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3850发布日期:2021-06-22 15:2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材热值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建材制品在制作完成之后需要使用燃烧热值试验装置对建材制品的耐热程度进行检测,继而得出建材制品的着火点。

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54044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包括带盖体的容器,所述盖体于容器内设有用于固定坩埚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且所述挡板位于坩埚的上方。这样当装有样品的容器放置在固定架上的时候,挡板就可以水平地旋转至坩埚的上方,从而挡板就能够将坩埚盖住,这样坩埚内的细碎的样品在随着燃烧时的热空气向外飘出的时候,就会被挡板封盖住,减少了细碎的样品的飘出,进而保证了绝大多数细碎的样品也能够得到充分燃烧,大大提高了样品燃烧热值测定的准确性。而且,挡板可旋转也便于坩埚的放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该试验装置对建材的耐火程度进行检测时,容器中的热量会从盖体和容器之间的缝隙处流入到空气中,从而影响试验装置对建材检测的准确性,进而存在有该实验装置对建材检测不精准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缓解试验装置对建材检测不精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包括带盖体的容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检测组件,且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容器内,所述盖体的周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容器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实验装置对建材进行燃烧值试验时,将建材放置到检测组件中,再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中,继而使得盖体将容器的开口处密封,橡胶圈与容器的内壁抵接,从而使得盖体与容器之间的密封,进而减少容器中的热量经盖体和容器之间的缝隙流出,最终达到增加试验装置对建材进行试验时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盖体的周侧面上开设有环槽,所述橡胶圈设置在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盖体进行安装时,盖体带动橡胶圈与容器内壁发生相对滑动,同时橡胶圈被卡在环槽中,从而减少在安装盖体时,橡胶圈因受到挤压和摩擦力而与盖体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最终达到保证盖体与容器之间密封性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容器上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容器的周侧面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环与盖体背离容器的侧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上后,将密封环安装在容器上,继而使得密封环与容器的周侧面螺纹连接在一起,同时使得密封环与盖体背离容器的侧面抵接,从而使得密封环施加给盖体朝向容器内部方向的力,进而使得盖体与容器固定的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容器的内壁对应橡胶圈开设有供橡胶圈滑动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盖体进行安装时,盖体带动橡胶圈与容器内壁的缺口发生相对滑动,继而保证工作人员对盖体进行安装时的便利性,减少因盖体和容器之间的缝隙较小而导致盖体无法正常安装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密封环对应缺口设置有用于对橡胶圈进行压紧的压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体安装好后,再将密封环安装在容器上,继而使得压紧组件对橡胶圈进行压紧,从而增加橡胶圈对盖体和容器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与密封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板沿靠近或远离第一环板的方向与第一环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环板朝向背离第一环板运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密封环进行安装时,密封环上的第二环板与橡胶圈抵接,继续转动密封环,第二环板与第一环板发生相对滑动,在驱动件的作用下,第二环板施加给橡胶圈朝向容器内部方向的力,进而使得橡胶圈与环槽的槽底抵接,最终达到增加橡胶圈对容器和盖体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环板沿靠近或远离第二环板的方向开设有滑动腔,所述第二环板在滑动腔内滑动,且所述第二环板位于滑动腔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环与容器发生相对滑动时,第二环板靠近第一环板的一端在滑动腔中滑动,继而增加第二环板与第一环板发生相对滑动时的稳定性,在将密封环与容器分离后,第二环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第一环板的方向运动,继而使得挡块对第二环板的运动进行限定,进而减少第二环板与第一环板分离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滑动腔的腔底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环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环与容器安装在一起时,转动密封环,继而使得密封环带动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朝向橡胶圈所在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二环板与第一环板发生相对滑动,在弹性片的作用下,第二环板施加给橡胶圈朝向远离密封环方向的力,进而增加密封环工作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盖体、容器、检测组件和橡胶圈,在使用该实验装置对建材进行燃烧值试验时,将建材放置到检测组件中,再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中,继而使得盖体将容器的开口处密封,橡胶圈与容器的内壁抵接,从而使得盖体与容器之间的密封,进而减少容器中的热量经盖体和容器之间的缝隙流出,最终达到增加试验装置对建材进行试验时的准确性;

