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6915发布日期:2021-07-13 15:1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变送器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



背景技术:

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转换成气动信号或电动信号进行控制和远传的设备,它能将测压元件传感器感受到的气体、液体等物理压力参数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如4~20madc等),以供给指示报警仪、记录仪、调节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测量、指示和过程调节,而智能压力变送器自身具有预报警功能,方便快速的实现预报警。

在现有的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进行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智能压力变送器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支撑,使用者大多采用外部的支撑结构进行支撑,但是安装位置不同,导致安装不方便,支撑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该装置包括变送器主体,所述变送器主体前端面嵌入有显示屏,所述变送器主体顶部前端安装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顶部固定有报警灯,所述变送器主体左右两端前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气接口和第二电气接口,所述变送器主体底部设置有流体接口,所述变送器主体外径表面后端与辅助装置相接,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调节机构和连接盘,所述固定机构内中部与变送器主体后端相接,所述固定机构底部与调节机构相接,所述调节机构底部与连接盘相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支臂、限位件和夹件,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支臂,所述支臂外侧上端与限位件进行固定,所述限位件内侧设置有夹件,所述夹件套接在变送器主体外径表面后端。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螺纹杆、顶板、转动机构、底板和波纹管,所述连接块顶部与底座进行固定,所述连接块内下端与螺纹杆相接,所述螺纹杆底部与顶板焊接固定,所述顶板底部通过转动机构与底板进行固定,所述顶板底部边缘位置与底板顶部边缘位置通过波纹管相接,所述底板底部与连接盘顶部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上转动件、联动件和下转动件,所述上转动件顶部与顶板底部进行固定,所述上转动件内下端通过联动件与下转动件内上端进行铰接,所述下转动件底部与底板顶部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盘内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六组锁孔。

优选的,所述夹件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夹件内侧均开设有卡齿,两组夹件表面卡齿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下端开口车有内螺纹,并且连接块内下端与螺纹杆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呈十字状,并且联动件四端连接位置均粘接有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盘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联动件采用合金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通过在变送器主体外径表面后端设置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内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采用卡扣方式与变送器主体后端相接,方便快捷,而固定机构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底部设置的连接盘可固定到安装位置,对安装后的变送器主体进行支撑,而调节机构可进行小范围的距离以及角度调节,方便底部的连接盘与不同位置进行连接,实现支撑,配合固定机构的大范围角度转动,安装范围更大,适用性强,支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变送器主体-1、显示屏-2、扬声器-3、报警灯-4、第一电气接口-5、第二电气接口-6、流体接口-7、辅助装置-8、固定机构-81、调节机构-82、连接盘-83、底座-811、支臂-812、限位件-813、夹件-814、连接块-821、螺纹杆-822、顶板-823、转动机构-824、底板-825、波纹管-826、上转动件-8241、联动件-8242、下转动件-8243、锁孔-8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主体1,变送器主体1前端面嵌入有显示屏2,变送器主体1顶部前端安装有扬声器3,扬声器3顶部固定有报警灯4,变送器主体1左右两端前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气接口5和第二电气接口6,变送器主体1底部设置有流体接口7,变送器主体1外径表面后端与辅助装置8相接。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辅助装置8包括固定机构81、调节机构82和连接盘83,固定机构81内中部与变送器主体1后端相接,固定机构81底部与调节机构82相接,调节机构82底部与连接盘83相接,连接盘83内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六组锁孔831,固定性好,锁定方便,连接盘83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长期使用导致锈化。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固定机构81包括底座811、支臂812、限位件813和夹件814,底座811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支臂812,支臂812外侧上端与限位件813进行固定,限位件813内侧设置有夹件814,夹件814套接在变送器主体1外径表面后端,夹件814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夹件814内侧均开设有卡齿,两组夹件814表面卡齿相配合,固定效果好,方便快速拆装。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调节机构82包括连接块821、螺纹杆822、顶板823、转动机构824、底板825和波纹管826,连接块821顶部与底座811进行固定,连接块821内下端与螺纹杆822相接,螺纹杆822底部与顶板823焊接固定,顶板823底部通过转动机构824与底板825进行固定,顶板823底部边缘位置与底板825顶部边缘位置通过波纹管826相接,底板825底部与连接盘83顶部进行固定,连接块821内下端开口车有内螺纹,并且连接块821内下端与螺纹杆822进行螺纹连接,转动流畅,稳定。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转动机构824包括上转动件8241、联动件8242和下转动件8243,上转动件8241顶部与顶板823底部进行固定,上转动件8241内下端通过联动件8242与下转动件8243内上端进行铰接,下转动件8243底部与底板825顶部进行固定,联动件8242呈十字状,并且联动件8242四端连接位置均粘接有硅胶层,摩擦力大,传动效果好,联动件8242采用合金钢材质,强度高,稳定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当需要对变送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变送器底部的流体接口7与需要进行连接的管道进行连接,连接后,将外部的连接线与第一电气接口5和第二电气接口6相接,即可开始进行工作;

第二,在变送器主体1安装结束后,使用者需要对其进行稳定的支撑,使用者可以将底部的连接盘83接触到底部的安装管道,然后利用外部的螺栓锁入到连接盘83内的锁孔831上进行锁定;

第三,若安装的位置角度不同时,可以施加力给底部的连接盘83,连接盘83即可通过顶部的底板825对下转动件8243进行带动,下转动件8243即可在联动件8242内进行转动,实现多角度的调节,方便固定在不同角度位置;

第四,若距离不足时,可以转动顶板823,然后顶板823顶部的螺纹杆822即可由连接块821内下移,实现距离位置的调节;

第五,需要进行大范围角度调节时,只需要解除夹件814之间的连接,然后通过底座811对底部连接的机构进行带动,实现大范围角度调节,调节到指定位置后,重新将两组夹件814闭合,对变送器主体1后端进行夹持即可;

第六,最后即可开始进行工作,若变送器主体1内传感的压力超出预设值时,由扬声器3和报警灯4开始进行工作,实现声光报警。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带有预报警功能的智能压力变送器,通过在变送器主体1外径表面后端设置有辅助装置8,辅助装置8内安装有固定机构81,固定机构81采用卡扣方式与变送器主体1后端相接,方便快捷,而固定机构81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82,调节机构82底部设置的连接盘83可固定到安装位置,对安装后的变送器主体1进行支撑,而调节机构82可进行小范围的距离以及角度调节,方便底部的连接盘83与不同位置进行连接,实现支撑,配合固定机构81的大范围角度转动,安装范围更大,适用性强,支撑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