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3285发布日期:2021-03-23 11:0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



背景技术:

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一般都包括流体动力装置,流体动力装置主要用于为样本、试剂提供输送动力以实现测量。现有技术中,流体动力装置的设计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流体动力装置采用外置且能提供较大流量的气源方案:这种采用外置气源作为动力源的方案,能够提供高压力、大流量(一般提供空载流量大于10l/min,压力200kpa以上)的动力,能够驱动气缸、气动压断阀、气动定量泵等器部件工作,且能够驱动实现储液池充灌及供液、废液收集及排液等功能,其驱动部件执行速度快,且能支持高耗气量的器部件同时工作(整机平均耗气量5l/min以上),因此这类机型测量速度快。

但是采用外置气源的方案除了在机外有独立的气源带来成本和体积大幅上升,在机内还有配套的除水空气过滤器、干燥器、精密调压阀、溢流阀等调节调质元件,会带来很高的仪器成本和使得仪器的体积很大。所以,这种方案一般只在对测量速度要求高的高端机器上应用。

2)流体动力装置采用内置小型气源(气泵)的方案:这种在机内配置小型气源作为动力源的方案,能够提供较高压力和较大流量(一般提供空载流量2l/min以上,压力120kpa以上)的动力,能够驱动小型气缸、气动压断阀、气动定量泵等器部件工作,且能够驱动实现储液池充灌及供液、废液收集及排液等功能。由于小型化气泵的流量有限,一般需要增加储气罐来支持高耗气量部件同时工作。这种方案气泵成本仍然较高,且由于需要较大的储气罐或者压力调节元件,仪器的体积仍然较大;所以,这种方案一般在测量速度要求较高的中端机器上应用。

3)流体动力装置采用注射器的方案:该方案中,所有的试剂定量输送均使用注射器,当试剂种类较多时,相应的注射器数量会很多,而注射器的成本一般较高且体积较大,因此该方案在低成本和小型化设计时仍然不能很好满足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的流体动力装置设计方案,普遍会存在成本高、体积大的问题,难以满足仪器成本低及体积小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其旨在解决现有血液细胞分析仪存在耗气量大、体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

采样部件,所述采样部件用于采集待测样本;

光学通道反应池,所述光学通道反应池用于为所述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光学检测样本液;

第一试剂提供装置,所述第一试剂提供装置用于为所述光学通道反应池提供试剂;

光学检测单元,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流动室和光学检测元件,所述流动室具有用于供所述光学检测样本液在稀释液裹挟下通过的检测区,所述光学检测元件用于对由所述稀释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光学检测样本液进行检测;

血红蛋白检测单元,所述血红蛋白检测单元用于为所述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血红蛋白检测样本液、以及用于对所述血红蛋白检测样本液进行血红蛋白浓度检测;

第二试剂提供装置,所述第二试剂提供装置用于为所述血红蛋白检测单元提供试剂;

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所述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用于为所述待测样本和稀释液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阻抗计数检测样本;

阻抗计数检测单元,所述阻抗计数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进行阻抗计数检测;

稀释液提供装置,所述稀释液提供装置用于提供稀释液;

流体动力装置,所述流体动力装置包括正压提供单元、负压提供单元、光学检测用定量泵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所述光学检测用定量泵分别与所述正压提供单元、所述负压提供单元、所述光学通道反应池和所述第一试剂提供装置连接,以用于在所述正压提供单元、所述负压提供单元的控制下驱动试剂从所述第一试剂提供装置输送至所述光学通道反应池内;所述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分别与所述正压提供单元、所述负压提供单元、所述血红蛋白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试剂提供装置连接,以用于在所述正压提供单元、所述负压提供单元的控制下驱动试剂从所述第二试剂提供装置输送至所述血红蛋白检测单元内;

输送管路组件,所述采样部件、所述光学检测单元、所述光学通道反应池、所述血红蛋白检测单元、所述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所述阻抗计数检测单元、所述第一试剂提供装置、所述第二试剂提供装置、所述稀释液提供装置和所述流体动力装置通过所述输送管路组件连接形成液路系统,所述液路系统在完成血红蛋白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和光学检测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小于或等于2.0l/min。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通过将用于驱动试剂输送的动力源设计为由正压提供单元、负压提供单元分别与光学检测用定量泵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配合的方案,取消了气动压断阀、气缸等耗气量较大或者输出压力较高的大耗气量部件设计,从而使得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完成血红蛋白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和光学检测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大幅减小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耗气量需求,减小了流体动力装置气动部分的体积和成本,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学通道反应池、光学检测单元、第一试剂提供装置和流体动力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血红蛋白检测单元、阻抗计数检测单元、第二试剂提供装置、流体动力装置、稀释液提供装置和稀释液储液池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正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负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正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负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正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负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提供的负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提供的负压提供单元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提供的压力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提供的压力控制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光学通道反应池;110、第一反应池;120、第二反应池;200、光学检测单元;210、流动室;a、第一入口;b、第二入口;c、第一出口;220、光学检测元件;300、血红蛋白检测单元;400、阻抗计数检测单元;d、第二出口;500、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10、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20、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30、第三试剂提供单元;540、第四试剂提供单元;600、第二试剂提供装置;610、第五试剂提供单元;700、输送管路组件;710、第一排液管路;711、第一排液控制阀;720、第二排液管路;730、第一输送管路;731、第一控制阀;740、第二输送管路;741、第二控制阀;750、稀释液输送管路;751、第三控制阀;752、第四控制阀;760、第三输送管路;761、第五控制阀;770、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1、第一样本准备管路;772、第二样本准备管路;780、第一连接管路;781、第六控制阀;790、第二连接管路;791、第七控制阀;7100、第三连接管路;7101、第八控制阀;7110、第十一控制阀;7120、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30、第五输送管路;7131、第九控制阀;7140、第六输送管路;7141、第十控制阀;7150、第三排液管路;7151、第三排液控制阀;7160、第四排液管路;7170、第四输送管路;7171、第十二控制阀;800、流体动力装置;810、正压提供单元;811、第一气泵;812、第一压力传感器;813、第一正压控制阀;814、第一稳压部件;815、正压输出管路;820、负压提供单元;821、第二气泵;822、第二压力传感器;823、第一负压控制阀;824、第二稳压部件;825、负压输出管路;826、废液池;827、废液桶;828、负压动力源;829、第一常压控制阀;8210、第一外接管路;8211、第一常压管路;8212、第一负压管路;8213、第二负压控制阀;830、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1、第一定量泵;832、第二定量泵;833、第三定量泵;834、第四定量泵;84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50、第一气路组件;851、第一气阀;852、第二气阀;853、第三气阀;854、第四气阀;860、第二气路组件;861、第五气阀;870、第三压力传感器;880、第三气路组件;881、第六气阀;890、第一注射器;8100、第二注射器;8120、第四气路组件;8121、第七气阀;8130、第六定量泵;8140、第五气路组件;8141、第八气阀;8150、第七定量泵;8160、第六气路组件;8161、第九气阀;8170、第八定量泵;8180、第七气路组件;8181、第十气阀;900、稀释液提供装置;1000、稀释液储液池;1100、压力控制装置;1103、第二正压控制阀;1104、第三负压控制阀;1105、排液阀;1106、第二常压控制阀;1107、第二外接管路;1108、第二常压管路;1109、第二负压管路;1110、正压管路;1200、采样部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光学通道反应池100、光学检测单元200、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00、第二试剂提供装置600、输送管路组件700、流体动力装置800、稀释液提供装置900、稀释液储液池1000、采样部件1200和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本实施例中,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还作为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使用,即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和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一体设置)。采样部件1200、光学检测单元200、光学通道反应池100、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00、第二试剂提供装置600、稀释液提供装置900和流体动力装置800通过输送管路组件700连接形成液路系统,液路系统的一个检测周期包括阻抗计数检测、血红蛋白检测和光学检测。液路系统在完成血红蛋白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和光学检测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小于或等于2.0l/min。

