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总成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3082发布日期:2021-05-19 01:0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总成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性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总成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横向稳定杆,又称防倾杆、平衡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通常把悬架刚度设计得比较低,其结果是影响了汽车行驶稳定性。为此,在悬架系统中采用了横向稳定杆结构,用来提高悬架侧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角。横向稳定杆的功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目的是减少汽车横向侧倾程度和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实际上是一个横置的扭杆弹簧,在功能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弹性元件。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汽车转弯时,车身侧倾,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外侧悬架会压向稳定杆,稳定杆就会发生扭曲,杆身的弹力会阻止车轮抬起,从而使车身尽量保持平衡,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如果整车侧倾角刚度偏低,车身侧倾角过大,则应采用横向稳定杆,以增加整车侧倾角刚度。根据需要可以在前后悬架上单独或同时安装横向稳定杆。设计横向稳定杆时,除了要考虑整车总的侧倾角刚度外,还应考虑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之比。为使汽车有不足转向特性,应使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比后悬架的稍大些。因此,比较多的车型都是在前悬架安装横向稳定杆。
3.现有的大多汽车稳定杆总成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对汽车稳定杆总成进行检测时较为容易出现偏差,且不可根据不同的汽车稳定杆总成更换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总成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固定杆、限位杆、杆体,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总成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基座;
7.基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杆的中部开设有槽道,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8.槽道的中部转动配合有螺杆,螺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螺杆的周侧螺纹配合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气缸;
9.基座的上侧开设多个凹槽、定位槽,定位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中部滑动配合有杆体,杆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弹性配合在定位槽的中部,凹槽的中部滑动配合有模具,模具的两侧开设设有与限位杆适配的卡槽。
10.可选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均转动配合在槽道内,定位板滑动配合在滑槽的中部。
11.可选的,槽道与滑槽相连通,定位槽与限位槽相连通,定位板的中部开设有与气缸出气管适配的槽口。
12.可选的,定位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限位杆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13.可选的,限位杆为l形杆结构。
14.可选的,模具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杆。
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槽道的中部设置有螺杆,螺杆使在需要检测稳定杆气密性时带动气缸靠近稳定杆,从而提升了检测时的精密度,在定位槽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杆,取消限位杆与模具之间的限位,可以根据不同稳定杆的尺寸进行更换不同的模具,从而提升了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多样性。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5.基座1、固定杆2、固定板3、槽道4、滑槽5、电机6、第一锥齿轮7、螺杆8、第二锥齿轮9、定位板10、气缸11、凹槽12、定位槽13、限位槽14、杆体15、模具16、限位杆17、稳定杆18、弹簧19。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7.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8.请参阅图1

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总成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基座1;
29.基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杆2的中部开设有槽道4,固定杆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固定板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
30.槽道4的中部转动配合有螺杆8,螺杆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螺杆8的周
侧螺纹配合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1;
31.基座1的上侧开设多个凹槽12、定位槽13,定位槽1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中部滑动配合有杆体15,杆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弹性配合在定位槽13的中部,凹槽12的中部滑动配合有模具16,模具16的两侧开设设有与限位杆17适配的卡槽。
32.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需要对稳定杆进行检测时,开启电机6,使与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7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7带动第二锥齿轮9转动,同时第二锥齿轮9带动螺杆8转动,螺杆8带动定位板10向靠近模具16的一侧运动,然后开启气缸11,使气缸11对稳定杆进行检测,然后在需要更换模具16时,先拉动限位杆17,使与限位杆17固定连接的杆体15缩入限位槽14内,同时限位杆17从卡槽的中部滑出,然后从凹槽12中拿出模具16进行更换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33.通过在槽道4的中部设置有螺杆8,螺杆8使在需要检测稳定杆气密性时带动气缸11靠近稳定杆,从而提升了检测时的精密度,在定位槽13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杆17,取消限位杆17与模具16之间的限位,可以根据不同稳定杆的尺寸进行更换不同的模具16,从而提升了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多样性。
34.本实施例的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9均转动配合在槽道4内,定位板10滑动配合在滑槽5的中部。
35.本实施例的槽道4与滑槽5相连通,定位槽13与限位槽14相连通,定位板10的中部开设有与气缸11出气管适配的槽口。
36.本实施例的定位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9,限位杆17与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需要对模具进行固定时,限位杆17挤压弹簧19,然后在后面更换完毕后弹簧19回位,使限位杆17重新卡入卡槽内,从而完成对模具的固定。
37.本实施例的限位杆17为l形杆结构。
38.本实施例的模具16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杆18。
39.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4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