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站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4330发布日期:2021-08-17 13:4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射站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保障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射站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放射源管理基本是通过企业自身的巡测和日常管理,辅以环保部门配置的自动式在线监控管理系统(由视频监控+辐射剂量率监控设备组成),以及每年环保部门组织一次现场检查和监督性监测。通过上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安全隐患,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巡检,甚至伪造巡检记录;二是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不能掌握用技术手段排查安全隐患;三是虽然现场配有自动式在线监控管理系统,但在实际运行中,自动在线式的监测管理模式存在前期建设成本高昂,施工难度大,运维成本高、设备易损耗等弊端;四是环保部门每年仅一次开展检查,并不能保证在其他时间内放射源的安全。

为此,很多机构研发出了针对放射源源库动态实时监管的系统,而这些现有的系统主要是针对视频监控、放射剂量检测,却没有对涉源人员和/或物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可能导致危险发生却没有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涉源人员和/或物品进行实时监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辐射站监控系统,包括:

标签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辐射站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的标签读取模块,每个标签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处于对应预设位置的涉源人员和/或物品上的标签信息;

报警控制端,用于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息;

主机系统,与所述标签监控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来自标签监控系统的标签信息确定涉源人员和/或物品的位置;

服务器,与所述主机系统和所述报警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报警控制端发出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标签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一标签,附带在所述涉源人员和/或物品上;

所述标签读取模块,包括:第一标签读取器,用于读取所述第一标签的内容;第一标签解析器,与所述第一标签读取器和所述主机系统分别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解析成所述标签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门禁监控系统,与所述主机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涉源物品出库行为。

优选地,所述门禁监控系统包括:第二标签,附带在所述涉源物品上;第二标签读取器,用于读取所述第二标签的内容;第二标签解析器,与所述第二标签读取器和所述主机系统分别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解析成所述标签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门窗监测系统,与所述主机系统连接,所述门窗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门窗状态。

优选地,所述门窗监测系统包括门窗开合监测传感器,所述门窗开合监测传感器设置在门锁上以及窗户边沿上;

所述门窗开合监测传感器,与所述主机系统连接,用于实时监测门窗状态。

优选地,所述门窗监测系统还包括:红外检测传感器,与所述主机系统连接,所述红外检测传感器位于涉源区域的进出口处,用于监测进出口处是否有人存在。

优选地,还包括剂量检测系统,与所述主机系统连接,所述剂量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涉源人员的放射源接触量。

优选地,所述剂量检测系统包括剂量检测传感器和剂量检测读取器,所述剂量检测读取器与所述主机系统、剂量检测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剂量检测读取器用于读取佩戴在涉源人员身上的剂量检测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网络录像机系统,所述主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均与所述网络录像机系统连接;

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对涉源区域的监控以及对出入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所述网络录像机系统用于收集并保存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信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站监控系统,标签监控系统检测到涉源人员和/或涉源物品上的标签信息,并将该标签信息发送给主机系统,主机系统根据标签信息确定涉源人员和/或物品的位置,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当服务器发现异常时,控制报警控制端发出报警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辐射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辐射站监控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为了避免放射源的外泄,放射源都处在密封的区域,例如一个密封的房间内。本实施例提供的辐射站监控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服务器101、主机系统102、报警控制端103和标签监控系统203,主机系统102、报警控制端103均与服务器101连接,标签监控系统203与主机系统102连接,主机系统102包括不间断电源(ups),以保护主机系统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工作一段时间。

标签监控系统203包括设置在辐射站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的标签读取模块,每个标签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处于对应预设位置的涉源人员和/或物品上的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发送给主机系统102,主机系统102根据来自标签监控系统203的标签信息确定涉源人员和/或物品的位置,并将所确定的涉源人员和/或物品的位置发送给服务器101,当服务器101发现涉源人员和/或物品的位置出现异常情况,则将报警控制信号发送给报警控制端103,报警控制端103控制报警装置(未示出)进行报警。报警的方式可以采用短信提醒、微信提醒以及邮件提醒等方式提醒相关人员,以便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检查,防止危险的发生。

标签监控系统203还包括第一标签(未示出),标签读取模块包括第一标签读取器(未示出)和第一标签解析器(未示出),第一标签解析器与第一标签读取器、主机系统102分别连接,第一标签读取器用于读取第一标签的内容,第一标签解析器用于将所读取到的内容解析成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相应地,第一标签读取器和第一标签解析器分别为射频识别标签读取器和射频识别标签解析器。第一标签读取器和第一标签解析器均固定在每个涉源区域的进出口处正上方,角度可根据实际环境进行一定偏移和调试。标签监控系统203通过内网的方式与主机系统102连接。

第一标签附带在涉源人员和/或物品上,第一标签可记录下涉源人员和/或物品的位置轨迹,第一标签读取器用于读取第一标签的内容,第一标签读取器将读取到的第一标签内容发送至第一标签解析器,由第一标签解析器包封装成第一可解析内容(标签信息),第一标签解析器将处理得到的第一可解析内容发送至主机系统102,从而由主机系统102将涉源人员和/或物品的位置轨迹发送给服务器101,由服务器101进行处理,当发现涉源人员和/或物品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送报警控制信号至报警控制端103,以便报警控制端103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息。

