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4567发布日期:2021-06-29 23:3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会选用注射器取样。以测定碳五烃中的水含量为例,首选利用注射器取样,之后,使得注射器的针头迅速通过设置于卡尔费休电解池的进样口处的橡胶塞,以将样品注入到卡尔费休电解池内。由于碳五烃沸点大概在27.8℃左右,属于极易挥发液体,样品在注射器内极易向外溢流,因此,注射器在将样品注入卡尔费休电解池前,已经有部分样品溢流至空气中,造成样品流失,由此导致定量不准,测量准确度下降,而且溢流部分挥发至空气中,易造成操作人员可能急性中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注射器在抽取样品后,样品极易在针头处向外溢流而造成样品的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具有阀组件,可减少抽取的样液从取样针处向外溢流,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健康的损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包括:

注射主体,所述注射主体具有能够容纳样液的容纳腔室和供所述样液进出的通过口;

取样针,所述取样针具有能够供样液流通的流通腔室,所述取样针的两端均形成为敞口端;以及

阀组件,所述阀组件连接所述通过口和所述取样针,并所述阀组件具有使得所述通过口和所述取样针相连通的开启状态和将所述样液截止于所述容纳腔室内的关闭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注射主体和取样针之间设置阀组件,从而在进行采样或是需要向外排出样液时,使得阀组件处于开启状态以连通注射主体和取样针,这样,由取样针采取的样液由通过口进入到容纳腔室内,或者容纳于容纳腔室内的样液由通过口到达取样针并由取样针排出,另外,当采样完毕后,可使得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容纳于容纳腔室内的样液不易向外溢流,减少了样液的损失,能够提高测量准确度。

优选地,所述阀组件包括: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体的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过口和所述取样针,并且所述连接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体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相交的第二连接通道;以及

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并且所述阀体设置为能够截断或导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的阀杆,所述阀杆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阀杆的轴向的方向延伸的贯穿孔,其中:所述阀杆能够沿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贯穿孔对准或是错开所述第一连接通道。

优选地,所述阀杆延伸出所述第二连接通道;

所述阀体包括设置于所述阀杆的端部的能够阻止相应的端部脱出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阻挡块。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所述阀杆的端部的一对所述阻挡块;

一对所述阻挡块中的一者在受到推力后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并带动所述阀杆的所述贯穿孔对准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另一者在受到推力后能够朝向一者移动并带动所述阀杆的所述贯穿孔错开所述第一连接通道。

优选地,所述注射主体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形成为所述容纳腔室,所述注射筒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注射筒的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形成为所述通过口。

优选地,所述注射筒包括注射筒主体,所述注射筒主体的一端面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注射筒主体的另一端面,所述注射筒包括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敞口端和第二敞口端的插接筒,其中:所述第一敞口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口,所述第二敞口端形成为所述通过口,所述插接筒能够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通道。

优选地,所述注射筒主体和所述插接筒形成为一体件。

优选地,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弹性接触于所述注射筒的内壁的密封塞以及连接于所述密封塞的推动杆,其中:所述推动杆延伸超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推动杆能够带动所述密封塞沿所述注射筒的轴向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取样针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中;和/或

