安装固定,这种方式,更方便、更快捷。当然,固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限于上述的方式。

可选地,第一框架11具有定位凸台111。通过定位凸台111,能够保证当定位凸台111紧贴墙面时,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焦点位置在墙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11上的第一透光板13和第一透镜14,第一透光板13沿第一表面设置,第一透镜14位于第一透光板13和第一感光芯片12之间;第二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21上的第二透光板23和第二透镜24,第二透光板23沿第二表面设置,第二透镜24位于第二透光板23和第二感光芯片22之间。

可选地,第一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11上的第一电路板15,第一感光芯片12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5上。第一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11上的第一光源16。第二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21上的第二电路板25,第二感光芯片22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5上。第二检测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21上的第二光源26。

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下面进一步进行说明。

该裂缝检测装置由两大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组成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中,透光板1和透光板2(即第一透光板13和第二透光板23)的透光面、透镜1和透镜2(即第一透镜14和第二透镜24)的进光面、出光面,分别与两个墙面面平行,并分别跨越裂缝,位于裂缝上方,其夹角为90°。工作时,第一光源16发出的光照射到被扫描物体上,被扫描物体产生反射光,这些反射光再穿过透光板,部分反射光进入透镜,从透镜另一端出来的反射光照射到光电转换芯片(即感光芯片)的感光视窗上,光电转换芯片把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向外输出。因为裂缝处缺少了相应的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从而导致照射在裂缝中的光线不能或者较少的部分能够被反射回来,从而导致与裂缝对应的光电转换芯片的那部分,输出信号变弱,根据波形,我们可以判断出该裂缝跨越了多少个像素点,而根据光电转换芯片的分辨率(dpi)即可以计算出裂缝的宽度。同时,根据间隔一段时间的多次扫描结果,可以判断出裂缝的变化情况。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一对扫描面相对垂直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将两部分设置到一个框体中,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一个产品,很好的适应直角拐角处的裂纹检测的需求,同时,由于该实施例集成、简化了结构,使产品体积较小,所以,只需采用一侧固定的安装方式即可,安装方便。建筑物的拐角,不但由内拐角,也有外拐角,该方案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上述几个实施例中,在主扫描方向(z向)上,两个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是并列排布,但是,我们知道,裂纹的产生发展都是无规律的,随机的。裂缝不一定完全在两个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内,因此,本实施例中,两个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均既可以绕旋转轴旋转,又可以沿旋转轴做轴向运动,通过轴向运动,来调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在z向的扫描位置,位置确定后,通过螺钉等方式将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固定在旋转轴相应的位置。当然,本实施例是以两个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为例,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可以有多个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穿在一个旋转轴上,因此,大大拓宽了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