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7105发布日期:2021-02-05 19:5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航空航天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的。风洞广泛用于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风洞中的气流需要有不同的流速和不同的密度,甚至不同的温度,才能模拟飞行器的真实飞行状态。因此在这不同的环境下,想要达到飞行器的最佳状态需要改变飞行器桨距来测试。而以往都是将螺旋桨与桨毂拆卸重新安装来达到调桨距的目的,这样调桨距容易造成损伤,而且很难达到螺旋桨从一开始试验的一致性。因此会影响试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
[000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滑块内部设有贯通的轴心孔,驱动滑块的周壁上设有周向均布以适于螺旋桨连接的装配部;所述外壳体上且位于驱动滑块轴心孔的两端均设有轴心孔同轴的通孔,外壳体上且位于任意一个装配部处均设有与该装配部对应的桨叶孔,其中:
[0005]
外壳体的外侧还设有由外壳体一端的通孔伸至外壳体内部并与驱动滑块螺纹连接的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具有中心孔,且该中心孔与驱动滑块的轴心孔对接。
[0006]
优选地,驱动滑块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一端并与主体部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带有外螺纹的柱状结构,且主体部位于外壳体一端的通孔内侧;所述轴心孔为沿主体部与连接部的连线方向布置并贯通二者的孔道,且轴心孔与连接部同轴;结构件包括带有内螺纹的套筒部和位于套筒部一端并与套筒部同轴且一体成型的圆盘部,圆盘部上且位于套筒的内侧设有与套筒对接导通的孔道以形成中心孔;所述套筒部位于连接部的外侧并与连接部螺纹配合。
[0007]
优选地,结构件上且位于其中心孔的外侧设有用于测量旋转角度的旋转刻度。
[0008]
优选地,外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壳体通过螺栓可拆卸装配。
[0009]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壳体的外侧设置与驱动滑块螺纹连接的结构件,使用中,通过结构件的旋进旋出可实现与驱动滑块之间间距的调整,进而实现调整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主视图;
[0011]
图2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俯视图;
[0012]
图3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轴测图;
[0013]
图4为2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5]
如图1-4所示,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的轴测图;图4为3中a-a向剖视图。
[0016]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包括:外壳体1 和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的驱动滑块2,所述驱动滑块2内部设有贯通的轴心孔,驱动滑块2的周壁上设有周向均布以适于螺旋桨连接的装配部;所述外壳体1 上且位于驱动滑块2轴心孔的两端均设有轴心孔同轴的通孔,外壳体1上且位于任意一个装配部处均设有与该装配部对应的桨叶孔,其中:
[0017]
外壳体1的外侧还设有由外壳体1一端的通孔伸至外壳体1内部并与驱动滑块2螺纹连接的结构件3,所述结构件3具有中心孔,且该中心孔与驱动滑块 2的轴心孔对接,具体为:驱动滑块2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一端并与主体部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带有外螺纹的柱状结构,且主体部位于外壳体1一端的通孔内侧;所述轴心孔为沿主体部与连接部的连线方向布置并贯通二者的孔道,且轴心孔与连接部同轴;结构件3包括带有内螺纹的套筒部和位于套筒部一端并与套筒部同轴且一体成型的圆盘部,圆盘部上且位于套筒的内侧设有与套筒对接导通的孔道以形成中心孔;所述套筒部位于连接部的外侧并与连接部螺纹配合,使得结构件3与驱动滑块2产生相对转动时,二者之间的相对间距即可产生变化,从而调整的目的。
[0018]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体1的外侧设置与驱动滑块2螺纹连接的结构件3,使用中,通过结构件3的旋进旋出可实现与驱动滑块2之间间距的调整,进而实现桨距的调整。
[0019]
此外,本实施例中,结构件3上且位于其中心孔的外侧设有用于测量旋转角度的旋转刻度,以方便控制旋转角度。
[0020]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壳体通过螺栓可拆卸装配。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