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3345发布日期:2021-05-11 14:5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指涂布于物体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薄膜而起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如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涂料主要有保护、装饰、掩饰产品的缺陷和其他特殊作用等几点功能,提升产品的价值。

涂料的耐污性和耐酸性是涂料生产中的其中两个性能指标,其中涂料的耐酸性在一定程度与耐污性相关,具有耐酸性的涂料在形成涂膜后会比不具有耐酸性的涂料形成的涂膜具有更好的耐污性,耐污效果更好,因此通过检测涂料的耐酸性可以反映涂料的耐污性,现有对于涂料耐酸性进行检测的方法有两种,使用配置的硫酸溶液浸泡覆有涂料的试验板或者滴落几滴硫酸溶液至涂抹上,然后等待一段时间后观察涂膜表面有无异常,但现有的方式并不能检测出涂膜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耐酸情况,而在实际生活中,酸性物质一般都是通过一定角度溅射到涂膜表面或静止或流动,在这种过程中产生侵蚀,而现有的检测方式并不能检测出涂料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耐酸性情况,不能得出涂膜被破坏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涂料耐酸性检测装置不能准确检测得出涂膜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被破坏情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底座,所述检测底座上开设有检测溶液槽,所述检测溶液槽内设置有流向模拟检测装置,且所述流向模拟检测装置模拟检测试验板表面的涂层在不同流向的酸溶液侵蚀下的耐酸性;

所述流向模拟检测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检测溶液槽侧壁上的两个支架和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用于夹持试验板进行试验的夹持件,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支架至另一侧,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座,且所述锁紧座通过螺纹咬合限制连接轴转动,其中一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溶液喷头,且所述溶液喷头位于夹持件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的条形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条形支撑板两侧的多个延伸板,每个所述延伸板上远离条形支撑板的一端均设置有锁紧螺栓和导向柱,每个所述锁紧螺栓上均螺纹连接有l型夹板,且每个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均贯穿所述l型夹板至另一侧,多个所述l型夹板共同夹持试验板进行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条形支撑板长边所在的直线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在空间内互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轴上远离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柄上设置有角度标识线,所述支架的侧壁上对应角度标示线设置有圆周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座和支架相对的两个侧壁表面均为粗糙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底座上设置有套设在流向模拟检测装置外侧的透明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连接轴调整试验板与溶液喷头之间的相对角度,使得溶液喷头流出的溶液能够模拟不同角度的酸溶液在涂膜表面流动俯视的情况,能准确得出涂膜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被破坏的情况,通过锁紧座的螺纹锁紧使得试验板能够在任意角度悬停,能够满足更大范围的检测需求,并且在调节试验板至水平状态时可以滴定几滴酸溶液进行现有方式的检测,其次也可以将试验板放置在检测溶液槽内进行浸泡检测,使得本装置可以进行三种耐酸性方式的检测,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检测底座;2-检测溶液槽;3-流向模拟检测装置;4-透明防护罩;

301-支架;302-连接轴;303-夹持件;304-螺杆;305-锁紧座;306-溶液喷头;307-条形支撑板;308-延伸板;309-锁紧螺栓;310-导向柱;311-l型夹板;312-转柄;313-圆周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料的耐污耐酸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底座1,检测底座1上开设有检测溶液槽2,检测溶液槽2内设置有流向模拟检测装置3,且流向模拟检测装置3模拟检测试验板表面的涂层在不同流向的酸溶液侵蚀下的耐酸性;

流向模拟检测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在检测溶液槽2侧壁上的两个支架301和设置在两个支架301之间的连接轴302,连接轴302上安装有用于夹持试验板进行试验的夹持件303,连接轴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04,且螺杆304的一端贯穿支架301至另一侧,螺杆304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座305,且锁紧座305通过螺纹咬合限制连接轴302转动,其中一个支架301上设置有溶液喷头306,且溶液喷头306位于夹持件30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有三种检测方式,其一利用检测溶液槽2,在检测溶液槽2内放入酸性溶液,将覆有涂料的试验板放入检测溶液槽2内浸泡一定时间后观察表面涂膜有无异常。

其次,将试验板安装在夹持件303上,并按照涂料预计使用环境汇总调节酸溶液的侵蚀角度。

然后,转动锁紧座305,接触对连接轴302的限制,再调节转动连接轴302的角度,使得夹持件303上的试验板与溶液喷头306之间形成相应角度,然后通过锁紧座305锁紧连接轴302.