辐射站监控系统还包括门禁监控系统204,门禁监控系统204与主机系统102连接。门禁监控系统204用于监控涉源物品的行为,涉源物品的行为可包括未出库的涉源物品的非法出库,以及已出库的涉源物品的行为,以防危险的发生,未出库的涉源物品的非法出库即为:涉源物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离开涉源区域。

门禁监控系统204与主机系统102连接,门禁监控系统204将所监控的涉源物品的行为信息发送给主机系统102,主机系统102再将涉源物品的行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1,当未出库的涉源物品出现非法出库或者已出库的涉源物品出现不正当行为时,服务器101将报警控制信号发送至报警控制端103,报警控制端103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

门禁监控系统204包括第二标签(未示出)、第二标签读取器(未示出)和第二标签解析器(未示出),第二标签附带在涉源物品上,第二标签读取器用于读取第二标签的内容,第二标签解析器与第二标签读取器和主机系统102分别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解析成标签信息。

第二标签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相应地,第二标签读取器和第二标签解析器分别为射频识别标签读取器和射频识别标签解析器,第二标签读取器和第二标签解析器均固定在每个涉源区域的进出口(门窗)的两侧,角度根据实际环境进行一定偏移和调试,并通过内网与主机系统102连接。

第二标签附带在涉源物品上,可用于记录涉源物品的位置轨迹,第二标签读取器用于读取第二标签的内容,并将所读取到的第二标签内容发送至第二标签解析器,由第二标签解析器将第二标签内容包封装成第二可解析内容(标签信息),并由第二标签解析器将第二可解析内容发送至主机系统102,主机系统102将所收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1,当未出库的涉源物品出现非法出库或者已出库的涉源物品出现不正当行为时,服务器101将报警控制信号发送至报警控制端103,报警控制端103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

辐射站监控系统还包括门窗监测系统205,门窗监测系统205通过内网与主机系统102连接,门窗监测系统205与主机系统102连接,门窗监测系统205可实时监测门窗的状态信息,即门窗是否开启或关闭,门窗监测系统205将所监测到的门窗状态信息发送至主机系统102,并由主机系统102将门窗状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1,当服务器101发现门窗的状态出现异常时,服务器101将报警控制信号发送至报警控制端103,报警控制端103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检查,避免意外的发生。

门窗监测系统205包括门窗开合监测传感器,门窗开合监测传感器设置在门锁上以及窗户边沿上,当门窗开合监测传感器检测到门窗的开合动作后,将监测到的门窗状态信息发送至主机系统102。门窗监测系统205还包括红外检测传感器,红外检测传感器位于涉源区域进出口(门窗)处,如果红外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员的红外信号,则将红外信号发送至主机系统102,主机系统102将门窗状态信息及红外信号发送至服务器101,当发现异常时,服务器101将报警控制信号发送至报警控制端103,报警控制端103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

辐射站监控系统还包括剂量检测系统202,剂量检测系统202与主机系统102连接,剂量检测系统202可用于监测涉源人员每日放射源的接触量,并将监测信息发送至主机系统102。

剂量检测系统202包括剂量检测传感器(未示出)和剂量检测读取器(未示出),剂量检测传感器佩戴在涉源人员的身上,在涉源区域收集所接收的辐射信息,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将剂量检测传感器放置在剂量检测读取器处,由剂量检测读取器读取剂量检测传感器的数值,并将所读取的数值信息发送至主机系统102,主机系统102再将所接收的署执行新发送至服务器101。剂量检测读取器可以设置在涉源区域的进出口位置。

辐射站监控系统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201和网络录像机(nvr)系统105,主机系统102、视频监控系统201均与网络录像机系统105连接,视频监控系统201用于对涉源区域的监控以及对出入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系统201主要为摄像头,通过poe进行供电及网路连接,并部署在涉源区域的各个位置,部署要求为可以清晰观察整个涉源区域且无死角,并且在各区域入口可以清晰准确的拍摄到进入区域的人员。视频监控系统201通过内网与网络录像机系统105连接,监控并录制所有涉源区域的所有操作,并对靠近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网络录像机系统105用于收集并保存视频监控系统201的监控信息,网络录像机系统105将所保存的监控信息发送至主机系统102,再由主机系统102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1。

辐射站监控系统还包括浏览器控制端104,浏览器控制端104与服务器101连接,浏览器控制端104接收来自服务器101的信息,并在相关显示器上显示各个系统的相关信息。

辐射站监控系统还包括写入系统106,写入系统106与主机系统102、网络录像机系统105连接。写入系统106包括计算机(未示出)、标签写入器(未示出)以及摄像头(未示出)等,标签写入器通过usb连接至计算机,通过软件操作进行入库操作,并将信息写入到标签中。对新录入放射源进行控制,操作人员使用计算机写入源编号,并将编号对应的标签放置到放射源控制盒207。

摄像头通过usb连接至计算机,通过摄像机录入涉源人员206的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对应至网络录像机系统105。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系统都具有通信模块,便于各个系统之间的通信交流,且本实施例的创新点在于各系统之间的组合,也即各个系统的实现方法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且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服务器101与主机系统102通过外网连接外,其他均采用内网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