本实施例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和小型化的微型气路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取消了气动压断阀、气缸、稀释液储液池1000正、负压交替使用等气路耗气量较大或者需要输出压力很高(气缸和气动压断阀工作压力高)的设计,重点考虑定量泵的气动驱动方案,以便对气动定量泵的需求降低,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主要耗气部件为定量泵。

优选地,液路系统在完成血红蛋白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和光学检测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小于或等于1.0l/min,即: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气路系统进行优化(具体优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文中列举的方式,例如:减小定量泵和与其连接的管路的容积;将用于控制定量泵的气阀靠近定量泵设置;采用电磁阀替换气动压断阀;采用注射器与正压动力源驱动稀释液储液池1000充灌和供液的方案代替正、负压动力源交替使用的方案),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可以达到小于或等于1.0l/min。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液路系统在完成血红蛋白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和光学检测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小于或等于0.5l/min。即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气路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具体优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文中列举的方式,例如:减小定量泵和与其连接的管路的容积;将用于控制定量泵的气阀靠近定量泵设置;采用电磁阀替换气动压断阀;采用注射器与正压动力源驱动稀释液储液池1000充灌和供液的方案代替正、负压动力源交替使用的方案),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一个检测周期内,平均耗气量可以达到小于或等于0.5l/min。

光学通道反应池100用于为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光学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中,待测样本为血液样本,光学检测样本液包括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光学检测样本液不限于此,例如:光学检测样本液也可只包括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中的一种,或者,光学检测样本液也可包括不是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的其它样本液,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检测项目需求对应设计。

光学通道反应池100包括第一反应池110和第二反应池120,第一反应池110和第二反应池12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反应池,第一反应池110用于为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第二反应池120用于为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分别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反应池内进行制备,一方面可以避免共用反应池时因试剂残留产生交叉污染的问题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能够同时制备,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也可在同一个反应池内孵育生成,即光学通道反应池100只包括一个反应池(例如第一反应池110),考虑到光学通道间荧光试剂残留交叉污染的问题,在该替代的实施方案中,白细胞分类检测中不使用荧光平台(例如使用化学染色平台,使用溶血剂,但无荧光染色),网织红细胞检测使用荧光平台,这样白细胞分类检测和网织红细胞检测共用反应池就无荧光试剂残留交叉污染。

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00用于为光学通道反应池100提供试剂。本实施例中,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00包括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10、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第三试剂提供单元530和第四试剂提供单元540。

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10和第三试剂提供单元530分别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以分别用于为第一反应池110提供第三试剂和第五试剂。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三试剂和第五试剂中的一者为荧光试剂、另一者为稀释试剂,荧光试剂用于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时使得光学检测元件220能够获取荧光信号,稀释试剂主要用于稀释待测样本;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荧光试剂和稀释试剂也可以由一种同时具有荧光作用和稀释作用的试剂(为了便于区分描述,本实施例称第一试剂)代替,该替代的实施方案中,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的试剂提供单元只有一个,例如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10,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10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用于为第一反应池110提供第一试剂。

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和第四试剂提供单元540分别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以分别用于为第二反应池120提供第四试剂和第六试剂。第二试剂和第四试剂中的一者为能够溶解待测样本中红细胞并能够区分不同白细胞类型的溶血剂、另一者为能对白细胞进行染色的试剂。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二试剂和第四试剂中的一者为溶血剂、另一者为荧光染色试剂;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溶血剂和荧光染色试剂也可以由一种同时具有溶解红细胞作用和荧光染色作用的试剂(为了便于区分描述,本实施例称第二试剂)代替,该替代的实施方案中,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的试剂提供单元只有一个,例如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用于为第二反应池110提供第二试剂;或者,荧光染色试剂也可采用化学染色试剂代替。

光学检测单元200包括流动室210和光学检测元件220,流动室210具有检测区、第一入口a、第二入口b和第一出口c,第一入口a、第二入口b和第一出口c分别与检测区连通。检测区用于供光学检测样本液在稀释液裹挟下通过。

光学检测元件220用于对由稀释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光学检测样本液进行检测。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时,光学检测元件220可对由鞘液(本实施例中采用稀释液形成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并根据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获得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在白细胞分类检测时,光学检测元件220可对由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光学检测元件220可包括光源、设置在光轴上的前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设置在光轴侧边的侧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和荧光信号收集装置。

