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2668发布日期:2021-05-19 01:0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轨锻压段及热影响区和翼轨特种断面变形段及热影响区的超声检测对比试块。


背景技术: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412

2004》——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的规定,对于at钢轨断面锻压段及热影响区和翼轨特种断面变形段及热影响区应进行无损探伤。
3.为了保证钢轨锻压段及热影响区和翼轨特种断面变形段及热影响区的超声探伤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宜对检测灵敏度进行调整,而在车间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适用于不同灵敏度要求的对比试块。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最大程度集中钢轨锻压段及热影响区和翼轨特种断面变形段及热影响区的超声探伤灵敏度的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包括第一矩形体和从所述第一矩形体顶部水平伸出的第二矩形体,所述第一矩形体高70mm,所述第二矩形体高13mm;所述第一矩形体底部上等间隔垂直向上设有七个不同深度的ф2沉孔,深度分别为10mm、20mm、30mm、 40mm、50mm、60mm、63mm;所述第二矩形体上设有三个不同斜率的ф3通孔,斜率分别为1:9、1:6、1:4。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体尺寸为长400mm、宽40mm、高70mm,尺寸公差≤0.1mm,各边垂直度偏差≤0.01
°
,表面粗糙度≤6.3μm;所述第二矩形体尺寸为长400mm、宽30mm、高13mm,尺寸公差≤0.1mm,各边垂直度偏差≤0.01mm,表面粗糙度≤6.3μm。
7.进一步的,所述沉孔的垂直度偏差≤0.05mm,所述通孔的斜率偏差≤0.05mm。
8.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地将钢轨锻压段及热影响区和翼轨特种断面变形段及热影响区的超声探伤灵敏度集中在一个试块上,利用同一个试块,实现对轨顶面、轨腰、轨底的超声探伤,在工作现场便于携带,提高了超声检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为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的立体图;
10.图2为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的正视图;
11.图3为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的俯视图;
12.图4为斜率为1:9的ф3通孔的示意图;
13.图5为斜率为1:6的ф3通孔的示意图;
14.图6为斜率为1:4的ф3通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16.实施例1
17.一种钢轨特种断面超声检测对比试块,如图1

3所示,包括第一矩形体1 和从所述第一矩形体顶部水平伸出的第二矩形体2。
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体尺寸为长400mm、宽40mm、高70mm,尺寸公差≤0.1mm,各边垂直度偏差≤0.01
°
,表面粗糙度≤6.3μm。所述第一矩形体底部上等间隔垂直向上设有七个不同深度的ф2沉孔t1

t7,深度分别为 10mm、20mm、30mm、40mm、50mm、60mm、63mm。
19.所述第二矩形体尺寸为长400mm、宽30mm、高13mm,尺寸公差≤0.1mm,各边垂直度偏差≤0.01mm,表面粗糙度≤6.3μm。所述第二矩形体上设有三个不同斜率的ф3通孔s1

s3,斜率分别为1:9、1:6、1:4,如图4

6所示。
20.第一矩形体上的沉孔t1

t6用于对轨顶面进行全断面扫查,具体操作为利用双晶直探头从试块顶面探测对比试块上的ф2沉孔t1

t6,绘制距离

波幅曲线,即dac曲线;沉孔t7用于对轨腰进行全断面扫查,具体操作为利用双晶直探头从轨顶面探测对比试块上的ф2沉孔t7,并将下棱角和上棱角最高反射波分别调至基准波高。
21.第二矩形体上的通孔s1

s3分别应用于60公斤轨底、43公斤轨底和75/50 公斤轨底。利用斜探头从轨底上斜面探测对比试块上的ф3通孔,将下棱角最高反射波调至基准波高,作为轨底部位一次波探伤灵敏度;将上棱角最高反射波调至基准波高,作为轨底部位二次波探伤灵敏度。
22.考虑到精度要求,所述沉孔的垂直度偏差≤0.05mm,所述通孔的斜率偏差≤0.05mm。
23.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