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

文档序号:26121112发布日期:2021-08-03 13:0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



背景技术:

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是测试筋材各种力学性能的实验,目前主要是通过万能试验机开展拉伸试验测试锚杆筋材的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指标。由于试验过程需要将筋材张拉断裂,对于有些含碳量偏高的、容易出现脆性断裂的筋材,以及多股钢丝成型的钢绞线等,极易在拉伸试验中出现筋材突然断裂,导致钢碎屑、钢丝段高速飞出,造成设备损伤或人员伤亡。因此,其实验过程的安全防护极其重要。但是,由于万能试验机尺寸的限制,使得对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安全防护极具挑战。

鉴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潜在的安全隐患,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较小,安装拆卸灵活,安全可靠的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该保护罩的安装方法,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包括下部固定筒、上部活动筒、调节帽和t型螺栓,所述上部活动筒插接在所述下部固定筒的内部,所述调节帽螺接在所述上部活动筒的顶部,所述上部活动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轴向的竖槽及与竖槽连通的导槽和卡槽,导槽的两端分别与竖槽和卡槽连通,竖槽、导槽以及卡槽均从所述上部活动筒的外壁贯穿至内壁,所述下部固定筒的筒壁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穿丝孔,所述t型螺栓螺接在所述穿丝孔中,所述t型螺栓可通过竖槽和导槽滑入卡槽中将所述上部活动筒和所述下部固定筒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部活动筒、所述下部固定筒和所述调节帽均为壁厚3~10mm的圆柱形钢筒,所述t型螺栓的螺杆长度大于所述上部活动筒的壁厚和所述下部活动筒的壁厚之和3~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部活动筒的外径比所述下部固定筒的内径小4-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竖槽从所述上部活动筒的底部延伸至距离顶部100~2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部活动筒的每个所述竖槽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槽和多个所述卡槽,所述导槽沿所述上部活动筒的周向延伸,所述卡槽与所述竖槽平行设置,所述卡槽比对应的所述导槽高20~6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卡槽和所述竖槽的净距为10~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竖槽、所述导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均相等,且大于所述t型螺栓的直径4~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穿丝孔为两组,两组所述穿丝孔对称设置在所述下部固定筒的周向的两侧,每组所述穿丝孔均包括多个所述穿丝孔,多个所述穿丝孔沿所述下部固定筒的轴向排布,所述竖槽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槽对称设置在所述上部活动筒的周向的两侧,所述t型螺栓为两个,两个所述t型螺栓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穿丝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节帽、所述上部活动筒以及所述下部固定筒均为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下部固定筒的下端设有底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拟拉伸试验的锚杆筋体的下端夹持在万能试验机上;

(2)将下部固定筒套入锚杆筋体上,使底盘坐落在万能试验机的底梁上;

(3)将调节帽旋拧套入上部活动筒顶端至最低点后,放入下部固定筒内;

(4)旋转上部活动筒,使上部活动筒的竖槽与下部固定筒的穿丝孔对应后,向穿丝孔中旋拧t型螺栓至紧为止;

(5)向下调节万能试验机的顶梁,将拟拉伸试验的锚杆筋体的上端夹持在万能试验机的顶梁上;

(6)保持上部活动筒的竖槽与t型螺栓对中,向上提升上部活动筒使调节帽至万能试验机的顶梁,向上部活动筒的卡槽方向旋转,保持一定的旋转力缓慢下降上部活动筒,当t型螺栓上方最近的一组导槽下降至t型螺栓处时,在旋转力作用下,t型螺栓进入上部活动筒的导槽内至顶端时,再松开上部活动筒,使t型螺栓卡接至上部活动筒的卡槽;再向上旋拧调节帽至顶梁处;此时锚杆筋体全部安置在由下部固定筒、上部活动筒与调节帽组成的结构内部;-

(7)完成拉伸试验后,反向操作拆卸各组件和锚杆筋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选择下部固定筒上同一高度的两个穿丝孔与两个t型螺栓螺接,上部活动筒的竖槽对中下部固定筒的t型螺栓后,可以在下部固定筒内竖向移动,并在合适高度可以向右旋转上部活动筒,使t型螺栓通过导槽后卡接在所述卡槽内,在通过旋转上升或下降调节帽,使锚杆筋体全长位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罩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保证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装配组合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的下部固定筒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的上部活动筒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的调节帽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c-c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d-d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e-e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f-f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g-g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h-h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i-i剖面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j-j剖面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的另一种装配组合的正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与万能试验机的组装图。

图中:

100下部固定筒110底盘120下部固定筒的筒壁130穿丝孔140螺丝

200上部活动筒210上部活动筒的筒壁220外螺丝230竖槽240导槽250卡槽

300调节帽310第三筒壁320内螺丝

400t型螺栓410螺帽420螺杆

500万能试验机510上梁520下梁530连杆540夹具

600锚杆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锚杆拉伸实验的保护罩,包括下部固定筒100、上部活动筒200、调节帽300和t型螺栓400,所述上部活动筒100插接在下部固定筒200的内部,所述调节帽300螺接在上部活动筒200的顶部,所述上部活动筒的筒壁210上设置有轴向的竖槽230及与竖槽230连通的导槽240和卡槽250,所述下部固定筒的筒壁120沿轴向间隔设置有穿丝孔130,穿丝孔130从下部固定筒的筒壁120的外壁贯穿至内壁,所述t型螺栓400螺接在所述穿丝孔130中,具体是在穿丝孔130中设有螺丝140,t型螺栓400的螺杆420螺接在螺丝140上。