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用于对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进行阻抗计数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可包括红细胞数目检测和/或血小板计数检测。阻抗计数检测检测样本可由待测样本和稀释液反应制得。

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用于为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血红蛋白检测样本液、以及用于对血红蛋白检测样本液进行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本实施例中,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还作为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使用,即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还用于为待测样本和稀释液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在具体操作时,可先在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中加入待测样本和稀释液,制得阻抗计数检测样本,然后将部分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抽走;然后再向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中加入试剂制备血红蛋白检测样本。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也不一定要在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内生成,例如: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也可以在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内生成,即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一体设置;又或者,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也可独立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和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设置。

第二试剂提供装置600用于为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提供试剂。本实施例中,第二试剂提供装置600包括第五试剂提供单元610,第五试剂提供单元610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连接,以用于为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提供第七试剂。第七试剂例如为能够溶解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释放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并将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的溶血剂。在替代的实施方案中,白细胞分类检测中用的试剂与血红蛋白检测中用试剂也可为相同的溶血剂,即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和第五试剂提供单元610为同一试剂提供单元。

流体动力装置800包括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第一气路组件850和第二气路组件860,正压提供单元810为可以输出正压力值,负压提供单元820可以输出负压力值。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通过第一气路组件850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通过第二气路组件860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第一气路组件85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和第二气路组件860的总容积小于或等于30ml。

优选地,正压提供单元810输出的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120kpa,即本实施例中,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120kpa即可满足气路系统的正压工作需求,这样,便于实现气路系统的微型化设计。

优选地,正压提供单元810输出的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90kpa,即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90kpa即可满足气路系统的正压工作需求,这样,便于实现气路系统的进一步微型化设计。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正压提供单元810输出的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50kpa;负压提供单元820输出负压压力大于或等于-30kpa,即在本实施例中的较佳实施方案,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50kpa、负压压力大于或等于-30kpa即可满足气路系统的正压工作需求,利于气路系统的进一步微型化设计。

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除了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外,还与光学通道反应池100和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00连接,以用于在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控制下驱动试剂从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00输送至光学通道反应池100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试剂提供装置500包括四个试剂提供单元(分别是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10、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第三试剂提供单元530和第四试剂提供单元540),所以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对应包括四个定量泵,即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包括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和第四定量泵834。

第一定量泵831分别与正压输出管路815、负压输出管路825、第一反应池110、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10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三试剂从第一试剂提供单元510输送至第一反应池110内,第三定量泵833分别与正压输出管路815、负压输出管路825、第一反应池110和第三试剂提供单元530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五试剂从第三试剂提供单元530输送至第一反应池110内。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的定量泵有两个;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如果用于反应生成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的荧光试剂和稀释试剂(即第三试剂和第五试剂)是由一种同时具有荧光作用和稀释作用的试剂(即第一试剂)代替,那么由于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的试剂提供单元只有一个,所以对应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的定量泵也只需要一个,例如只需设置第一定量泵831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而不需再设置第三定量泵833。

第二定量泵832分别与正压输出管路815、负压输出管路825、第二反应池120和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连接以用于驱动第四试剂从第二试剂提供单元520输送至第二反应池120内。第四定量泵834分别与正压输出管路815、负压输出管路825、第二反应池120和第四试剂提供单元540连接以用于驱动第六试剂从第四试剂提供单元540输送至第二反应池120内。本实施例中,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的定量泵有两个;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如果用于反应生成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的溶血剂和染色试剂(即第四试剂和第六试剂)是由一种同时具有溶血作用和染色作用的试剂(即第二试剂)代替,那么由于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的试剂提供单元只有一个,所以对应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的定量泵也只需要一个,例如只需设置第二定量泵832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而不需再设置第四定量泵834。

第一气路组件850包括第一气阀851、第二气阀852、第三气阀853和第四气阀854,第一定量泵831通过第一气阀851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一气阀851用于控制第一定量泵831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具体应用中,当需要正压驱动第一定量泵831工作时,打开第一气阀851,并调控第一气阀851以切换至第一定量泵831与正压提供单元810导通的状态;当需要负压驱动第一定量泵831工作时,打开第一气阀851,并调控第一气阀851以切换至第一定量泵831与负压提供单元820导通的状态。

第二定量泵832通过第二气阀852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二气阀852用于控制第二定量泵832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其控制原理可以参照第一气阀851控制第一定量泵831分别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导通的控制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第三定量泵833通过第三气阀853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三气阀853用于控制第三定量泵833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其控制原理可以参照第一气阀851控制第一定量泵831分别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导通的控制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第四定量泵834通过第四气阀854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第四气阀854用于控制第四定量泵834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其控制原理可以参照第一气阀851控制第一定量泵831分别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导通的控制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除了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外,还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和第二试剂提供装置600连接,以用于在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控制下驱动试剂从第二试剂提供装置600输送至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内。

第二气路组件860包括第五气阀861,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通过第五气阀861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五气阀861用于控制第五定量泵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其控制原理可以参照第一气阀851控制第一定量泵831分别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导通的控制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数量都为一个,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分别与同一个正压提供单元810和同一个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

优选地,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第一气路组件85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和第二气路组件860的总容积小于或等于20ml,这样,利于进一步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一个检测周期内的平均耗气量。

更为优选地,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第一气路组件85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和第二气路组件860的总容积小于或等于15ml,这样,利于进一步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一个检测周期内的平均耗气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第一气路组件85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和第二气路组件860的总容积小于或等于10ml,这样,利于进一步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一个检测周期内的平均耗气量。

在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案中,各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及其相连的气路公共管路(定量泵与气阀之间的管路)容积很小,总容积在10ml以下。在布局方面,本实施例优选将用于控制各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的控制气阀分别靠近各定量泵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正、负压切换时公共管路的耗气量。

优选地,每个气阀和定量泵之间的连接管路长度都小于或等于20cm,即:第一气阀851与第一定量泵831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第二气阀852与第二定量泵832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第三气阀853与第三定量泵833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第四气阀854与第四定量泵834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第五气阀861与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这样,可以使得各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的控制气阀分别靠近各定量泵设置,从而利于减少正、负压切换时公共管路的耗气量,进而使得液路系统在完成血红蛋白检测、阻抗计数检测和光学检测的一个检测周期内,定量泵的工作耗气量可以在0.3l/min以下。

