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4239发布日期:2021-03-23 11:0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电容式检测溢水报警器存在如下问题:

(1)其电容监控单元是由铜片制成,需进行冲压、折弯等工艺操作,成本高。

(2)组成电容监控单元的薄铜片,在生产、运输、组装过程中易折弯变形甚至断裂,从而导致无法使用。

(3)组成电容监控单元的铜片安装在设备上时,采用的是热熔塑料柱固定的方式,将铜片上的圆孔穿过底座上的塑料柱,再将塑料柱热熔掉,使得铜片与底座固定。采用此种方式固定,操作费事费力而且存在热熔不好,铜片脱落的风险。铜片与塑料底座之间很难面与面贴紧,极易留下大的空气间隙。而较大的空气间隙会使原本介电常数的值相对于贴合状态时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导致电容判断出现偏差,在该报警的时候无法报警或者还未接触报警的时候就自己解除掉等误判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组装便捷、电容检测稳定性好的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包括绝缘本体、主控板,主控板位于绝缘本体内;还包括金属部件,主控板上设有电容感应结构,绝缘本体上设有探测结构,电容感应结构和探测结构通过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且电容感应结构和/或探测结构与金属部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感应结构为电容感应孔,所述金属部件一端穿过该电容感应孔,且所述金属部件与所述探测结构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结构为向外凸出的中空凸柱,该凸柱与所述金属部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底壁,且所述凸柱顶端开口,并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向上延伸,所述凸柱底端封闭,并向所述绝缘本体下方延伸。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部支架,该内部支架与主控板卡扣连接,且所述主控板位于内部支架底部;内部支架上设置有电池,该电池为所述主控板供电;内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金属部件对应的让位孔,对所述金属部件进行避让。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包上盖和顶端开口的底座,上盖连接于底座的顶端开口处,且二者围成所述绝缘本体的内腔,所述探测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壁设有向其下方延伸的平衡装饰柱。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部件为螺丝;所述电容感应结构、探测结构和金属部件均为若干个,并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为自攻螺丝。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板设置有wifi模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容感应结构和探测结构通过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且电容感应结构和/或探测结构与金属部件螺纹连接,因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普通的带螺纹的金属部件替代现有方案中的薄铜片作为电容监控单元,具有价格低廉、组装简单、运输贮存方便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部件不仅作为电容监控单元使用,还作为紧固部件,将主控板固定于绝缘本体内。

3、所述金属部件的螺纹啮合嵌入第二电容感觉结构内,可保证电容监控单元与绝缘本体间结合紧密,不存在残留空气间隙的可能性,从而保证电容检测的稳定性。

4、所述金属部件为螺丝,且优选自攻螺丝,易于取材,成本低。

5、所述主控板设置有wifi模块,使设备与网关合二为一,可实现设备独立使用,随放随用,无需搭配网关。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包括绝缘本体、主控板5,主控板5位于绝缘本体内;还包括金属部件,主控板5上设有电容感应结构,绝缘本体上设有探测结构,电容感应结构和探测结构通过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且电容感应结构和/或探测结构与金属部件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感应结构为电容感应孔52,所述金属部件具体为螺丝4,该螺丝4的螺纹部分穿过该电容感应孔52,并与所述探测结构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测结构为向外凸出的中空凸柱61,该凸柱61与所述螺丝4螺纹连接。具体,所述凸柱61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底壁,且所述凸柱61顶端开口,并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向上延伸,所述凸柱61底端封闭,并向所述绝缘本体下方延伸。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包上盖1和顶端开口的底座6,上盖1连接于底座6的顶端开口处,且二者围成所述绝缘本体的内腔,所述探测结构(即凸柱61)设置于所述底座6底壁,且凸柱61与底座6一体成型。所述底座6底壁还设有向其下方延伸的平衡装饰柱62。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内部支架3,该内部支架3与主控板5卡扣连接,且所述主控板5位于内部支架3底部;内部支架3上设置有电池2,该电池2为所述主控板5供电;内部支架3上设有与所述金属部件(即螺丝4)对应的让位孔31,对所述金属部件(即螺丝4)进行避让。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丝4具体为自攻螺丝,但不局限于此。所述电容感应结构(即电容感应孔51)、探测结构(即凸柱61)和螺丝4均为若干个,并一一对应。具体,所述电容感应孔51、凸柱61和螺丝4的数量均为三个,但不局限于此,如此,可以实现主控板的电路布局及其安装位置与底座6布局匹配,同时可以实现多点探测,确保不会因为小区域存在的水渍等问题而引起误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5设置有wifi模块52,使设备与网关合二为一,可实现设备独立使用,随放随用,无需搭配网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安装时,如图6所示,将主控板5安装于内部支架3的底部,进行卡扣连接;再将内部支架3放置于底座6中,螺丝4穿过内部支架3上开的让位孔31,且螺丝4的螺纹部分穿过电容感应孔52,并与底座6的凸柱61螺纹连接;将5号电池安装于内部支架3的顶部,最后将上盖1使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底座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螺丝4作为紧固部件,将主控板5、底座6固接在一起。同时螺丝4也作为电容监控单元,连接电容感应孔52与凸柱61,使得有水漫到凸柱61或水由凸柱61离开时,水与螺丝4形成的电容值电信号可以通过金属材质的螺丝4传递至主控板5上的电容感应孔52,再由主控板5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其采用螺丝4替代现有方案中的薄铜片作为电容监控单元,具有价格低廉、组装简单、运输贮存方便等优点。此外,螺丝4的螺纹啮合嵌入凸柱61内,可保证螺丝4形成的电容监控单元与绝缘本体间结合紧密,不存在残留空气间隙的可能性,从而保证电容检测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溢水检测报警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