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定用制样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2759发布日期:2021-08-31 13:5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定用制样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定用制样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单板饰面的人造板表面胶合强度测试时,通常所用的方法是用细砂纸打磨人造板试件的表面,把室温固化型胶黏剂或融化的热熔胶均匀涂布在金属专用卡头底面,粘合在人造板试件的中央,待胶固化之后,沿卡头四周切断装饰层,切割深度至基材表面,然后将粘合了试件的卡头装入试验机专用卡具,然后把卡具连同试件固定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测试。

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测试时,在制样过程中,需先在50×50mm的试件中心画出20×20mm(卡头尺寸)的网格,然后开始进行胶合,但是在试件和卡头胶接过程中,热熔胶由于受热会出现卡头滑移的现象,导致卡头的位置容易出现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定用制样工装,其具有可以防止卡头位置发生偏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定用制样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水平设有用于对人造板试件进行定位的下定位框,所述下定位框为正方形框架结构,所述下定位框内侧为和人造板试件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下定位框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大小与下定位框的外侧的大小相同,所述下定位框上方设有用于对金属卡头进行定位的上定位框,所述上定位框中间为和金属卡头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框架结构,所述上定位框与下定位框平行设置且上定位框位于下定位框正上方,所述上定位框和下定位框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四根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框与下定位框之间设有切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人造板试件与金属卡头进行胶合时,先将人造板试件安装在下定位框上,利用下定位框将人造板试件卡紧进行定位,再将下定位框放置在定位槽内,然后在金属卡头下表面涂覆胶水之后,再将金属卡头安装在上定位框上,利用上定位框对金属卡头进行定位,使得金属卡头只能在上定位框上上下移动,向下滑动金属卡头,使得金属卡头下表面与人造板试件上表面相抵触,防止金属卡头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下定位框和上定位框之间的刀具安装板,所述刀具安装板为方形,所述刀具安装板中间设有供金属卡头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大小与金属卡头的大小相同,所述贯穿孔位于上定位框中间位置的正下方,所述刀具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刀具,所述方形刀具大小与贯穿孔大小相同,所述方形刀具位于贯穿孔正下方,所述金属卡头竖直贯穿方形刀具且与方形刀具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四根导向轴,四根所述导向轴位于刀具安装板四个角落处,四根所述导向轴均贯穿刀具安装板且与刀具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刀具安装板相抵触,下端与底座相抵触,所述底座上设有按压刀具安装板的下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人造板试件和金属卡头胶合完成之后,切割组件可以切除金属卡头四周多余的胶黏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刀具安装板且与刀具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设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位于刀具安装板上方且与刀具安装板上表面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可以实现刀具安装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方形刀具向下对金属卡头四周进行切割,从而切割人造板试件上多余的胶黏剂和装饰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便于对螺杆进行转动的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螺杆时,转盘便于转动螺杆且可以有效的节省转动螺杆需要的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竖直设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位于刀具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刻度尺的安装块,所述刻度尺贯穿安装块且与安装块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固定刻度尺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刻度尺可以便于观察方形刀具切割的深度,安装块和固定件配合便于对刻度尺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上定位框、下定位框和支撑柱的设置,在进行人造板试件和金属卡头的胶合时可以对人造板试件和金属卡头进行定位,防止胶合时金属卡头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人造板试件发生滑移。

2.通过切割组件的设置,在对人造板试件和金属卡头胶合完成之后,切割组件可以对多余的胶黏剂和装饰层进行切割。

3.通过刻度尺、安装块和固定件的设置,可以通过刻度尺观察方形刀具对人造板试件的切割深度,安装块和固定件便于对刻度尺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定用制样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定位框和上定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人造板试件;3、下定位框;4、定位槽;5、上定位框;6、支撑柱;7、切割组件;71、刀具安装板;72、方形刀具;8、金属卡头;9、导向轴;10、复位弹簧;11、下压结构;111、螺杆;112、按压块;12、转盘;13、刻度尺;14、安装块;1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板材表面胶合强度测定用制样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底座1上水平设有用于对人造板试件2进行定位的下定位框3,参照图3,下定位框3为正方形框架结构,下定位框3内侧为和人造板试件2大小相同的正方形,胶合时,将人造板试件2放入下定位框3内,参照图2,底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下定位框3的定位槽4,定位槽4大小与下定位框3的外侧的大小相同,下定位框3上方设有用于对金属卡头8进行定位的上定位框5,上定位框5中间为和金属卡头8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框架结构,上定位框5与下定位框3平行设置且上定位框5位于下定位框3正上方,上定位框5和下定位框3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四根支撑柱6固定连接,上定位框5与下定位框3之间设有切割组件7。

参照图1,切割组件7包括水平设置在下定位框3和上定位框5之间的刀具安装板71,刀具安装板71为方形,刀具安装板71中间设有供金属卡头8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大小与金属卡头8的大小相同,贯穿孔位于上定位框5中间位置的正下方,刀具安装板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刀具72,方形刀具72大小与贯穿孔大小相同,方形刀具72位于贯穿孔正下方,金属卡头8竖直贯穿方形刀具72且与方形刀具72滑动连接,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四根导向轴9,四根导向轴9位于刀具安装板71四个角落处,四根导线轴9下端与底座1螺纹连接实现导向轴9的固定,四根导向轴9均贯穿刀具安装板71且与刀具安装板71滑动连接,导向轴9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上端与刀具安装板71相抵触,下端与底座1相抵触,底座1上设有按压刀具安装板71的下压结构11,下压结构11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螺杆111,螺杆111贯穿刀具安装板71且与刀具安装板71转动连接,螺杆111上设有按压块112,按压块112位于刀具安装板71上方且与刀具安装板71上表面相抵触,螺杆111上端固定连接有便于对螺杆111进行转动的转盘12。

参照图1,在对人造板试件2和金属卡头8胶合完成之后,转动转盘12,使得螺杆111向下旋入底座1中,螺杆111向下运动时,按压块112向下运动,在按压块112的按压作用下,刀具安装板71向下运动,从而下压方形刀具72对人造板试件2上多余的胶黏剂和装饰层进行切割。

参照图1,底座1上竖直设有刻度尺13,刻度尺13位于刀具安装板71长度方向的一侧,底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刻度尺13的安装块14,刻度尺13贯穿安装块14且与安装块14滑动连接,安装块14上设有用于固定刻度尺13的固定件15,在切割时,将刀具安装板71与刻度尺13上的零刻度线对齐,可通过刻度尺13对切割深度进行观察,测试时不同的人造板试件2时,不同的人造板试件2的厚度不同,因此需要调整刻度尺13的上下位置使得刀具安装板71与刻度尺13上的零刻度线对齐,调节刻度尺13的上下位置时,将刻度尺13在安装块14上上下滑动,当刀具安装板71与刻度尺13上的零刻度线对齐时,拧动固定件15,使得固定件15与刻度尺13抵紧对刻度尺13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人造板试件2与金属卡头8进行胶合时,先将人造板试件2安装在下定位框上,利用下定位框3将人造板试件2卡紧进行定位,再将下定位框3放置在定位槽4内,然后在金属卡头8下表面涂覆胶水之后,再将金属卡头8安装在上定位框5上,利用上定位框5对金属卡头8进行定位,使得金属卡头8只能在上定位框5上上下移动,向下滑动金属卡头8,使得金属卡头8下表面与人造板试件2上表面相抵触,防止金属卡头8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在对人造板试件2和金属卡头8胶合完成之后,切割组件7可以切割人造板试件2上多余的胶黏剂和装饰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