正压提供单元810包括第一气泵811、第一压力传感器812、第一正压控制阀813、第一稳压部件814和正压输出管路815,正压输出管路815的一端分别与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正压控制阀813连接第一气泵811,第一压力传感器812设于第一正压控制阀813与正压输出管路815之间以用于检测正压输出管路815内的气体压力。本实施例中,正压输出管路815分别通过第一气阀851、第二气阀852、第三气阀853、第四气阀854和第五气阀861连接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通过控制第一气阀851、第二气阀852、第三气阀853、第四气阀854和第五气阀861,可以分别控制正压输出管路815与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之间连接管路的通断。

第一稳压部件814连接于正压输出管路815与第一正压控制阀813之间,第一压力传感器812连接于第一稳压部件814与第一正压控制阀813之间。第一稳压部件814主要用于在定量泵(例如第一定量泵831或第二定量泵832或第三定量泵833或第四定量泵834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推液瞬时耗气量较高时起到稳定压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稳压部件814为正压气室。具体应用中,根据系统需要,通过第一气泵811可以在正压气室内部建立正压(例如50kpa等)。

优选地,正压气室(第一稳压部件814)的容积在80ml~200ml之间,这样,既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气路系统正压输出需求,又利于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体积。本实施例采用容积为80ml~200ml的正压气室,即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正压输出需求,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耗气量和正压压力都非常小。

更为优选地,正压气室的容积在100ml~130ml之间。这样,在保障正压输出满足耗气量需求和正压输出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可利于进一步优化正压气室的体型大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正压气室的容积为120ml左右。

优选地,第一气泵811为微型气泵,第一气泵811的空载流量小于或等于4l/min,这样,既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气路系统正压输出需求,又利于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体积和成本。本实施例采用空载流量小于或等于4l/min的第一气泵811,即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正压输出需求,由此可进一步体现,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耗气量和正压压力都非常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气泵811的空载流量在3l/min~4l/min;或者,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气泵811的空载流量小于或等于2l/min。

优选地,第一气泵811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这样,在保障负压输出满足耗气量需求和负压输出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可利于减小第一气泵811的体积和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气泵811的外部轮廓大致呈圆柱形,第一气泵81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30mm,第一气泵8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气泵811的外部轮廓大致呈矩形,第一气泵811的宽度和高度都小于或等于30mm,第一气泵8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一气泵811的形状不限于此,只需保证其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即可。

负压提供单元820包括第二气泵821、第二压力传感器822、第一负压控制阀823、第二稳压部件824和负压输出管路825,负压输出管路825的一端分别与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连接,负压输出管路82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负压控制阀823连接第二气泵821,第二压力传感器822设于第一负压控制阀823与负压输出管路825之间以用于检测负压输出管路825内的气体压力。本实施例中,负压输出管路825分别通过第一气阀851、第二气阀852、第三气阀853、第四气阀854和第五气阀861连接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通过控制第一气阀851、第二气阀852、第三气阀853、第四气阀854和第五气阀861,可以分别控制负压输出管路825与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之间连接管路的通断。

第二稳压部件824连接于负压输出管路825与第一负压控制阀823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822连接于第二稳压部件824与第一负压控制阀823之间。第二稳压部件824主要用于在定量泵(例如第一定量泵831或第二定量泵832或第三定量泵833或第四定量泵834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吸液瞬时耗气量较高时起到稳定压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稳压部件824为负压气室。具体应用中,根据系统需要,通过第二气泵821可以在负压气室内部建立负压(例如-40kpa等)。

优选地,负压气室(第二稳压部件824)的容积在80ml~200ml之间,这样,既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气路系统负压输出需求,又利于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体积。本实施例采用容积为80ml~200ml的负压气室,即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负压输出需求,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耗气量和负压压力都非常小。

更为优选地,负压气室的容积在100ml~130ml之间。这样,在保障负压输出满足耗气量需求和负压输出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可利于进一步优化负压气室的体型大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负压气室的容积为120ml左右。

优选地,第二气泵821为微型气泵,第二气泵821的空载流量小于或等于4l/min,这样,既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气路系统负压输出需求,又利于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体积和成本。本实施例采用空载流量小于或等于4l/min的第二气泵821,即可满足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负压输出需求,由此可进一步体现,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耗气量和正压压力都非常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二气泵821的空载流量在3l/min~4l/min;或者,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二气泵821的空载流量小于或等于2l/min。

优选地,第二气泵821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这样,在保障负压输出满足耗气量需求和负压输出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可利于减小第二气泵821的体积和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二气泵821的外部轮廓大致呈圆柱形,第二气泵82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30mm,第二气泵82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二气泵821的外部轮廓大致呈矩形,第二气泵821的宽度和高度都小于或等于30mm,第二气泵82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二气泵821的形状不限于此,只需保证其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80mm即可。

本实施例中,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具有鞘流阻抗前池、鞘流阻抗后池、用于连通鞘流阻抗前池与鞘流阻抗后池的宝石孔和与鞘流阻抗后池连通的第二出口d,负压气室还分时复用用于光学通道流动室210第一出口c废液和鞘流阻抗后池第二出口d废液的收集,负压气室还作为废液池使用,输送管路组件700包括连接于流动室210与负压气室之间的第一排液管路710和连接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与负压气室之间的第二排液管路720。第一排液管路710上设有第一排液控制阀711。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流动室210的第一出口c和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的第二出口d中也可以只有一者与负压气室连接,另一者可以与一个独立于负压气室的废液收集装置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在驱动定量泵(例如第一定量泵831或第二定量泵832或第三定量泵833或第四定量泵834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工作时,负压气室保持一定的负压;而在收集废液时,负压气室保持常压且与大气连通。

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第一输送管路730和第二输送管路740,流体动力装置800还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870和第三气路组件880,第一输送管路730连接于稀释液储液池1000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之间,第二输送管路740连接于稀释液储液池1000与稀释液提供装置900之间,正压提供单元810通过第三气路组件880连接稀释液储液池1000以用于驱动稀释液从稀释液储液池1000内输送至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内、以使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在稀释液的裹挟下在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内流动,第三压力传感器870与稀释液储液池1000连接以用于检测稀释液储液池1000内的气压。第三气路组件880包括第六气阀881,第一输送管路730上设有第一控制阀731,第二输送管路740上设有第二控制阀741。

