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8464发布日期:2021-09-22 20:1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状态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多,汽车的售后维修保养也日益受到市场的重视。而在中小型车辆维修保养中心,车辆的轮胎和制动盘的恶化状态一般由技术人员通过观察或将轮毂拆卸下来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或千分尺进行测量来判断轮胎或制动盘的恶化状态。大型车辆维修保养中心则会通过地面固定式的光电系统装置来捕获轮胎面上的图像从而判断车辆轮胎的恶化状态,但是该装置无法测量刹车盘的状态。
3.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市面上缺乏可以便携的并且可以同时检测车辆轮胎和刹车盘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能够快速便捷的测量轮胎的磨损状态或刹车盘的磨损状态。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的刹车盘或轮胎的踏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6.手持外壳,所述手持外壳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所述检测装置在测量时搁置在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上;
7.光电单元,所述光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所述光电单元用于发射光束,以将光线投射至所述刹车盘或者所述踏面上;
8.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包含所述光线的图像;其中,所述光电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的同一侧;
9.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光电单元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图像并根据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光线检测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以及
10.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检测结果;
11.校准单元,所述校准单元包括校准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校准底座上的校准元件,所述校准元件用于供所述检测装置校准。
12.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背离所述光电单元及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一侧。
13.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触控显示单元,所述触控显示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触控显示单元上的触控操作。
14.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启动按键,所述启动按键分别与所述光电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启动按键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光电单元、所述图像
采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工作。
15.可选的,所述启动按键与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的同一侧。
16.可选的,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所述反馈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17.可选的,所述反馈单元包括震动马达和蜂鸣器,所述震动马达和蜂鸣器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18.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19.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所述供电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光电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反馈单元和控制单元。
20.可选的,所述校准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校准底座的校准平面,以及,位于所述校准平面内校准槽。
21.可选的,所述校准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校准槽的深度不相同。
22.可选的,所述校准底座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收容所述支撑座,以将所述手持外壳安装于校准底座。
23.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磁吸单元,所述磁吸单元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槽。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光电单元在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表面投射一束线性光束,并通过图像采集单元捕抓线性光束反射回来的图像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到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当前状态,并且通过手持外壳使所述检测装置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实施例电性连接示意图;
28.图4是图1另一视角示意图;
29.图5是图4另一视角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实施例应用场景示意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实施例校准单元的示意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实施例校准单元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5.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6.请参阅图1至图3检测装置1包括手持外壳10、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反馈单元40、控制单元50和显示单元60。所述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反馈单元40、控制单元50和显示单元60均安装于所述外壳10,所述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反馈单元40 和显示单元60均与所述控制单元5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光电单元20向刹车盘或踏面发射光束,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采集所述光电单元20发射至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上的图像,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将所述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50,所述控制单元 50根据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传输过来的图像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判断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磨损状态,所述控制单元50将得到的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磨损状态传输至所述显示单元60。
37.值得说明的是,控制单元50根据采集的图像运算处理来判断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状态的算法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的,其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同样的,控制单元50的硬件也是采用现有硬件,例如:英特尔公司的酷睿处理器、amd公司的锐龙处理器等等。
38.对于上述手持外壳10,请结合图5,所述手持外壳10设置有支撑座101、第一收容腔102和第二收容腔103。所述支撑座101位于所述手持外壳10的一端的端部,所述支撑座101用于所述检测装置在测量时搁置在所述刹车盘或踏面上,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可以是刹车盘或踏面。所述第一收容腔102和所述第二收容腔103间隔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的同一侧。所述支撑座101远离所述手持外壳10的一面为光滑平面,所述支撑座101远离所述手持外壳10的光滑平面用于抵接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所述第一收容腔102用于收容所述光电单元20,所述第二收容腔103用于收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腔102和所述第二收容腔103呈预定角度设置,来达到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02内的光电单元20发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和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03内的图像采集单元30 的光轴更好的呈预设夹角设置。
40.请结合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外壳10还设置有启动按键 104,所述启动按键104分别连接所述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和控制单元50,所述启动按键104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控制单元50和显示单元60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工作。当所述检测装置1需要对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进行检测时,用户可通过所述将所述检测装置1的支撑座101搁置在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表面上然后按下启动按键104对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进行检测。