此时打开溶液喷头306喷洒酸溶液至试验板表面并持续一段时间,在观察试验板表面涂膜是否有异常变化。

此种方式可模拟外界酸性物质从不同角度溅射至涂膜表面的造成的实际侵蚀情况,能准确得出涂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耐酸性能和耐污性能。

在检测时,流经试验板表面的酸溶液会流入检测溶液槽2内,避免造成污染和破坏。

且可以通过调节溶液喷头306喷洒溶液的流量大小和流速,使得可以模拟环境酸溶液含量多少的实际情况,使得得出的监测结果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第三种方式,即调节试验板表面至水平状态,通过溶液喷头306滴落几滴酸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涂膜表面有无异常。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模拟实际情况得出涂料实际的耐酸性能,其次也可以进行传统的方式监测,实用性更强。

夹持件303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轴302上的条形支撑板307和设置在条形支撑板307两侧的多个延伸板308,每个延伸板308上远离条形支撑板307的一端均设置有锁紧螺栓309和导向柱310,每个锁紧螺栓309上均螺纹连接有l型夹板311,且每个导向柱310的一端均贯穿l型夹板311至另一侧,多个l型夹板311共同夹持试验板进行检测。

夹持件303用于夹持试验板进行检测。

首先调节锁紧螺栓309,将对应的l型夹板311之间的间距调节至足够大能够防止试验板。

将试验板安放在条形支撑板307上和延伸板308上,同时调节锁紧螺栓309锁紧l型夹板311至与试验板的两侧紧密相抵,实现对试验板的安装。

通过锁紧螺栓309的调节,可以夹持多种尺寸的试验板,使得试验板的选择更加多样和自由。

导向柱310的设置可以避免在调节锁紧螺栓309时l型夹板311偏离位置,不能完成对试验板的夹持。

条形支撑板307长边所在的直线与连接轴302的轴线在空间内互相垂直。

为了避免l型夹板311与酸溶液相接触,当条形支撑板307长边所在的直线与连接轴302的轴线在空间内互相垂直时,l型夹板311夹持于试验板靠近支架301的两个侧壁,而试验板的倾斜方向与条形支撑板307相同,酸溶液沿着试验板表面流动时不会与l型夹板311相接触。

其次,条形支撑板307位于试验板底部,也不会与酸溶液接触,避免酸溶液对比条形支撑板307以及l型夹板311产生腐蚀。

连接轴302上远离螺杆3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柄312,转柄312上设置有角度标识线,支架301的侧壁上对应角度标示线313设置有圆周刻度313。

为了便于转动连接轴302,设置有转柄312,使得使用更加方便,更易于施加力。

同时为了准确的得知试验板的倾斜角度,设置有与试验板倾斜角度相对应的圆周刻度313,在调解位置时更加清晰明了方便。

锁紧座305和支架301相对的两个侧壁表面均为粗糙面。

粗糙面的设置使得锁紧座305在锁紧时嫩能够有更大的静摩擦力,能够更加稳定的限制连接轴302的转动,使得检测过程更加稳定进行。

检测底座1上设置有套设在流向模拟检测装置3外侧的透明防护罩4。

为了避免酸溶液在流经试验板表面掉落至检测溶液槽2内时产生溅射至外侧造成周围物体或者人员损伤,设置有透明防护罩4,不仅保证了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其次,也不会妨碍对检测过程的观察。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