稀释液储液池1000常态为正压,在稀释液储液池1000消耗一定量的稀释液时,就需要向稀释液储液池1000内建压,由于稀释液储液池1000的耗液量在10ml以下,所以其耗气量极低,在0.1l/min以下。

流体动力装置800还包括第一注射器890,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注射器890与流动室210之间的稀释液输送管路750,稀释液提供装置900和第二输送管路740分别连接稀释液输送管路750,第一注射器890用于驱动稀释液从稀释液输送管路750输送至流动室210、以使光学检测样本液在稀释液的裹挟下通过检测区,且第一注射器890用于驱动稀释液从稀释液提供装置900经第二输送管路740输送至稀释液储液池1000内。稀释液输送管路750上设有第三控制阀751和第四控制阀752,第三控制阀751设于第一注射器890与第四控制阀752之间,稀释液提供装置900连接于第三控制阀751。本实施例中,稀释液储液池1000的充灌采用第一注射器890提供动力,稀释液储液池1000向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供液采用正压提供单元810提供动力,相对采用正、负压交替切换驱动稀释液储液池1000充灌和供液的方案而言,本实施例可以简化气路系统的调控结构和减小气路系统的耗气量。

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第三输送管路760,第三输送管路760的一端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连接、另一端与稀释液输送管路750连接,第一注射器890还用于驱动稀释液从第三输送管路760输送至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内。第三输送管路760上设有第五控制阀761。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和第五试剂提供单元610都通过第三输送管路760连接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且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和第五试剂提供单元610与第三输送管路760的连接点位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与第五控制阀761之间。

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流体动力装置800还包括第二注射器8100,第一注射器890的量程大于第二注射器8100的量程。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分别与光学通道反应池100、流动室210、第二注射器8100和第一注射器890连接,第一注射器890还用于驱动光学检测样本液从光学通道反应池100输送至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内,第二注射器8100用于驱动光学检测样本液从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输送至流动室210内。

本实施例中,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771和第二样本准备管路772,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第一连接备管路780、第二连接备管路790和第三连接备管路7100,第一样本准备管路771的一端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流动室210和第二连接备管路790连接,第二样本准备管路772的一端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流动室210和第二连接备管路790连接,第一注射器890通过第二连接备管路790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771和第二样本准备管路772,第二注射器8100通过第十一控制阀7110分别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771和第二样本准备管路772连接。第一连接备管路780上设有第六控制阀781,第二连接备管路790上设有第七控制阀791,第三连接备管路7100上设有第八控制阀7101。第二输送管路740和第三输送管路760都通过第二连接备管路790连接稀释液输送管路750。第二连接备管路790与稀释液输送管路750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注射器890与第三控制阀751之间。

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分别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注射器8100和第一注射器890连接,第一注射器890还用于驱动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输送至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内,第二注射器8100还用于驱动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从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输送至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内。

本实施例中,用于推送光学检测样本液的推样注射器和用于推送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的推样注射器为同一个注射器(即第二注射器8100),其可以简化动力系统,减小仪器的体积和成本;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用于推送光学检测样本液的第二注射器8100和用于推送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的第二注射器8100也可以设计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注射器。

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第五输送管路7130和第六输送管路7140,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的一端分别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和第五输送管路7130的一端连接,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输送管路7140连接第三输送管路760,第五输送管路7130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连接备管路790、稀释液输送管路750连接第一注射器890。第五输送管路7130上设有第九控制阀7131,第六输送管路7140上设有第十控制阀714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注射器8100还与采样部件1200连接以用于驱动采样部件1200进行吸取待测样本(即采样)、并用于驱动采样部件1200内的待测样本分别输送至光学通道反应池100、阻抗计数检测样本制备单元和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内进行反应(即分样)。采样部件1200可为采样针或者采样吸管等。血液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用于驱动采样部件1200运动的动力元件(图未示),采样部件1200可在动力元件的驱动下移动至样本存放容器(例如试管等)进行采样,然后在动力元件的驱动下分别移动至光学通道反应池100和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并在第二注射器8100的驱动下进行分样。

本实施例通过对两个注射器分时复用,可以大幅度降低仪器的成本及体积,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低成本和小型化设计。本实施例中,液路系统中用于对稀释液、样本的驱动动力装置只有两只注射器,一支微升级注射器(即第二注射器8100)用于为采样、分样、推样提供动力;一支毫升级注射器(即第一注射器890)用于为稀释液输送、样本准备提供动力,其中第一注射器890为稀释液输送主要包括用于为样本稀释、反应池/采样通道/样本准备等流经样本处清洗、稀释液储液池1000充灌、光学检测推鞘液等所有涉及稀释液的输运提供动力,第一注射器890用于为样本准备提供动力,包括为光学检测样本液和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的样本准备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气路系统中的每个气阀都为电磁阀。本实施例中,气路系统中的气阀包括第一气阀851、第二气阀852、第三气阀853、第四气阀854、第五气阀861、第六气阀881、第一正压控制阀813、第一负压控制阀823,即第一气阀851、第二气阀852、第三气阀853、第四气阀854、第五气阀861、第六气阀881、第一正压控制阀813、第一负压控制阀823都为电磁阀。本实施方案中,采用电磁阀代替气断压断阀的设计方案,由于取消了气动压断阀这种耗气量较大、输出压力较高的部件设置,故有效减小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耗气量需求,进而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微型化设计,最终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

输送管路组件700包括多个用于控制液路系统工作的控制阀,且各控制阀都是电磁阀。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组件700上用于控制液路系统工作的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731、第二控制阀741、第三控制阀751、第四控制阀752、第五控制阀761、第六控制阀781、第七控制阀791、第八控制阀7101、第一排液控制阀711、第九控制阀7131和第十控制阀7141,即第一控制阀731、第二控制阀741、第三控制阀751、第四控制阀752、第五控制阀761、第六控制阀781、第七控制阀791、第八控制阀7101、第一排液控制阀711、第九控制阀7131和第十控制阀7141都为电磁阀。本实施方案中,采用电磁阀代替气断压断阀的设计方案,由于取消了气动压断阀这种耗气量较大、输出压力较高的部件设置,故有效减小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耗气量需求,进而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微型化设计,最终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

