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8333发布日期:2021-02-19 00:1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沉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40%以上。而大气沉降是地表径流的主要补给源,所以对地表径流的硫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酸沉降也会加速对岩石的风化侵蚀,加强co2的排放量,从而破坏大气co2平衡,加速全球温室效应。因此,对于大气沉降的收集具有重要作用。
[0003]
为了测定降雨中的湿沉降、沙尘暴降尘及日常降尘,需要大量连续干沉降和湿沉降的采集,因此普通的人工采样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现有技术中的某些自动采样器虽然能够连续进行干沉降和湿沉降的采集,但装置结构复杂、成本也高价格昂贵,且对某些特定元素收集影响较大,效果不佳。
[0004]
经检索,关于解决上述人工采样费时费力以及现有采样装置结构复杂的不足,目前已有相关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229259.4,公开日为:2012年10月10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大气干湿沉降自动采样器,包括箱体,箱体内并排布置有干沉降采样器和湿沉降采样器,干沉降采样器的下方设有保温箱,干沉降采样器的下端与保温箱相连通,保温箱的顶部设有微自吸水泵,微自吸水泵的进口与保温箱连接,微自吸水泵的出口连通到干沉降采样器的上口;箱体的上口两侧边缘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活动盖板,箱体的上口一端边缘设有电机,另一端边缘设有轴承,电机与轴承之间设有输送带,活动盖板连接在所述输送带上;箱体的上口设有湿度感应器。但是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干沉降收集器和湿沉降收集器均设置在箱体内,根据工作情况,盖板在干沉降收集器和湿沉降收集器的上方切换,因此,该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的沉降收集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本装置不仅可以分别进行干沉降收集和湿沉降收集,二者互不干扰,而且在不需要收集时,干沉降收集器和湿沉降收集器可以垒在一起,能够有效节约占地面积,减小占地空间。
[0007]
2.技术方案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
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包括干沉降收集器、湿沉降收集器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干沉降收集器或湿沉降收集器的上方;所述湿沉降收集器架设在支架上,支架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干沉降收集器安装在干沉降承托上,干沉降承托的一侧与所述支架的一侧铰接;在支架上靠近干沉降承托的一侧竖直安装有立柱,干沉降收集器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在进行干沉降收集或湿沉降收集时,升起干沉降承托,将干沉降收集器放置在干沉降承托上,在
不需要进行收集时,将干沉降收集器旋升至湿沉降收集器上,并将干沉降承托降下,因此,本装置即可以分别进行干湿沉降收集,又可以有效的节省占地面积。
[001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与所述立柱通过滑动转轴转动连接,盖板即可以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又可以围绕立柱进行转动。
[0011]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沉降收集器的入口处或所述湿沉降收集器的入口处安装有纱网,所述纱网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纱网用于放置大颗粒物质进入到收集器中。
[00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沉降收集器的尺寸与所述湿沉降收集器的顶部尺寸相匹配,使干沉降收集器可以平稳的放置在湿沉降收集器上。
[0013]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湿沉降收集器的下部呈锥形,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并在湿沉降收集器的出口处安装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沉降物的流动,锥形的出口便于沉降物的流出。
[0014]
3.有益效果
[0015]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干沉降收集器和湿沉降收集器垒在一起,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减少装置的整体占地面积。并且干沉降收集器与湿沉降收集器并排安装,在需要进行收集时既可以进行干沉降收集,也可以进行湿沉降收集,互不干扰,不会影响大气沉降收集。
[0017]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盖板不仅可以在立柱上进行转动,还能够在立柱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使盖板在干沉降收集器的上方和湿沉降收集器的上方进行位置移动,便于盖板的位置移动,节省人力。
[0018]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湿沉降收集器工作时,纱网安装在湿沉降收集器的上方;干沉降收集器工作时,纱网安装在干沉降收集器的上方。纱网可以防止大颗粒物进入收集器中。
[0019]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湿沉降收集器可以给干沉降收集器一定的支撑力,可以使干沉降收集器更加平稳的放置在湿沉降收集器上。
