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防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8714发布日期:2021-04-27 18:3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防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水施工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防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地下室中的防水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是指能够防止雨水、地下水与其他水渗透的重要组成材料。防水是建筑物的一项主要功能,防水材料是实现这一功能的物质基础。防水材料的主要作用是防潮、防漏、防渗,避免水和盐分对建筑物的侵蚀,保护建筑构件。防水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建筑、地下水工程、道路、桥梁、地铁、隧道、涵洞、大坝、渠道护坡、海港工程、国防工事、洞库等领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建筑防水材料,对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建筑防水材料通常分为五大类,即:普通沥青类防水材料、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刚性防水及堵漏止水材料。
3.防水卷材,如防水布等材料在应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试漏操作,或者在研发时需要对其防水性能进行评估和检测,目前对防水材料的试漏检测大多依靠人工进行,且无法将多种材料进行同步检测,具有诸多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防水检测装置,包括桌体,所述桌体上设置有检测结构;
5.所述检测结构,主要包括:水箱、水泵、输送部与测试部;
6.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桌体下表面,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侧表面,所述输送部设置在所述桌体上,所述测试部设置在所述桌体上表面。
7.优选的,所述输送部,主要包括:豁口、固定板、第一输送辊、驱动电机、外支架、第一油缸、内支架以及第二输送辊;
8.所述豁口开在所述桌体底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桌体上表面,所述第一输送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间与所述桌体内相对两侧表面之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桌体侧表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桌体表面,所述外支架设置在所述桌体上表面,所述第一油缸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外支架上表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外支架表面,所述内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缸输出端,所述第二输送辊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以及所述内支架上。
9.优选的,所述测试部,主要包括:矩形槽、侧槽、辅助圆杆、顶架、第二油缸、矩形板、内腔、底槽以及水嘴;
10.所述矩形槽开在所述桌体上表面,所述侧槽开在所述矩形槽内相对两端面,所述辅助圆杆设置在所述侧槽内,所述顶架设置在所述桌体上表面,所述第二油缸设置在所述顶架上端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架表面,所述矩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油缸输出端,所述内腔开在所述矩形板内,所述底槽开在所述矩形板底面,所述水嘴设置在所述底槽与所述内
腔之间。
11.优选的,所述水箱侧表面倾斜开有气孔。
12.优选的,所述矩形槽内底面与所述矩形板下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可以进行输送式检测,不只是检测一个部分,不需要手动操作,节省操作时间,并且检测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防水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以上各图中,1、桌体;2、水箱;3、水泵;4、豁口;5、固定板;6、第一输送辊;7、驱动电机;8、外支架;9、第一油缸;10、内支架;11、第二输送辊;12、矩形槽;13、侧槽;14、辅助圆杆;15、顶架;16、第二油缸;17、矩形板;18、内腔;19、底槽;20、水嘴;21、气孔;22、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9.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可知,本方案包括桌体1,所述桌体1上设置有检测结构;
20.所述检测结构,主要包括:水箱2、水泵3、输送部与测试部;
21.所述水箱2设置在所述桌体1下表面,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水箱2侧表面,所述输送部设置在所述桌体1上,所述测试部设置在所述桌体1上表面;
22.所述输送部,主要包括:豁口4、固定板5、第一输送辊6、驱动电机7、外支架8、第一油缸9、内支架10以及第二输送辊11;
23.所述豁口4开在所述桌体1底面,所述固定板5设置在所述桌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输送辊6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之间与所述桌体1内相对两侧表面之间,所述驱动电机7设置在所述桌体1侧表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桌体1表面,所述外支架8设置在所述桌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油缸9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外支架8上表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外支架8表面,所述内支架10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缸9输出端,所述第二输送辊11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以及所述内支架10上;
24.所述测试部,主要包括:矩形槽12、侧槽13、辅助圆杆14、顶架15、第二油缸16、矩形板17、内腔18、底槽19以及水嘴20;
25.所述矩形槽12开在所述桌体1上表面,所述侧槽13开在所述矩形槽12内相对两端面,所述辅助圆杆14设置在所述侧槽13内,所述顶架15设置在所述桌体1上表面,所述第二
油缸16设置在所述顶架15上端面且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架15表面,所述矩形板17设置在所述第二油缸16输出端,所述内腔18开在所述矩形板17内,所述底槽19开在所述矩形板17底面,所述水嘴20设置在所述底槽19与所述内腔18之间;
26.所述水箱2侧表面倾斜开有气孔21,所述矩形槽12内底面与所述矩形板17下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垫22。
27.具体使用时:将防水材料铺在桌体1上,穿过第一输送辊6之间,以及第二输送辊11之间,然后第一油缸9输出端推动内支架10,使上端的第二输送辊11压住防水材料,通过驱动电机7输出端驱动第二输送辊11进行输送,需要检测时,第二油缸16输出端向下推动矩形板17,使矩形板17压向矩形槽12内,辅助圆杆14来支撑材料,向下压时,材料一部分会进入到矩形槽12内,所以第一输送辊6端会拉出一段,矩形板17将材料压紧,通过密封垫22来进行密封,然后水泵3将水箱2内的水抽出注入到矩形板17的内腔18内,并通过水嘴20喷出,在底槽19内形成压力,来检测防水材料,渗过的水回流进入到水箱2内反复利用。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