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缺口强度冲击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2440发布日期:2021-08-13 16:1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材料缺口强度冲击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材料缺口强度冲击检测器。



背景技术:

冲击强度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指标,通常定义为试样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折断或折裂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现有的材料缺口冲击检测器,通过底板上的夹持部对材料进行夹持固定,随后被上方转动的摆锤冲击,但是对另一个材料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前一个取下,更换上另一个,这种方式造成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现为了满足上述对冲击检测器上材料夹持部分进行快速更换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材料缺口强度冲击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材料缺口强度冲击检测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对检测材料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两组所述夹持部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测量盘及摆锤,其中:所述摆锤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支架在两组所述夹持部之间移动,所述摆锤可转动切换用于对材料缺口进行冲击的多个不同形状的凸起。

同组所述夹持部间隔设置有两个夹持台,所述夹持台的内部设置有通过螺杆进行升降的夹持片。

所述摆锤包括锤杆以及套设在所述锤杆上的锤头,该锤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锤杆上,所述锤头的外壁设置有多种不同形状的所述凸起,且每种形状的所述凸起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所述支架底部转动设置有齿轮,该齿轮与所述底板上设置的齿板相啮合,用于带动所述支架的滑脚在所述底板表面开设的滑槽中滑动,所述齿板位于所述滑槽内部。

所述支架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齿轮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支架与所述摆锤相固定。

两组所述夹持部的开口相背,且均朝向外侧。

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材料缺口对齐的参照线,且在所述参照线的中点处设置有射线发射器用于上方所述摆锤中所述凸起的对准。

所述支架的原始位置位于所述滑槽的中点处,且所述支架到所述滑槽任意一端终点处时,所述摆锤均位于同一高度,此时所述摆锤转动角度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左右两组开口向外夹持部用于对待检测的材料进行夹持,同时支架在两组夹持部的侧面进行移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齿轮在底板上的齿条上滚动,实现左右移动,同时第二电机也带动摆锤对材料进行冲击,冲击的强度被测量盘进行检测,可以不停的对左右两侧的材料进行交替的冲击检测,增加了检测的次数和效率,同时锤头上可以转动切换的凸起,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缺口进行冲击,且产生的冲击效果不同,增加了检测的项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滑槽;12、齿板;13、参照线;14、射线发射器;2、夹持部;21、夹持台;22、螺杆;23、夹持片;3、支架;31、滑脚;41、第二电机;42、皮带;43、齿轮;5、摆锤;51、锤杆;52、锤头;521、紧固螺栓;53、凸起;6、测量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材料缺口强度冲击检测器,包括底板1,底板1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对检测材料进行夹持的夹持部2,两组夹持部2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3,该支架3上设置有测量盘6及摆锤5,其中:摆锤5转动的同时带动支架3在两组夹持部2之间移动,摆锤5可转动切换用于对材料缺口进行冲击的多个不同形状的凸起53。

同组夹持部2间隔设置有两个夹持台21,夹持台21的内部设置有通过螺杆22进行升降的夹持片23。

摆锤5包括锤杆51以及套设在锤杆51上的锤头52,该锤头52通过紧固螺栓521固定在锤杆51上,锤头52的外壁设置有多种不同形状的凸起53,且每种形状的凸起5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53的形状设置有矩形、圆锥形、三角锥形、不规则状等各种形状,同种形状的凸起53对称设置有两个,方便对左右两侧的两个材料进行冲击检测,首先拧松紧固螺栓521,并根据射线发射器14发射的红外线在锤杆51上拨动锤头52,使得锤头52上的凸起53与之对齐,并将需要使用的两个凸起53保持在水平的状态,最后重新拧紧紧固螺栓521即可。

支架3底部转动设置有齿轮43,该齿轮43与底板1上设置的齿板12相啮合,用于带动支架3的滑脚31在底板1表面开设的滑槽11中滑动,齿板12位于滑槽11内部。齿轮43外壁周圈长度与两个夹持部2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齿轮43转动一圈,可以从其中一个夹持部2移动到另一个夹持部2,齿板12以及滑槽11的长度与两个夹持部2之间的距离相同。