本实施例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耗气量极低(在优选的方案中,可以达到0.5l/min以下),需要提供的工作压力也较低(在优选的方案中,正压可以达到90kpa以下,负压可以达到-30kpa以上),能够选用小型化和极低成本的微型泵来支持实现,同时也不需要复杂的调质调节系统,气路系统可实现微型化,从而达到了仪器低成本和小型化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一个检测周期工作流程如下:

1)第一气泵811向正压气室建压,第一压力传感器812监控正压气室的压力,在监测到正压气室的压力达到目标压力时,停止建压;同时,第二气泵821向负压气室建压,第二压力传感器822监控负压气室的压力,在监测到负压气室的压力达到目标压力时,停止建压;

2)采样系统从试管里吸取待测样本,第一定量泵831和第三定量泵833分别向第一反应池110内加入第三试剂和第五试剂,第二定量泵832和第四定量泵834分别向第二反应池120内加入第四试剂和第六试剂,同时采样系统分别向第一反应池110和第二反应池120中加入待测样本进行样本孵育反应,以分别制备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

3)开启第三控制阀751和第五控制阀761,第一注射器890向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中加入稀释液,同时采样系统向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中加入待测样本,以制备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即稀释后的待测样本);

4)开启第三控制阀751、阀4和阀6,通过第一注射器890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中吸取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到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中;然后,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向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中加入第七试剂进行样本孵育反应,以制备血红蛋白检测样本液;

5)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启动测量血红蛋白检测样本液的血红蛋白浓度;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由稀释液储液池1000在正压提供单元810的驱动下提供稀释液,同时第二注射器8100将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内的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推送进入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的宝石孔,以启动测量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的阻抗计数;

6)开启第三控制阀751、第七控制阀791和第八控制阀7101,通过第一注射器890从第二反应池120中吸取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到第二样本准备管路772中;

7)开启第三控制阀751、第四控制阀752和第一排液控制阀711,第一注射器890向流动室210中推鞘液,同时开启调控阀14-1,第二注射器8100推送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入流动室210,启动白细胞分类测量;

8)排空第二反应池120中的废液,清洗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第七控制阀791、第八控制阀7101至第二反应池120的通道)及第二反应池120;

9)开启第三控制阀751、第六控制阀781和第七控制阀791,通过第一注射器890从第一反应池110中吸取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771中;

10)开启第三控制阀751、第四控制阀752和第一排液控制阀711,第一注射器890向流动室210中推鞘液,同时开启第十一控制阀7110,第二注射器8100推送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入流动室210,启动白细胞分类测量;

11)排空第一反应池110和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中的废液,并清洗第一反应池110和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清洗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和第一样本准备管路771、采样系统、流动室210和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

12)开启第二控制阀741和第三控制阀751,用第一注射器890充灌稀释液储液池1000;

13)测量结束;

实施例二:

参照图4-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的结构方案不同。实施例一,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都包括气室;而本实施例中,取消了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气室,即正压提供单元810不包括正压气室,负压提供单元820不包括负压气室。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泵811的一个接口与大气压相连接、另一个接口通过第一正压控制阀813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第一压力传感器812设于第一正压控制阀813与正压输出管路815之间。第二气泵821的一个接口与大气压相连接、另一个接口通过第一负压控制阀823连接负压输出管路825,第二压力传感器822设于第一负压控制阀823与负压输出管路825之间。

相比于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取消了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的设置,所以,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可以进一步减小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体积,但没有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后,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用于驱动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动作的压力波动范围稍大,性能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需求。

本实施例是同时取消了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的设置,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只是取消设置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的其中一者。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稳压部件814和第二稳压部件824的设置不同。实施例一中,第一稳压部件814为正压气室;第二稳压部件824为负压气室;而本实施例中,第一稳压部件814为第一储气管;第二稳压部件824为第二储气管,即本实施例相当于也取消了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的设置,用一段气管来代替气室。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泵811的一个接口与大气压相连接、另一个接口通过第一正压控制阀813连接第一储气管,第一压力传感器812设于第一正压控制阀813与第一储气管之间,第一储气管之远离第一正压控制阀813的端部与正压输出管路815连接。第二气泵821的一个接口与大气压相连接、另一个接口通过第一负压控制阀823连接第一储气管,第二压力传感器822设于第一负压控制阀823与第一储气管之间,第二储气管之远离第一负压控制阀823的端部与负压输出管路825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气管和第二储气管在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建压及驱动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工作时可起到稳定压力的作用,且气管可以根据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布局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其比气室占用空间小。

当然了,本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一储气管和第二储气管的设置。

本实施例是同时取消了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的设置,并分别用第一储气管和第二储气管代替;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只是取消设置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的其中一者,第一储气管和第二储气管对应只设置一个。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至三的区别主要在于: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数量不同。实施例一至三中,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都只是设置一个,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分别与同一个正压提供单元810和同一个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而本实施例中,正压提供单元810的数量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数量都为至少两个,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中的至少两者分别与不同的正压提供单元810和不同的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分别与相互独立的正压提供单元810连接,且分别与相互独立的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例如:第一定量泵831与第一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一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第二定量泵832与第二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二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第三定量泵833与第三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三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第四定量泵834与第四正压提供单元810、第四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与第五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五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第一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二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三正压提供单元810、第四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五正压提供单元810为相互独立的装置,第一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二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三负压提供单元820、第四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五负压提供单元820为相互独立的装置。

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增加多个低成本的微型气泵接入气路来分别驱动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加快建压速度,可以避免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在取消正压提供单元810的正压气室、负压提供单元820的负压气室后,定量泵切换后压力稳定时间长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优选适用于结合到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以实现对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优化改进。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三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五:

