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8482发布日期:2021-06-01 23:4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光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偏光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偏光片是液晶显示成像的必要元件,偏光片的质量对液晶显示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偏光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偏光片的缺陷,如异物、气泡或划痕等进行视觉检查,目前对偏光片的检测主要有人工检测和机器视觉检测,人工检测是通过肉眼识别和判断偏光片的缺陷,其检测结果容易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同时人工检测也存在人员疲劳的问题,其效率不高,而机器视觉检测其检测算法固定、检测能力稳定并且不存在人工疲劳的问题,其检测效率较高。

但是,由于偏光片厚度较薄,在机器检测传输过程中边角容易出现卷曲或不够平展等问题,影响在镜头下的成像效果,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或错检,降低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片检测装置,用于提高偏光片的检测质量,避免出现错检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偏光片检测装置,包括传输机构和偏光片压平机构,传输机构上设有传输皮带,偏光片压平机构位于传输皮带的上方,偏光片压平机构的上方设有检测镜头,检测镜头固定在检测机构支架上,所述偏光片压平机构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压平机构、第二压平机构、第三压平机构和第四压平机构,第一压平机构和第四压平机构位于传输皮带的前方,第二压平机构和第三压平机构位于传输皮带的后方,前后压平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测偏光片前后两边的距离,所述偏光片压平机构与传输皮带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偏光片的厚度。

在上述的偏光片检测装置中,需要检测的偏光片通过传输皮带传输到检测镜头下方进行检测,在其进入检测镜头检测区域之前首先进入偏光片压平机构的工作区域,由右侧的第一压平机构和第二压平机构对偏光片前端进行压平,然后逐步传输到左侧的第三压平机构和第四压平机构进行压平,在此过程中偏光片的各部分匀速通过检测镜头的工作区域完成扫描检测,由于偏光片压平机构的作用,在检测镜头对偏光片的检测过程中,边角卷曲或不平展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因此,提升了偏光片的检测质量,避免了出现错检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到驱动轴,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着第一压平机构和第二压平机构,所述第一压平机构包括第一压制轮和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压平机构包括第二压制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二支撑座,第一压平机构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到第四压平机构,第二压平机构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到第三压平机构,所述第三压平机构和第四压平机构安装在从动轴的两端,所述第三压平机构包括第三压制轮、第三同步轮和第三支撑座,所述第四压平机构包括第四压制轮、第四同步轮和第四支撑座,所述第一同步带安装在第一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上,第二同步带安装在第二同步轮和第三同步轮上,所述第一压制轮转动时的线速度与传输皮带线速度一致、其最低点运动方向与传输皮带运动方向一致,其作用在于:是第一压制轮、第二压制轮、第三压制轮、第四压制轮保持同步运动,同时使其运动的线速度保持与传输皮带一致,从而使偏光板能够稳定地传输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的前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四支撑座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传输机构的后方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安装在第二支架上,其作用在于:保持机构稳定性。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片检测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片检测装置,通过偏光片压平机构对待检测的偏光片容易发生卷曲或不平展的边角进行压制使其在经过检测镜头检测区域时处于平展状态,从而获得真实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质量同时避免出现因偏光片不平展导致出现错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偏光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偏光片压平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偏光片压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输机构,11-传输皮带,2-偏光片压平机构,21-驱动机构,211-第一支撑座,212-驱动电机,22-第一压平机构,221-第一压制轮,222-第一同步轮,23-第二压平机构,231-第二压制轮,232-第二同步轮,233-第二支撑座,24-第三压平机构,241-第三压制轮,242-第三同步轮,243-第三支撑座,25-第四压平机构,251-第四压制轮,252-第四同步轮,253-第四支撑座,26-第一同步带,27-第二同步带,28-驱动轴,29-从动轴,3-检测机构支架,4-检测镜头,5-偏光片,6-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和所实现的目的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偏光片检测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和偏光片压平机构2,传输机构上1设有传输皮带11,偏光片压平机构2位于传输皮带11的上方,偏光片压平机构2的上方设有检测镜头4,检测镜头4固定在检测机构支架3上,所述偏光片压平机构2包括驱动机构21、第一压平机构22、第二压平机构23、第三压平机构24和第四压平机构25,第一压平机构22和第四压平机构25位于传输皮带11的前方,第二压平机构23和第三压平机构24位于传输皮带11的后方,前后压平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测偏光片5前后两边的距离,所述偏光片压平机构2与传输皮带1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偏光片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第一支撑座211,第一支撑座21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12,驱动电机212输出轴连接到驱动轴28,驱动轴28的两端分别安装着第一压平机构22和第二压平机构23,所述第一压平机构22包括第一压制轮221和第一同步轮222,所述第二压平机构23包括第二压制轮231、第二同步轮232和第二支撑座233,第一压平机构22通过第一同步带26连接到第四压平机构25,第二压平机构23通过第二同步带27连接到第三压平机构24,所述第三压平机构24和第四压平机构25安装在从动轴29的两端,所述第三压平机构24包括第三压制轮241、第三同步轮242和第三支撑座243,所述第四压平机构25包括第四压制轮251、第四同步轮252和第四支撑座253,所述第一同步带26安装在第一同步轮222和第四同步轮252上,第二同步带27安装在第二同步轮232和第三同步轮242上,所述第一压制轮221转动时的线速度与传输皮带11线速度一致、其最低点运动方向与传输皮带11运动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1的前方设有第一支架6,所述第一支撑座211和第四支撑座253安装在第一支架6上,所述传输机构1的后方设有第二支架7,所述第二支撑座233和第三支撑座243安装在第二支架7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偏光片检测装置,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待检测的偏光片5通过传输皮带11传输到检测镜头4下方进行检测,在进入检测镜头4的检测区域之间,偏光片5的左侧首先进入第一压制轮221和第二压制轮231的下方,其内外两侧分别进入由第一压制轮221、第二压制轮231和传输皮带11之间的空隙,受该间隙的限位作用使卷曲或不平展的部分变得平展,然后进入检测镜头4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扫描,再进入第三压制轮241和第四压制轮251的下方,其内外两侧分别进入由第三压制轮241、第四压制轮251和传输皮带11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处于检测区域的偏光片5的两边受四个压制轮的压制作用而保持平展,偏光片的各部分匀速通过检测镜头的工作区域完成扫描检测。

左右两侧的第三压制轮、第四压制轮和第一压制轮、第二压制轮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mm,以免影响检测镜头的检测效果,同时确保压平效果,使偏光片左右边受单侧压制轮压平时位于检测区域的部分仍然能保持平展。

通过驱动电机212带动第一压平机构22、第二压平机构23、第三压平机构24、第四压平机构25的转动,使四个压制轮可以保持同步运动,并且其最低点运动方向与传输皮带11运动方向一致、线速度一致,可以使压制轮与传输皮带11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从而使偏光片5检测过程中传输平稳,使偏光片5的各部分能够匀速通过检测区域,保证检测质量。

由上述实施步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片检测装置能够对待测偏光片进行压平后进行检测扫描,保证进入检测区域的部分都处于平展状态,提高了偏光片的检测质量,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偏光片不平展导致的错检。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改进和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