支架3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通过皮带42带动齿轮43进行转动,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支架3与摆锤5相固定。第二电机41的转动通过皮带42带动齿轮43进行转动,齿轮43的转动在底板1滑槽11的齿条上进行移动,从而齿轮43带动支架3通过滑脚31在滑槽11中进行左右的移动,使得支架3可以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对左侧夹持部2上的材料或者右侧夹持部2上的材料进行冲击,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还带动摆锤5进行同步的转动,使得向左侧移动时,摆锤5正好对左侧的夹持部2上的材料进行冲击,向右侧移动时,摆锤5正好对右侧的夹持部2上的材料进行冲击,摆锤5的长度为支架3与其中任意一个夹持部2平齐时,摆锤5圆周转动正好对夹持台21中间进行冲击。

两组夹持部2的开口相背,且均朝向外侧。将两组夹持部2的开口均设置向外侧,从而内侧有夹持台21的侧板阻挡,避免摆锤5转动下砸时,将夹持台21上夹持的材料砸飞,导致试验检测失败,保证了对材料的阻挡以及摆锤5的平稳下砸。

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材料缺口对齐的参照线13,且在参照线13的中点处设置有射线发射器14用于上方摆锤5中凸起53的对准。参照线13的设置方便对材料的缺口进行位置的调整,其次可以让左右两侧夹持部2上的材料缺口对齐,便于左右移动即可实现左右冲击,同时配合射线发射器14通过发射红外线与上方锤头52上的凸起53对齐,保证冲击时缺口与凸起53的准确接触,实现冲击的目的。

支架3的原始位置位于滑槽11的中点处,且支架3到滑槽11任意一端终点处时,摆锤5均位于同一高度,此时摆锤5转动角度为锐角。将支架3的位置设置在中点处,方便当只在一侧进行检测时支架3的移动,也保证左右两侧的对称,保证左右移动即可实现对缺口的冲击,保证支架3移动到滑槽左右两侧任意对称位置时,摆锤5均位于同一高度,摆锤5原始状态为竖直向上,从而当摆锤5移动到任意一端终点时转动角度为锐角,使得摆锤5保持一个较高的高度,从而断电后摆锤5可以自由下落并保持较大的冲击力。

工作流程:首先将待检测的材料放置到夹持部2的夹持片23下方,并将材料的缺口与参照线13对齐,随后通过拧动各个螺杆22将夹持片23下移对材料进行锁定,之后拧松紧固螺栓521,并根据射线发射器14发射的红外线在锤杆51上拨动锤头52,使得锤头52上的凸起53与之对齐,并将需要使用的两个凸起53保持在水平的状态,最后重新拧紧紧固螺栓521,完成对锤头52上凸起53位置的确定。

根据夹持台21在支架3的左侧还是右侧,从而启动第二电机41进行对应方向的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当对右侧夹持部2上的材料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机41顺时针转动通过皮带42调动齿轮43在齿条上顺时针转动,带动支架3向右侧移动,同时第二电机41带动摆锤5顺时针向下转动,准备对材料进行冲击,当支架3移动到滑槽11右侧尽头并与右侧夹持部2相平齐时,摆锤5转动到对应高度设定的角度,随后第二电机41断电,摆锤5自由下落对右侧夹持部2上夹持的材料进行冲击,同时测量盘6测量摆锤5的冲击强度。

反之当对左侧夹持部2上的材料进行夹持时,第二电机41逆时针反转,位于右侧的支架3向左侧移动,同时带动位于下方的摆锤5先上升,到支架3移动到两个夹持部2中间时,摆锤5位于最高位置,随着继续向左移动,摆锤5逐渐向下转动,当支架3移动到滑槽11左侧尽头时,与左侧的夹持部2对齐,摆锤5反向转动到对应高度设定的角度,随后第二电机41再次断电,摆锤5自由下落对左侧的夹持部2夹持的材料进行冲击,冲击的数据被测量盘6测量记录。

当不使用时,支架3应当移动到原点位置,即当支架3移动到两个夹持部2之间,同时摆锤5位于最高点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