2.通过设置环槽,在对盖体进行安装时,盖体带动橡胶圈与容器内壁发生相对滑动,同时橡胶圈被卡在环槽中,从而减少在安装盖体时,橡胶圈因受到挤压和摩擦力而与盖体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最终达到保证盖体与容器之间密封性的效果;

3.通过设置密封环,将盖体安装在容器上后,将密封环安装在容器上,继而使得密封环与容器的周侧面螺纹连接在一起,同时使得密封环与盖体背离容器的侧面抵接,从而使得密封环施加给盖体朝向容器内部方向的力,进而使得盖体与容器固定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的部分剖面图,主要示出内部结构;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盖体;110、环槽;111、橡胶圈;200、容器;210、缺口;300、密封环;400、压紧组件;410、第一环板;411、滑动腔;420、第二环板;421、挡块;500、弹性片;600、检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包括具有盖体100的容器200,盖体100上安装有检测组件600,且检测组件600布置在容器200内,检测组件600包括固定坩埚的固定架和点火嘴,固定架与盖体100固定连接,点火嘴固定安装在盖体100上。盖体100的周侧面开设有环槽110,环槽110内安装有橡胶圈111,橡胶圈111与容器200的内壁抵接。容器200的内壁对应橡胶圈111开设有供橡胶圈111滑动的缺口210,橡胶圈111与缺口210的壁抵接并发生相对滑动。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增加橡胶圈111对容器200和盖体100之间进行密封时的效果,容器200上安装有密封环300,密封环300与容器200的周侧面螺纹连接,密封环300与盖体100背离容器200的侧面抵接,且盖体100背离容器200的一端穿出密封环300。密封环300对应缺口210安装有用于对橡胶圈111进行压紧的压紧组件400,压紧组件400包括第一环板410和第二环板420,第一环板410与密封环300同轴固定连接,第一环板410沿靠近或远离第二环板420的方向开设有滑动腔411,第二环板420的一端在滑动腔411内滑动,且第二环板420位于滑动腔4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块421。

将盖体100安装在容器200上后,将密封环300安装在容器200的上,继续转动密封环300,密封环300上的第二环板420与橡胶圈111抵接,继而使得第二环板420对橡胶圈111施加朝向背离密封环300方向的力,从而使得密封环300与缺口210的壁抵接的更紧。在密封环300与容器200发生相对滑动的同时,第二环板420在橡胶圈111的作用下与第一环板410发生相对滑动,然后第二环板420的一端在滑动腔411中滑动。将密封环300与容器200分离时,第二环板42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一环板410发生相对滑动,在挡块421的作用下第二环板420与第一环板410保持连接。

参照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增加橡胶圈111对容器200和盖体100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一环板41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环板420朝向背离第一环板410运动的驱动件,驱动件为弹性片500,弹性片500的一端与滑动腔411的腔底固定连接,弹性片500的另一端与第二环板420固定连接。

在压紧组件400对橡胶圈111进行压紧时,第二环板420与第一环板410发生相对滑动,继而使得弹性片500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二环板420在第一环板410和弹性片500施加给橡胶圈111朝向背离密封环300方向的力,进而使得橡胶圈111在第二环板420的作用下与容器200的内壁抵接的更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材燃烧热值试验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该试验装置对建材进行试验时,将装有建材的坩埚放置到固定架上,然后将盖体100安装在容器200上,使得固定架和点火嘴位于容器200的内部。在安装盖体100时,盖体100上的橡胶圈111与容器200内部的缺口210抵接并发生相对滑动。将盖体100安装好后,安装密封环300,密封环300与容器200的周侧面螺纹连接,同时第二环板420与橡胶圈111抵接,继续拧动密封环300,密封环300带动第一环板410运动,继而使得第二环板420与第一环板410发生相对运动,第二环板420在第一环板410和弹性片500的作用下施加给橡胶圈111朝向背离密封环300方向的力,最终使得橡胶圈111与容器200的内壁抵接的更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