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取样针的外壁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抵靠于所述连接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注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注射装置;12-注射筒;120-腔室;122-注射筒主体;124-插接筒;14-推杆组件;140-密封塞;142-推动杆;16-取样针;160-套管;18-阀组件;180-连接体;184-阻挡块;186-阀杆;188-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装置,注射装置10包括注射主体、取样针16和阀组件18。其中,注射主体具有能够容纳样液的容纳腔室和供所述样液进出的通过口;取样针16具有能够供样液流通的流通腔室,取样针16的两端均形成为敞口端;阀组件18连接所述通过口和取样针16,并阀组件18具有使得所述通过口和取样针16相连通的开启状态和将所述样液截止于所述容纳腔室内的关闭状态。通过在注射主体和取样针16之间设置阀组件18,从而在进行采样或是需要向外排出样液时,使得阀组件18处于开启状态以连通注射主体和取样针16,这样,由取样针16采取的样液由通过口进入到容纳腔室内,或者容纳于容纳腔室内的样液由通过口到达取样针16并由取样针16排出,另外,当采样完毕后,可使得阀组件18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容纳于容纳腔室内的样液不易向外溢流,减少了样液的损失,能够提高测量准确度。此外,当样液为易挥发的有毒液体时,设置阀组件18可使得样液不易向外溢流,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健康的损害。其中,注射主体可呈筒状,可在注射主体上设置垂直于注射主体的轴向的刻度线,以能够较为快速和方便的读取注射主体内的样液的体积量。注射装置10尤其适用于对液态烃如碳五烃的采样。

如图1中所示,阀组件18可包括连接体180,其中,连接体180可抵靠于注射主体的设置有通过口的一端,可在连接体180内设置贯穿连接体180的第一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通过口和取样针16,优选地,第一连接通道可沿注射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通道可沿竖直方向延伸,可在连接体180内设置贯穿连接体180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相交的第二连接通道,其中,第二连接通道可沿垂直于注射主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例如第二连接通道可沿水平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彼此相交后,相交部分可形成二者的共用区域;阀组件18可包括阀体,阀体可设置于第二连接通道内,并且阀体可设置为能够截断或导通第一连接通道,其中,阀体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受到特别的限制,只要在安装于第二连接通道内之后能够实现截断或导通第一连接通道即可。当截断第一连接通道时,可将样液截止于容纳腔室内;而当导通第一连接通道,可使得样液在第一连接通道内流通,也就是说,进行采样作业或是排出样液。

阀体可包括密封设置于第二连接通道内的阀杆186,可在阀杆186上设置沿垂直于阀杆186的轴向的方向延伸的贯穿孔188,其中:阀杆186能够沿第二连接通道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得贯穿孔188对准或是错开第一连接通道,由此,当贯穿孔188对准第一连接通道时,阀组件18处于开启状态,样液在第一连接通道内流通,而当贯穿孔188错开第一连接通道时,阀组件18处于关闭状态,样液被截止于容纳腔室。阀杆186密封设置于第二连接通道内可理解为阀杆186能够密封第二连接通道,当第一连接通道处于导通状态时,样液只能流经贯穿孔188,并且在阀组件18处于关闭状态时,样液基本被截止于容纳腔室内,由此,样液不会从阀杆186与第二连接通道之间的缝隙中溢流出,大大减少了样液的损失。

为了便于对阀杆186进行操作,可使得阀杆186延伸出第二连接通道,这样,可便于向阀杆186施加推力,向阀杆186的延伸部施加推力后,阀杆186可朝向推力的方向移动,由此实现阀杆186的沿第二连接通道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阀体可包括设置于阀杆186的端部的能够阻止相应的端部脱出第二连接通道的阻挡块184,通过设置阻挡块184,能够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阀杆186移动至预设位置后能够被限定在该预设位置,以实现贯穿孔188对准或是错开第一连接通道。

优选地,可使得阀杆186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二连接通道。阀体可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应的阀杆186的端部的一对阻挡块184;其中:一对阻挡块184中的一者在受到推力后能够朝向另一者移动并带动阀杆186的贯穿孔188对准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另一者在受到推力后能够朝向一者移动并带动阀杆186的贯穿孔188错开第一连接通道。一对阻挡块184中的一者为第一阻挡块,一对阻挡块184中的另一者为第二阻挡块,当第一阻挡块受到推力朝向第二阻挡块移动,同时带动阀杆186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由此使得贯穿孔188对准第一连接通道;当第二阻挡块受到推力时朝向第一阻挡块移动,同时带动阀杆186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由此使得贯穿孔188错开第一连接通道。其中,连接体180可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备获得,阀杆186可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备获得。