参照图1-3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和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的废液排放方案不同。实施例一中,负压气室还复用于废液池使用,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流出的废液和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流出的废液都排放到负压气室;而本实施例中,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流出的废液和/或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流出的废液排放到光学通道反应池100。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流出的废液排放到第二反应池120,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流出的废液排放到第一反应池110。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第三排液管路7150和第四排液管路7160,第三排液管路7150连接于流动室210与第二反应池120之间,第四排液管路7160连接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与第一反应池110之间。第三排液管路7150上设有第三排液控制阀7151。

本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用于解决实施例二至四在取消了正压气室和负压气室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和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的废液排放问题。当然了,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不限于将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流出的废液排放到第二反应池120,将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流出的废液排放到第一反应池110,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可以将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流出的废液和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流出的废液都排放到第一反应池110或者都排放到第二反应池120,即第三排液管路7150和第四排液管路7160都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或者都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可以将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流出的废液排放到第一反应池110,将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流出的废液排放到第二反应池120,即第三排液管路7150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第四排液管路7160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又或者,作为再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可以增设一个或者两个独立的废液池,将从光学检测单元200第一出口c流出的废液和从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出口d流出的废液中的一者排放到废液池、另一者可以排放到废液池或者第一反应池110或者第二反应池120。

优选地,第三排液管路7150和第四排液管路7160都为电磁阀,这样,利于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微型化设计。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四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六:

参照图1-3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用于控制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连接管路导通状态的气阀设置方案不同。实施例一中,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分别通过相互独立的气阀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和负压输出管路825;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中的至少两者通过同一个气阀分别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和负压输出管路825,即本实施例将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的控制气阀部分合并为一个气阀控制或者全部合并为一个气阀控制。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测量流程中各定量泵的工作时间段是否有区间的冲突来决定是否合并控制气阀;气阀合并后,在定量泵工作时会造成耗气量一定程度上上升,但只要合理控制气阀与定量泵间管路容积,耗气量仍然是在很低的范围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气路组件850包括第一气阀851和第二气阀852,第二气路组件860包括第五气阀861,第一定量泵831和第二定量泵832都通过第一气阀851分别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和负压输出管路825;第三定量泵833和第四定量泵834都通过第二气阀852分别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和负压输出管路825;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通过第五气阀861分别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和负压输出管路825。该较佳实施方案,相当于将与第一反应池110连接的两个定量泵的控制气阀合并为一个,并将与第二反应池120连接的两个定量泵的控制气阀合并为一个。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减少了两个气阀。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气路组件850包括第一气阀851,第二气路组件860与第一气阀851连接,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都通过第一气阀851分别连接正压输出管路815和负压输出管路825。该较佳实施方案,相当于将第一定量泵831、第二定量泵832、第三定量泵833、第四定量泵834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的控制气阀都合并为一个。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减少了四个气阀。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五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七:

参照图1-3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稀释液储液池1000的充灌动力设置方案不同。实施例一中,稀释液储液池1000采用第一注射器890提供动力充灌;而本实施例中,稀释液储液池1000采用负压提供单元820提供动力充灌。

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组件700仍包括稀释液输送管路750,流体动力装置800还包括第四气路组件8120,稀释液输送管路750连接于第一注射器890与流动室210之间,稀释液提供装置900分别连接第二输送管路740和稀释液输送管路750(实施例一中,第二输送管路740通过稀释液输送管路750间接连接稀释液提供装置900;而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路740直接连接稀释液提供装置900),第一注射器890用于驱动稀释液从稀释液输送管路750输送至流动室210、以使光学检测样本液在稀释液的裹挟下通过检测区,负压提供单元820通过第四气路组件8120连接稀释液储液池1000以用于驱动稀释液从稀释液提供装置900经第二输送管路740输送至稀释液储液池1000内。第四气路组件8120包括第七气阀8121,通过控制第七气阀8121,可以控制负压提供单元820与稀释液储液池1000的导通状态。

本实施例,根据测量流程的设计,稀释液储液池1000采用负压充灌,充灌区间可以选择在第一气泵811和第二气泵821闲置的时间段(即第一气泵811和第二气泵821不是在控制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工作的时间段)。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系统平均耗气量有所增加,但不影响微型气路系统的正常工作。

优选地,第七气阀8121为电磁阀,这样,利于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微型化设计。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六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八:

参照图1-3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加稀释液的动力提供方案不同。实施例一中,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加稀释液是采用第一注射器890提供动力;而本实施例中,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加稀释液是采用一个定量泵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配合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组件700还包括第四输送管路7170,流体动力装置800还包括第六定量泵8130和第五气路组件8140,第六定量泵8130通过第五气路组件8140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且通过第四输送管路7170分别连接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和稀释液提供装置900,以用于在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控制下驱动稀释液从稀释液提供装置900经第四输送管路7170输送至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内。第五气路组件8140包括第八气阀8141,通过控制第八气阀8141,可以控制第六定量泵8130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

第四输送管路7170上设有第十二控制阀7171,稀释液提供装置900、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和第六定量泵8130分别连接第十二控制阀7171。第十二控制阀7171用于控制稀释液提供装置900、第六定量泵8130和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三者间连接管路的通断。

作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案,第六定量泵8130的量程为1ml。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六定量泵8130的量程不限于此,可以大于1ml也可以小于1ml。

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和布局空间;且气路系统平均耗气量有所增加(小于0.1l/min),但仍然是极低耗气量,不影响微型气路系统的正常工作。

优选地,第八气阀8141与第六定量泵8130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这样,可以使得第六定量泵8130的控制气阀靠近第六定量泵8130设置,从而利于减少正、负压切换时公共管路的耗气量。

优选地,第八气阀8141和第十二控制阀7171都为电磁阀,这样,利于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微型化设计。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七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九:

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光学检测样本准备的动力提供方案不同。实施例一中,采用第一注射器890为光学检测样本的准备提供动力,即第一注射器890复用于驱动光学检测样本液从光学通道反应池100输送至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内;而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定量泵与负压提供单元820的配合为光学检测样本的准备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流体动力装置800还包括第七定量泵8150和第六气路组件8160,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分别与光学通道反应池100、流动室210、第二注射器8100和第七定量泵8150连接,第七定量泵8150还通过第六气路组件8160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第七定量泵8150用于在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控制下驱动光学检测样本液从光学通道反应池100输送至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内,第二注射器8100用于驱动光学检测样本液从光学样本准备管路770输送至流动室210内。第五气路组件8140包括第九气阀8161,通过控制第九气阀8161,可以控制第七定量泵8150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

