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8887发布日期:2021-04-20 23:2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主要用于齿轮加工现场或车间检查站测量圆柱齿轮或圆锥齿轮的径向跳动,同时也可以用于测量回转类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齿轮径向跳动不仅影响齿轮零件齿廓与齿尖的间隙,而且还造成齿轮副之间的传动误差,噪音加大、振动加剧,寿命变短。
3.申请号为cn20192098202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机械工程检测设备,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两个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内腔,所述第一底座的前侧顶端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顶针座,所述第一顶针座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顶针。该便携式机械工程检测设备,通过伸缩机构不仅可以改变设备的体积,还可以做到测量时对工件进行紧固夹持,缩小了检测设备的体积,满足了工厂的外出检测,汽车换场地修理、改装时的外出携带,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使测量操作更方便,满足了修理、改装过程中对齿轮精度的全面控制,使汽车的维修和改装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4.但是该专利涉及的机械工程检测设备不便于收纳进箱体内,市场上现存的一些机械工程检测设备的收纳箱不仅体积庞大,而且极其不便于人们对机械工程检测设备的收纳和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顶部分别滑动安装有两个半盖板,且两个半盖板与收纳箱相适配,任一半盖板的底侧开设有卡槽,且另一个半盖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竖孔,所述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按钮,且按钮的底侧固定安装有u型卡扣的一端,u型卡扣的另一端贯穿竖孔,并延伸至卡槽内,所述收纳箱两侧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置物板,且置物板上放置有检测装置本体,所述置物板的底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齿条,且两个第一齿条相对应设置,所述收纳箱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转动杆,且两个第一转动杆上均固定套接有大齿轮,两个大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收纳箱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杆,且两个第二转动杆上均固定套接有小齿轮,所述收纳箱底部的内壁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齿条,且两个第二齿条分别与两个小齿轮相啮合,所述收纳箱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孔,且l型孔与收纳箱的内部相连通,两个半盖板的底侧均固定连
接有绳子的一端,且绳子的另一端贯穿l型孔,并固定连接在第二齿条上。
8.优选的,所述半盖板的底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底侧固定安装在收纳箱上。
9.优选的,两个滑槽相互靠近一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
10.优选的,所述u型卡扣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槽底部的内壁上。
11.优选的,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套接有同一个链条。
12.优选的,两个第二齿条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三弹簧。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通过按压按钮使其带着u型卡扣从卡槽内移出,然后两个半盖板就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弹开,此时两个绳子就会被两个半盖板带着移动,然后绳子就会拉着第二齿条移动,进而带着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大齿轮和链条相互配合将使第一齿条带着置物板上升,进而将检测装置本体顶出收纳箱外;若要进行收纳时,只要将两个半盖板盖合,然后两个第二齿条将在第三弹簧的拉动下复位,此时大齿轮将带着置物板和检测装置本体下降到收纳箱内;
1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将检测装置本体收纳进收纳箱内,并且取出过程也十分简单便捷,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收纳箱、2半盖板、3滑槽、4滑块、5第一弹簧、6卡槽、7活动槽、8竖孔、9按钮、10u型卡扣、11第二弹簧、12置物板、13检测装置本体、14第一齿条、15第一转动杆、16大齿轮、17第二转动杆、18小齿轮、19链条、20第二齿条、21第三弹簧、22l型孔、23绳子。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实施例一
21.参照图1-3,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的顶部分别滑动安装有两个半盖板2,且两个半盖板2与收纳箱1相适配,任一半盖板2的底侧开设有卡槽6,且另一个半盖板2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7,活动槽7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竖孔8,活动槽7内滑动安装有按钮9,且按钮9的底侧固定安装有u型卡扣10的一端,u型卡扣10的另一端贯穿竖孔8,并延伸至卡槽6内,收纳箱1两侧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置物板12,且置物板12上放置有检测装置本体13,置物板12的底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齿条14,且两个第一齿条14相对应设置,收纳箱1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转动杆15,且两个第一转动杆15上均固定套接有大齿轮16,两个大齿轮16分别与两个第一齿条14相啮合,收
纳箱1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杆17,且两个第二转动杆17上均固定套接有小齿轮18,收纳箱1底部的内壁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齿条20,且两个第二齿条20分别与两个小齿轮18相啮合,收纳箱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孔22,且l型孔22与收纳箱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半盖板2的底侧均固定连接有绳子23的一端,且绳子23的另一端贯穿l型孔22,并固定连接在第二齿条20上。
22.本实用新型中,半盖板2的底侧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内滑动安装有滑块4,滑块4的底侧固定安装在收纳箱1上,滑槽3和滑块4相互配合是为了使半盖板2更稳固地滑动。
23.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滑槽3相互靠近一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的一端,且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4上,第一弹簧5是为了给两个半盖板2打开提供动力。
24.本实用新型中,u型卡扣10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且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槽7底部的内壁上,第二弹簧11是为了使确保u型卡扣10与卡槽6的卡合。
25.本实用新型中,大齿轮16和小齿轮18之间套接有同一个链条19。
26.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二齿条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三弹簧21,第三弹簧21是为了使两个第二齿条20自动复位。
27.实施例二
28.参照图1-3,一种便于收纳的机械工程检测装置,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的顶部分别滑动安装有两个半盖板2,且两个半盖板2与收纳箱1相适配,任一半盖板2的底侧开设有卡槽6,且另一个半盖板2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7,活动槽7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竖孔8,活动槽7内滑动安装有按钮9,且按钮9的底侧固定安装有u型卡扣10的一端,u型卡扣10的另一端贯穿竖孔8,并延伸至卡槽6内,收纳箱1两侧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置物板12,且置物板12上放置有检测装置本体13,置物板12的底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齿条14,且两个第一齿条14相对应设置,收纳箱1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转动杆15,且两个第一转动杆15上均固定套接有大齿轮16,两个大齿轮16分别与两个第一齿条14相啮合,收纳箱1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杆17,且两个第二转动杆17上均固定套接有小齿轮18,收纳箱1底部的内壁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齿条20,且两个第二齿条20分别与两个小齿轮18相啮合,收纳箱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l型孔22,且l型孔22与收纳箱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半盖板2的底侧均固定连接有绳子23的一端,且绳子23的另一端贯穿l型孔22,并固定连接在第二齿条20上。
29.本实用新型中,半盖板2的底侧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内滑动安装有滑块4,滑块4的底侧固定焊接在收纳箱1上。
30.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滑槽3相互靠近一侧的内壁上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5的一端,且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滑块4上。
31.本实用新型中,u型卡扣10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且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活动槽7底部的内壁上。
32.本实用新型中,大齿轮16和小齿轮18之间套接有同一个链条19。
33.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二齿条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同一个第三弹簧21。
3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按压按钮9使其带着u型卡扣10从卡槽6内移出,然后两个半盖
板2就会在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弹开,此时两个绳子23就会被两个半盖板2带着移动,然后绳子23就会拉着第二齿条20移动,进而带着小齿轮18转动,小齿轮18与大齿轮16和链条19相互配合将使第一齿条14带着置物板12上升,进而将检测装置本体13顶出收纳箱1外;若要进行收纳时,只要将两个半盖板2盖合,然后两个第二齿条20将在第三弹簧21的拉动下复位,此时大齿轮16将带着置物板12和检测装置本体13下降到收纳箱1内。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