如图1中所示,注射主体包括注射筒12,注射筒12具有腔室120,腔室120可形成为所述容纳腔室,样液可容纳于腔室120内,注射筒12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开口,从图1所示的方位看,第一开口可设置于注射筒12的顶面,注射筒12的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可设置于注射筒12的底面,所述第二开口形成为所述通过口,可以明白的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腔室120相连通。其中,注射筒12可呈柱状。需要说明的是,刻度线可设置于注射筒12。

注射筒12可包括注射筒主体122,可在注射筒主体122的一端面设置连接口,第一开口可设置于注射筒主体122的另一端面,注射筒12可包括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敞口端和第二敞口端的插接筒124,从图1所示的方位看,第一敞口端可设置于插接筒124的顶面,第二敞口端可设置于插接筒124的底面,其中:第一敞口端可连接于连接口,第二敞口端可形成为通过口,插接筒124能够伸入第一连接通道,具体来讲,插接筒124的第二敞口端可伸入到第一连接通道中。通过设置插接筒124,可便于注射主体与阀组件18的连接体180彼此之间的连接,即将插接筒124插入设置于连接体180的第一连接通道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插接筒124的第二敞口端可形成为第二开口。

为了使得注射筒12的结构更加稳固,注射筒主体122和插接筒124可形成为一体件。其中,注射筒12可为透明件,至于注射筒12的材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注射筒12可为塑料件,也可为玻璃件。

如图1中所示,注射装置10可包括推杆组件14,推杆组件14设置为能够推动注射筒12内的样液朝向通过口移动。

推杆组件14可包括弹性接触于注射筒12的内壁的密封塞140以及连接于密封塞140的推动杆142,密封塞140优选为弹性件,其中:推动杆142延伸超出第一开口,推动杆142能够带动密封塞140沿注射筒12的轴向往复移动,当推动杆142带动密封塞140朝向第一开口即注射筒12的顶部运动时,可将样液抽取到注射筒12内,当推动杆142带动密封塞140朝向第二开口即注射筒12的底部运动时,可将样液排出注射筒12。

取样针16可插设于第一连接通道中,由此,便于取样针16的拆卸更换。具体来讲,取样针16可插设于第一连接通道的位于阀杆186的下方的部分。

为了使得取样针16稳固的连接于连接体180,可在取样针16的外壁套设套管160,套管160的一端可抵靠于连接体180,套管160的设置,也可有效保护取样针16。另外,套管160在取样针16插入设置于容纳瓶的瓶口的橡胶塞时可起到限位作用,以阻止取样针16继续伸入到容纳瓶中。其中,取样针16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取样针16的长度可为130-150mm,此外,取样针16的内径不大于0.15mm。

以利用注射装置10测量碳五烃中的水分为例以进一步说明注射装置10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0)使得阀组件18处于开启状态,抽取预定量的碳五烃样液,使得阀组件18处于关闭状态,将该注射装置10整体放置于天平托盘内,待天平稳定后,进行清零;

(12)使得取样针16插入到卡尔费休水分测试仪的滴定池中,使得取样针16插入到卡氏试剂液面以下,同时使得贯穿孔188对准第一连接通道,利用推杆组件14将注射筒12中的碳五烃样液注射到卡尔费休水分测试仪的滴定池中;

(14)提升注射筒12使得取样针16脱离卡氏试剂液面,回抽推动杆142以将残留于取样针16内的碳五烃样液回抽到注射筒12内,之后,使得阀组件18处于关闭状态,即贯穿孔188错开第一连接通道;

(16)将注射装置10再次放回天平托盘,读取天平所显示的数值,并将该数值输入到卡尔费休水分测试仪中,即可获得碳五烃样液中的水分含量。

由于整个过程中,阀组件18确保了容纳于注射筒12中的碳五烃样液不易于溢流,使得碳五烃样液基本没有损失,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