41.对于上述光电单元20,所述光电单元20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02 内,所述光电单元2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当所述检测装置1需要对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进行检测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光电单元20进行工作,所述光电单元20将光线投射至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上。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电单元20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02内时,所述光电单元20发射的光束中心轴与所述支撑座101呈直角。
4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检测效果,所述光电单元20发射出的光束投影至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形成的直线与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中心轴平行。
44.对于上述图像采集单元30,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03,并且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的光轴与所述光电单元20发射的光束的中心轴呈预设角度,以使图像采集单元30用于采集光电单元20发射并且打到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光线形成的图像。
45.为了方便用户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以下以轮胎举例说明检测设备的检测过程。
46.如图6所示,将所述检测装置1的支撑座101抵接轮胎2的表面,然后通过启动按键104启动所述检测装置1,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光电单元20向所述轮胎2发射光束,所述图像采集装置30采集所述光电单元20发射至所述轮胎2上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50,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传输过来的图像进行运算处理并得出所述轮胎2的磨损状态。
47.对于上述反馈单元40,所述反馈单元40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内,所述反馈单元4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当所述控制单元50将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传输过来的图像进行运算处理完毕后,所述控制单元 50将控制所述反馈单元40输出提示消息。
48.具体的,所述反馈单元40包括震动马达(图未示)和蜂鸣器(图未示),所述震动马达和所述蜂鸣器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其中所述震动马达通过发生震动和所述蜂鸣器发出蜂鸣从而提示用户进行不同的操作步骤,例如:所述震动马达震动代表所述检测装置1与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接触面接触不良,需要重新调整所述支撑座101与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接触位置,所述蜂鸣器发出蜂鸣代表检测未完成但是所述支撑座101却与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脱离。
49.所述检测装置1还包括显示单元60,所述显示单元60和所述光电单元20相对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的两侧,即:所述显示单元60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的一侧,所述光电单元20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0 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的另一侧。
5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60设置于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第一收容腔102和所述第二收容腔103的一侧,所述显示单元60与所述控制单元5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在完成图像的运算处理后控制所述反馈单元40进行提示,同时将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60上。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显示单元60和所述启动按键104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的同一侧。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60还包括为触控显示单元(未标示),用户也可通过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对所述检测装置1进行操作,然后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查看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不同的参数,或者,控制检测装置。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检测装置1还包括校准单元70。校准单元70用于在检测装置1不需要对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进行检测时,对检测装置1的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和控制单元50进行校准用的。换而言之,校准单元70相当于设置有标准磨损的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光电单元20向校准单元70发射光束,图像采集单元30 采集打到校准单元70上的光束,控制单元50根据图像采集单元30采集到的图像识别到校准单元70的磨损状态,再根据识别到的磨损状态与标准的磨损状态,进行比对,若不一致,则进行调整识别算法,以使识别到的磨损状态与标准的磨损状态。
53.具体的,请参阅图8,校准单元70包括校准底座701和校准元件 702,所述校准元件702设置于所述校准底座701上,所述校准元件702 用于模拟设置于校准单元70的磨损纹
路,用于供所述检测装置1校准。
54.具体的,所述校准元件702包括校准平面7021、校准槽7022和固定槽7023,所述校准平面7021设置于所述校准底座701上,所述校准槽7022设置于所述校准平面7021内,所述固定槽7023相对所述校准平面7021设置于所述校准底座701的同一面上。其中,所述校准槽7022 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校准槽7022的深度均不相同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校准平面7021内。所述固定槽7023的轮廓和所述支撑座101的轮廓一致,固定槽7023用于供支撑座101插入,使得手持外壳10安装于校准单元70上。
55.可以理解的是:校准元件702也不可以不限定于上述的形式,例如:校准元件702为多个凸条,多个凸条并排排设于校准底座701上,多个凸条的高度不相同。
56.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以下对检测装置1校准的过程中进行描述。
57.当需要校准时,将所述支撑座101安装于所述固定槽7023内,从从而使得手持外壳10固定于所述校准底座701上,并且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和控制单元50均位于校准元件702的上方,启动所述检测装置1,所述光电单元20发射光束投影至多个所述校准槽7022上,所述图像捕抓装置通过识别多个所述校准槽7022内光束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50,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图形运算分析多个所述不同校准槽7022的高度并和预设的多个所述不同校准槽7022的高度进行匹配从而实现自我校准。
5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9,所述检测装置1还包括磁吸单元80,所述磁吸单元80包括第一磁吸件801和第二磁吸件802。所述校准底座701设置有第一磁吸槽(图未示),所述第一磁吸槽对应所述固定槽7023设置于所述校准底座701的另一面,所述第一磁吸槽用于安装第一磁吸件801。所述支撑座101设置有第二磁吸槽(图未示),所述第二磁吸槽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01背离可以接触所述固定槽7023 的一面,所述第二磁吸槽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磁吸件802。当所述支撑座 101需要放置于所述固定槽7023中时,所述第一磁吸件80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802将提供吸合力从而将所述支撑座101固定于所述固定槽7023 中,并且当所述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刹车盘时,所述检测装置1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磁吸件802将所述支撑座101吸附在所述刹车盘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检测。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准底座701可以没有第一磁吸槽,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磁吸槽内的所述第一磁吸件801,所述校准底座701可以由磁吸金属制备而成,例如:铁。从而达到支撑座101可以磁吸于校准底座701上的目的。
6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01可以没有第二磁吸槽,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磁吸槽内的第二磁吸件802,可以通过所述支撑座101整体由磁吸材料制备,例如:磁铁。来实现支撑座101的磁吸能力。
6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1还包括供电单元90,所述供电单元90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内,所述供电单元90分别连接所述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控制单元50和反馈单元40。
6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1可以没有供电单元90,所述检测装置1通过外接电源给所述光电单元20、图像采集单元30、控制单元50和反馈单元40供电。
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检测装置1经由支撑座101抵接在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上,通过光电单元20向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发射光束,然后图像采集单元30捕抓光电单元20发射至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光束的位置的图像,并将捕抓到的图像传输至控制单元
50,由控制单元50运算处理得到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状态并将所述刹车盘或所述踏面的状态传递至所述显示单元60供作业人员查看,同时控制单元 50控制反馈单元40进行检测完毕提醒。
6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