具体实施时,参照图1-图16,所述保护罩包括下部固定筒100、上部活动筒200、调节帽300和t型螺栓400,所述下部固定筒100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筒加底盘110的一体结构,底盘110的外径大于空心圆筒的外径。所述上部活动筒200和调节帽300都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筒结构,所述上部活动筒100插接在下部固定筒200的内部,所述调节帽300螺接在上部活动筒200的顶部,具体是在调节帽300的内壁设有内螺丝320;所述下部固定筒的筒壁120上设有若干穿丝孔130,所述上部活动筒的筒壁210设有竖槽230、导槽240和卡槽250,竖槽230、导槽240和卡槽250均从上部活动筒的筒壁210的外壁贯穿至内壁。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穿丝孔130为两组,两组所述穿丝孔130对称设置在所述下部固定筒100的周向的两侧,每组所述穿丝孔130均包括多个所述穿丝孔130,在实施例中,每组穿丝孔130包括4个穿丝孔130,多个所述穿丝孔130沿所述下部固定筒100的轴向排布。所述竖槽230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槽230对称设置在所述上部活动筒200的周向的两侧,所述t型螺栓400为两个,两个所述t型螺栓400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穿丝孔130中,下部固定筒100与t型螺栓400通过穿丝孔130内的螺丝140连接,上部活动筒200则通过卡槽250与t型螺栓400卡接。采用两个t型螺栓400来实现上部活动筒200和下部固定筒100的定位,使得对称的t型螺栓400能承受相同的来自上部构件的力,从而使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下部固定筒100上同一高度的两个穿丝孔130与两个t型螺栓400螺接,所述上部活动筒的竖槽230对中下部固定筒的t型螺栓400后,可以在下部固定筒100内竖向移动,并在合适高度可以向右旋转上部活动筒200,使t型螺栓通过导槽240后卡接在所述卡槽250内,通过旋转上升或下降调节帽300,使锚杆筋体600全长位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罩内。

优选的,所述上部活动筒100、下部固定筒200和所述调节帽300均为壁厚3~10mm的圆柱形钢筒,使得构件简单、省材和安装制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上部活动筒200的外径比所述下部固定筒100内径小4-10mm。使得上部活动筒的竖槽230对中下部固定筒100的t型螺栓400后,可以在下部固定筒100内很好的竖向和横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上部活动筒200沿周向对称在轴向设置有两条竖槽230,所述竖槽230从所述上部活动筒200底部延伸至距离顶部100~200mm,由于竖槽230未贯通使得上部活动筒200未被分成两半仍然是一体结构,从而不需要多余的约束继而简化了构件。

优选的,所述导槽240沿所述上部活动筒200的周向设置,所述卡槽250与所述竖槽230平行设置,所述卡槽250和所述竖槽230分别连通在所述导槽240的两端,所述卡槽250比所述导槽240高20~60mm,由于竖槽230、导槽240和卡槽250是贯通的,使得t型螺栓400能在其内自由滑动,并在卡槽250处卡住,这种设计大大的减少了调节保护罩高度的时间,操作起来也十分便捷。

优选的,所述卡槽250和所述竖槽230的净距为10~30mm,使得穿过穿丝孔130的t型螺栓400在导槽240内的移动时间不至于过长、更加便利。

优选的,所述竖槽230、所述导槽240、所述卡槽250的宽度均相等,且大于所述t型螺栓直径4~10mm,使得穿过穿丝孔130的t型螺栓400在竖槽230、导槽240和卡槽250内能顺利的竖横向自由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选择下部固定筒100上同一高度的两个穿丝孔130与两个t型螺栓400螺接,上部活动筒200的竖槽230对中下部固定筒100的t型螺栓400后,可以在下部固定筒100内竖向移动,并在合适高度可以向右旋转上部活动筒200,使t型螺栓400通过导槽240后卡接在所述卡槽250内,在通过旋转上升或下降调节帽300,使锚杆筋体全长位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罩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保证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锚杆筋体拉伸测试实验的保护罩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拟拉伸试验的锚杆筋体600的下端夹持在万能试验机500上,其中万能试验机500采用现有设备,其用于开展拉伸试验测试锚杆筋材的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指标。

(2)将下部固定筒100套入锚杆筋体600上,使底盘100坐落在万能试验机500的底梁520上;

(3)将调节帽300旋拧套入上部活动筒200顶端至最低点后,放入下部固定筒100内;

(4)旋转上部活动筒200,使上部活动筒200的竖槽230与下部固定筒100的穿丝孔130对应后,向穿丝孔130中旋拧t型螺栓400至紧为止;

(5)向下调节万能试验机500的顶梁510,将拟拉伸试验的锚杆筋体600的上端通过夹具540夹持在万能试验机500的顶梁510上;

(6)保持上部活动筒200的竖槽230与t型螺栓400对中,向上提升上部活动筒200使调节帽300至万能试验机500的顶梁510,向上部活动筒200的卡槽250方向旋转,保持一定的旋转力缓慢下降上部活动筒200,当t型螺栓400上方最近的一组导槽240下降至t型螺栓400处时,在旋转力作用下,t型螺栓400进入上部活动筒200的导槽240内至顶端时,再松开上部活动筒200,使t型螺栓400卡接至上部活动筒200的卡槽250;再向上旋拧调节帽300至顶梁510处;此时锚杆筋体610全部安置在由下部固定筒100、上部活动筒200与调节帽300组成的结构内部;

(7)完成拉伸试验后,反向操作拆卸各组件和锚杆筋体。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上部活动筒、下部固定筒、调节帽、穿丝孔、第二筒壁、第一筒壁、外螺丝、竖槽、导槽、卡槽、内螺丝和t型螺栓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