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2634发布日期:2021-02-18 20:1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涉及一种采用tgp方法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时,实现对激发炮孔内炸药与触发线的一次性连接和闭合回路的快速检测,可大量节省预报时间,保障预报作业人员的安全,确保每个激发炮孔内地震波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属于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过程的必备辅助工序,对于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条件,保障作业面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和各种不良地质隧道的揭露,科研工作者基于地震波和雷达波的原理研发了多种预报技术,其中tgp作为长距离地震波预报技术基于其数据采集的特殊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围岩级别的隧道工程,该技术需要在隧道边墙上钻孔24个,装药后将缠绕在炸药上的炮线与触发线形成闭合回路,经爆破炸断后,采集地震波传播数据,实际操作中,需要逐孔接线、撤离、爆破,每次预报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存在撤离安全距离不足导致安全事故的风险,并且由于安装失误,致使闭合回路出现故障导致采集数据失效,造成炸药资源损耗。
[0003]
鉴于此问题,长期以来,预报技术人员针对tgp辅助设备进行了改进,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预报流程,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预报效率和闭合回路快速检测的问题,爆破采集数据无效现象依然存在,预报时间仍然偏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作业班组的工作计划,进而影响工程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24股正极导线,使每个触发孔组成各自的闭合回路,实现依次触发,统一控制的目的,通过设置24个指示灯,实现了快速准确对触发回路的检测,装置原理简单,制作方便,大大提高了tgp超前地质预报预报效率和预报效果。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该装置是由前置触发线、控制箱、后置触发线三部分组成,其中前置触发线是由25股导线组成,其中24股作为正极,1股作为负极,各导线一端对齐,正极导线长度各不相同,负极导线在每股对应正极导线末端位置处引出并联导线与该处正极导线形成一条回路,共组成24条回路,每股导线外表均设置绝缘胶,汇成一大股之后外设保护套,呈圆柱状,在导线对齐端头设置金属承插套头,在每股正极末端和该处引出的负极并联导线末端裸露10mm,并在该位置设置加粗护套;控制箱内部设置24个指示灯,分别对应24条传递导线,即24条回路,由24个双刀控制闸控制,各股正极导线经保护处理后一端汇成一大股,做成金属承插套管,与前置触发线的上的金属承插套头相匹配,另一端分别与指示灯一极相连,在连接指示灯之前,设置并联导线,灯泡闭合回路与短路回路均由双刀控制闸控制,且不同时控制;控制箱外的二极导线组成
后置触发线,后置触发线末端设置与主机相连的插头。
[0007]
进一步的,所涉及正极导线长度成等差1.5m分布,最短一股长度为20m。
[0008]
进一步的,所涉及所述的金属承插套头表面设置定位鼓凸。
[0009]
进一步的,所涉及每股正极导线及对应的并联导线末端设置橡胶保护套。
[0010]
具体的,所涉及金属承插套管和金属承插套头均设置匹配的金属保护罩。
[0011]
具体的,所涉及控制箱内部的双刀控制闸手柄为圆柱形,固定端采用球形螺栓与底座连接,表面设置绝缘陶瓷。
[0012]
具体的,所涉及控制箱内部的线路检测导线和数据采集导线均设置闭合开关。
[0013]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24股正极导线,使每个触发孔组成各自的闭合回路,实现依次触发,统一控制的目的,通过设置24个指示灯,实现了快速准确对触发回路的检测,装置原理简单,制作方便,大大提高了tgp超前地质预报预报效率和预报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刀控制闸构造示意图;
[0017]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插套头示意图;
[0018]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插套管示意图;
[0019]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示意图(一);
