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式除菌滤器破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3206发布日期:2021-03-30 19:5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囊式除菌滤器破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基过滤除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囊式除菌滤器破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化学、医药等领域的细胞培养时需要用到除菌滤器,尤其是在中空纤维系统细胞长期培养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囊式除菌滤器及在线囊式除菌滤器。囊式除菌滤器采用折叠式进口滤膜,过滤表面积大,适合较大体积溶液的过滤,这种滤器的外表为聚丙烯材料,不含粘合剂和其他化学物质,保证不污染样品,滤器有不同孔径可供选择,并且可以进行高压灭菌,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生物医药、食品业、实验室等对溶剂、细胞、药液进行过滤。

囊式除菌滤器经常会出现虽然在可高压灭菌的次数内,但滤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已经破损,此时滤器就不能在使用,应予以报废,以免影响过滤的效果及最终液的品质;因此,对囊式除菌滤器的破损检测非常必要。但现有的囊式除菌滤器(如图4所示)在进、出液管的端口处均设置有一个锥台形结构的唇口,因此很难与完整性检测仪进行密封连通,导致无法使用完整性检测仪对囊式除菌滤器进行破损检测,大大提升了囊式除菌滤器破损检测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囊式除菌滤器破损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囊式除菌滤器破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安装于囊式除菌滤器下端的进液管上,用于与外部的完整性检测仪密封连通;第二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囊式除菌滤器上端的出液管上;及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其下端与第一连接部相固连,上端与第二连接部相固连。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卡盘,其具有一沿中轴线开设的贯通式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上端为台阶形结构的滤器连接孔,所述囊式除菌滤器的进液管活动插入所述滤器连接孔内并与进气通道形成连通;及封装组件,设置于所述囊式除菌滤器的进液管与所述滤器连接孔之间,起密封作用。

所述连接卡盘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的连接法兰,以及通过纵向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法兰的下表面固连为一体的卡盘接头,所述连接法兰、纵向连接段和卡盘接头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端面密封圈,固定于所述滤器连接孔的下台阶底面上,其上表面与所述囊式除菌滤器的进液管下端口相贴合,形成密封;外径密封圈,固定于所述滤器连接孔的下台阶侧壁上,其内环面与所述囊式除菌滤器的进液管靠近下端口处外壁相贴合,形成密封;及环形安装套,贴合卡装于所述滤器连接孔的上台阶与所述囊式除菌滤器的进液管之间,用于将囊式除菌滤器的进液管固定于滤器连接孔内。

所述环形安装套由一对结构相同的半圆形隔套扣合而成。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固定法兰。

所述第三连接部为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为四根,沿所述囊式除菌滤器的外壁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经济实用。通过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安装在囊式除菌滤器上,从而实现囊式除菌滤器与外部的完整性检测仪轻松对接,并且保证了整个检测通路的密封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轻松实现囊式除菌滤器在使用前及使用后的快速检测,从而及时报废破损的囊式除菌滤器,避免影响过滤效果及最终液的品质,大大减少了使用囊式除菌滤器时样本污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i部放大图。

图4是现有囊式除菌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囊式除菌滤器破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安装于囊式除菌滤器1下端的进液管上,用于与外部的完整性检测仪密封连通;第二连接部,安装于囊式除菌滤器1上端的出液管上;及第三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其下端与第一连接部相固连,上端与第二连接部相固连。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卡盘及封装组件。

连接卡盘由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连接法兰2、纵向连接段3和卡盘接头4构成,卡盘接头4通过纵向连接段3与连接法兰2的下表面相固连,从而形成一体式结构;连接法兰2用于与第三连接部相连接,卡盘接头4用于与外部的完整性检测仪相连接。在由连接法兰2、纵向连接段3和卡盘接头4构成的一体式结构的连接卡盘上沿其中轴线开设有一贯通式的进气通道5,进气通道5的上端为台阶形结构的滤器连接孔6,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活动插入滤器连接孔6内并与进气通道5形成连通。

封装组件包括设置于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与滤器连接孔6之间起密封作用的端面密封圈7和外径密封圈8,以及起安装固定作用的环形安装套9。

端面密封圈7固定于滤器连接孔6的下台阶底面上,其上表面与插入滤器连接孔6内的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下端口相贴合;由于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下端口处具有一锥台形结构的唇口,因此为保证此处的密封而设置了外径密封圈8,该外径密封圈8固定于滤器连接孔6的下台阶侧壁上。实际安装时,可在滤器连接孔6的下台阶底面上和侧壁上分别开设用于卡装端面密封圈7和外径密封圈8的环槽10,端面密封圈7和外径密封圈8分别固定在两环槽10内,端面密封圈7的上表面伸出环槽10外,并与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下端面相贴合,从而形成第一级密封;外径密封圈8的内环面位于环槽10外,并与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靠近下端口处的唇口外壁相贴合,从而形成第二级密封。

环形安装套9贴合卡装于滤器连接孔6的上台阶与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之间,用于将进液管连同囊式除菌滤器1一同固定于滤器连接孔6内;另外,为方便安装,该环形安装套9可由一对结构相同的半圆形隔套扣合而成。

第二连接部为固定法兰11,该固定法兰11应与连接卡盘的连接法兰2相匹配,套装于囊式除菌滤器1上端的出液管上。

第三连接部为连接螺杆12,连接螺杆12可沿囊式除菌滤器1的外壁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四根,四根连接螺杆12的上端与固定法兰11相连接,其下端与连接卡盘的连接法兰2相连接,从而在固定法兰11和连接法兰2的共同夹持作用下固定囊式除菌滤器1。

安装时,首先打开囊式除菌滤器1两侧的排气口13,将纯化水从进液管注入囊式除菌滤器1内,充分润湿囊式除菌滤器1的滤膜;然后安装固定好端面密封圈7和外径密封圈8;之后将四根连接螺杆12的下端旋拧在连接卡盘的连接法兰2上;然后将两半圆形隔套扣合而成的环形安装套9合抱安装在囊式除菌滤器1的进液管唇口上方位置处,并连同囊式除菌滤器1一起插入连接卡盘上的滤器连接孔6内;之后将固定法兰11套装在囊式除菌滤器1的出液管上,并与四根连接螺杆12的上端相连接,从而完成囊式除菌滤器1上的安装。

待所有都安装好之后,便可通过标准的喉箍和垫圈将连接卡盘下端的卡盘接头4与外部的完整性检测仪密封连接,此时便可按照设定的参数程序进行囊式除菌滤器1的密封性测定,测定合格的囊式除菌滤器1即可再次使用,不合格则予以报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