优选地,第九气阀8161与第七定量泵8150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这样,可以使得第七定量泵8150的控制气阀靠近第七定量泵8150设置,从而利于减少正、负压切换时公共管路的耗气量。

优选地,第九气阀8161为电磁阀,这样,利于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微型化设计。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八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十:

参照图1-3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准备的动力提供方案不同。实施例一中,采用第一注射器890为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的准备提供动力,即第一注射器890复用于驱动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输送至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内;而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定量泵与负压提供单元820的配合为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的准备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流体动力装置800还包括第八定量泵8170和第七气路组件8180,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分别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第二注射器8100和第八定量泵8170连接,第八定量泵8170还通过第七气路组件8180分别连接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第八定量泵8170用于在负压提供单元820的控制下驱动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从血红蛋白检测单元300输送至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内,第二注射器8100用于驱动阻抗计数检测样本液从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输送至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内。第七气路组件8180包括第十气阀8181,通过控制第十气阀8181,可以控制第八定量泵8170与正压提供单元810、负压提供单元820的导通状态。

实施例一中,第五输送管路7130的一端分别与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和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连接,第五输送管路7130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连接备管路790、稀释液输送管路750连接第一注射器890;而本实施例中,第五输送管路7130的一端仍然分别与阻抗计数样本准备管路7120和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连接,第五输送管路7130的另一端则是连接于第八定量泵8170,且第五输送管路7130的上的第九控制阀7131与废液池826连接。

优选地,第十气阀8181与第八定量泵8170之间的连接管路小于或等于20cm,这样,可以使得第八定量泵8170的控制气阀靠近第八定量泵8170设置,从而利于减少正、负压切换时公共管路的耗气量。

优选地,第十气阀8181为电磁阀,这样,利于血液细胞分析仪气路系统的微型化设计。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九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十一:

参照图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负压提供单元820的设置方案不同。实施例一中,负压提供单元820用于产生负压且负压气室可以复用于收集废液;而本实施例中,负压提供单元820除了用于产生负压和复用于收集废液外,还可复用于产生常压环境(标准大气压)。

本实施例中,负压提供单元820包括废液池826、废液桶827、负压动力源828、第一常压控制阀829、第一外接管路8210、至少一条第一常压管路8211和至少一条第一负压管路8212,第一常压控制阀829通过第一外接管路8210连接废液池826和大气压以用于将废液池826置为常压环境,负压动力源828与废液池826连接以用于将废液池826置为负压环境,废液池826通过第一常压管路8211连接流动室210和/或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以用于收集从流动室210和/或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内排出的废液,且废液池826通过第一负压管路8212连接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以用于为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提供负压驱动动力。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废液池826上连接多条第一常压管路8211和多条第一负压管路8212,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切换废液内部的压力,并分别与不同的管路连通。

本实施例中,负压动力源828为蠕动泵。负压动力源828连接于废液池826与废液桶827之间,即:负压动力源828的一个接口与废液池826连接、另一个接口与废液桶827连接。

本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对废液池826的复用设计方案,即废液池826可以根据功能需要置为不同压力分时复用的方案,从而可以降低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成本以及体积。

具体应用中,根据血液分析仪的测量功能流程可以将废液池826置为常压和负压,在不同测量阶段实现不同的功能,以满足复用废液池826的需要,降低仪器成本和体积;例如:在光学检测中,需要将流动室210第一出口c的废液排向废液池826时,则将废液池826相连的第一常压控制阀829打开,保持废液池826内为常压环境;在需要废液池826作为负压气室给隔膜式定量泵(例如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提供负压时,则关闭第一常压控制阀829,同时开启负压动力源828,将废液池826置为负压环境,给隔膜式定量泵提供吸液动力。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十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十二:

参照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十一的区别主要在于:负压动力源828的设置方案不同。实施例十一中,负压动力源828为蠕动泵;而本实施例中,负压动力源828为注射器。

本实施例中,负压提供单元820还包括第二负压控制阀8213,第二负压控制阀8213分别与负压动力源828、废液桶827和废液池826连接。通过控制第二负压控制阀8213,可以控制负压动力源828、废液桶827和废液池826三者间连接管路的通断。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十一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十三:

参照图1-5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1100,正压提供单元810和负压提供单元820通过压力控制装置1100连接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压力控制装置1100包括废液池826、废液桶827、第二正压控制阀1103、第三负压控制阀1104、排液阀1105、第二常压控制阀1106、第二外接管路1107、至少一条第二常压管路1108和至少一条第二负压管路1109,第二常压控制阀1106通过第二外接管路1107连接废液池826和大气压以用于将废液池826置为常压环境,第二正压控制阀1103连接于废液池826与正压提供单元810之间以用于将废液池826置为正压环境,第三负压控制阀1104连接于废液池826与负压提供单元820之间以用于将废液池826置为负压环境;排液阀1105连接废液池826的底部与废液桶827之间,以用于配合正压提供单元810、第二正压控制阀1103将废液排出废液池826外;废液池826通过第二常压管路1108分别连接流动室210和/或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以用于收集从流动室210和/或阻抗计数检测单元400内排出的废液,且废液池826通过第二负压管路1109连接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以用于为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提供负压驱动动力。

具体应用中,当开启第三负压控制阀1104时,可以将废液池826置为负压环境,从而可以给与废液池826相连的第二负压管路1109提供负压动力源828;当开启第二常压控制阀1106时,可以将废液池826置为常压环境,以满足与废液池826相连的第二常压管路1108的压力要求;当开启第二正压控制阀1103和排液阀1105时可以将废液池826切换为正压环境,以将废液池826中的废液排向机外。

本实施例,废液池826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置为不同压力分时复用的方案,从而可以降低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成本以及体积。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十二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十四:

参照图18和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实施例十三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十三的基础上,压力控制装置1100还包括至少一条正压管路1110,废液池826通过正压管路1110连接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以用于为光学检测用定量泵830和/或血红蛋白检测用定量泵840提供正压驱动动力。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开启第二正压控制阀1103将废液池826切换为正压环境。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十三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