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1325发布日期:2021-02-26 22:4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探伤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


背景技术:

[0002]
x射线探伤仪主要用于探测机加工件内部有无缺陷,焊缝是否合格,查找有无暗伤等,从而判定工件内部有无缺陷。x射线探伤仪检测是对被测物体发射x射线,利用x射线透照摄影的方法,从x射线胶片上显示出材料加工成的零件和焊接的内部缺陷,以评定制品的质量。现在市面上的探伤机多数结构复杂,体积重量均较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探伤机结构复杂,体积重量均较大,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
一种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包括:前观察部,包括:成像板、暗室、第一外壳、摄像机和第一显示屏,暗室与第一外壳的内部相连通,暗室与第一外壳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透明件,第一透明件将暗室与第一外壳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成像板设于暗室的前端;摄像机和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且二者均设于第一外壳内;第一外壳的后端设有第二透明件,第一显示屏与第二透明件正对设置;摄像机的镜头与第一透明件、成像板三者正对设置;后观察部,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显示屏,摄像机和第二显示屏电连接,第二显示屏设于第二外壳内;第二外壳的后端设有第三透明件,第二显示屏与第三透明件正对设置;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侧面均设有开口,二者之间通过直管相连通;x射线发射源,包括发射筒,发射筒的侧面开设有发射口,发射口与成像板正对;第二外壳的前端开有开口,通过弯管与发射筒相连通。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手持即可完成检测,无需搭设支架等,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成像效果好,适用于多种工业探伤,可在含有煤尘及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实施例中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实施例中前观察部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为实施例中后观察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4为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为实施例中矿用输送带检测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
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如图1-3所示,包括:前观察部1、后观察部2、和x射线发射源4;前观察部1包括:成像板101、暗室102、第一外壳103、摄像机104和第一显示屏105,暗室102与第一外壳103的内部相连通,暗室102与第一外壳103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透明件106,第一透明件106将暗室102与第一外壳103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成像板101设于暗室102的前端;摄像机104和第一显示屏105电连接,且二者均设于第一外壳103内;第一外壳103的后端设有第二透明件107,第一显示屏105与第二透明件107正对设置;摄像机104的镜头与第一透明件106、成像板101三者正对设置;后观察部2包括:第二外壳201和第二显示屏202,摄像机104和第二显示屏202电连接,第二显示屏202设于第二外壳201内;第二外壳201的后端设有第三透明件203,第二显示屏202与第三透明件203正对设置;第一外壳103和第二外壳201的侧面均设有开口,二者之间通过直管3相连通;x射线发射源4包括发射筒401,发射筒401的侧面开设有发射口402,发射口402与成像板101正对;第二外壳201的前端开有开口,通过弯管5与发射筒401相连通。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源4采用现有设备即可。
[0014]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前观察部1还包括:透明板108和防护板109,二者依次设置在成像板101的前面;防护板109中间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发射口402正对设置。
[0015]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前观察部1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透明件106的前下盖110和前下压盖111,二者的中部设有相互对应的开口,第一透明件106位于前下盖110和前下压盖111之间。
[0016]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前观察部1还包括:前上压盖112,前上压盖112和第一外壳103的后端的中部设有相互对应的开口,第二透明件107位于二者之间。
[0017]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观察部2还包括:后上压盖204,后上压盖204和第二外壳201的后端的中部设有相互对应的开口,第三透明件203位于二者之间。
[0018]
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x射线发射源4还包括第四透明件403和法兰404,法兰404的中部设有与发射口402相对应的开口,第四透明件403位于发射口402和法兰404之间。
[0019]
实施例中,为便于手持,直管3和弯管5上分别设有把手6。
[0020]
实施例中,优选地,直管3的下方固设有支架7,支架7的底端连接有万向轮8。
[0021]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明件106、第二透明件107、第三透明件203、第四透明件403均为钢化玻璃,起到隔爆作用。
[0022]
上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还包括plc或单片机等控制器以及电池,分别与x射线发射源4、摄像机104、第一显示屏105、第二显示屏202电连接,连接的电线穿过直管3或弯管5内,控制器和电池分别设于第一外壳103和第二外壳201内。使用时,将待检测物体置于发射口402与成像板101之间,控制发射x射线以及成像后,通过第二透明件107和第三透明件203的位置观察图像,如图5所示,为矿用输送带的检测效果图。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