[0020]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湿沉降收集器的上半部分为圆柱状,下半部分呈锥形,此种设计结构可以便于收集的沉降物的流出,并且通过阀门的开断可以控制湿沉降物的流动。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沉降收集器和湿沉降收集器不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湿沉降收集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沉降收集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盖板;2、纱网;3、干沉降收集器;4、湿沉降收集器;5、滑动转轴;6、立柱;7、支架;8、阀门;9、干沉降承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6]
实施例1
[0027]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干沉降收集器3、湿沉降收集器4和盖板1,所述盖板1位于干沉降收集器3或湿沉降收集器4的上方;所述湿沉降收集器4架设在支架7上,支架7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干沉降收集器3安装在干沉降承托9上,干沉降承托9的一侧与所述支架7的一侧铰接;在支架7上靠近干沉降承托9的一侧竖直安装有立柱6,干沉降收集器3与所述立柱6活动连接。
[0028]
由于支架7设置室外,所处环境较为恶劣,支架7的材料选用不锈钢,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腐蚀,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干沉降收集器3和湿沉降收集器4的主体收集箱由玻璃钢板制作而成,对于大气沉降的收集需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玻璃钢板材质不易被酸性介质腐蚀,从而可以避免其他因素进入收集的沉降物中,影响分析结果。
[0029]
本装置分为三种工作情况:
[0030]
第一种工作情况:干沉降收集器3和湿沉降收集器4均不工作,此时湿沉降收集器4架设在支架7上,由于干沉降收集器3通过滑动转轴5与立柱6连接,因此干沉降收集器3既可以沿着立柱6上下移动,又可以围绕立柱6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干沉降收集器3放置在湿沉降收集器4的上方,并将盖板1放置在干沉降收集器3的上方。用于承托干沉降收集器3的干沉降承托9与支架7铰接,干沉降承托9可以转动90
°
,此时,干沉降承托9竖直降下,从而可以将干沉降收集器3和湿沉降收集器4垒在一起,减小装置的整体占地面积。
[0031]
第二种工作情况:雨天时,湿沉降收集器4工作,将干沉降承托9抬起至水平,并将干沉降收集器3沿着立柱6转动滑下放置在干沉降承托9上,将盖板1放置在干沉降收集器3的上方。
[0032]
第三种工作情况:晴天时,干沉降收集器3工作,将干沉降承托9抬起至水平,并将干沉降收集器3沿着立柱6转动滑下放置在干沉降承托9上,将盖板1放置在湿沉降收集器4的上方。
[0033]
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大气沉降收集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干沉降收集器3和湿沉降收集器4垒在一起,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减少装置的整体占地面积。由于干沉降承托9的一侧与所述支架7的一侧铰接,由此可以看出干沉降承托9与支架7并排设计,因此,干沉降收集器3与湿沉降收集器4也并排安装,在需要进行收集时即可以进行干沉降收集,也可以进行湿沉降收集,互不干扰,不会影响大气沉降收集。
[0034]
实施例2
[0035]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人工手动搬动盖板1浪费人力和时间,因此,将所述盖板1与所述立柱6通过滑动转轴5转动连接。
[0036]
根据实施例1中干沉降收集器3和湿沉降收集器4的相对位置设置,若干沉降收集器3的入口位置低于湿沉降收集器4的入口位置,盖板1仅仅在立柱6上进行转动不能实现,因此将盖板1通过滑动转轴5与立柱6进行转动连接,使盖板1不仅可以在立柱6上进行转动,还能够在立柱6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使盖板1在干沉降收集器3的上方和湿沉降收集器4的上方进行位置切换,方便快捷。
[0037]
实施例3
[0038]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干沉降收集器3的顶部或所述湿沉降收集器4的顶部安装有纱网2,所
述纱网2与所述立柱7可拆卸连接。
[0039]
湿沉降收集器4工作时,纱网2安装在湿沉降收集器4的上方;干沉降收集器3工作时,纱网2安装在干沉降收集器3的上方。纱网2可以防止大颗粒物进入收集器中。
[0040]
实施例4
[0041]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干沉降收集器3的尺寸与所述湿沉降收集器4的顶部尺寸相匹配,在不使用本装置时,需要将干沉降收集器3放置在湿沉降收集器4的入口上方,若干沉降收集器3的大小小于湿沉降收集器4的入口尺寸,干沉降收集器3与立柱6连接部位承受重力较大,则容易损坏。若湿沉降收集器4的入口小于或等于干沉降收集器3的尺寸,湿沉降收集器4可以给干沉降收集器3一定的支撑力,可以使干沉降收集器3更加平稳的放置在湿沉降收集器4上。
[0042]
实施例5
[0043]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气沉降收集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湿沉降收集器4的下部呈锥形,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并在湿沉降收集器4的出口处安装有阀门8。
[0044]
湿沉降收集器4的上半部分为圆柱状,下半部分呈锥形,并且出口处的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此种设计结构可以便于收集的沉降物的流出。在需要排出湿沉降物时,可以打开在出口处的阀门8,从而可以通过阀门8的开断控制湿沉降物的流动。
[0045]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