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538发布日期:2021-12-22 14:0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甲醛是一种普遍存在与建筑材料中的致癌物质,所以在房屋建造完成后,需要对室内进行一段时间的通风,以便于建筑材料的甲醛进行消散,降低室内甲醛的含量,从而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但是,有的建筑材料由于甲醛含量较高,释放甲醛的时间会比较持久,于是,对于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区分。区分的办法主要是通过甲醛检测设备来进行,通过检测得出材料的甲醛释放情况。在建筑材料中,又以人造板材的甲醛含量比较凸出,于是,对于板材的甲醛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3.如中国专利号“cn206489140u”公开“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其具备检测方便,不破坏样品的优点,但是该装置采用加热丝在静置状态下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建筑材料容易受热不均,导致建筑材料局部的甲醛不易挥发,并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有效固定,并在固定后对建筑材料进行旋转加热,使建筑材料受热更加均匀,甲醛挥发更加充分的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包括加热箱、箱体和控制屏,还包括:
6.封闭门,其设置在加热箱的正面并与其相互铰接,所述封闭门的背面和加热箱内腔的后方均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嵌设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的内部安装有风机;
7.送风管,其一端与吸风罩相互连通,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检测箱,且送风管远离吸风罩的一端与检测箱相互连通,所述检测箱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
8.支撑架,其左侧与加热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板,所述支撑架和升降板的表面均嵌设有金属网;
9.螺杆,其数量为2个,且左右两侧的螺杆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支撑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升降板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螺纹连接;
10.壳体,其栓接在加热箱的右侧,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栓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11.转动柱,其栓接在支撑架的右侧,所述转动柱的右端贯穿至壳体的内部并与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表面栓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
12.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甲醛浓度传感器、试剂盒和摄像头,所述甲醛浓度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个并安装在检测箱的内部,所述试剂盒栓接在检测箱内腔的底部,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检测箱内腔的上方。
13.优选的,所述控制屏安装在箱体的正面,且甲醛浓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屏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屏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右侧连通有排管,所述排管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
1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且滑杆贯穿升降板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四周均栓接有拨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器、吸风罩、风机、送风管、检测箱、检测机构、支撑架、电机、转动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转动柱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旋转加热,使建筑材料受热更加均匀,甲醛挥发更加充分,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检测装置在静置状态下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建筑材料容易受热不均,导致建筑材料局部的甲醛不易挥发,并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板、金属网、螺杆和转盘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有效固定,并能够对固定结构进行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的建筑材料。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右视剖面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框图。
25.图中:1、加热箱;2、箱体;3、封闭门;4、加热器;5、控制屏;6、吸风罩;7、风机;8、送风管;9、检测箱;10、检测机构; 101、甲醛浓度传感器;102、试剂盒;103、摄像头;11、支撑架;12、升降板;13、金属网;14、螺杆;15、转盘;16、壳体;17、电机;18、转动杆;19、第一锥形齿轮;20、第二锥形齿轮;21、转动柱;22、滑杆;23、排管;24、电磁阀;25、温度传感器;26、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包括加热箱1、箱体2和控制屏5,还包括:
28.封闭门3,其设置在加热箱1的正面并与其相互铰接,封闭门3 的背面和加热箱1内
腔的后方均安装有加热器4,加热箱1的顶部嵌设有吸风罩6,吸风罩6的内部安装有风机7;
29.送风管8,其一端与吸风罩6相互连通,箱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检测箱9,且送风管8远离吸风罩6的一端与检测箱9相互连通,检测箱9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10;
30.支撑架11,其左侧与加热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架11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板12,支撑架11和升降板12的表面均嵌设有金属网 13;
31.螺杆14,其数量为2个,且左右两侧的螺杆1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螺杆14的底端与支撑架11的表面转动连接,螺杆14贯穿升降板12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螺纹连接;
32.壳体16,其栓接在加热箱1的右侧,壳体1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 17,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底端栓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9;
33.转动柱21,其栓接在支撑架11的右侧,转动柱21的右端贯穿至壳体16的内部并与其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柱21的表面栓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0,且第一锥形齿轮19与第二锥形齿轮20相互啮合。
34.请参阅图1所示,检测机构10包括甲醛浓度传感器101、试剂盒102和摄像头103,甲醛浓度传感器101的数量为若干个并安装在检测箱9的内部,试剂盒102栓接在检测箱9内腔的底部,摄像头 103安装在检测箱9内腔的上方,通过甲醛浓度传感器101、试剂盒 102和摄像头103的设置,甲醛浓度传感器101能够对进入检测箱9 内部空气的甲醛浓度进行实时检测,而试剂盒102能够盛放甲醛检测试剂并对甲醛浓度进行检测,而摄像头103则能够观察试剂颜色的变化。
35.请参阅图1、4和5所示,控制屏5安装在箱体2的正面,且甲醛浓度传感器101和摄像头103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屏5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通过控制屏5的设置以及相关电连接关系的设计,其使甲醛浓度传感器101的检测到的数据能够传输给控制屏5,同时摄像头103 采集到的图像画面也能够传输给控制屏5,以便工作人员观察检测到的数据。
36.请参阅图1、3、4和5所示,加热箱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25,且温度传感器25的输出端与控制屏5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25的设置,其能够检测加热箱1内部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反馈给控制屏5,以便工作人员对加热箱1内部的温度进行把控。
37.请参阅图1所示,检测箱9的右侧连通有排管23,排管23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24,通过排管23和电磁阀24的设置,排管23能够将检测箱9内部的空气排出,同时电磁阀24能够对排管23的开合进行控制。
38.请参阅图1

3所示,支撑架11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22,且滑杆22贯穿升降板12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滑动连接,转盘15的四周均栓接有拨杆26,通过滑杆22的设置,其使升降板12能够在滑杆22的表面做上下滑行运动,并增加升降板12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拨杆26便于工作人员对转盘15进行转动。
39.工作原理:在工作时,首先打开封闭门3将建筑材料置于支撑架11的顶部,与此同时通过拨杆26对转盘15进行转动,其使左右两侧的螺杆14一同开始转动,随后升降板12在螺纹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直至上下两侧的金属网13分别紧贴建筑材料的上下表面,此时建筑材料处于夹持固定状态,由于升降板12能够进行上下调节,使得该装置能够固定不同厚度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开启电机17使其输出轴缓慢转动,其带动转动杆18、第一锥形齿轮19、第二锥形齿轮20和转动柱21开始转动,随后支撑架11连同升降板12和建筑材料一
同转动,同时开启加热器4,在建筑材料转动的过程中进行加热,使建筑材料受热更加均匀,此时建筑材料表面的甲醛受热挥发,并穿过金属网13,同时开启风机7,其使加热箱1内部的空气连通甲醛一同经过送风管8到达检测箱9的内部,此时检测机构10便可对甲醛的浓度进行检测。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