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漏电流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0315发布日期:2021-06-01 23:4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漏电流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漏电流检测仪。



背景技术:

变电站的运维、检修工作中有部分是针对站用供电系统而展开的。站用系统电压等级为ac220/380v,巡查和检修的对象覆盖电源点、配电箱、分支箱、屏柜、电缆等,其中一项检测的重点内容即为漏电流的检测。漏电流的检测能反映站用系统设备的绝缘水平,对于评判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站用供电系统从电源点至各种负载,覆盖的范围非常广,因此巡查检测的点位非常多。然而漏电流的检测手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钳形表口径不足,有些检测点位为多股电缆,现有钳形表无法适应多股电缆或过粗的电缆情况;市面上有些支持柔性套圈的钳表,能解决被测电缆较粗的情况。但是两种规格不能同时兼容,且工作中还有其它情况不能满足。

2、配电箱为例,存在某处只有火线,而零线在另一处位置的情况,因此要测量漏电流需要跨地点,现有测量工具无法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漏电流检测仪,针对上述不足,用于在复杂的电缆线路下多种尺寸的电缆的漏电流检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漏电流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器包括长方体形状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根固定杆,每根固定杆的外端均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可以绕固定杆与活动杆的连接部分活动,每根活动杆的外端均设置有感应线圈,至少两个感应线圈的尺寸不同。采用至少两种尺寸的感应线圈进行检测,可对多种尺寸的电缆进行漏电流检测。活动杆与固定杆之间可进行弯曲,可应对拐弯复杂的电缆线路。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设置有沿收纳方向的凹槽,所述固定杆的两侧沿收纳方向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在收纳后位于在凹槽内部。凸台在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时沿着凹槽进如壳体内部,此时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可以顺利进入腔体。通过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可以使感应线圈位置发生变化。通过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可以改变感应线圈的位置,配合上不同尺寸的感应线圈、可进行弯曲的活动杆与固定杆可以实现多种测量形式。同时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后减小检测仪体积,便于携带。

进一步,所述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台,所述固定杆的尾部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台配合的第二限位台。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相互配合,用于对固定杆的伸缩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活动杆与对应的固定杆铰接。

进一步,所述活动杆与对应的固定杆上均设置有铰接片,两块铰接片通过铰接螺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直流档位按钮、交流档位按钮、停止按钮、运行按钮和指示灯,感应线圈与交流检测模块或者直流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交流检测模块、直流检测模块、显示屏、直流档位按钮、交流档位按钮、停止按钮、运行按钮和指示灯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感应线圈固定在固定套上,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活动杆的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联机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联机按钮,所述联机按钮和联机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至少两种尺寸的感应线圈进行检测,可对多种尺寸的电缆进行漏电流检测。

2.本实用新型活动杆与固定杆之间可进行弯曲,可应对拐弯复杂的电缆线路。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可以改变感应线圈的位置,增大检测仪的测量范围,同时收纳固定杆和活动杆后减小检测仪体积,便于携带。

4.本实用新型直流档位按钮和交流档位按钮可设置检测交流线缆模式或直流线缆模式,确保检测的精度。

5.本实用新型停止按钮和运行按钮可随时启动和关闭工作,节约电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固定套,2-铰接螺钉,3-凸台,4-壳体,5-直流档位按钮,6-交流档位按钮,7-联机按钮,8-停止按钮,9-运行按钮,10-指示灯,11-显示屏,12-固定杆,13-活动杆,14-螺纹柱,15-感应线圈,16-铰接片,17-第一限位台,18-第二限位台,19-凹槽,20-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漏电流检测仪包括壳体4,壳体4的侧面设置四根固定杆12,每根固定杆12的端部均设置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与固定杆12铰接,本实施例的活动杆13与固定杆12上均设置有铰接片16,两块铰接片16相互叠加,两块铰接片16通过铰接螺钉2连接。活动杆13相对于固定杆12左右转动,转动灵活。每根活动杆13的端部均设置有感应线圈15,四个感应线圈15的尺寸不同。

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收纳固定杆12和活动杆13的腔体20,腔体20的两侧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凹槽19,固定杆12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台3,凸台3设置在凹槽19内。凸台3在收纳固定杆12和活动杆13时沿着凹槽19进入壳体4内部,此时收纳固定杆12和活动杆13可以顺利进入腔体20。不使用时,固定杆12和活动杆13收缩在腔体20内,便于携带。

腔体20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台17,固定杆12的尾部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台17配合的第二限位台18。第一限位台17和第二限位台18相互配合,用于对固定杆12的伸缩进行限位。

壳体4上设置有显示屏11、直流档位按钮5、交流档位按钮6、停止按钮8,、运行按钮9和指示灯10,四个感应线圈15中的其中两个感应线圈15与交流检测模块电连接,另外两个感应线圈15与直流检测模块电连接,直流检测模块、交流检测模块、显示屏11、直流档位按钮5、交流档位按钮6、停止按钮8、运行按钮9和指示灯10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设置在壳体4内。

控制器采用c51单片机,直流检测模块采用acs758型直流电流检测模块,交流检测模块采用ct103-5a型交流电流检测传感器。壳体4内设置有电池,用于对整个检测仪供电,指示灯10用于指示检测仪的工作模式和电量情况。

感应线圈15固定在固定套1上,固定套1上设置有螺纹柱14,螺纹柱14与活动杆13螺纹连接。感应线圈15可进行拆卸,方便收纳,同时可更换其它尺寸的感应线圈15。壳体1上设置有连接感应线圈15中线缆插头的插口,插口与控制器连接。

壳体4内设置有联机模块,壳体4上设置有联机按钮7,联机按钮7和联机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联机模块采用sny1000系列无线同步数传通信系统;当需要检测两个相隔较远的位置的漏电情况时,采用本实施例两个相同的检测仪,通过联机模块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其中一个检测仪,得到检测结果,能直观的获取两个位置的漏电情况,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用于针对站用供电进行漏电检测,通过至少两种尺寸的感应线圈15进行检测,可对多种尺寸的电缆进行漏电流检测,并且不同尺寸的感应线圈15可同时对线缆进行电流检测,检测结果同时发送给控制器,得到检测结果。同时活动杆13与固定杆12之间可进行弯曲,可应对拐弯复杂的电缆线路;直流档位按钮5和交流档位按钮6可设置检测交流线缆模式或直流线缆模式,确保检测的精度。停止按钮8和运行按钮9可随时启动和关闭工作,节约电源;显示屏11用于显示检测的漏电结果。

实施例2:

在上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有两个感应线圈15,且两个感应线圈大小不同。在图3中,位于左侧的固定杆全部伸了出来,没有进行收纳。左侧的活动杆是竖直的。位于右侧的固定杆有一部本收纳进了腔体中,且活动杆进行了旋转,活动杆与固定杆垂直。通过上述的组合结构,左右两个不同的感应线圈明显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距离,这是现有技术不能做到的,实施例2所述的方式能够实现多种测量形式。

本实用新型能提升站用供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的便捷性。为评判站用供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更丰富和准确的手段,运维和检修人员在日常的运维巡视工作中,能有效的定性检测,便于故障点查找。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