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渗仪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2378发布日期:2021-08-13 16:1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渗仪试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仪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渗仪试模。



背景技术:

混凝土抗渗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硬化后的防水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检测指标,而在混凝土抗渗试验中,最重要的步骤为对试件与试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若在试验中,水从试件周边渗出,说明密封不好,要重新密封再进行试验,因此试验过程中的密封性对混凝土抗渗试验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普通的试模并采用黄油与水泥的混合物、石蜡、玻璃硅胶、沥青、橡皮套等方法对试件进行密封。其中黄油与水泥混合物密封试件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二者搅拌均匀后再涂覆,且对水泥要求较高,不能含有砂的杂质,否则会导致水从试件周边渗出而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石蜡密封法需石蜡与松香混合使用,该方法会产生刺激气体,且密封性较差,石蜡在试件的表面很难均匀涂抹,厚薄不一,并且石蜡在冷却后变脆,在装入模具的过程中需施加较大的外力,容易使原本附着于试样表面的石蜡脱落或者挤压裂开而失去密封的效果;玻璃硅胶密封法不适用于渗压力较大的实验,渗压力较大时试件容易出现边渗的现象,且玻璃硅胶味道刺鼻,对人体有害;沥青密封法留下污渍,清洗时不方便,对试模损伤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对传统的试模进行改进,以改进其操作方便度和密封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渗仪试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渗仪试模,包括内模、外模、第一密封结构以及第二密封结构,所述内模为两端开口的套筒结构,所述外模包括两块半圆形的弧形侧板,两块弧形侧板相对设置,两块弧形侧板边缘贴合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连接后两块弧形侧板固定于所述内模外侧;所述弧形侧板的顶部与所述内模的顶部齐平,所述弧形侧板的底部不与所述内模的底部齐平,当试件位于所述试模内时,弧形侧板底部与所述试件间构成内凹的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半圆的密封条,两个密封条分别嵌设于两块所述弧形侧板的底部内侧,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为活动嵌设于第一密封结构上的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均布置于密封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一侧通过t形结构嵌设于所述弧形侧板的底部内侧,所述密封条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凸出部,所述密封圈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所述环形凸出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以及密封圈底部与所述弧形侧板的底部齐平,所述密封条以及密封圈的顶部与所述内模的底部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为硬橡胶条,所述密封圈为软橡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弹力橡胶圈,密封圈自然舒展时的内径小于所述试件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侧板内侧设置有多排环形的卡槽,所述内模外侧设置有对应的卡条,当弧形侧板固定于所述内模外部时,所述卡条嵌设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底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侧板边缘通过多组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多组螺栓组件沿竖向方向间隔排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渗仪试模,其与传统的试模相比,其操作方便,密封性好,能很好的防止水从试件周边伸出而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的现象产生,使用结束后脱模方便,试模损伤少,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密封条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外模;2、内模;3、螺栓组件;4、连接法兰;5、安装孔;6、密封条;61、t形结构;62、环形凸出部;7、密封圈;71、环形凹槽;8、试件;9、弧形侧板;10、密封槽;11、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的一种抗渗仪试模,其包括内模2、外模1、第一密封结构以及第二密封结构,其中内模2为两端开口的套筒结构,试件8装设于内模2内而进行渗水检测,外模1包括两块半圆形的弧形侧板9,两块弧形侧板9相对设置,两块弧形侧板9边缘贴合,且贴合的部分设置有延展的侧边,延展的侧边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组件3穿过两块户型侧板9上的通孔而进行连接,弧形侧板9的两边均设置有延展的侧边,两块弧形侧板9边缘通过多组螺栓组件3固定连接,多组螺栓组件3沿竖向方向间隔排布,从而保证两块弧形侧板9连接的紧密程度。

连接后两块弧形侧板9固定于内模2外侧;弧形侧板9的顶部与内模2的顶部齐平,弧形侧板9的底部不与内模2的底部齐平,因此,当试件3位于试模内时,弧形侧板9底部与试件3间构成内凹的密封槽10;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半圆的密封条6,如图1所示,两个密封条6分别嵌设于两块弧形侧板9的底部内侧,第二密封结构为活动嵌设于第一密封结构上的密封圈7,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均布置于密封槽10上。为了便于理解,图1左侧底部示意的是密封槽10上有密封条6和密封圈7的状态,图1右侧底部示意的是密封槽10为空槽的状态。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密封条6一侧通过t形结构61嵌设于弧形侧板9的底部内侧,密封条6的另一侧水平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凸出部62,而密封圈7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71,环形凹槽71与密封条6上环形凸出部62对应设置,密封条6以及密封圈7底部与弧形侧板9的底部齐平,密封条6以及密封圈7的顶部与内模2的底部齐平,为了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保证耐磨性,密封条6为硬橡胶条,密封圈7为软橡胶条,本实施例中,密封圈7为弹力橡胶圈,密封圈7自然舒展时的内径小于试件3的内径。

为了使外模1更好的固定于内模2的外侧,弧形侧板9内侧设置有多排环形的卡槽,而内模2外侧设置有对应的卡条11,当弧形侧板9固定于内模2外部时,卡条11刚好嵌设于卡槽内。

外模2底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法兰4,连接法兰4上设置有安装孔5,从而便于外模1与抗渗仪连接。

工作时,将活动嵌设于密封条6上的密封圈7取出,箍束于试件3的底部外侧,然后在试件3的密封圈7往上的侧面全部涂上黄油,然后将试件3套入内模2内,完全套入后,将外模1的两块户型侧板9安装并紧固于内模2外侧,此时,弧形侧板9底部的密封条6与密封圈7进行卡接而周向固定,进而很好地防止密封圈7由于内部受压松弛外扩进而导致渗水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中,当外模1或内模2损坏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替换,并且,可根据不同的抗渗仪的要求,更换不同类型的外模而与之匹配,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