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0323发布日期:2021-08-17 13:4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废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废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

工业废气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废气,比如硫与氮之类的化合物、粉尘、voc等,若直接排出会污染空气。随着人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会对工业废气的排放会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在工业中人们常通过检测装置来检测污染气体的含量,而现有的工业废气检测处理装置往往只是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将简单处理过的废气直接排入到大气中,达不到排放标准,仍会污染大气环境和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检测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不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所处的环境恶劣而使装置结构受损,降低使用寿命,且人工手持检测装置在排气口的位置进行取样检测,耗费人力,且一旦出现有害气体泄漏,便会对检测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检测气体不能及时处理,也会影响下一次的检测,同时会影响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气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手持杆,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检测罐,所述检测罐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罐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内部安装有检测阀,所述检测罐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排气阀,所述检测罐的一侧设置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与检测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反应罐的内部设置有反应机构,所述反应罐的上端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排气阀,所述反应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内部设置有排污阀。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设置有绑带,所述防护罩的下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手持杆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手持杆的下端外部设置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气体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气体传感器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检测罐的内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检测罐的外部一侧,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管的进气端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过滤槽的内壁四周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管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设置在靠近检测罐的一侧,所述检测管通过气泵与检测罐连接,所述气泵通过输送管与检测罐连接,所述输送管的输送端设置在检测罐的内部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隔离仓、加剂管以及搅拌杆,所述隔离仓设置在反应罐的内部,所述隔离仓与反应罐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隔离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阀,所述加剂管的一端设置在反应罐的上端外部,且所述加剂管的内部设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加剂阀和药剂流量计,所述加剂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隔离仓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杆设置在隔离仓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反应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通过驱动轴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反应罐的外部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持杆和检测管,检测者通过手持杆避免接触检测用具,且通过防护罩避免废气对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同时通过绑带提高防护罩的稳定性,在不使用时可将绑带固定在挂钩上,还通过防护套提高了检测者手握手持杆的安全稳定性,通过过滤槽内过滤网避免了工业废气中较大颗粒物对检测装置的堵塞,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气体流量计可精确的记录所检测气体的体积,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实效性。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检测罐和反应罐,通过气体传感器和显示屏及时获得检测结果,通过检测罐检测获得的不符合标准的工业废气输送至反应罐,通过药剂流量计向加剂管内加入反应剂,同时高了检测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手持杆、201绑带、202、挂钩、203、防滑套;3检测罐、;4、检测管;5、反应罐;6、气体传感器;7、显示屏;8、过滤槽;9、过滤网;10、气体流量计;11、气泵;12、隔离仓;13、加剂管;14、搅拌杆;15、药剂流量计;16、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设置有手持杆2,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设置有检测罐3,所述检测罐3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罐3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管4,所述检测管4的内部安装有检测阀,所述检测罐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排气阀,所述检测罐3的一侧设置有反应罐5,所述反应罐5与检测罐3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反应罐5的内部设置有反应机构,所述反应罐5的上端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排气阀,所述反应罐5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内部设置有排污阀。

所述手持杆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设置有绑带201,所述防护罩的下方设置有挂钩202,所述挂钩202与手持杆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手持杆2的下端外部设置有防滑套203,检测者通过手持杆2避免接触检测用具,且通过防护罩避免废气对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同时通过绑带201提高防护罩的稳定性,在不使用时可将绑带201固定在挂钩202上,还通过防护套203提高了检测者手握手持杆2的安全稳定性。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气体传感器6和显示屏7,所述气体传感器6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检测罐3的内部,所述显示屏7设置在检测罐3的外部一侧,所述显示屏7的输入端与气体传感器6的输出端通过电性连接,通过气体传感器6可将检测气体数据传输至显示屏7,检测者可对比数据,快速获得检测结果。

所述检测管4的进气端设置有过滤槽8,所述过滤槽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9与过滤槽8的内壁四周焊接连接,通过过滤槽8内过滤网9避免了工业废气中较大颗粒物对检测装置的堵塞,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检测管4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流量计10,所述气体流量计10设置在靠近检测罐3的一侧,所述检测管4通过气泵11与检测罐3连接,所述气泵11通过输送管与检测罐3连接,所述输送管的输送端设置在检测罐3的内部底端,通过气体流量计10可精确的记录所检测气体的体积,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反应机构包括隔离仓12、加剂管13以及搅拌杆14,所述隔离仓12设置在反应罐5的内部,所述隔离仓12与反应罐5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隔离仓12的内部设置有隔离阀,所述加剂管13的一端设置在反应罐5的上端外部,且所述加剂管13的内部设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加剂阀和药剂流量计15,所述加剂管13的另一端设置在隔离仓12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杆14设置在隔离仓12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杆14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反应罐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14的另一端通过驱动轴设置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设置在反应罐5的外部一侧,通过检测罐3检测获得工业废气输送至反应罐5,通过药剂流量计15向加剂管13内加入反应剂,同时通过驱动电机16驱动搅拌杆14使其混合物搅拌均匀,反应彻底,避免检测废气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检测者通过防护套203手持手持杆2,同时通过将绑带201从挂钩202上取下,通过绑带201将防护罩给检测者带上,检测者将检测管4放置与排气口,工业废气通过过滤槽8内过滤网9进行初步过滤,废气工业通过气体流量计、气泵输送至检测罐3内,关闭检测阀,通过气体传感器6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显示屏上7,若工业废气检测结果符合标准,打开第一排气阀,从第一排气管排出,若工业废气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打开连接管的控制阀,工业废气进入至反应罐5内,通过药剂流量计15向加剂管13内加入反应剂,同时通过驱动电机16驱动搅拌杆14使其混合物搅拌均匀,反应彻底,避免检测废气污染环境,打开第二排气阀,工业废气从第二排气管排出,打开排污阀,反应残渣从排污管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