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的测风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9329发布日期:2021-03-23 11:0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的测风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检测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的测风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火力发电厂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量、二次风箱进风风量测量以及脱硫、脱硝进出口管道测量介质是典型的含尘气流,由于设计优化以及现场条件限制没有足够的水平管道用来安装流量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节流装置只能选择安装在垂直管段,在这种条件下对测量装置的要求将大大提高,尤其是取压过程中的灰尘堵塞问题,并且由于测量管道的管径较大,单点测量出来的风流量没有代表性,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的测风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的测风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风装置,所述第一测风装置固定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测风装置包括法兰板、正压采集管、负压采集管和风量采集筒,所述法兰板固定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的外壁上,所述正压采集管和负压采集管贯穿所述法兰板其延伸到伸入到锅炉烟风管道内,所述风量采集筒至少设有两个且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的内部,每个所述风量采集筒均为中空的文丘里管结构,每个所述风量采集筒的管口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的径向,每个所述风量采集筒的轴心线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的轴心线,所述风量采集筒的顶部与正压采集管连接,所述风量采集筒的中部与负压采集管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风量采集筒包括进风管、中间节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通过承接管与中间节管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的口径大于中间节管的口径,所述承接管为漏斗状结构,所述中间节管与出风管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管为外扩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出风管的最大口径与进风管的口径相同,所述进风管的外壁上设有连通内腔的正压连接管,所述正压连接管与正压采集管连接,所述中间节管的外壁上设有连通内腔的负压连接管,所述负压连接管与负压采集管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测风装置,所述第二测风装置与第一测风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测风装置在锅炉烟风管道的内部与第一测风装置呈直角状分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法兰板靠近风量采集筒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插板,所述插板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正压采集管和负压采集管位于插板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量采集筒至少设有两个且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的内部,多个风量采集筒一起采集压差便于取平均值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每个风量采集筒均为中空的文丘里管结构,方便计算出含尘气流的流量,通过多点组合安装风量采集筒达到测量准确性。每个风量采集筒的管口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的径向,每个风量采集筒的轴心线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的轴心线,这样整个管口都能顺利采集到风压,便于以面取压,因测风装置固定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的径向上,而锅炉烟风管道内的风向处于竖直方向,可以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杜绝测量主体在锅炉烟风管道内取压过程中的发生灰尘堵塞。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测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量采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测风装置;11-法兰板;12-插板;13-正压采集管;14-负压采集管;2-第二测风装置;3-风量采集筒;31-进风管;32-承接管;33-中间节管;34-出风管;35-正压连接管;36-负压连接管;4-锅炉烟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的测风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风装置1,第一测风装置1固定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4的径向上。第一测风装置1包括法兰板11、正压采集管13、负压采集管14和风量采集筒3,法兰板11焊接固定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4的外壁上,而正压采集管13和负压采集管14贯穿法兰板11其延伸到伸入到锅炉烟风管道4内,两个风压采集管在贯穿法兰板11时应焊接在法兰板11中,并垂直于法兰板11的外侧面,在贯穿处焊接牢固,不能有缝隙,防止锅炉烟风管道4内的烟气泄露出来。

风量采集筒3至少设有两个且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4的内部,多个风量采集筒3一起采集压差便于取平均值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每个风量采集筒3均为中空的文丘里管结构,方便计算出含尘气流的流量。文丘里管是测量流体压差的一种装置,是意大利物理学家g.b.文丘里发明的,文丘里管是先收缩而后逐渐扩大的管道,测出其入口截面和最小截面处的压力差,用伯努利定理即可求出流量。

在实施时,每个风量采集筒3的管口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4的径向,这样整个管口都能顺利采集到风压,便于以面取压,因处于竖直状态具有防止灰尘堵塞的问题。每个风量采集筒3的轴心线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4的轴心线,也是为了便于以面取压来采集到风压,风量采集筒3的顶部与正压采集管13连接,风量采集筒3的中部与负压采集管14连接。正压采集管13用于采集锅炉烟风管道4内风速的正压值,负压采集管14用于采集锅炉烟风管道4内风速的负压值,正压采集管13和负压采集管14在外界的端部分别连接吸压管,并通过管道连接压差变送器,使采集到的气压差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利用伯努尔方程式计算出风速v,而后利用风量公式q=3600*v*f计算出风量,其中q为风量(m3/h),v为平均风速(m/s),f为管道截面积(m3)。

风量采集筒3包括进风管31、中间节管33和出风管34,进风管31通过承接管32与中间节管33固定连接,进风管的口径大于中间节管33的口径,进风管的口径一般为中间节管33口径的4-5倍,便于流量计算时获得高精度的数据,而承接管32为漏斗状结构,有承接的作用,连接两端的进风管31和中间节管33。中间节管33与出风管34焊接固定连接,出风管34为外扩的喇叭状结构,出风管34的最大口径与进风管31的口径相同。进风管31、中间节管33和出风管34这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相应的结构,构成了文丘里管的结构特征。

在进风管31的外壁上设有连通内腔的正压连接管35,正压连接管35与正压采集管13连接,中间节管33的外壁上设有连通内腔的负压连接管36,负压连接管36与负压采集管14连接。正压连接管35用于接收风量采集筒3采集到的正压值,负压连接管36用于接收风量采集筒3采集到的负压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测风装置2,第二测风装置2与第一测风装置1结构相同,也是一个测风装置上面至少设置两个风量采集筒3,第二测风装置2在锅炉烟风管道4的内部与第一测风装置1呈直角状分布,也可以为十字状分布,还可以为其他交叉性分布,从不同插入锅炉烟风管道4内的角度来测量含尘混合介质的流量。

优选的,可在法兰板11靠近风量采集筒3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插板12,插板12为矩形框状结构,方便在锅炉烟风管道4内安装第一测风装置1时,在锅炉烟风管道4上开设矩形的孔而后跟插板12配合后焊接,因为矩形框状结构需要焊接的部位比较平直,方便焊接。法兰板11固定上插板12后,正压采集管13和负压采集管14位于插板12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风量采集筒3至少设有两个且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4的内部,多个风量采集筒3一起采集压差便于取平均值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每个风量采集筒3均为中空的文丘里管结构,方便计算出含尘气流的流量,通过多点组合安装风量采集筒3达到测量准确性。每个风量采集筒3的管口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4的径向,每个风量采集筒3的轴心线平行于锅炉烟风管道4的轴心线,这样整个管口都能顺利采集到风压,便于以面取压,因测风装置固定安装在锅炉烟风管道4的径向上,而锅炉烟风管道4内的风向处于竖直方向,可以测量垂直管道含尘混合介质,杜绝测量主体在锅炉烟风管道4内取压过程中的发生灰尘堵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