[0020]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示意图(二);
[0021]
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2]
1、加粗护套;2、橡胶保护套;3、金属保护罩;4、承插套头;5、承插套管;6、闭合开关;7、线路检测导线;8、传递导线;9、数据采集导线;10、指示灯;11、并联导线;12、双刀控制闸;13、传导片;14、金属导电槽;15、插头;16、tgp主机;17、前置触发线;18、控制箱;19、后置触发线;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现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书附图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虽然实施例中记载了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和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如图1所示,该装置是由前置触发线、控制箱、后置触发线三部分组成,其中前置触发线是由25股导线组成,其中24股作为正极,1股作为负极,各导线一端对齐,正极导线长度各不相同,负极导线在每股对应正极导线末端位置处引出并联导线与该处正极导线形成一条回路,共组成24条回路,每股导线外表均设置绝缘胶,汇成一大股之后外设保护套,呈圆柱状,在导线对齐端头设置金属承插套头,在每股正极末端和该处引出的负极并联导线末端裸露10mm,并在该位置设置加粗护套;控制箱内部设置24个指示灯,分别对应24条传递导
线,即24条回路,由24个双刀控制闸控制,各股正极导线经保护处理后一端汇成一大股,做成金属承插套管,与前置触发线的上的金属承插套头相匹配,另一端分别与指示灯一极相连,在连接指示灯之前,设置并联导线,灯泡闭合回路与短路回路均由双刀控制闸控制,且不同时控制;控制箱外的二极导线组成后置触发线,后置触发线末端设置与主机相连的插头。
[0027]
实施例二:
[0028]
如图2所示,双刀控制闸由底座、手柄、传导片、金属导电槽组成,手柄是圆柱形,末端与底座通过球形螺栓连接,可以自由旋转,非工作状态时,与底座垂直放置,当检测闭合回路的完整性时,扣入指示灯方向的金属导电槽,当采集数据时,扣入并联导线方向的金属导电槽。
[0029]
实施例三:
[0030]
如图3和图4所示,承插套头外壁带有定位鼓凸,与承插套管外壁上的槽位相匹配,保证24股导线一一对应,不致导致孔位顺序错乱,便于检查和按次序采集数据。
[0031]
实施例四:
[0032]
如图5所示,现场边墙钻24个激发炮孔,钻孔间距对应前置触发导线上的加粗护套间隔,从掌子面到洞口依次排号1号至24号,钻孔完成后,将150g乳化炸药连接炮线,并将电雷管与炸药相连,炮线和起爆线伸出孔外,将炮线与每个炮孔对应的前置触发线正负极相接,依次连接完毕,此时预报操作位置至掌子面之间无人员留置。将前置触发线总线外接移动电源连接正极,从控制箱伸出的24股导线总线接入负极,按下线路检测导线上的闭合开关后,将1号双刀控制闸扣入指示灯方向的金属导电槽,观察指示灯点亮情况,如果对应的指示灯点亮,表明闭合回路正常;如果指示灯不亮,表明该回路异常,应重新检查回路,消除故障,直到指示灯处于点亮状态,断开1号双刀控制闸,扣下2号双刀控制闸,依次重复此步骤直至24个指示灯均能点亮,至此表明前置触发线路完整。
[0033]
实施例五:
[0034]
如图6所示,前置触发线路检测完整后,拆除外接移动电源,将承插套头与承插套管连接,即完成前置触发线与控制箱的连接,将后置触发线与tgp主机连接,断开线路检测导线上的闭合开关,按下数据采集导线上的闭合开关,
[0035]
开机后,经设备状态检查和参数设置后,进入数据采集界面,将1号双刀控制闸扣入并联导线方向的金属导电槽,组成闭合短路,此时引爆1号激发炮孔内的炸药,闭合短路断开,数据采集完成;重复该步骤,完成24孔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完成后,从1号孔位置开始清除前置触发线的残留炮线并清理污物,复位橡胶保护套,收线后放回工具箱,清理现场,预报工作结束。
[003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tgp超前地质预报的触发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24股正极导线,使每个触发孔组成各自的闭合回路,实现依次触发,统一控制的目的,通过设置24个指示灯,实现了快速准确对触发回路的检测,装置原理简单,制作方便,大大提高了tgp超前地质预报预报效率和预报效果。
[0037]
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
[0038]
此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
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